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茶經-下

第18章 附錄一

中國茶經-下 陈宗懋 8856 2018-03-18
中國茶葉大事記神農時代 傳說茶葉作為飲料,始於公元前2737年前的神農時代,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說,當為茶葉藥用之始。 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已用所產之茶,作為“納貢”珍品,是茶作貢品的最早記述。 《華陽國志》 春秋嬰相齊景公時(公元前547~公元前490年),“食脫粟之飯,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表明春秋時茶已作為菜餚湯料,供人食用。 《晏子春秋》 西漢(公元前206~24年)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之載,表明當時四川一帶已出現茶葉買賣市場,是為茶作商品交易的最早記載。 《僮約》 西漢時,甘露禪師吳理真結廬於四川蒙山,親植茶樹,是佛教僧徒種茶的最早記載。

東漢(公元25~220年)東漢、三國時代的醫學家華佗的《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藥理功能的最早記述。 晉(公元265~420年)吳國君主孫皓對韋曜“密賜茶荈以代酒,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記載。 《三國志》 隋(公元581~618年)茶的飲用漸廣。隋文帝開皇年間,文帝病腦,遇俗人告以煮茗草服之,果效。於是人們競采之,茶逐漸由藥用而發展為社交飲料。 唐(公元618~907年)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開始在顧渚山(現浙江長興縣)建立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眾督造“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該貢茶生產延續600多年。 據《封氏聞見記》所載回鶻入朝時,大驅名馬,市茶而歸。說明茶馬交易始自唐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納趙贊議,詔徵天下茶稅,十取其一,是為茶稅之始。 世界上第一部茶業專著陸羽的《茶經》問世(公元8世紀後期),全書共分三卷十節。此書對各國茶業的發展影響深遠,人們奉陸羽為“茶祖”。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日僧最澄大師自中國攜茶樹種籽回國,植於近江台麓山,是為茶種傳日之最早記載。 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命王涯為榷茶使,對茶實行專營專賣,實行榷茶。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在賜法門寺茶具系列中有鎏金銀的茶籠子、茶碾子、茶盒子等,現存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下宮珍寶館、為我國古代早期專用茶具,屬珍貴文物。 宋(公元960~1279年)宋仁宗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弛茶禁,實行通商法。

宋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遣李杞入蜀,買茶於秦、鳳、熙河諸州,用茶易西番各族馬匹,是為塞外通商貿易之最早記載。 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開始在建安(現福建省建甌縣)設宮焙,專造北苑貢茶,從此龍鳳團茶有了很大發展。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論》一書,包括地產、天時、採摘、蒸壓、製造等二十篇。他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為歷史上獨一無二之偉跡。 明(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設茶馬司,專營茶馬貿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發布詔令,廢團茶,興葉茶。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葉茶)。這對炒青散葉茶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並轉運入歐。 16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 1618年,皇室派遣欽差入俄,並向俄皇饋贈茶葉。 清(公元1644~1911年)據Johan_Nieuhoff記述,茶與牛乳同飲,乃始自公元1655年廣州官吏宴請荷使之時。 1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英屬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萬丹運華茶入英。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福建廈門出口箱茶150擔,輸往英國,始開中國內地與英國茶葉直接貿易之先聲。 1690年中國茶獲得在美國波士頓出售的特許執照。 1785年“中國皇后”號海輪抵紐約,是為海運華茶至美之始。

1833~1834年,印度茶葉委員會派秘書戈登(George_James_Gordon)先後來華,兩次調查中國栽茶、製茶方法,收集茶籽,招僱製茶技工,積極發展印度茶業。 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美國第一艘快艇“東方號”駛華,運茶至英國倫敦。 1861年在湖北漢口成立了俄商第一家磚茶加工廠。 鴉片戰爭之後,開闢“五口通商',隨著外貿發展,茶葉出口量年有增加,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達到13.4萬噸(268萬擔),創歷史最高紀錄。 1893年,我國茶葉技工劉竣週(浙江寧波人)應聘去俄國格魯吉亞指導發展茶業,成績卓著,1909年俄政府授予三級勳章.蘇維埃政府成立後,於1924年復授予勞動紅旗勳章和獎勵證書,原劉等住房闢為“茶葉博物館”。

