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當代小說 香港方物誌

第54章 關於《澳門紀略》

香港方物誌 叶灵凤 1560 2018-03-19
關於《澳門紀略》 葡萄牙人是很早就乘船從海上到我國浙江和廣東來的殖民主義者之。他們在明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就賄賂了當時廣東邊境的官吏,在今日澳門的海邊租得一角土地作“修船曬貨”之用。當時明人稱之為佛朗機,與西班牙人混而為一。後來他們自稱大西洋國,因此至今廣東人還稱葡萄牙人為“西洋人”。葡萄牙駐香港的領事館也稱為“大西洋領事館”,他們的俱樂部也稱為“大西洋總會”。 澳門雖是最早就被人佔據去了的沿海土地之一,但是我們關於記載這地方的書籍一向就極少,除了一部《澳門紀略》之外,就只有一些遊覽指南一類的東西。這書刊印於清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距今已二百多年了。 《澳門紀略》一書流傳不廣,原刊的初印本很少見,今日常見的只是排印本和若干叢書本。十年前我曾在英國巴克塞少校處見過一部(他是以研究葡萄牙人和東方諸國歷史關係著名的,曾用英文寫過一部《歷史的澳門》。

他的太太就是曾在我國旅居過多年的美國女作家項美麗),書品很白淨,以絲線磁青紙裝訂得很精緻,比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所藏的一部要好得多。 我久想買一部,一直買不到,直到最近才買到一本影抄本,雖不是原刊,但比起那種鉛印的小字本,已經好得多了。一部在乾隆年間刊印的方志書,現在已經這樣難買,怪不得美國人不惜用重價來搜購我國各省各縣的方誌了。 《澳門紀略》的著者是印光任和張汝霖。兩人都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先後作過駐箚前山寨的澳門海防同知的。印是江蘇寶山人,張是安徽宣城人。 《香山縣志》有印光任的傳記,對於他在澳門任內撫夷的政績頗致讚許。 《澳門紀略》曾編入《四庫全書》史部地理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雲:

“澳門紀略二卷,國朝印光任、張汝霖同撰。光任字黻昌,寶山人,官至太平府知府;汝霖字芸墅,宣城人,由拔貢生官至澳門同知。考濠鏡澳之名見於明史,其南有四山離立,海水交貫成十字,白十字門,今稱澳門,屬山縣。乾隆九年始置澳門同知,光任、汝霖相繼為此職。光任初作此書未竟,至汝霖乃踵成之。凡為三編,首形勢,次官守,次澳蕃。形勢編為圖十二,澳蕃編為圖六。考明史地理志,只戴南頭、屯門、雞樓、佛堂門、十字 門、冷水角、老萬山、零丁洋澳諸名,與虎頭山關之類,其他未記其詳。此書於山海之險要,防御之得失,言之最悉。蓋史舉大綱,志詳細目,筆者各有體裁耳。 ” 據印、張兩人在本書的序跋所載,這本書是由印光任起草,再由張汝霖整理付刊的。編纂的經過,印氏在跋語裡言之甚詳,其中且甚多曲折。跋云:

“……雍正八年,設香山縣丞,專司民夷交錯之事。乾隆八年,大府又議設同知一員,轄兵弁鎮壓之,擢餘領其事。餘不才,念事屬創始,愛歷海島,訪民蕃,蒐卷帙,就所見聞者記之,冀萬一補志乘之缺。而考之未備,辭之不文,必俟諸博雅君子,此記略之所由來也。乾隆十一年春,餘奉文引見,代餘者張子,諒而有文,因以稿本相屬,期共成之。張子曰,餘簿領勞形,恐不逮。粵秀山長徐鴻泉,餘同年友且與君契,盍以正之。余曰善,將稿屬鴻泉而去。比引見後,以病暫回故里,遣人索前稿,徐以臥病,未幾卒,原本遂失。茲餘復至粵,辛未四月,權潮郡篆,張子亦以攝鹺司至,公餘聚首及此,輒感慨久之。餘因搜覓遺紙,零落輳集,旬日間得其八九。張子乃定其體劃而大加增損焉,視原稿之粗枝大葉迥不侔矣。嗟夫,此書僅兩帙耳,初非篇章繁雜,必遲之歲月者,乃草自乾隆十年,粗得其稿,而失於徐子之手,歷五六年而殘楮剩墨,棄置敝簏中不為蠹魚所蝕,至今日而猶得蒐集成編,此非張子不能成,更非同官鳳城亦不能。無多卷帳,幾經聚散,不致終廢其成也,殆亦有數存其間耶……”

不用說,《澳門紀略》所記葡萄牙人的種種,自不免有誤解失實,甚至幼稚可笑的地方,如描寫“蕃僧”的私生活,竟說他們可以“往來蕃人家,其人他出,徑入室,見其婦,以所攜藤杖或雨傘置戶外,其人歸,見而避之……”,未免荒唐不經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