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未刪的文檔

第11章 派克先生·芬奇律師:殺死一隻知更鳥,1962

未刪的文檔 卫西谛 5436 2018-03-18
派克先生·芬奇律師:殺死一隻知更鳥,1962 1. 格里高利·派克先生在2003年6月12日凌晨時分離開了這個世界,《時代周刊》的紀念文章的結尾是“美國,肅然起立吧!格利高里·派克已經逝世。”對於美國電影界來說,派克代表了一種理想主義、一種人文精神,他的銀幕形象、個人氣質、生活方式都可以作為一個時代的標竿。而就在他去世前一個禮拜,美國電影學院(AmericanFilmInstitute)挑選出百年來銀幕上最具代表性的一百名英雄與惡棍,排在首位的就是派克——他主演的《殺死一隻知更鳥》裡的小鎮律師阿迪克斯·芬奇,而排列在後面的有印第安納·瓊斯以及詹姆斯·邦德。很多人無法理解,芬奇律師在影片中沒有動過拳頭,僅開過一槍還只是為了擊斃一條瘋狗而已,為什麼他可以成為“頭號英雄”?

對更多的中國影迷來說,派克象徵著好萊塢黃金時代、黑白影像裡的某種“終極浪漫”。如果人們把奧黛麗·赫本看作天使的話,那麼派克是公認有可能讓天使愛上的人——1953年的《羅馬假日》,讓世界各地戀愛的人們沉醉了,很多人追尋派克和赫本的足跡,來到意大利尋找屬於自己的浪漫情事。十年後,誰也沒有料到這個人們心目中永遠多情的翩翩美男子,會以一個年近半百、戴著老花眼鏡的角色登上奧斯卡影帝的寶座。這個不再年輕、俊美的角色就是《殺死一隻知更鳥》裡的阿迪克斯·芬奇律師,他以一種絕對的正義感、無瑕的道德感征服了觀眾。 美國加州大學法學院教授麥克爾·艾斯默曾經在他的著作《影像中的正義》中,對這位小鎮上的“律政英雄”這樣評述:“格里高利·派克所扮演的芬奇律師樹立了為所有律師所嚮往、卻鮮少有人能夠達到的職業風範:無論前途多麼險惡,無論請求他辯護的被告人多麼為社會所痛恨不齒,只要做出了承諾,他便不惜一切代價,堅定不移地為委託人抗辯到底。”的確,在若干年裡,有無數律師說看了《殺死一隻知更鳥》,才下定決心去從事這個行業。

2. 但,芬奇律師的形象絕不僅僅鼓舞了律政界人士,他已經成為一個普遍意義上的正義英雄(有人說他是代表:“自蘇格拉底以來所有不肯屈服於暴政統治之下的文明鬥士”)。如果放在歷史背景下說,派克和他所扮演的芬奇律師對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黑人運動起到了正面的影響。據說派克在影片中有一場長達九分鐘、為黑人湯姆的辯護場面,他慷慨陳詞、異常動人,導演喊停的時候,整個攝製組都鼓起掌來。很多人還記得他面向陪審團的陳詞:“在我們的國家,法庭是最重要的天平。在法庭上,所有的人都生而平等。”其實在銀幕下,派克也是一位黑人民權運動的積極支持者,在1968年,當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遭種族主義者暗殺身亡時,身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AcademyofMotionPictureArtsandSciences)主席的派克毅然宣布將奧斯卡頒獎典禮推遲兩天,以哀悼這位偉大的人權鬥士。在那個風雲變幻莫測、政治環境險惡的時代,做出這樣的決定簡直是一個義舉。

