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決戰長治:解放戰爭檔案

第12章 長治新貌

長治市位於東經111°58′——113°44′與北緯35°49′——37°08′之間,地處山西省東南部,是連接晉、冀、豫三省的重要通道。全市總面積1389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3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處2453米。由於居太行之巔,有“與天為黨”之說,故又稱“上黨”。這裡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解放戰爭初期,聞名中外的“上黨戰役”就發生在這裡,故有“得上黨而望中原”之稱。 長治早在一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勞動生息,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炎帝神農氏曾在這裡嘗百穀,制耒耜,興稼穡,使人類實現了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的歷史變革。堯舜時期,長治是堯王長子丹朱的封地。商為黎國,韓建別都,秦置上黨郡,北周名潞州,明為潞安府,廓置長治縣,取“長治久安”之意,長治之稱由此而來。 1946年1月正式建市,現轄10縣2區1個縣級市,共有146個鄉鎮、3507個行政村,總人口3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1萬人。

長治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溫適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5℃至11℃,年日照時數2418至2616小時,無霜期151至184天。年平均降水量550至650毫米,有漳河、後灣、關河3座蓄水量1億立方米。全市水資源總量為22.96億立方米,是中國華北地區相對富水區。森林覆蓋率為23%,自然環境十分優越。 長治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是中國著名的綠色經濟區,經國家認證的綠色農產品已達111種,居全國地級市之首,基地面積270萬畝,佔總耕地面積的50%。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穀子、豆類、薯類等;主要經濟作物有黨參、潞麻、蘋果、核桃、柿子、花椒等;主要名優特產有沁州黃小米、潞麻、潞黨參、黃芪、連翹、木耳、松蘑菇、黃花菜、蕨菜、柿餅、綿核桃、大紅袍花椒、馬鈴薯、大青椒等。全市有耕地456萬畝,其中水地100.2萬畝;全市宜林面積735萬畝,實有林地585萬畝;宜牧面積480萬畝,已開發草場271萬畝。在各縣市區中,長子被譽為“中國大青椒之鄉”,平順被譽為“中國大紅袍花椒之鄉”,黎城被譽為“中國核桃之鄉”,屯留被譽為“中國玉米製種之鄉”。

長治市位於上黨腹地,雄琚太行之脊,山川雄勝,物阜民殷。素有“宗藩大國”、“山西巨郡”之稱,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 長治市原始謂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堯、舜、禹、夏時屬冀洲,殷商為黎國,春秋屬晉,戰國歸韓,而後屬趙,秦置上黨郡,漢設壺關縣,隋唐改為上黨縣,明初廢上黨屬潞洲,嘉靖八年二月,明王朝鎮壓陳卿農民起義後,升州為府,依郭置縣,取“長治久安”之意,賜名長治縣。清仍沿襲。民國廢府存縣,直屬山西省府。抗日戰爭期間,本縣轄區存在國民縣政府,抗日民主縣政府和日偽縣公署,曾“三權並立”局面,長治縣屬晉冀魯豫邊區“抗日游擊縣”,1945年10月長治縣全境解放。 1946年1月,劃縣城,帶四關、領六村始置長治市。稱長治城市工作委頁會,縣域縮區18平方公里。 1949年建國後,長治縣域多有變動:1950年3月,長治市改工礦區;1954年7月,長治、潞城兩縣合併,稱潞安縣,1958年縣市合併稱長治市;1961年9月復置長治縣,1964年11月縮市盈縣,1971年5月又盈市縮縣,1971年6月長子佈村公社及色頭部分14村劃入長治縣,1972年3月所劃之村又復歸長子縣。 1971年11月15日長治縣城遷至韓店鎮韓店村。轄四鎮十六鄉至今。隸屬長治市。

