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徘徊的魚

第16章 我寫食文化

徘徊的魚 古清生 3090 2018-03-18
大約在10年前,我陸陸續續寫過一些關於吃的文章,我認為中國人最強烈的慾望就是吃,並且現在這個吃字,就是“口乞”組成,因此寫了一個中篇小說,取名《口乞》。接下來,我就背著一台286電腦闖北京了。剛到北京時,最擔心吃不飽肚子,確實如此,記得住小莊的時候,天天到樓下去吃刀削麵,便宜,實在忍不住時,才到館子點一個炒菜,要一瓶啤酒,一碗米飯,那感覺真好,可惜一餐要吃十幾塊錢,有負罪感,擔心斷糧。後來,稿子發得多了,解決了吃飯問題,轉而自己開伙,就講究美食了。 自己做菜多起來,免不了想吹噓,跟幾個熟人吹噓不過癮,就寫。當時在《中國有色金屬報》編副刊,在自己版面上發,也往外投,發得最多屬《人民政協報》,當時由紫訾編稿,她竟然用黑體字排,每週一篇,我自己做不了那麼多菜了,開始寫在外面吃的菜,就強烈感覺到吃在文化上的地域分野,差異十分大,同是涼拌黃瓜,湖北切片,切黃瓜最可見刀功,切得跟紙一樣薄,擱碟子裡,薄薄撒一層鹽,像給清甜的日子一點鹹味,所謂蟬翼之割,是那樣薄的黃瓜片,有唯美成份在裡面。北京呢?將整條黃瓜一拍,美其名曰“拍黃瓜”,我感覺拍黃瓜粗暴,在今年全國烹飪大賽上,有一組比賽叫游刃有餘,賽刀功,主持人王小丫問我,到北京感覺印象最深是什麼?我說拍黃瓜,很粗暴。王小丫說,她到北京感覺拍黃瓜很好。食文化的地域性衝突與認同十分鮮明,味覺是人最主觀的感覺之一,也是經驗性的,人們都認為自己家鄉菜味道最好,我不知道王小丫四川老家拍不拍黃瓜,如果不拍,她接受北京食文化比我快。

可以說,最早開始的食文化寫作,不是一種自覺寫作,因為地方走得多,還有在地質隊時代的“野蠻之食”,寫了許多趣味文字,一些在吃過程中發生的故事與想法,寫得多起來,才體會到,食是中國歷史和現在最豐富的文化載體,它有窄的地域性,也有普世性,跟地理、氣候、農耕、習俗、移民等自然環境與人文積澱相關,中國在漫長的五千年曆史中積澱起來的食文化,用一生的時間也寫不完。先哲老子在論治國,竟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這是食文化入哲。像“膾炙人口”,說切得很細的烤肉吃起來特別有味道,後來發展成評價文章的專用成語。中國的食文化,還有重要一點是其他國家比不了(雖然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口味),中國有藥食同源的理論觀念和傳統,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到李時珍的,都從食性和藥性出發,對各種食物與礦物藥食功能作了經典表述,中國有食養傳統。到了後來,我不由對中國食文化產生敬畏之心,開始悉心研究,在中國,每一種經典食品,或者經典菜餚,都可以找到它文化的根。

從蘇軾、李漁、袁枚等文學家的著述中可以發現,食文化的研究起步很早,可能與“君子遠庖廚”這個理念有關,食文化流源甚遠,卻又少有當代的研究者,只有文學家的一些閒筆,比如梁實秋、汪增琪、陸文夫等人寫過一些食文化的文章,但都沒有體系,想哪寫哪,一些與文學相關的點綴。我想,重要的是與中華民族長時間的飢餓記憶相關,當好吃成為奢侈行為的時候,食文化就無地生根。直到20世紀末,全民族進入溫飽階段,從吃飽上升到吃好的層面,中國多彩而豐富的食文化才得以復活,全面興盛。近年來,上海的江禮暘、廣州的沈宏非食文化著述都十分活躍,還有車輻、朱偉、老貓、洪燭、阿堅、梅子、車前子等人,也寫過許多食文,在台灣那邊,因比大陸進入溫飽時代早,食文化人才輩出,打造了一本本紙上盛宴,對弘揚中國食文化功不可沒。

