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抽象的抒情

第10章 第一部分從文遺作選第10節從文物來談談古人的鬍子問題(1)

抽象的抒情 沈从文 2631 2018-03-18
《紅旗》十七期上,有篇王力先生作的《邏輯和語言》文章,分量相當重。我不懂邏輯和語言學,這方面得失少發言權。惟在末尾有一段涉及鬍子歷史及古人對於鬍子的美學觀問題,和我們搞文物所有常識不盡符合。特提出些不同意見商討一下,說得對時,或可供作者重寫引例時參考,若說錯了,也請王先生不吝指教,得到彼此切磋之益。 那段文章主要計三點,照引如下: 1.漢族男子在古代是留鬍子的,並不是誰喜歡鬍子才留鬍子,而是身為男子必需留鬍子。 2.古樂府《陌上桑》說:“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可見當時每一個擔著擔子走路的男子都是有鬍子的。 3.鬍子長得好算是美男子的特點之一,所以《漢書》稱漢高祖“美鬚髯”。

王先生說的“古代”界限不明白,不知究竟指夏、商、週……哪一朝代,男子必須留鬍子?有沒有可靠文獻和其他材料足證? 其次,只因為樂府詩那兩句形容,即以為古代每一個擔著擔子走路的男子都是有鬍子的,這種推理是不是能夠成立?還是另外尚有可靠證據,才說得那麼肯定? 其三,即對於“美鬚髯”三字的解釋,照一般習慣,似乎只能作“長得好一部鬍子”的讚美,和漢魏時“美男子”特點聯繫並不多。是否另外還有文獻和別的可作證明? 文中以下還說:“到了後代,中年以後才留鬍子”。照文氣說,後代自然應當是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了,是不是真的這樣?還是有文獻或實物可作證明? 私意第一點概括提法實無根據,第二點推想更少說服力,第三點對於文字的解說也不大妥當。行文不夠謹嚴,則易滋誤會,引例不合邏輯,則似是而非,和事實更大有出入,實值商討。

關於古人鬍子問題,類書講到不少,本文不擬作較多稱引,因為單純引書並不能解決具體問題。如今只想試從文物方面來注意,介紹些有關材料,或許可以說明下述四事:一、古代男子並不一定必需留鬍子。二、鬍子在某一歷史時期,由於社會風氣或美學觀影響,的確逐漸被重視起來了,大體是什麼式樣?又有什麼不同發展?文獻不足證處,我們還可以從別的方面取得些知識。中古某一時期又忽然不重視,也有社會原因。三、美鬚髯在某些時期多和英武有關,是可以肯定的,可並不一定算美男子。有較長時期且恰恰相反,某些人鬍子多身份地位反而比較低下。可是挑擔子的卻又決不是每人都留鬍子。四、晉唐以來鬍子式樣有了新的變化,不過中年人或老年人,即或是名臣大官,也並不一定留它。這風氣直繼續到晚清。

