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新工具

第16章 第03節

新工具 弗兰西斯·培根 9799 2018-03-18
一二 第二點,我們還必須把缺乏所與性質的事例也列示在理解力之前。因為如上所論,法式應隨所與性質之不在而不在,正不亞於克欽註明,這句詩引自Virgil所著“Georgics”第一卷第九三行。 它應隨所與性質之在而在①。但若要記錄所有這些事例,這將是無窮無盡的。 ①參看二卷四條。 ——譯者 因此反面事例只應附綴於正面事例來舉,這就是說,缺乏所與性質的事例只應限於和具有或會有所與性質的事物最相近似的事物。在這意義上,我就把這個事例表叫作歧異表,或叫作近似物中的缺在表。 近似物中熱性缺如的各種事例①對照正面的前表第一例——(一)月亮、星和彗星的光線在觸覺上不覺到熱;②在滿月之下倒會感到一種嚴冷。 ③①克欽指出:這個表不只列舉反面的事例,也包含一些補充的觀察和偶然的限制。

人們可看到它對一些化學真理是怎樣無知——這正表明那時是怎樣缺乏科學知識(因為培根在大多事物方面是並不後於時人的);也可看到它的巨大注意力。這個表不失為一個活躍的心靈的一篇可稱的紀錄,而培根也算實現了自己所說的一句話:“太陽既照宮殿也照陰溝,而並未染到污垢”(見一卷一二○條)。 ——譯者 ②梅隆尼(Melloni)力圖使月光的熱能被感覺到,近已獲得成功。 ③克欽指出,滿月下所以會感到冷,或許是由於月亮使雲彩氣化了,致空氣得機稀化,因而月滿的時候亦往往是天氣最晴的時候。 ——譯者 但是較大的恆星,當太陽行經或行近它們時,據想能對太陽熱的強度有所增加,象太陽在獅子宮時和在三伏時的情節就是。 ①①克欽指出,這是錯的:恆星並無這類影響;太陽在獅子宮時或在三伏時所以特別熱,乃由於地軸傾斜的角度,也由於太陽過了夏至熱便增至最高度。至於所謂“太陽行近恆星”之說,則是與太陽和恆星對地球距離相等的想法相聯繫著的。 ——譯者

對照前表第二例——(二)在所謂空氣的中界中,太陽光線並不發出熱。人們解釋這種情況有一個不壞的理由,就是說,這個界域距發出光線的太陽既不夠近,距反射光線的地球也不夠近。 ①①克欽註明,正確的解釋是:地勢愈高,則空氣愈稀,空氣的稀化是和壓力的降減成正比例進行的。陽光反射也是增熱的一種原因,但不能來解釋這個現象。 有些山頂上面,除開是很高很高的,積雪永久不化;另一方面,象泰拏律弗(Teneriffe)峰和秘魯的安梯斯(Andes)山脈,只因稍稍較低一些,山頂上就沒有雪。 這個事實就表明了這一點。並且在這山頂上,空氣本身也不冷,卻只是稀薄和尖利;在安梯斯山頂上竟至過於尖利而撩傷人目,也能刺激胃口使人嘔吐。古人們曾說過,在奧林柏斯(Olympus)山頂上,空氣是如此稀薄,以致登山的人必須隨身攜帶醋水浸過的海綿,時時捂在口鼻,因為空氣竟稀薄到不夠供呼吸之用了。古人們還有一個記載,在這個山峰上,空氣極其穩靜,完全無風無雨無雪,竟至人們用手指在鳩壁特(Jupiter)①壇前祭灰中所畫的字跡隔年還照樣留存,完全無動。還有,今天攀登泰拏律弗峰的旅客還都在夜里而不在白天上山;太陽一出,嚮導就要警告並催促他們趕快下山,否則就有因空氣稀薄以致動物元精發生暈厥和被窒息的危險。 ②對照前表第二例——(三)在接近兩極圈的地帶,太陽光線的反射很微弱,缺乏生熱的效果,③以致那隊從事東北通路探險的荷蘭人,原來希望能夠脫出那從七月初就把船隻圍困起來的冰陣,竟不得不在新忍卜拉島(Nova Zembla)度過一冬,直到次年六月才得回船。 ④這就可見,太陽直接的光線似亦只有很小的力量,即便是射在平地上面;其反射的光線也復如此,除非把它們倍乘起來,集攏起來。所謂把太陽光線倍乘起來,集攏起來,就是當太陽照射愈趨垂直時的情節;因為那時射出的光線就愈構成銳角,也就是光線彼此愈相接近;反之,太陽照射愈斜,光線就愈構成鈍角,也就是光線相互距離愈遠。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太陽的動作可以有多種,看熱性如何而定,而熱性在我們觸覺上卻並不是平勻的;因此太陽動作的結果會在我們方面並不產生可以感覺到的暖熱,而在其他一些物體方面則發生熱的效果。 ①古羅馬神話中的天帝,相當於古希臘神話中的“Zeus”,其右手揮舞雷電,象徵著對下界秩序的監護。 ——譯者

②克欽指出,這樣行動不外是因為:雪情在夜間比較穩定;可以避免日映雪光的刺射;而日出一、二小時後也往往是景色最好的時候。 ——譯者 ③克欽指出,這種情況(還有所舉其他情況)是表明程度問題,而不能說是相反。 ——譯者 ④這是指巴倫茨(Barentz)尋找東北通路的探險而言。他於一五九四年作第一次航行,在七月十三日為冰所阻,被迫返回。第三次航行是在一五九六年,七月十九日首次遇到相當大的阻難,只能在新忍卜拉島北端岸邊繞行一番;到八月廿六日,船緊緊凍住了,他們只得舍船登島,度過一冬;於一五九七年六月初駕小舟返回。 對照前表第二例——(四)把下述實驗試做一下。拿一塊與普通取火鏡式樣正相反的玻璃鏡,放在你的手和太陽光線之間,看它是否減少太陽的熱,正如取火鏡增加和加強太陽的熱一樣。很明顯,在視覺的光線方面,隨著鏡子中心對邊緣比較厚薄之不同,透過它而看到的物體就有擴散與縮緊之不同。要觀察在熱這方面是否亦有相同的情況。

①對照前表第二例——(五)請仔細地試做這樣一個實驗,看看用一具最精製最強度的取火鏡能否把月亮的光線捉聚起來而產生哪怕是最低度的暖熱。 ②如果這種程度的暖熱過於微弱而不能為觸覺所覺到,我們就還須求助於那種指示空氣冷熱狀況的玻璃儀器。 ③那就是要令月亮的光線通過取火鏡而落在這種玻璃儀器的頂上,看看其中的水是否受到熱因而降低下來。 ①克欽指明,這點是可以證實的。太陽光線自然是視其某一點上聚集光線之多少而增減其熱量的。 ——譯者 ②克欽註明,這個實驗,人們已經做過了。欽豪申(Tschirnhausen)曾製造一種透鏡,其強度足以熔解銅、銀、瓦、浮石,甚至坩堝;但滿月的光線在其最高點上並未產生出能被覺到的熱。一八○二年,在班克斯(SirJosephBonks)和皇家學會其他會員們主持之下,曾以當時所製最強度的透鏡再次把月亮光線集中過來,並使用了最敏感的溫度計,但結果被認為是倒出現了減熱而不是增熱的情況。見大英百科全書“取火鏡”條。參看本條第一項下的注。 ——譯者

③參看二卷一三條(第三八項)及二四條。 ——譯者 對照前表第二例——(六)還可把取火鏡試用於那種並不發射光線或光亮的熱,例如受到熱但未燒紅的鐵或石頭的熱、沸水的熱以及類此等等,看看它們在取火鏡下是否隨而增加起來,象太陽光線的那種情節。 ①對照前表第二例——(七)還可把取火鏡試用於普通的火焰。 ①麥爾申(Mersenne)說,第二卷中所提到的各實驗,大多數已經有人做過了,並特別提到(好像他親自做過似的)使用取火鏡來反射一切種類的熱的試驗。 他還斷言,光是永遠有熱隨伴著的。見《論科學的真理》(Dela VeritedesSciences)一書,一六二五年版,第二一○頁。克欽註明,這里和下一項中所提出的問題是已經解決了的;實驗的結果證明,這些熱和太陽熱是同類的;因此在這些地方沒有反面事例可以援引。參看大英百科全書“取火鏡”條。 ——譯者

