主頁 類別 國學/古籍 東坡易傳

第23章 剝卦(第二十三)艮上坤下

東坡易傳 苏轼 1095 2018-03-20
“剝”:不利有攸往。 《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之,觀像也。 見可而後動。 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象》曰: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身安而民與之,則“剝”者自衰,不與之校也。 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凶。 《象》曰:“剝床以足”,以滅下也。 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凶。 《象》曰:“剝床以辨”,未有與也。 陽在上,故君子以上三爻為己。載己者(1),床也,故下為床(2)。陰之長,猶水之溢也,故曰“蔑”。 “辨”,足之上也,床與足之間,故曰“辨”。君子之於小人,不疾其有邱山之惡,而幸其有毫髮之善,“剝床以足”,且及其“辨”矣,猶未直以為凶也,曰“蔑,貞”而後“兇”。小人之於正也,絕蔑無餘,而後“兇”可必也;若猶有餘,則君子自其“餘”而懷之矣,故曰“剝床以辨,未有與也”。小人之為惡也,有人與之然後自信以果。方其未有與也,則其愧而未果之際也。

(校注) (1)為己,載己:原文與《蘇氏易傳》均作“已”,均屬刻印之誤。 (2)下為床:《蘇氏易傳》作“下為剝床”,誤。 六三:剝之,無咎。 《象》曰:“剝之無咎”,失上下也。 王弼曰:“群陰剝陽,己獨協焉(1),雖處於剝,可以無咎。”“上下各有二陰,應陽則失上下也。” (校注) (1)己獨協焉:原文與《蘇氏易傳》均作“已獨協焉”,均屬刻印之誤。 《周易正義》所載王弼原註為“我獨協焉”,從而改之。 六四:剝床以膚,兇。 《象》曰:“剝床以膚”,切近災也。 “剝床以膚”,始及己矣(1),雖欲懷之而不可得矣,故直曰“兇”。 (校注) (1)始及己矣:原文與《蘇氏易傳》均作“已”,均屬刻印之誤。

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 《象》曰:“以宮人寵”,終無尤也。 “觀”之世幾於“剝”矣,而言不及小人者,其主陽也;六五,“剝”之主,凡“剝”者,皆其類也。聖人不能使之無寵於其類,故擇其害之淺者許之。四以下,“貫魚”之像也。自上及下,施寵均也。夫寵均,則勢分;勢分,則害淺矣。以宮人之寵寵之,不及以政也。不及以政,豈惟自安,亦以安之,故“無不利”。聖人之教人也,容其或有而去其太甚,庶幾從之。如責之以必無,則彼有不從而已矣。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象》曰:“君子得輿”,民所載也;“小人剝廬”,終不可用也。 “果”,未有不見食者也;“碩”而不見食,必不可食者也。智者去之,愚者眷焉。上九之失民久矣,五陰之勢足以轢而取之,然且獨存於上者,彼特存我以為名爾,與之合則存,不與之合則亡,君子以為是不可食之果也,而亟去之。彼得志於上,必食其下,故君子去其上而出其下,可以得民。載於下謂之“輿”,庇於上謂之“廬”。 “廬”者,既剝之餘也,豈可複用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