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中國首次組織茶葉考察團,由鄭世璜、周復率領茶工數人,赴印度、錫蘭(即今之斯里蘭卡)考察茶葉產製,回國時購得部分製茶機械,宣傳機械製茶方法和先進產製技術。試驗地設於南京。 1896年,福州市成立福州機器造茶公司,是為最早之中國機械製茶業。 1907年,中國茶業協會在倫敦成立。 民國(公元1912~1949年)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中國送展的安徽省“太平猴魁”、江西省“婺綠”和浙江省“惠明茶”,均獲一等證書和金質獎章。 1923年,安徽六安省立第三農業學校創設茶業專業。 1931年,在上海、漢口設立了中國茶葉檢驗機構。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行政院成立“農村復興委員會”,稻、麥、棉、絲、茶五項被列為中心改良事業。茶葉發展更為人們所關注。 1937年,中國實業部及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六產茶省政府及上海、漢口、福州諸商埠茶商,聯合組織了中國茶業公司,旨在提高茶葉品質,確定茶葉標準,改進茶葉產製運銷事宜,以擴大貿易,復興茶業。該公司總辦事處設在上海北京路墾業大樓,並於六月一日正式開幕。 1940年,由複旦大學教務長孫寒冰和財政部貿易委員會茶葉處處長兼中國茶葉公司協理和總技師的倡議和推動下,遷址重慶的複旦大學增設茶業系(科),由吳覺農兼任系主任,並於1940年秋開始在各產茶省招生。這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最早創建的茶葉專業系科。

1941年,在“東南茶業改良總場”基礎上籌建了我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茶葉研究所。所址設在福建省崇安縣,於1945年停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今)1949年12月,中國茶葉公司在北京成立,吳覺農任經理、屬貿易部、農業部雙重領導,統管茶葉生產、收購及內外銷業務。 1949年,復旦大學遷回上海,為適應形勢需要,於秋季開設茶葉專修科,開始招生。 1950年3月貿易部頒發了“輸出茶葉檢驗暫行標準”和“茶葉產地檢驗暫行辦法”。 1950年10月,在中國茶葉公司中南區公司和武漢大學農學院倡議下,合辦茶業專修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今)1951年底,為了加強茶業領導,貿易部、農業部發出茶葉分工聯合指示。有關茶葉生產初制加工歸農業部領導,中國茶葉公司專營收購、精製與貿易業務,由外貿部領導。

1952年3月,農業部、外貿部發出關於1952年茶葉生產、收購聯合指示:要求提高單產,提高質量,普遍墾复荒蕪茶園,發放貸款,預付收購定金等。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復旦大學農學院從上海併入瀋陽農學院,其中茶葉專修科調入安徽大學農學院。同時武漢大學農學院茶葉專修科調入華中農學院。浙江農學院始設茶葉專修科。 1953年3月,農業部在杭州、長沙分別召開茶葉生產座談會,討論提高茶葉品質和茶葉轉產問題。 1954年,農業部、外貿部及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聯合召開了全國茶葉專業會議,確定“大力發展茶葉生產”方針,並提出“以開展互助合作為中心,積極整理現有茶園,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迅速墾复荒蕪茶園,有計劃地在山區丘陵地帶開闢新茶園,改進產製技術,提高茶葉質量”的指導思想。