格里高利·派克曾經說道:“我將我所有的一切都傾注於他(芬奇律師)的身上——我所有的情感、我四十六年的人生經驗以及我對於種族歧視與社會不公的憎惡之情。”或許派克出演阿迪克斯·芬奇是因為導演羅伯特·穆里根(RobertMulligan)看過他主演的伊利亞·卡贊作品《君子協定》,在那部電影裡派克扮演了一個正直有為、同情猶太人的青年作家菲爾·格林,這部電影當時被認為是“對排猶主義發起的第一次重大的反擊”。而派克認為對於這個角色自己“不用任何表演就可以置身於芬奇的地位。同時,我覺得自己好像完全認得那兩個孩子。”他曾在加州南部的一個小鎮上度過童年,而且他作為一個父親,又對孩子有充分的理解。 據說,製片廠原打算讓洛克·赫德森(RockHudson)來扮演芬奇律師,他也是當時的大明星,而最後派克獲得這個角色像是冥冥中的天意。後來在《殺死一隻知更鳥》的拍攝現場,原著作者哈珀·李來探班,她看到早已不是《羅馬假日》中白馬王子模樣的派克,突然眼眶中噙滿了淚水。派克走到她面前,輕聲問她為什麼哭,哈珀·李說:“我剛才看到你大腹便便的樣子,和我父親生前一模一樣。”而派克則回答說:“哈珀,那才是真正的表演。”1963年,格里高利·派克終於憑藉這個角色而得到了奧斯卡金像獎,在此之前,他有四次獲得提名,而都與奧斯卡擦肩而過。整整四十年後,派克在和自己相守了四十八年的妻子身旁安然逝去。隱居的哈珀·李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說:格利高里·派克本是個美男子,阿迪克斯·芬奇讓他扮演了自己。

3. 1957年,阿肯色州小石城發生白人以武力阻止黑人入學事件,最終艾森豪威爾總統派101空降師前往進行軍事管制才避免事態擴大;1961年,馬丁·路德·金牧師領導了“自由乘車”運動,即運用州際公共汽車推廣黑人民權運動;1963年,金牧師發動25萬人向華盛頓自由進軍以爭取就業、爭取自由的遊行,並在林肯紀念塔前發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著名演說;1965年,主張以暴力對付暴力的黑人領袖馬爾科姆·愛克斯被刺殺;1968年,金牧師於4月3日率領6000名抗議者進軍孟菲斯,在共濟會教堂發表演說:“我到了山頂”,次日遭暗殺。 《殺死一隻知更鳥》,小說和電影正是誕生在那個黑人民權運動的時代背景下:1960年小說發表並獲得普利策獎;1962年電影公映並獲得三項奧斯卡獎。但優秀之作遠不會僅存於一時,這部小說或電影受到推崇有相當大的原因確是因為彼時的社會環境,但它蔓延至今的影響,則是源自其對人性有著直接的探討,以及文本散發出來的自然魅力。這部書是“100本最受美國孩子喜歡的書”之一;是美國圖書館員評選二十世紀小說清單第一名(贏過了排名第二的《麥田守望者》);2004年BBC聽眾選出了5部影響最深遠的“女性分水嶺小説”(Women'sWatershedFiction),第一名是,第二名就是《殺死一隻知更鳥》。 2001年,芝加哥開始全城“同讀一本書”活動,《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第一屆當選書目,原因是芝加哥是一個充滿各種族移民的城市,黑人佔很大的比例。這個城市的一位電視主持菲爾·彭斯(PhilPonce)說:這是一本重要的書,因為我們很多人的心裡,尚有個變相的“拉德利屋子”。 ——這個“拉德利屋子”是小說中一位善者隱居的處所,偏見、愚昧的輿論使那裡變成一座鬼屋(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有一種譯名叫做《怪屋疑雲》,當真是“將錯就錯”了)。