對照前表第三例——(八)彗星(假如我們把它也算入流星之列)在使季候加熱這一點上並不見其有經常的或顯著的影響,雖然常見天旱隨之而至。 ①此外,天上的光梁、光柱和光口在冬天出現的時候比在夏天出現的時候多,而且主要是在嚴寒之時,卻也永遠伴有乾燥的天氣。 ②但是閃光和雷電則難得在冬天遇到,而總是發生在大熱之時。 ③說到所謂隕星,一般認為它含有某種發亮帶光的膠黏的質體,而沒有什麼強烈的火的性質。但是在這一點上還須作進一步的探究。 對照前表第四例——(九)有某種閃光,發光但不燎燒。 它們來時,沒有雷聲相隨。 ④①克欽指出,彗星對於熱和旱都無影響,或許除開當它們行至距離我們的行星很近以致對空氣有所影響的時候。可是一般人幾乎都相信它們有此影響。 ——譯者

②克欽註明,光梁、光柱、光口等現象,申尼喀(Seneca)在其《自然界的一些問題》一書中曾描寫過(分見七章四節、七章二○節及一章一四節)。它們顯然都是北光(Aurora Borealis)。北光或許是由電引起,而電則是在天氣乾燥時才最活躍的。 ——譯者 ③克欽註明,這些現象現在都可用關於電的知識來解釋,而雷電在冬天確是也有時遇到的。 ——譯者 ④克欽註明,人們認為幕電不過是一般閃電的反光。 ——譯者 對照前表第五例——(一○)山口噴射火焰的現象發生在寒帶國度並不減於在暖熱的地方,如在冰島和格陵蘭(Greenland)都有。在寒帶國度裡,樹木在許多情節上也比在暖熱地方較易著火,具有較多的瀝青性質和松香性質,如樅樹、松樹和其他都是。

但是,這種火焰噴射常常發生的地方,其土壤的情勢和性質還未經足夠仔細地加以鑑定,致我們還不能把這現像作為一個反面事例來附綴於這個正面事例之後。 對照前表第六例——(一一)一切火焰在一切情節上多少都是暖熱的;這裡沒有任何反面事例可綴。不過人們說,有一種鬼火(他們就這樣稱它),有時甚至停在牆上,卻沒有多少熱,也許只和酒精的火焰差不多,那是溫和而柔弱的。 ①但是還有一種更溫和的火焰,根據某些鄭重和可靠的記載,那是閃耀在男孩和女孩們的頭上和鬈髮上,一點也不灼燒頭髮,卻只是輕柔地在發邊作戲。還有一個最為確定的現象,馬在路上出汗時,在天氣晴朗的夜間就現出一種光輝,卻並沒有顯著的熱。還有一件著名的事實,而且被認作一種奇蹟,就是在不多幾年前有件女孩子的胸衣一經輕搖或輕搓竟發射出火花來;這或許是由於在漿洗時使用了明礬或鹽質,濃厚一些而形成了硬膜,一經磨擦就迸裂開來。 ②還有一切醣類,不論是精糖或粗糖,只要多少是硬的,在黑暗中用力來割切或刮削時就會發出火花,這也是最為確定的。同樣,海水和鹹水在猛烈打槳下,有時在夜間亦會看到火花。 ③還有在風暴之夜,海水的漚沫於受到猛烈激動時也會射出火花,西班牙人稱之為“海肺”。 ④至於說到古代水手所謂北河二和北河三兩星也即近人所謂聖愛爾摩之火(St.Elmo's Fire),⑤其焰熱的情況如何,則還沒有作過充分的查究。 ①克欽指出,所謂鬼火只在沼澤或其他有腐爛物質在蒸發的地點出現。紐頓(SirI.Newton)和勃律斯特萊(Dr.Priestly)曾給以不同的解釋;原因尚未能確知,可能是起於磷化氫,為電所燃著,或自身有在空氣中燃著的傾向。至於酒精的火焰,那不但不是溫和而柔弱,卻是火焰中最有劇熱的一種。 ——譯者