1955年4月,國務院批轉全國茶葉會議報告。 茶葉業務實行內外貿分家,中國茶葉公司改為中國茶葉出口公司,專營出口業務,收購、內銷、調撥、加工、出口貨源供應均由農產品採購部茶葉管理局(該部於1957年併入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管理。 1956年,安徽、浙江兩所農學院的茶葉專修科改為茶葉(業)系,學制四年。 1956年11月20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新闢和移植桑園、茶園、果園和其他經濟林木減免農業稅的規定》。 1956年,全國茶葉有關單位共同成立工作組,先後在滬、漢兩地研製外銷紅綠茶加工標準樣,並於1957年復評審定後分發實施,以穩定茶葉品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今)1957年1月,頒布了“關於茶葉製造技術經濟定額管理辦法”。 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時,全國茶園面積發展到494.2萬畝,總產11.16萬噸,出口4.11萬噸。 1958年,農業部於3月5日至14日在杭州召開了“全國茶葉生產會議”,討論擬訂了10年茶葉生產發展規劃意見。 1958年,浙江省“58型”成套綠茶初制機械通過鑑定,投入批量生產,開始向全國推廣應用。 1958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在杭州成立。 1958年11月,國務院頒發商品分級管理規定,茶葉列為一類商品,屬中央集中管理。 1959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於3月28日~4月5日在杭州召開了第一次全國茶葉科學研究工作會議。會議著重貫徹了全國農業科學研究工作會議精神,研討並擬定了茶葉七項重點研究任務。 1960年,成立“中國茶葉土產進出口總公司”,實行茶葉內外貿業務統管。 1960年2月11~2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在杭州召開“第二次全國茶葉科學研究工作會議”,會議著重討論1960~1962年茶葉科研規劃,並就提出的九項重點,在全國范圍內組織了課題大協作。 1962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於2月21日開始在杭州召開“第三次全國茶葉科學研究工作會議”,會議貫徹了“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當前工作14條意見(草案)”,總結交流經驗,討論茶葉科學十年遠景規劃,並落實了全國15個協作課題的任務分工和實施辦法。 1962年,山東省組織力量,積極進行“南茶北引”試驗。 1963年,在雲南省勐海縣巴達大黑山密林中發現特大野生大茶樹,據考證: 樹高32.1米,樹幹胸圍直徑約1米,圍粗3米多,葉片為14厘米×6厘米,樹齡1700多年,被稱為世界茶樹之王。 1963年,農業部於2月22日至3月2日召開了“全國蠶、茶生產會議”,總結了“大躍進”時期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恢復茶葉生產的措施。 1964年,我國首次出口大型綠茶初、精製成套茶機(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今)杭州茶機廠製造),以供給幾內亞、馬里等國家。 1964年8月,中國茶葉學會成立大會及第一屆學術年會在浙江杭州召開。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 1964年8月,中國茶葉學會創辦的學術性刊物《茶葉科學》,由朱德委員長親筆題寫刊名,出版發行。 1965年9月,中國茶葉學會在福建福州召開“全國茶樹品種資源研究及利用”專題學術討論會。 1965年,我國茶葉專家赴馬里考察,並幫助種茶、製茶。 1966年,國務院農林辦和財貿辦聯合召開茶葉專業會議,號召發揚大寨精神,貫徹“以糧為綱,多種經營,全面發展”方針,正確處理糧茶關係,大搞樣板地,並研討了“三五”發展規劃。 1972年7月,農林部、商業部在湖南桃江聯合召開“全國茶葉生產收購經驗交流會議”,會上提出了今後“茶葉要有一個較大發展”的口號。 1973年3月,為了促進邊銷茶生產,提高邊茶品質,商業部在廣西桂林召開“全國邊茶生產、加工座談會”,會上研討修訂了“緊壓茶原料和成品品質規格試行辦法”。 197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在杭州召開了“全國茶葉科技經驗交流會”。 1974年3月,農林部、商業部、外貿部在北京聯合召開全國茶葉會議。 17個省(市)276位代表到會。會議強調努力提高茶葉品質,加速產機械化,提高單產,加強生產領導等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今)1975年,第四個五年計劃完成時,全國茶園面積1307.8萬畝,產茶21.05萬噸,出口6.13萬噸。 1977年5~6月,農林部、外貿部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在安徽休寧召開全國年產茶5萬擔縣經驗交流會。 1978年1月,農林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聯合發出“關於在茶葉等作物上禁止使用高殘留農藥的通知”,並提出對茶葉等作物要優先供應高效低毒農藥,加強安全使用農藥的宣傳和管理,積極發展高效低毒農藥。 1978年,商業部在浙江杭州籌建了茶葉加工研究所。 1978年10月,國家計劃委員會發出“關於發展茶葉生產、增加出口和內銷幾項措施意見”。 1978年11月,中國茶葉學會在昆明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暨茶葉生產基地建設學術討論會,並選舉產生了第二屆理事會。 