首先可從商代遺留下的一些文物加以分析。故宮有幾件雕玉人頭,湖南新出土一個銅鼎上有幾個人頭,另外傳世還有幾件銅刀、銅戈、銅鉞上均有人的頭形反映,又有幾個陶製奴隸俑,在河南安陽被發掘出來,就告訴我們殷商時期關於鬍子情況,似乎還無甚麼一定必需規矩。同是統治者,有下巴光光的,也有嘴邊留下大把鬍子的。而且還可以用兩個材料證明鬍子和個人身份地位關係不大,因為安陽出土一個白石雕刻著花衣戴花帽的貴族,和另外一個手帶梏桎的陶製奴隸,同樣下巴都是光光的。 (如果材料時代無可懷疑,我們倒可用作一種假說,這時期人留鬍子倒還不甚多。) 春秋戰國形象材料新出土更多了些。較重要的有:一、山西侯馬發現那兩個人形泥範,就衣著看,顯明是有一定身份的男子,還並不見留鬍子的痕跡。二、河南信陽長台關楚墓出土一個彩繪漆瑟,上面繪有些樂舞、狩獵,和貴族人物形象,也不見有鬍鬚模樣。三、近二十年湖南長沙大量出土戰國楚墓彩繪木俑,男性中不論文武打扮,卻多數都留有一點兒鬍鬚,上邊作兩撇小小“仁丹鬍子”式,或者說“威廉”式,尖端微微上翹,下巴有的則留一小撮,有的卻沒有保留什麼。同一形像不下百十種,可知和當時某一地區社會愛好流行風氣,必有一定關係,並不是偶然事情。 (如藝術家用來作屈原塑像參考,就不會犯歷史性錯誤)但其中也還有好些年紀大但並不留鬍子的。另外故宮又還有個傳世補充材料足資參考,即根據列女傳而作的《列女仁智圖》卷,上有一系列春秋時歷史著名人物形象,其中好幾位都留著同樣仁丹式八字鬍鬚,亦有年逾不惑並不留鬍子的。這畫卷傳為東晉顧愷之稿。若從鬍子式樣聯繫衣冠制度分析,原稿或可早到西漢,即根據當時的四堵屏風畫稿本而來(也許還更早些,因為鬍子式樣不盡同漢代)。另外又還有一個河南洛陽新出西漢壁畫,繪的也是春秋故事,作二桃殺三士場面,這應當算是目下出土最古的壁畫。由此得知當時表現歷史人物形象的一點規律,如繪古代武士田開疆、古冶子時,多作鬚髯怒張形象,用以表示英武。武梁祠石刻也沿此例。此外反映到東漢末紹興神相鏡上的英雄伍子胥,和山東沂南漢基石刻上的勇士孟賁,以及較後人作的《七十二賢圖》中的子路,情形大都相同。如作其他文臣名士,則一般只留兩撇小鬍子,或分張,或下垂,總之是有保留有選擇的留那麼一點兒。其餘不問是反映到長沙車馬人物漆奩上,還是遼寧遼陽營城子漢墓壁畫上,和朝鮮出土那個彩繪漆竹筐邊緣孝子傳故事上,都相差不大遠。同時也依舊有絲毫不留的。即此可知,關於古代由商到漢,鬍子去留實大有伸縮餘地,有些自覺自願意味,並不受法律或一定社會習慣限制。實在看不出王先生所說男子必須留鬍子情形。

至於漢魏之際時代風氣,則有更豐富的石刻、壁畫、漆畫、泥塑及小銅鑄像可供參考。很具體反映出許多勞動人民形象,如打獵、捕魚、耕地、熬鹽、舂碓、取水、奏樂,以及好些在廚房執行切魚燒肉的大司務,極少見有留鬍子的。除非挑擔子的是另一種特定人物,很難說當時每個挑擔子的卻人人必留鬍子!那時的確也有些留鬍子的,例如守門的衛士、侍僕,以及荷戈前驅的伍伯,即多的是一大把鬍子,而統治者上中層,倒少有這種現象。即有也較多作樂府詩另外兩句有名敘述:“為人潔白晰,頗有須”,不多不少那麼一撮兒樣子。可證王先生的第三點也不能成立,因為根據這些材料,即從常識判斷,也可知當時封建統治者絕不會自己甘居中下游,反而讓他的看門人和馬前卒上風獨占作美男子!

其實還有個社會風氣形成的相反趨勢繼續發展頗值得注意,即魏晉以來有一段長長時期,鬍子殊不受重視。原因多端,詳細分析引申不是本文目的。大致可說的是它和年青皇族貴戚及宦官得寵專權必有一定關係。文獻中如《後漢書·宦者傳》、《漢書·佞幸傳》、《外戚傳》,和乾寶《晉紀總論》、《晉書·五行志》、《抱朴子》、、《顏氏家訓·勉學篇》,以及樂府詩歌,都為我們記載下好些重要可靠說明材料。到這時期美鬚髯不僅不能成為上層社會美的對象,而且相反已經成為歌舞喜劇中的笑料了。 《文康舞》的主要角色,就是一個醉意朦朧大鬍子。此外還有個弄獅子的醉拂,並且還是個大鬍子洋人!我們能說這是美男子特徵嗎?不能說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