當一本書脫離了時代,也能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和多重被解讀性的話,便會生出種種遭遇來。 《殺死一隻知更鳥》也經常被人滑稽的“利用”,並見諸報章之上。調查克林頓緋聞的獨立檢察官斯塔爾曾發表演說,自比阿迪克斯·芬奇律師,而希拉里的回憶錄《親歷歷史》中,也特意指出“芬奇律師展現的是道德勇氣,而斯塔爾是卻濫用權力”,希拉里咬牙切齒道:“如此相比令人難以忍受”。後來又傳出消息說,成為美軍階下囚的薩達姆最愛讀的是《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是他的律師送給他的,據說薩達姆“喜歡為冤屈者伸張正義的主人公”。 4. 如果從影像的直觀的特性來說,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缺少了一些小說原有的多義性,但某些方面要比小說來得更有力量一些,比如對“拉德利屋子”的恐怖氣氛的描寫。哈珀·李本人十分認同這部電影的改編,她曾評論說:“若是衡量一部電影改編的完美程度以它對原著的忠實程度為依據的話,那麼這個劇本應該被視為經典之作”。編劇霍頓·福特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同時這部影片被列為好萊塢最優秀的文學改編電影。這部電影的文本似乎看作小說的縮減版,除了刪減了一些事件和人物外,全盤把小說的故事搬演上銀幕,如此單純的“減法式”改編,雖然令電影保持了較高的戲劇性,但卻喪失了小說原有的一些自然感覺。

《殺死一隻知更鳥》的小說和電影版本,雖然都以六歲的小女孩斯各特的視角描述梅科姆鎮上的故事,以及阿迪克斯·芬奇是如何作為一個正直的律師和父親的,但小說版活靈活現的展示了一個孩子的天真和好奇(這是這本嚴肅題材小說最大的魅力),而電影版看上去更像是出自一個穿戴齊整、正襟危坐的女士的口吻——這使得這兩種不同媒介的同一作品有了年齡上的差異——電影版衰老得似乎會更快一些。當然,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仍然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在上世紀末它仍被評為20世紀百部美國電影的第34位。只是,這部電影裡的焦點過於聚集在格里高利·派克身上,而沒有對其它人物形像有立體的描繪。更何況,好萊塢大片場裡的佈景,復活不了小說中美國南部小鎮的生活氣息。

而對我個人來說,因為沒有在電影裡看到傑姆和斯各特兄妹跟隨黑人女傭卡爾珀尼亞去黑人教堂做禮拜的一幕,覺得有些憾然。黑人們用白人孩子無法相信的“逐行領唱”的方式進行唱詩的場面,是小說裡意味深長、又有意思的段落。不過,也許這樣一來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倒集中精力地提醒我們該如何向一位真正的英雄表示敬意。其中一個場景令許多人印象深刻——派克扮演的芬奇律師在那場不公正審判敗訴後,獨自收拾文件離開法庭,這時所有旁聽審判的黑人都不約而同得站起來,一位黑人牧師肅然對小斯各特說: “瓊·路易絲小姐,起立。你父親要經過這裡了。” “我們曾經是豹、是獅,取代我們的是豺狼與土狗……”:豹,1963 說來很慚愧,對於意大利新現實主義三大師(羅西里尼、德·西卡、維斯康蒂)的作品,一直看得很少,也談不上多少認識。大致是出於對標準公司發行的DVD的熱衷,近一年來看得兩部維斯康蒂的電影都是這個公司發行的DVD:《豹》與。改編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是大師手筆,但是一個小品。維斯康蒂曾經講“我想為羅曼蒂克寫實主義電影開條新路。”我覺得:這個電影,獻給所有對愛還抱有堅貞的想法、對愛還抱有浪漫的想法的人們。當時對維斯康蒂這個寫實主義的大師,為何如此唯美、如此浪漫滿懷疑問。後來翻看《電影是什麼》,讀到巴贊對《大地的波動》的批評時,有句話叫做“維斯康蒂追求的是現實主義與唯美主義超乎常規的綜合,並且確實實現了這種綜合。”而巴贊對《大地的波動》的不滿正在於它的“唯美傾向的危險性”。但是,這種唯美性雖然損害了電影的藝術價值,不過恰吸引了更多普羅大眾的眼光,比如《魂斷威尼斯》這樣的作品。