1979年1月,我國派出茶葉代表團參加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第一次茶葉籌備會)。 1979年,農業部頒布第一批茶葉中敵敵畏等4種農藥的允許殘留極限標準。 1979年11月,中國茶葉學會在江西九江召開“茶樹品種資源發掘利用、茶葉生產區劃和生產佈局“學術討論會”。 1979年12月,國務院授予下列五個單位為全國茶葉生產的先進單位:安徽省舒城縣舒茶人民公社、休寧縣渠口公社、湖南省長沙縣茶業公社、浙江省紹興縣紅山公社上旺大隊和江蘇省宜興縣茗嶺公社省莊大隊。 1980年,中、印、斯、肯、印尼五個茶葉主產國家代表於10月間在瑞士日內瓦參加了關於出口茶葉配額問題討論會,會議未達成協議。 1980年,農業部頒布“進出口植物檢疫名單”,其中茶籽、茶苗列為檢疫對象。 1980年11月,中國茶葉學會在廣西桂林召開“茶業現代化學術討論會”,從茶葉科學的各個方面論述了現代化問題,並為實現此目標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 1980年,第五個五年計劃完成時,全國茶園面積1561.1萬畝,產茶30.37萬噸,出口10.76萬噸。 1981年4~5月,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首次在日本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茶葉展覽會”,先後在東京、大阪、名古屋、扎幌和仙台五個城市展出。 1981年,農業部頒布第二批茶葉中鋅硫磷等3種農藥允許殘留極限標準。 1981年,外貿部和商檢局聯合修訂了《部標準——茶葉WM48—81》和《茶葉出口取樣檢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今)驗暫行技術規程》。 1982年3月,中國第一次專業性“茶葉出口交易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全國10個口岸公司參加貿易洽談;先後接待歐、美、澳、亞四大洲外商150多人,採取看樣成交方法,交易會成交總額超過預定指標60%,促進了貿易,增強了友誼。 1982年,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衛生法(試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紅茶、綠茶衛生標準(國家標準GBN44—81)》。 1983年12月,中國茶葉學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在湖南長沙召開,選舉產生了第三屆理事會。 1984年12月,中國茶葉學會主辦的學術性刊物《茶葉科學》復刊。 1984年,天壇牌特級珠茶在第二十三屆世界優質食品評選會上獲得金質獎章,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綠色的珍珠”。 1984年6月,中國茶葉學會在廣州召開了“茶葉產銷和發展研討會”,會議分析了產銷形勢,探討了發展趨勢和發展戰略,並就當前主攻方向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今)1984年11月,農業部全國茶樹品種審定委員會在福建廈門召開茶樹品種審定會議,認定通過了30個國家級茶樹良種,供各地引種推廣。 1984年,全國茶葉出口量達13.93萬噸,建國以來第一次超過了1886年的歷史最高記錄。 1985年,中國茶葉進出口公司、浙江省茶葉公司等單位與日本三明株式會社聯合組建了“浙江省三明茶業有限公司”。 1985年,全國第一個“茶人之家”在浙江杭州落成,同時還創辦了《茶人之家》 雜誌,以弘揚茶文化,開展聯誼活動,提倡飲茶新風,組織交流洽談,團結茶人,為振興茶業服務。 1985年6月,中國茶葉學會和農牧漁業部在江蘇南京聯合召開“首屆名茶展評會”,會議評出名茶11個和優質茶16個。 1985年,四川省的“竹葉青茶”、“川紅工夫茶”和“峨嵋毛峰綠茶”榮獲在里斯本召開的第三十四屆世界優質食品評選會金質獎。 1985年,福建省的“茉莉花茶”,在巴黎召開的國際美食及旅遊協會評選中獲得“國際高品質金桂葉獎”。 1985年,上海產的“萬年青牌綠茶9371”和“龍牌紅茶”,在西班牙馬德里,獲得國際商業評論出版社頒發的“國際最優質量服務獎”。 1985年,第六個五年計劃完成時,全國茶園面積1567.3萬畝,產茶43.23萬噸,出口13.69萬噸。 1986年,浙江農業大學茶葉系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聯合建立茶學專業博士研究生點並開始招生。 1986年1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編的《中國茶樹栽培學》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全書71萬字,分十四章,著重介紹了茶樹栽培技術、種植理論及科技進展情況。該書為農業部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組編的《中國主要農作物栽培學》 之一。 1986年3月,“雲南沱茶”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獲得第9屆世界食品評選會金像獎。 1986年5月,世界第一部茶書——陸羽《茶經》的癸酉刻本,在東渡日本經歷了46個春秋後,由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諸岡妙子,專程從日本送回湖北省天門縣。現珍藏於陸羽紀念館。 1986年7月,中國茶葉學會會同農、商、外貿部門在廣西南寧召開了“發展優質紅碎茶研討會”。 