②克欽解釋說,這件胸衣或許是絲料製成,而火花則出於電。 ——譯者 ③這個虛妄的解釋是培根的無端失誤之一。這現象並非總是出於震動,所以他的這一推斷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④西班牙文為“pulmomarino”,意大利文為“polmomarino”,同為Dioscorides(公元一世紀時希臘名醫——譯者 )在“DeMateriaCmedieaC”一書中所用某希臘文名詞(見第二章第三九節)之譯文。海水漚沫發光現象像是起於蛇水母,而此種蛇水母在組織上與肺的質體相似,遂因以命名。 (克欽解釋說,這種磷樣的光亮究竟因何而生,尚難十分確定。Ehrenberg、Darwin、SchoDnbein諸人都不同意說它起於水中的纖毛蟲類;最可然的結論說它是由海水中不斷進行著的自淨過程所引起。臭氧(磷的一種產物)把磷氧化了,這樣就射出亮光來。這就是說,或許是海水在動盪時(在別的時候就不見這種光亮),有機物質的新微粒就與空氣中的氧得到接觸,因而產生臭氧、臭氧又把它自己所由來的植物物質氧化了,破壞了:在這樣的過程中就出現火花。Darwin還加述了一點關於所謂“海肺”的見解說:“我傾向於設想這種磷光係有機分子腐爛的產物,這個過程(人們幾乎要稱它一種呼吸過程)正是海洋所藉以得到淨化的。——譯者

)⑤克欽解釋說,聖愛爾摩之火是一種電光。他還說明,培根在其“風的歷史”中曾對此作出解釋,並設想它對天氣的影響。 ——譯者 對照前表第七例——(一二)每一燒到火紅的物體,即使不伴有火焰,也都總是燙的;這一點正面事例也沒有任何反面事例可綴。最相近似的反面事例似乎可以提到爛木,它夜間發亮,但並不見有熱;還有腐爛的魚鱗也在黑暗中發亮,但觸來並不覺熱;①螢火蟲和意大利火蠅的身體,觸來也是不熱的。 ②對照前表第八例——(一三)在何種土地及在土地何種情勢下才常出溫泉,這一點還不曾作過充分的考究;所以在這裡不能附綴什麼反面事例。 ①克欽解釋說,這是由於腐爛過程中有磷光發散。 ——譯者 ②克欽解釋說,這些小蟲亦是發出磷光,其發散情況和過程,可參看上面關於“海肺”的注。 ——譯者 對照前表第九例——(一四)對於熱的液體,我以在自然狀態下的液體本身綴為反面事例。我們從未見過一種可觸的液體在自身性質上是熱並經常保持熱的。熱在那裡乃是一個並非固有的性質,是暫時外加上去的。所以那些在能力上和在作用上都是最熱的液體,如酒精、化學香料油、硫酸和硫磺以及其他類似的東西固然不一刻就成灼燒,但最初觸到時卻原是涼的。 ①說到天然溫泉的水,如果把它與源頭分開,淘在一個器皿裡,它也和用火燒熱的普通的水一樣會涼下去。 但油質物比水質物對於觸覺冷度較低,這卻是真的,因為油比水根本冷度較低;絲比亞麻也冷度較低。但這點是應歸入“冷的各種程度表”裡去的。 ②①克欽註明,參看二卷一一條第二五項下的注。 ——譯者 ②克欽指出,在培根那時,人們是深信“絕對冷”之說的。在這裡,我們又一次看到培根把真熱的東西和有相似化學作用的東西混為一談了。 ——譯者 對照前表第十例——(一五)同樣,對於熱蒸氣,我也以在我們自己方面所看到的蒸氣自身的性質綴為反面事例。 油質物所發生的蒸氣雖易於著火,卻也不見暖熱,除開是剛從暖熱的物體發出的。 對照前表第十例——(一六)同樣,對於熱的空氣,我也以空氣自身的性質綴為反面事例。