看《豹》之前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不知道其時代與地點,演員與故事,甚至也不知道它的片長——竟然有三個小時之久。說實在,一直對歐洲的史詩性質的宮廷電影有沒有太多感,覺得過於浮華,冗長緩慢。但《豹》的開場就足以吸引人,靜謐的宮殿、被風吹拂的窗簾、青蔥的山巒,完全是一副“凝固的畫”,攝影機的移動也是沉穩、悠然,整部影片都以中速的節奏推進。 《豹》中的場景異常豪華,據說此中絲綢瓷器都是真材實料的,而各式服裝、古董家具、高大的牆壁、空廣的房屋,無一不透露出這部電影的巨片氣派。意大利影評家隆多里尼所說:“《豹》是一幅上乘的(意大利)歷史壁畫。”但是維斯康蒂並未以此為滿足,他讓這些材料隱沒於背景。所以,《豹》看上去無比華麗,但絲毫不賣弄華麗。這是這部影片給我的最直接的好感。好看,但不刺眼,也不虛假。與場景的華麗相當的是,結構的華麗。 《豹》的段落非常悠長、非常大氣,比如加利波第革命的巷戰場面,一般處理手法多半用幾個說明性鏡頭帶過;而且也沒有人會像維斯康蒂那樣用50分鐘交待一場舞會。這是這個貴族出身的導演的氣度與才華使然。就在若干大段落組成的銀幕故事中,自喻為豹的主人公薩利納親王的情感、命運才與環境之變化疊加起來,不至於孤立或單薄。

與表面的華麗相對應的是,人物精神的孤獨感。英國文豪EM福斯特就曾讚譽原著小說為“最偉大的孤獨作品之一”。這裡的孤獨大概是只人物與時代的命運的共同沒落所致,所以《豹》裡的奢華多少透露出一些頹廢的氣息來。原著作者蘭佩杜薩親王、導演維斯康蒂、主人公薩利納親王,在這部電影的表現上氣質是完全一致的,充滿了內心深處的感懷。薩利納親王在片首(革命爆發時)還是慾望和力量、權勢都很充盈的壯年男子,經過一個假期、時局的更迭,在影片最後卻成為一個絕望、疲憊、衰老的孤獨者。他的宇宙觀是“萬物變化,世界才會守恆”,所以這位貴族王室,並不反對革命,他始終認為社會就是循環輪迴的。在他寄予厚望的血氣方剛、野心勃勃的侄子唐克來迪,以及他不得不妥協、善待的新勢力——惟利是圖的暴發戶大地主,傲慢無禮的無恥軍官們的打擊下,這位懷有大氣量、看破歷史規律的沒落貴族,在“自己的世界(時代)沉沒了又沉沒”(引自一位影評者語)之後,一夜之間衰老了去。在我看來,那種無奈和孤獨感在《豹》裡是持續不斷、點滴積累而成的,但最後薩利納的衰老卻像是突然而成,給人以強烈的衝擊。接著,影片結束的字樣從古老殘破的街道暗處呈現,在令人唏噓的狀態下戛然而止。

尋找《豹》的一些資訊時,發現有些人提到詩人歐陽江河在1990年寫下的詩歌《豹徽》,據說是由這部小說或電影發生出來的。諸如:“豹子的吼叫驚散了羊群/它把迴聲的震動/減輕到薄如蟬翼的傷害/而它奔放的肢體沉浸在嗓子裡……”,“豹在它的憤怒中燃盡/它高貴的血吹拂著荒原上的羊齒草”,這些句子被稱為“薩利納親王的肖像”。而“豹”這個名字來自薩利納親王家族的族徽,也是他的自況:“我們曾經是豹、是獅,取代我們的是豺狼與土狗……”這種對時局和人生的沒落、無奈、失望之情溢於言表,既生動又深刻。 寫《豹》,是想推薦給早已“看不動”三小時長的藝術片的電影愛好者看的。唯一的遺憾是,這部70毫米攝影機拍攝的局片,只能在家庭影院裡欣賞,遠遠損害了這部作品的華美的外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