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落日孤城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心靈煎熬

落日孤城 张和平 3391 2018-03-18
這些天來,方先覺一反常態,不斷地反省自問,口中嘀嘀咕咕的常常自言自語。怎麼就讓我給碰上了呢?怎麼會這樣呢?何去何從,到底怎麼辦吶?一會兒信口念道岳飛的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一會兒又高聲朗誦文天祥的詩句:惶恐灘頭唱惶恐,伶仃洋裡嘆伶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會兒又揮毫疾書:還我河山!還我河山! 人生真是無常啊!等待是那麼的難熬,選擇都這麼的揪心!洪承疇降清後,在皇太極、順治兩朝極盡榮寵,但終免不了康熙朝受名列《貳臣傳》之羞;朱由檢中反間計,冤殺袁崇煥時,市井之徒爭啖袁肉,可乾隆皇帝還是要給袁翻案,還他一個清白。中國向來有崇尚英烈節婦的傳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可站著死,不可跪著生。不像西方國家民族啊,兵敗投降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活著的英雄更令人敬佩!中國不也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臥薪嘗膽”、“識時務者為俊傑”、“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格言與典故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真是無所不包,無所不有啊!有時也甚至讓人無所適從。

不禁又想起林達在《一路走來一路讀》裡記述的這樣一個同樣是在絕境中投降的故事:在美國南北戰爭的後期,羅伯特•李將軍率領的南軍主力,經過幾個月的苦戰,已深感沒有取勝的希望。為了減少民眾和士兵的進一步傷亡,他決定投降。 1865年4月9日,北軍總司令格蘭特將軍和南軍總司令羅伯特•李將軍與隨從們先後騎馬來到弗吉尼亞州的阿波馬托克斯鎮,他們在一個叫邁克林斯家的二層紅磚房前停下。一番寒暄過後,格蘭特將軍就在這間房子的一張石桌上簽署了有關投降的事宜。李將軍提出,敗軍不受辱,必須充分保證南軍將士的人格和尊嚴不受侵犯。格蘭特將軍接受了條件。格蘭特的助手奧特將軍還特地提醒他的上司,應該在停戰協議裡寫上,所有接受投降的南軍軍官可以隨身攜帶他們的手槍和佩劍。

一俟簽字儀式結束,敗軍之將羅伯特•李即起身告辭。格蘭特將軍親率隨從降級相送。當李將軍一身戎裝,如一尊雕像般含淚離開時,在場的北軍將士全體肅立,舉帽致敬,目送了一個悲劇英雄的最後謝幕。羅伯特•李將軍沒有在戰場上戰死,而是率領他的殘兵敗將向自己的敵人投降了。不知道這給他的後半生帶來了怎樣的恥辱,有沒有受到後人的抨擊,現在無法考證。但是有一點卻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西方士兵出征之前,事先就在口袋裡裝上了一張紙條,上面用敵國的文字寫著“我投降,請不要傷害我!”的字樣。而且西方的戰俘虜回國後受到英雄般的禮遇! 忠烈浩氣長存,公道自在人心。歷史女神高懸天際,不為人間煙火所動,她翅間的清風,必有一日吹散迷霧。如果選擇戰死或自殺,那就是千古英雄,可謂名利雙收;但那麼多的傷病員肯定會慘遭毒手。如果選擇了戰敗停火,放下武器,對於個人來說,可以說是名利兩失,但可以保全那麼多年輕的生命。那頭輕,那頭重,造化弄人吶!投降,一個多麼可怕的名詞,一段多麼可悲的經歷,一種多麼可嘆的結局……但是無論如何,那也終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令人痛心的瞬間而已!犧牲個人的名譽,挽救這麼多弟兄的生命,難道就不值嗎?相信家人、國人,特別是後人也許會理解的。但願如此罷!

其實,投降也分有兩種,一種是只限於軍事上迫不得已的放棄,繳械和妥協。而另一種則是對於民族、國家和階級立場的背叛。比如汪精衛,孫殿英的投降。很明顯,要說是投降,我方先覺也只是屬於前者。 我第十軍以孤軍對抗日軍四個師團的圍攻,堅持達47天之久,軍委會戰前的命令只須守住衡陽10天至15天。某種意義上來講,我方先覺己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如果衡陽陷落了,也是非戰之罪啊。在這期間,第十軍未得到一兵一卒的增援和糧彈補充,日軍第一次總攻後,第10軍砲兵的砲彈就己基本耗盡。縱觀抗戰史,從淞滬會戰開始,中國軍隊與日軍的大規模會戰,都是我眾敵寡,無論勝負,中國軍隊的傷亡都大於日軍。看他們打的南京保衛戰,堂堂的16万精銳守軍,對付日軍2個師團5萬來人,只打了1週,就將中國首都給棄守了,結果給了敵人瘋狂毒殺我30餘萬軍民的機會,造成民族的劫難和永難平復的創傷。我第10軍在日軍兵力、火力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卻殺傷了超過自身總兵力的日軍,並堅守孤城達47天。這已經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你還要我怎麼做啊!