有多少人知道,晉商的源頭最早卻是發軔於平陽和上黨,潞商曾是晉商中的一支勁旅,只不過那段歷史離我們太久遠了。大約在300一600年前,上黨,曾經是當時的中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那時候,上黨以潞州為中心,手工業相對發達。上黨盛產煤炭,因煤而形成的冶煉業、製鐵業曾佔據了中國北方的大半個市場;上黨人歷重農桑,由此而形成的紡織業使潞綢成為中國四大名綢之一…… 潞綢“衣天下” 潞州自明代起就成為全國紡織業的中心,故宮陳列的“龍袍”赫然標明“潞綢”質料。 《隋書》上說,上黨之民多重農桑。栽桑——養蠶——紡織,在上黨積久成習,年年織造潞綢。明洪武中,朝廷在山西設立織染局,主管為皇家派造潞綢,使潞綢在潞州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織造規模。翻開中國最權威的百科全書——《辭海》,“潞州”辭條下寫道:“明為紡織業的中心,以產潞綢著名。”萬曆以後,也有皇帝直接詔令派遣的情況(《山西通史》)。 ……

上黨鐵貨 鐵府蔭城“日進斗金”,以蔭城為品牌的上黨鐵貨在明清行銷海內。 如果說潞綢的興起因了皇家貢品,多多少少沾了些“寶氣”的話,那麼,蔭城鐵業的發展則更多的帶著太行山上黨人的那種剛悍和豪氣而進入市場。 上黨產鐵,古來有之。早在春秋時期,這裡就生產土鐵,鐵製工具已經用於農業。但是,上黨冶鐵成為一個產業,其鐵能成為一個品牌,走出大山,上黨能成為全國最大的鐵貨交易中心,仍然是在明代。 潞綢和鐵貨作為上黨歷史上工業發展的兩大品牌,為當時的古潞州創造了兩個神話。工業的發展造就了商業的繁榮,商業的繁榮又促進了工業的興旺。不少農民掙脫土地,進入亦農亦工亦商的行列,長治古城在向都市化發展,形成了城市平民階層。一大批手工製品沿著潞綢、鐵貨的發展方向,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而連接這些產品與市場的樞紐,則又是潞商這個活躍而又雄厚的商業集團。

上黨藥材 上黨盛產藥材。人參珍品是產於上黨的“紫團參”,連王安石、朱元璋都覺得用之太奢。 鮑店藥材會曾經是全國最大的藥材交易市場之———潞商的又一傑作。 上黨是人參的第一故鄉,這一點已有權威論證。而上黨的“紫團參”又是人參中的精品,“頭面手足皆具”。 (《五雜俎》)唐代詩人段成式求而未得。他的好友同繇想法弄到一根相送,並告之“人形上品傳方志,我得真英自紫團”。紫團,即壺關樹掌紫團山,“古有參園”。紫團參從宋代起成為皇家貢品,因而也就更加走俏。 《夢溪筆談》有一段記載,說宋朝宰相王安石患有哮喘病。有人知吃紫團參有特效,便送一根與他。王安石竟不受,說:“我平生不食紫團參,也活到今日。”

上黨銅器的歷史輝煌 故宮裡的銅缸被稱為國寶,可曾知那是潞城的銅匠所造。 倘若走進故宮,看到那一排排的銅缸,有多少人知道這是我們潞城的銅匠所鑄。如今這些已成為國寶的銅缸,展示的是上黨銅器的歷史輝煌。據《山西二輕工業志》記載:“潞城素有銅匠故鄉之稱,此地生產的銅器以紫銅精製為主,具有塑性好、不鏽蝕、耐用性好的特點。”但潞城銅匠是如何將自己的產品打進皇宮的?這便又是潞商的功勞。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在手工業作坊制的生產狀態下,手工業製作與商業經營是無法分開的。在明清時期,潞城的銅匠已經將自己的產品和銷售網絡建在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北京。現在有資料表明,清朝早期,在北京安定門一帶幾乎隨處可見潞城銅匠的製作工坊和商業店鋪。其中,最著名的是潞城三井村牛氏銅舖的“太德號”,該銅鋪尤以銅器鎏金的技術享譽京城。清乾隆初年,故宮裡的銅缸並沒有現在這麼多,只置於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處。有一次,乾隆皇帝從老師的口中得知,鎏金銅缸並非是為了點綴門面,而是鎮火滅災之物,名謂“門海”,亦稱“吉祥缸”。乾隆聽後,決定多設置幾口,放在殿前,以應不時之需,下旨按每口缸鑄造費500兩白銀撥款,令京城銅鋪製造。