1986年9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25屆世界優質食品評選會上,我國“天壇牌特級珍眉”、“峨嵋牌紅碎茶”榮獲金質獎章,“峨嵋牌川紅工夫(早白尖)”獲銀質獎章。 1986年10月,在巴黎國際美食旅遊協會評選中,我國“萬年青牌特級珍眉(8147小包裝)”、“天壇牌特級珠茶(3505和8372小包裝)”、“新芽牌茉莉花茶袋泡茶”、“新芽牌烏龍茶(聽裝鐵觀音)”、“鷺江牌保健美天然減肥茶”、“金帆牌英德紅茶袋泡茶”和“寶鼎牌美的青春茶”均獲金牌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今)1986年10月,國際標準化組織第34技術委員會第8分會第13次茶葉標準化會議在浙江杭州舉行,共9個茶葉產銷國家的26名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就茶葉質量指標、理化檢測方法、包裝規格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1987年4月,中國茶葉學會在北京舉行茶話會,慶祝名譽理事長吳覺農九十大壽,並彙編出版了《吳覺農選集》。 1987年,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26屆世界優質食品評選大會上,“萬年青牌特珍綠茶”、“祁門紅茶”和廣東的“中國名茶”獲得金質獎章。 1987年10~11月,國家標準局頒布了“農藥合理使用標準”GB8321.1—8321.2—87作為茶葉中農藥允許殘留極限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今)1987年11月,為了強化茶葉的質量管理,國家標準局批准發布了十三項茶葉理化檢驗方法國家標準,並定於1988年7月1日正式實施。 1987年,在浙江杭州建立了“全國茶葉質量檢測中心”。 1987年11月,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持,在杭州召開了“茶—品質—人類健康”國際學術討論會。 11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130餘位科學家參加了會議,收到論文105篇。 1987年11月,農業部全國茶樹品種審定委員會在浙江杭州召開茶樹品種審定會議,認定通過了22個國家級茶樹良種,推薦各地引種推廣。 1987年12月,中國茶葉學會在四川成都召開第四屆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四屆理事會。 1988年,《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茶業卷》於5月由農業出版社出版。全卷包括734個條目,約90萬字,409幅插圖,由全國100多位茶學專家、學者編撰。 1988年9月,在雅典舉行的第27屆世界優質食品評選中,“西湖龍井(獅峰極品)”榮獲金棕櫚獎。 1988年10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舉行“中國茶葉進出口公司茶葉研究所”掛牌儀式,自此該所的研究業務更為廣泛。 1988年10月,湖北省天門市陸羽紀念館舉行第一期工程陸公祠和陸羽銅像落成典禮。 1988年11月,中國茶葉學會在雲南昆明召開“茶葉經濟與貿易發展戰略研討會”。 1989年,浙江農業大學茶葉係經高教部批准為全國重點系科,並改名為“茶學系”。 1989年2月,在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上,江西的“越海牌寧紅工夫茶”榮獲金質獎,陝西的“午子仙毫”和“秦綠”分別獲得銀質獎和銅質獎。 1989年5月,中國台灣省陸羽茶藝文化訪問團一行19人參觀訪問了香港和大陸主要產茶省,並進行茶藝表演。 1989年7月,農業部在陝西西安召開名茶評比會,評出全國名茶25種,優質茶15種。 1989年9月,在北京舉辦了“首屆茶與中國文化展示週”。數以百計的33個國家和地區的茶葉產銷企業和客商參加了活動,促進了中外茶文化交流。 1989年9月,國家標準局頒布“農藥合理使用標準”GB8321.3—89作為茶葉中農藥允許殘留極限標準。 1989年,全國茶葉出口量達到20.46萬噸,本世紀來第一次超過斯里蘭卡(20.33萬噸),而居世界茶葉出口量第二位。 1990年8月,“中華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正式成立,大會通過了聯誼會章程,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它將團結中華茶人,為振興華茶作出貢獻。 1990年9月,一把高160厘米、容量250公斤水的巨型紫砂壺,在浙江長興紫砂廠問世。它吸取了東坡提梁壺造型的精華,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把紫砂壺。 1990年9月,在我國首次舉辦的亞運會上,中國茶葉進出口公司向大會捐贈《中國—茶的故鄉》大型畫冊。 1990年9月,“茶人之家基金會”在杭州舉行成立大會。基金會旨在弘揚茶文化,促進茶葉文化、科技、教育、生產和貿易的發展。 1990年10月,由商業部組建的“中國農副土特產品茶葉產銷企業集團”在廣西桂林市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今)1990年10月,設立在杭州的“中國茶葉博物館”基本建成。 1990年10月,“杭州首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召開,到會代表187人,進行了廣泛的茶文化學術交流和茶道表演。 1990年11月,中國茶葉學會在黃山召開“茶葉品質化學與檢驗學術討論會”。 (王家斌、莊雪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