電視對食文化傳播推波助瀾,中央電視台、青島電視台和中國烹飪協會聯合舉辦了兩屆“全國烹飪大賽”,它是由“滿漢全席”這個常規節目進行選拔賽,然後進入複賽和決賽,在2003年的第二屆全國烹飪大賽中,首次創立“美食評論家”席位,邀請美食評論家參評,對食文化的傳播創立了一個新平台,在食文化史中,添上了新的一筆。第一屆全國烹飪大賽,收視率達到了17%。 今天,報紙、雜誌、圖書、廣播、電視、互聯網等等媒體,食文化的傳播都佔了重要一席,很多年輕的文化人,包括一些普通市民,都加了食文化的寫作隊伍,盛況空前,它表達一個繁榮時代到來,同時可以看成中華文化復興開始。 正如其他文化在初始階段一樣,食文化興起,同樣存在著粗鄙化的許多樣式,特別在報紙雜誌上,許多的食文僅是品嚐經歷,一些時尚類雜誌,印刷大量菜餚圖片,為美觀而拍攝半成熟的菜,有些菜是往生菜上刷油,色澤鮮明,奇艷奪目,因為不是成菜本色,導致圖與菜的根本性間離,這不是食文化正道。

我認為中國菜可分四大源流,一是家常菜,世世代代先民在普通的日子生存積澱下來,它是故鄉的,母性的,是母親手中那一道菜,它一般沒有什麼統一的名字,有許多是內容相加,比如茄子炒辣椒,藜蒿炒臘肉;二是專業的酒店菜,它由專業廚師在酒店餐館中,研製與烹飪發展起來,它有命名,有譜系,不論早期四大菜系還是後來的八大菜系,又每個菜系,都有它的獨特口味、烹飪形式與地域性,川菜是中國菜在味覺上的巔峰,而粵味則平淡到味覺上的海拔起點。在物產方面,可以分劃出兩大食圈,水稻文化圈和小麥文化圈,兩大食文化圈中,各區域又有非常精細的小分劃,比如魯菜系,實際上可以分離出齊菜與魯菜,膠東半島與魯西在口味上的區別很大。酒店專業菜的研發是最為活躍的一部分,在北京,一個新菜的研發成功,可以帶活整個菜系。許多傳統菜都在進行改良,比如同是鄂菜,紅蕃茄在北京引入蕃茄醬的口味,試圖在味覺上與國際口味駁接。川菜在北京,已大大降低了它的辣度。與之相反的是,許多南方以清淡為特色的菜系,粵菜、滬菜、甌菜、杭幫菜等,到北京又加重了口味,也添加辣椒。美國麥當勞、肯德雞都增加香辣口味食品,這就是食文化遷徙、改良與融合的過程。在烹飪史的寫作中,專業菜可追溯到宮廷菜;三是文人菜,文人菜有非常之悠久的歷史源流,中國經典名著、、《水滸》和,都有上乘的美食描述,其中許多菜已失傳,當代人從中挖掘出來,重新製作,其中有一些屬作者誇張或虛構,但不妨礙挖掘者受到啟迪而創新。另有一些文人菜是由文人直接創造,比如東坡肉,這道菜是一個經典名菜,近千年了,流傳至今。我到當地去考察聽到民間傳說,蘇東坡去羅州(後來的蘄州,南宋時被金人摧毀),看到羅州人吃肉,喜歡燉,燉三天時間,肉綿如膏而味道純正。蘇東坡回黃州照單炮製,燉七天,其味更純。著名詩人蘇東坡做了一道,這道菜就借蘇東坡詩名而名揚天下。歷史上許多文人在寫讀期間,都會嘗試自己做一些菜餚,包括當代文人,文人菜因為時間條件充裕或物質局限,與前二者均有差異,它脫胎於家常菜和酒店專業菜,它更重味而不重形,也有些形味皆佳,名也雅緻,只因多數不能固化或因烹飪成本過高,不被民間與酒店專業廚師採納,卻不妨礙大家借它的味或形改制,文人菜因為與一個著名文人關聯,文化積澱甚厚,在許多地方,仍然留有一席地位,作為地方食文化的品牌;四是佛家菜,或曰寺院菜,現在普遍叫素齋,它去葷辛,肉食要戒,辛臭之菜蔥蒜等也要戒,豆腐、蘑菇在高級素齋裡佔重要成份,如廈門南普砣寺的“孤雲絲雨”,就是香菇烹製。素齋發展到今天,也進入俗家食譜。另外,還有數不清的地方小吃,它們是獨特的地域性食物符號。

總之,食文化的興起,與一個民族的興盛相關,它是民族整體發展的食文化表達。我個人悉心研究地域美食,將美食與地域文化放置在自己的研究範圍,現在準備推出個人系列,這個系列是開放性的,前提是絕大多數文章,均為我個人到當地品飲之後所作。我想,這可以擺脫從酒店吃到酒店,從書本抄到書本的模式,從味覺出發,可以歸納為“味覺中國”,我相信這是一個有意義的文化探索,它的根是中國五千年的農耕文明,它的廣度是中華文化輻射圈,也包含將中國農業物產推介世界的因素,我將努力。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