難道我方先覺就真的只有做功簣一虧,未競全功,晚節難保,惟欠一死的悲劇人物嗎? !我方先覺是那種“貪生怕死”、“叛國投敵”的人嗎?至於別人怎麼看,已經不重要,也由不得自己了。我是不是英雄不要緊,但第10軍的光榮歷史不容玷污,她在第三次長沙會戰、常德解圍戰和本次衡陽戰役戰績,誰能否定得了?此時的防線被突破,連火砲,電台,密碼本都毀了,足以表明我第10軍已經再無抵抗能力了。剩下的問題就是考慮生或死,就是如此簡單而已。 突圍?城中數千傷員,面對城外傷亡慘重、積怨以久、殺紅了眼的日軍,如何能全身而退。再戰?彈已盡,糧將絕,剩下的殘兵有氣無力,只能遭轟炸、吃槍子、挨刺刀的份。就算極力反對投降的暫54師師長饒少偉打算東渡湘水突圍,但在他的部下都是旱鴨子的情況下,他饒少偉也還是因為沒有單獨突圍的勇氣而放棄了突圍,也同意選擇投降了麼。如果我方先覺等人選擇突圍,要是成功了,那就是英雄,因為我們的戰績足以能證明我們是為數不多的,使日軍在一次戰役裡傷亡將近兩萬人的中國將軍。就算沒成功,最可悲的結果也和王銘章一樣被日軍打死,只留下殉國將士的一個名頭,這也是完美的了。但在再無可戰的情況下,選擇了停戰、投降。如果我方先覺等人能早點突圍,比如只抵抗20多天,或者在8月5日就接受突圍的建議,那脫身的機會也是相當高的;出去後也未必會遭到軍法從事。那麼在後人眼裡也就能享受到“抗日英烈”的待遇。

然而……難道我方先覺心甘情願地對不起國家、對不起民族?我們僅僅只不過是只欠一死而已。作為一個軍人,我方先覺率部抵抗到了最後,是盡職盡責的,對於一個盡力抗日的人,又有難言的苦衷的人難道就不能原諒嗎? ! 投降,在中國傳統思想裡代表的是一種罪惡,就如女人失貞一樣,但有誰又去仔細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和過程呢?失貞的後果只有上吊才能彌補,投降的後果也只有一死才能成全罷。當然我方先覺只要有機會,我一定爭取逃回去,暫時迫不得已放下武器,停止抵抗難道就等同於叛國?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我方先覺的結果未必比漢代飛將軍李陵好,我也不必效仿太史公為李陵強辯一樣為自己爭辯。但也請各位設身處地想想我方先覺之所以投降的原因和過程吧。如果我方先覺單單作為一個怕死的人又何必拒絕部下提出的突圍建議呢?我又何苦去獨力苦苦支撐這47天,以至陷入這幾乎彈盡糧絕,四面楚歌悲劇中,到最後連突圍的機會都沒有? !

很多人隻隻是簡單地看到了生或死的問題,是否想到在這種潰退如潮的時代,能堅守到最後,給予敵人重大殺傷,本來就是鮮有人能做到。我們打到了最後,因為想避免部屬遭到日軍的屠戮,才做了投降的無奈之舉,當了戰俘,難道被俘的官兵就不體諒我們的一片苦心一片苦衷麼?就愛戴他們原本剛毅堅強的軍長了麼?英雄只是在個人心目中的一個定位,並沒有教條的標準,英雄本來就是人,只要震撼人心,有血有肉就行。在損失嚴重,傷病滿員,陷入困境的情況下停火投降未必不可;只有逃而不戰或不戰而降才令人鄙夷! 是啊,既然努力了那就夠了。人們只能努力去做到問心無愧,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問心無愧呢? 8月7日,日軍600餘人從城北出人意料地突破了青山街陣地,然後迅速蔓延,第3師第7團3年個4營長王金鼎陣前殉國,團長鞠敬寰亦中彈犧牲。方先覺前一晚布防於司前街的暫54師一個連向日軍反動逆襲,但由於敵眾我寡,漸感力不從心,一時雙方呈混戰狀態。臨近的演武坪方面的日軍趁機突入,大有與青山街的日軍連成一片之勢。但此時,第10軍軍部再也集中不起一支可以收復青山街的部隊了。

目前在個陣地上奮戰的是一支不足200人的老弱病殘及雜勤部卒,而且此時,各個陣地也與軍部失去了聯繫,大家是各自為戰,情況隔絕。進入青山街的日軍沿司前街而下,有將整個衡陽市分割的企圖。第10軍各陣地到處都在進行激烈的戰鬥,寸土必爭。 大家已經知不可為,第10軍第190師師長容有略,第3師師長周慶祥,預備第10師師長葛先才,暫54師師長饒少偉等,在此時按約定,邊打邊衝,都向軍部靠攏,最後都成功地在軍部集中起來。大家都記得8月5日軍部緊急軍事會議上“要死大家都死在一塊!”的諾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