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美食最鄉思

第4章 第4節蘄州油姜

美食最鄉思 古清生 1716 2018-03-18
夏天便住在蘄州東長街。街一半是新,瓷磚小樓林立,一半是舊,青磚黑瓦,間有木樓;東長新街人見嘆之,歸人不識舊所,舊街人亦嘆之,昨日輝煌消彌,風光不再。我住在東長舊街,只是熱,熱猛地從天上罩下來,汗水通身浸漫,就脹透了臀下木椅。忽的一曲夜雨,沙沙的將人從夜夢驚擾醒來,雨中充滿清涼,竟又給人悠遠的惆悵,這是住的歷史哪一角?是怎樣的一座江邊古城的老街? 東長街約二千步長,我走過兩遍,走第一遍一千八百步至李時珍醫院門口,楊一慶藥劑師上前打招呼,令我忘卻計數。複數,又湊得個二千步整數。東長街是一條名揚海內外的博士街,上世紀20年代,便有出生於此街的博士20人,皆是北美洋博士。以後遞增,至現時,博士與教授約百人居於世界各地。東長街之特產,頭號為書生,明代有李時珍,清代有顧景星,當代有數學博士王中烈、方定一、吳永輝,醫學博士李寶珍,生物博士蔡蘊玉、徐洛晶,電機博士李國紅,古漢語教授陶梅生,央視編審週熔,等等。據稱,吳承恩也是在此地完成書稿。有了和兩部大書,自是輝煌了得。那麼二號特產是油姜了。記得在北京、武漢諸城拜見蘄州東長街人士,方崇實、王槐安、許美珍、週熔、陶梅生、郝翔、方崇德、楊四豪、胡昕等教授學者們,無一例外從記憶深處打撈起醬味甚濃的油姜。

油姜,便也是書案小吃。油姜是醬漬姜,清乾隆年間,蘄州城“紀恆祥”醬鋪在過去鹽醃薑的基礎上,嘗試用醬漬薑的方式來製作油姜,竟發現其品質、味道皆佳於鹽漬姜,一時間銷路大開,於是蘄州城的“紀萬源”、“卞義和”、“公泰和”、“王元豐”四大商號相繼研製開發醬漬姜,又將醬漬姜定名為油姜,以別於鹽漬姜,自此油姜成為蘄人書案小吃。惟近年來,油姜不復有歷史之盛名,蘄人曰“油姜大不如從前”。一個外人,我是沒有嚐過歷史上的蘄州油姜,我是嚐了現在的油姜,是一種內蘊醬味,辛芳脆嫩,瀰漫麻油淡香的醬姜,它確實適於夜深人靜,筆耕或閱讀而口中淡出鳥來之際,齒囓小片,於舌上於舌下,漸釋其辛辣與醬氣,又嚼,有淡淡的麻於舌尖,它源於薑的堅實纖維,咽之,復又囓一小片。我少時,喜歡吃糖姜,吃油姜就感覺了新鮮,以為這種物質,是在案頭置一罐的好,畢竟它是博士街的人喜歡吃的,未必不能啟智。

就打聽,真正的油姜是什麼味道?誰是蘄州做油薑的高師?我十分幸運地找到了油姜高師呂玉元,老先生72歲,新近有中度中風,半身無知覺,坐在門外的靠椅上曬太陽,他語言已有障礙,然可慢慢地說。呂玉元先生是“紀萬源”的學徒出身,門師桂傳敏早年聞名蘄州。呂玉元先生從1953年始做油姜直至退休,是蘄州城資格最老,做油薑水平最高的油姜師傅了。呂玉元先生說,做油姜要選七月採挖的纖維少的指形嫩薑,放缸裡穿草鞋不住地踩,直至完全踩脫薑皮,薑皮就賣給中藥舖,脫皮姜洗好,先用鹽醃,10斤姜1斤鹽。醃好姜,用紗布把薑包起來,放入整缸的醬裡面埋起,至少埋半個月時間,且是時間越久越好。然後,再取出來放陶罐裡,佐麻油,封口,就只待開啟了品嚐。

做油姜關鍵在於製醬,醬味好油姜就好。醬有兩種醬,一是豆瓣醬,豆瓣醬是蠶豆做的;一是原皮醬,原皮醬是黃豆做的。做油薑的醬,要曬兩年。做醬的程序是:浸豆至皮鬆,擱蒸籠裡蒸,再冷卻,以10豆4面的比例,在豆中加入麵粉拌勻了曬,曬後擱在黴房裡上黴,上霉了以後,還要白天蓋玻璃曬,晚上敞開吸收露水,所謂日曬夜露,吸以日月精華之元氣。二是兩千斤一批,裝6缸,加160斤粗鹽,加6擔水和6桶醬油,讓豆醬發酵。豆醬發酵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每一缸豆醬,要加一勺老陳醬校正味道,要30年的老陳醬。當年“紀萬源”有一缸30年的老陳醬,這樣保證了醬味純正,不曾使每一缸的味道不一樣,“紀萬源”油姜幾時品在口裡,油薑的味道都不變。

有了上述味道純正的豆瓣醬或原皮醬,又有蘄州道地生薑和麻油,油薑的味道得以保證,今時機械化作業,已經不是純手工了,就不再有昔時的油姜了。但即便今不如昔,蘄州的文人學子,就總是還念著那一罐油姜,醬色的上釉的陶缸,上貼一棱形的紅紙,楷書油姜二字,他們會把它帶到北京、上海、北美和歐洲。據稱是,油姜乃“禦濕之餚”,它的薑油酮、薑油酚、姜辣素、氨基酸、澱粉、脂肪、無機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有生津、開胃、順氣、殺菌之功效,食之有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