在我們這裡從來找不到任何空氣是暖熱的,除開它是受閉,受壓,或是顯著地從太陽、火以及一些其他暖熱的質體那裡得到暖熱。 對照前表第十一例——(一七)我在這裡附綴的反面事例是那種比正常季候較冷的天氣,像在刮東北風時所遇到的那樣,正如刮西南風時就有比正常季候較暖的天氣一樣。 還有,釀雨的趨勢,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總伴隨著暖的天氣;而下霜則伴隨著寒冷的天氣。 對照前表第十二例——(一八)我在這裡附綴的反面事例是夏天關閉在地洞中的空氣。 ①但是關於受閉的空氣這個題目還大應更勤謹地加以考究。因為在涉及冷熱方面,空氣的性質自身究竟是什麼,這首先就很可成為疑問。空氣顯然是從天體的影響受到暖熱,寒冷則或係從地的呼氣而得,在所謂空氣的中界中又或係從冷氣和雪而來。這就可見,空氣若是在其無拘無束鋪散暴露的狀態下來考察,那就不能對它的性質形成什麼看法;但若把它控閉起來來考究,則可能做出比較真確的判斷。可是要控閉空氣,必須是把它封入這樣一種質料的器皿,其本身的性質不會對空氣傳遞冷熱,也不會容許外面空氣的影響輕易透入。這個實驗最好這樣來做:把空氣收入一個泥壇,四圍用幾層皮革裹好,以防外面空氣進入;這樣嚴密封存三、四天之後,再把壇子打開,用手或用那個劃有度數的玻璃儀器來試驗冷熱的程度。 ①克欽解釋說,這點的原因是:夏天的日光使室外氣溫上升,卻不能影響到地洞中的空氣,因此洞中比外邊較涼:這和在牆垣較厚的建築物中能享有比較平勻的氣溫是一個道理。空氣的一般情節是(這一點解答了這裡所提到的大多數的難題),作為一種導熱體來說,它的作用很差,它接受熱很慢,保留熱亦很長。 ——譯者 對照前表第十三例——(一九)這裡同樣發生一個疑問: 那羊毛中、獸皮中、鳥羽中以及類似東西中的暖熱,還是從它們本身作為動物的排泄物所固有的某種微弱程度的熱而來;還是從那種在性質上本來近於暖熱的脂肪和含油性而來;或者還是如前條所揣測那樣簡單地從空氣的收閉和隔離而來——因為一切和外面空氣割斷聯繫的空氣都像是有些暖熱的。因此,我們要取用亞麻所製成的纖維性的質體來做這個實驗,而不要取用羊毛、羽毛或蠶絲那些動物排泄物所製成的質體來做。我們還要看到,凡是粉末(顯然有空氣包在裡邊)總比其所從出的整的質體冷度較低;正如我們還同樣設想,凡是泡沫(也因其含有空氣)總比其所由來的液體冷度較低。 對照前表第十四例——(二○)對於這一例沒有反面事例可綴。因為在我們這裡所見無論是可觸的或者是無形的①一切東西,置近火邊時都沒有不致熱的。不過卻有這樣一層差別:有些質體得熱較快,象空氣、油和水就是;有些質體得熱較慢,像石頭和金屬就是。 ②但這是應該歸入那“各種程度表”的。 ①拉丁本原文為“spirituale”。克欽指出,把一切東西分為可觸的與無形的,這是經院學派的分劃法;培根在這裡使用此詞,或許是指氣體的東西。 ——譯者 ②克欽指出,這裡的說法是錯誤的。空氣是很差的導熱體,得熱很慢。金屬則得熱特別快;不過由於分子數量比較大得多,不能很快地表現出來;由於同樣的理由,它們散熱亦很快,所以觸來就覺得較涼。 對照前表第十五例——(二一)對於這一例我亦沒有反面事例可綴,不過隻請注意到一點,就是說:燧石與鋼或任何其他堅硬質體之發生火花,只是當有些極小的微粒從那石塊或金屬的整體被擦脫的時候;而空氣的磨擦自身則從不像普通所想那樣會發生火花的。 ①至於火花本身,由於燃著物體具有重量之故,又總是就下而不向上的;而且一經發出,就變成可觸的帶煤炱的質體。 ①克欽指出,空氣受壓,確會發出火花,其強度足能燃著德國火絨。 ——譯者 對照前表第十六例——(二二)對於這一例我想也沒有反面事例可綴。因為在我們這裡所見一切可觸的物體沒有經過磨擦而不顯著地得熱的,以致古人竟因此想像說,天體之產生暖熱並沒有什麼別的辦法或能力,也不外是出於空氣在其疾速而急促的轉動中所引起的磨擦。但是在這個題目上,我們還必須進一步探究那種從機括射出的物體,例如從大砲射出的砲彈,是否確因猛烈衝撞而獲得某種程度的熱,以致在落下的時候多少還有點燙。至於空氣運動,那實在不會致熱,倒是能夠致冷的,例如刮風,拉風箱,縮口吹氣等都是這樣。 ①但是這一類的運動本都不是疾急到能夠生熱的,而且又是一個塊體的運動而不是若干微粒的運動,所以它之不能生熱是並不足為奇的。 ①克欽指出,物體經過空氣都因磨擦而變熱,例如流星。但空氣運動則生涼,這是因為它把物體中的熱散去之故。凡熱從物體放射出來時,若遇氣流不斷使它移動,就放射得較為急遽而熱的平衡趨勢也因而受到障礙。相反,熱的放射若因有厚密的皮毛等物覆蓋而受到阻礙(參看本條第一九項事例),它就進行得較緩。下句所謂“是一個塊體的運動而不是若干微粒的運動”一語,想來是說這運動只籠統地影響著整個物體而不引起微粒之間的磨擦。這個見解是錯的。 ——譯者 對照前表第十七例——(二三)關於這一例,還應作更勤謹的探究。草類和蔬類在青嫩潮濕時都似乎含有某種隱伏的熱,不過當其各別散在時,這熱是微弱到在觸覺上知覺不到;只有把它們聚攏並悶閉在一起,使它們的元精不致洩入空氣之中而卻可以相互護養,這樣才會生起一種可觸知的熱,並且在適合的物質中有時還會起火。 對照前表第十八例——(二四)關於這一例,也應作更勤謹的探究。生石灰澆上水就能致熱,這看來可以有兩個原因:或者是由於把原先散開的熱集中起來的緣故,象前條所述悶閉草類的情節一樣;或者是由於火成的元精為水所刺動、所激怒,以致引起一種衝突和反動。 ①若要知道這兩個原因中哪個是真實的,只須用油代水澆上去就能很便當地看出;因為油具有與水一樣的集中所閉元精的用處,但卻不會對它刺激。我們還要把這個實驗加以擴展,要以各種不同物體的灰和銹來試,也要用各種不同的液體去試澆。 ②①拉丁本原文為antiperistasis,英文本譯作reaction。培根屢用此字,見二卷二七及四八條。 ——譯者 ②克欽註明,培根建議用油代水去試澆石灰,這已有人做過。事實是,以任何液體施加於生石灰,在其轉為固體狀態中,都生出劇烈的熱。又,關於生石灰的腐蝕性質,勃萊克(Dr.Black)就是用隱伏的熱這一原理來加以解釋的。見大英百科全書。 ——譯者 對照前表第十九例——(二五)對於這一例,我以那些比較柔性和比較易於熔解的他種金屬綴為反面事例。金葉為王水①所分解時就不生熱於觸覺;鉛在強水中分解時也不生熱;還有水銀亦然(據我記憶所及);但是銀就生熱;銅也然(據我記憶所及);錫更為顯著;而鐵和鋼則甚至不僅激生壯熱,並且還發生猛烈的沸騰。 ②由此可見,熱是產生於衝突: 一方面強水在鑽,在掘,在分裂質體的各個部分;另一方面質體本身則在抵抗。質體愈是輕於退讓,就愈少有熱激生出來。 ①克欽註明,王水是硝酸鹽酸混合劑,專用以分解金子,是對金子的唯一溶解劑。 它亦可分解其他金屬,但銀除外。參看下面第二八項事例。強水是強烈的硝酸。 ——譯者 ②這所謂沸騰當然不是熱的結果,而是生於酸起作用於金屬時所散發出來的氣。 