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國學/古籍 讀書指南

第12章 韓非子

讀書指南 梁启超 2919 2018-03-20
有數十萬言著作之一學者而其生平事蹟在作品中幾一無可考如韓非者,可謂大奇。吾輩欲研究韓非為人,乃不能不僅以《史記·老莊申韓列傳》區區之資料自甘。傳云:“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善著書。與李斯俱事荀卿,李斯自以為不如。非見韓之削弱,數以書幹韓王,韓王不能用。於是……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人或傳其書至秦,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遊,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韓非之所著書也。'秦因急攻韓。韓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悅之,未信用。李斯、姚賈害之……秦王……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遺非藥,使自殺……”案:《秦本紀》《六國表》,非之使秦,在始皇十四年。 (《韓世家》言在安王五年,則當為始皇十三年。當以紀、表為是。)其被害當在此一兩年間,則非之卒蓋當西紀前二三三年或前二三二年,生年則無可考矣。其著書蓋在使秦以前。司馬遷《報任安書》有“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語,與本傳矛盾,恐不足信。計非自下吏至自殺為時必甚暫,豈有餘裕成此巨著耶? (遷書所云:“文王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除左丘、孫臏事未有明確反證外,其餘六事幾無一不與事實相違,且反證即大半可從《史記》中覓出,亦一奇也。因論韓非輒附及之。)吾儕在本書中雖不能多得韓非事蹟,然其性格則可想見。彼蓋一極倔強之人,確守其所信而不肯自枉以蘄合於流俗。彼固預知其不能免於世禍,然終亦不求自免。其遇可哀,而其志可敬也。

《漢書·藝文志》:“《韓子》五十五篇。”《隋書·經籍志》:“《韓子》二十卷。”今本篇數、卷數並同,故學者率以為今本即漢、隋兩志原本,且謂全書皆韓非手撰。然隋唐間類書所引《韓子》佚文不下百餘條(看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卷首),則今本之非其舊可知。諸篇中亦有可確證或推定其非出非手著者,如: 《初見秦篇》 此篇為張儀說秦惠王之詞,明見於《戰國策》。吳師道、顧廣圻輩乃據本書而指《國策》為誤,可謂無識。篇中言:“天下陰燕陽魏連荊固齊收韓而成縱,將西面以與秦為難。”此明是蘇秦合縱時形勢。若至韓非時,他國且勿論,如彼韓者,則《存韓篇》明雲:“韓事秦三十餘年……入貢職與郡縣無異。”豈復有“與秦為難”之勇氣耶?

《存韓篇》 此篇前半,當是非使秦時所上書。惟後半處“詔以韓客之所上書,書言韓之未可舉,下臣斯”以下,備載李斯駁論及秦韓交涉事蹟,明是當時秦史官或李斯徒黨所記錄,決非出非手。 《有度篇》 言“荊、齊、燕、魏今皆亡國”,明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後人語,距非之死逾十年矣。 以上三篇,皆從文句上得有反證,可決其不出非手。既有三篇不可信,則餘篇亦豈遽能盡信?大抵漢初搜羅遺書,以多為貴,“買菜求添”,恆所不免,而傳鈔纂錄者又非皆有鑑別之識,故所傳諸子書不被竄亂者蓋鮮,不獨韓非為然矣。 太史公述韓非書,標舉《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為代表,則此諸篇當為最可信之作品(最少亦太史公認為最可信)。吾儕試以此諸篇為基礎,從文體上及根本思想上研究,以衡量餘篇,則其孰為近真,孰為疑偽,亦有可言者。以文體論,《孤憤》《五蠹》等篇之文,皆緊峭深刻,廉勁而銳達,無一枝辭。反之若《主道》《有度》《二柄》《揚權》《八姦》《十過》等篇,頗有膚廓語。 《主道》《揚權》多用韻(《孤憤》等篇絕無此體),文體酷肖《淮南子》。 《二柄》《八姦》《十過》等,頗類《管子》中之一部分。 (《管子》多屬戰國、秦漢間作品,別詳彼書解題。)《忠孝》《人主》《飭令》《心度》《制分》諸篇亦然。以根本思想論,太史公謂“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蓋韓非為最嚴正的法治主義者,為最綜核的名學家,與當時似是而非的法家言——如主張用術、主張用勢等——皆有別。書中餘篇(如前所列各篇多半是),或多摭拾法家常談,而本意與《孤憤》《五蠹》等篇不無相戾,此是否出一人手,不能無疑。