對照前表第二十例——(二六)對於動物都有熱這一點,沒有反面事例可綴,除開說昆蟲(如前邊所提到)因身量太小之故可以作為一個反例。即以魚類來說,也只是在與陸地動物相比之下看到其熱的程度較低,而不是沒有熱。但在蔬類和草木,無論在其滲出的汁液當中,或者在其新暴露出的木髓當中,都沒有觸覺能夠知覺到的熱的程度之別。而在動物,我們就看到熱有很大的差別,無論在其各個部分方面(如在心邊,在腦裡,在皮上,熱的程度都各不同),或者在其某些偶然事故方面,例如做著劇烈的體操和發著高燒之類。 對照前表第二十一例——(二七)對於這一例,很難附綴什麼反面事例。動物的排泄物即在已不新鮮的時候顯然仍有一種潛熱,由其加肥土壤一事可見。 ①①克欽註明,這是由於一切糞便中都含有阿莫尼亞。 ——譯者 對照前表第二十二、二十三兩例——(二八)①具有巨大和強烈刺激性的液體,不論是水或是油,都有像熱一樣分裂物體的作用,並且一晌之後還把它們燒壞;可是一開頭時它們在觸覺上是並不燙的。但它們的作用是相對於並依據於所施物體的多孔情況的。 例如,王水能分解金而不能分解銀;②強水則相反,能分解銀而不能分解金;而二者卻都不能分解玻璃;以及等等類似的情形,都說明了這一點。 ①克欽指出,從本項至第三二項所舉這些例外事例,都與熱無關,參看二卷一一條第二五項事例下的註說。 ——譯者 ②王水之所以能分解金,據戴維(Davy)說,是因為硝酸鹽酸的中和作用使得氯游離了;其所以不能分解銀,則是因為銀的氯化物具有不可溶解性。 對照前表第二十四例——(二九)把酒精試用於木頭,也試用於奶油、蠟或瀝青,看看它能否用熱使它們有任何程度的熔化。 ①因為這第二十四例是顯示酒精在硬化結皮方面具有和熱相像的能力,所以現在要同樣試試它在液化方面的能力。還可以用那劃有度數的玻璃儀器即溫度表來做這個試驗:器的頂部是空的,取精餾的酒精注入空部,把器蓋嚴,使酒精可以更好地保持其熱在內,看它是否用它的熱使水下降。 對照前表第二十五例——(三○)香料和具有刺激性的草類在腭上刺起熱覺,在胃部還更厲害得多。因此要注意它們還在什麼其他質體上產生熱的效果。據水手們說,在大包和大堆香料久經悶閉乍一打開的時候,那首先去攪動和取出它們的人是冒有熱病和炎症的危險的。 ②還可以試驗一下,把這種香料和草類舂碎,看看它們能否把掛在上頭的醃肉和鮮肉燎幹,象煙熏那樣。 ①克欽註明,酒精能溶解蠟和瀝青,但不能溶解木頭和奶油。 ——譯者 ②《哲學年報》中記載一事:有一次,在桂拉地方(Guayra)打開了一所大的樹皮堆房,當時發出強烈的臭氣,竟足以治愈一種嚴重的熱症。 對照前表第二十六例——(三一)在冷的東西如醋和硫酸,在熱的東西如薄荷油之類,同樣都有一種刺激性和辛辣性。因此二者同樣都能致使有生命的質體疼痛,也能分裂和消蝕無生命的質體的各個部分。對於這一事例也沒有反面事例可綴。並且還可指出,凡動物之感到疼痛沒有不帶有某種熱的感覺的。 ①①克欽指出,這是無根據的斷言。 ——譯者 對照前表第二十七例——(三二)有許多種活動是熱和冷所共同的,雖然樣子很不相同。玩雪的孩子們一晌之後就感到雪灼燙他們的手;冷藏能防止食肉的腐壞,①正不亞於用火;熱使物體收縮,冷亦一樣。但這些和類似事例概可歸入關於冷的探究,還更方便些。 ①克欽在註中提到,培根即死於做這一實驗。他曾在高門山(HighgateHill)用雪填塞一隻野禽,著了涼,發起燒來,於一六二六年四月九日病逝。 ——譯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