要之,今本《韓非子》五十五篇,除首兩篇外,謂全部為法家言淵海則可,謂全部皆韓非作,尚待商量;但吾儕當未能得有絕對反證以前,亦不敢武斷某篇之必為偽,姑提出一二標準,備自己及同志者之賡續研究耳。 欲知韓非學說之真際,宜先讀以下各篇: 《五蠹篇》 從社會起原及社會組織古今變遷之實況說起,以證明法治主義之合理。頗肖唯物史觀派口吻。 《顯學篇》 對於當時儒、墨兩大派作正面攻擊,使法家言成立。 (此篇尤以攻擊儒家為最烈,別有《問田篇》與墨家鉅子田鳩辯難。) 《定法篇》 當時法家共宗商鞅、申不害。此篇批評其不徹底之點,以成韓子之“新法家學說”。 《難勢篇》 專駁慎到之勢治主義。慎到,蓋由道家過渡到法家之一派也。

《問辯篇》 攻擊惠施、公孫龍一派之名家言,謂其詭辯而無功用。 《孤憤篇》 此篇言純正法家言與社會不相容之故,最能表示著者反抗時代的精神。 《說難篇》 從心理方面研究發言之方法及效率,淵淵入微。 《六反篇》《八說篇》《八經篇》此三篇皆反复證成己說,中多精語。 《內外儲說》共六篇此六篇體裁頗奇,每篇首一段名為“經”,標舉所陳之義而證以實例。實例各以一句隱括為目,其下則為傳(但無傳名),詳述其所引實例之始末。所引實例,含有小說的性質者較多。 《說林上下篇》 似是預備作《內外儲說》之資料。 《難一》《難二》《難三》《難四》四篇專對於不合理的事實或學說而下批評,多精核語。後此王充《論衡》正學其體。

《解老篇》《喻老篇》 專訓釋《老子》,蓋韓非哲學根本思想“歸於黃老”也。 《解老篇》精語尤多,為治《老子》者首應讀之書。 《難言篇》《愛臣篇》《飾邪篇》 蓋非早年上韓王之書,多對於時事發言。 《韓非子》舊有尹知章註,見《唐書·藝文志》,久佚。今本注不知出誰氏。元何犿稱舊有李瓚注,或即其人,其年代亦無考。此書間有艱深之文句,非注不解,且多訛舛,非校不明。今注蕪淺,殊不足副讀者之望。清儒盧文弨、顧廣圻、王念孫、俞樾、孫詒讓先後有所校釋。而王先慎採葺之作《韓非子集解》,現在釋韓非之書無出其右矣。然盧、王諸家對是書用力,似不如他書之勤,故遺義尚不少。王先慎學識亦凡近,罕所發明。故此書之整理,尚有望於後起也。

韓非為先秦諸子之殿,親受業荀卿,洞悉儒家癥結:“其歸本於黃老”,盬道家之精;與田鳩遊,通墨家之郵;又氾濫於申、商、施、龍,而悉抉其藩,以自成一家言。以極緻密深刻之頭腦,生諸大師之舌,審處而製之,其所成就之能大過人,則亦時代使然也。故其書與《老》、《墨》《莊》《孟》《荀》同為不可不讀之書,不必專門學者也,一般人皆然。 讀《韓非子》,宜略依前列各篇之次第讀之,先明其根本思想所在。 《管子》《商君書》等多由韓非並時人或後人摭拾而成,可作本書附屬品讀。 欲知韓非思想之淵源,則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及吾所著《先秦政治思想史》皆可參看。但切勿為其所囿,韓學研究,今尚幼稚,可闢之殖民地甚多也。 《韓非子》文章價值,唐宋以來文人多能言之。其文最長處在壁壘森嚴,能自立於不敗之地以摧敵鋒,非深於名學者不能幾也,故在今日尤宜學之。 《內外儲說》等篇,在“純文學”上亦有價值。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