當時在京的製銅業幾乎全被潞城的銅匠所壟斷,所以給皇家造銅缸的這項工程便自然落在了潞城銅匠的肩上。以“太德號”牽頭,就像今天的承包一樣,將潞城在京的銅匠全部組織起來,經過精心設計,精細採銅,日夜冶鑄,共用鋼3392公斤,銅缸底鑄有“潞城縣三井村牛氏銅匠太德號”字樣,製成後運進了紫禁城(《潞城市志》)。 潞城銅匠利用給皇家製造銅缸的機會,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其實,潞城的製銅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是在為老百姓服務,它們的產品諸如銅火鍋、銅暖手爐、銅盆、銅鏡一類走進了千家萬戶。這些產品不僅實用,而且工藝精湛絕美,如今已成為人們爭相收藏的珍品。但經過歷史的積澱,品牌的吸引力就顯得更加重要。這其中有著豐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內涵,如同潞綢、蔭城鐵貨、大風丸一樣,上黨銅器“太德號”是潞商製造並經營銅器產品的又一塊金光閃耀的招牌。

八義瓷窯 在上黨地區的民間,流傳有這樣一種說法:北宋時期,長治縣的八義瓷窯曾是當時中國最有名的瓷窯之一。後來,金兵南侵,宋徽宗由汴梁(開封)遷到臨安(杭州),北方的文化也隨之南遷;爾今,聲名顯赫的景德鎮就是八義瓷窯在南方安家落戶的結果。此說是否確實,由於缺乏證據,不敢妄斷;但長治縣八義窯的瓷器確實有過一段令人自豪的歷史。據《中國陶瓷史》記載,宋朝時,國內的瓷窯大體上分為兩大體系,而磁州窯係是當時中國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在當時的製瓷於藝中,有一種“白釉釉上紅綠彩器是宋瓷裝飾中比較珍貴的品種,窯址中出土數量不多……山西長治八義窯,在窯址採集到了一些紅綠黃彩繪碗的標本,紋飾都畫在碗的里部,紋飾佈局具有地區特色,以花卉為主,多數畫折枝花,裡口紅彩畫粗細線紋二至三道,線紋之間點以綠彩點飾,分佈在四面,外部露胎處是淺紫紅色,圈足稍寬而矮,足上有五個支釘……”

這是從瓷器專家的角度對長治縣八義窯外部工藝的描繪,而且肯定了八義窯的這種瓷器在宋瓷中屬於珍品。從這裡可以看出,遠在宋朝的時候,長治縣八義窯的瓷器就已經是當時中國瓷器工業中的佼佼者了。它給後人帶來的不僅僅是對宋朝瓷器文化價值研究的寶貴資料,而且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八義瓷窯的興盛和規模。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一種工藝的完善和形成自己的風格,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由此可以肯定,八義瓷窯的起建當在宋朝以前;而且在宋朝以後,它還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鞏固和發展歷程。我們現在尚未找到潞商經營八義瓷器的有力證據,但潞商在全國各地的商品經營中確有瓷器的店鋪和品種。我們不能排除這就是八義瓷的這種極大的可能性。試想,潞商作為一個龐大的經營群體,如果對當地生產的一種名貴瓷器視而不見,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

於是,就讓人感到流傳於民間的八義瓷窯與景德鎮瓷窯的那種淵源關係的傳說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可信性。如果此說能夠成立的話,我們就不僅可將潞商在全國的活動提前數百年,而且是對上黨優秀歷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又一個十分重大的課題和十分有力的證據。 潞酒一過小雨天,香飄萬里醉半山 與潞城銅器同樣知名的是上黨生產的潞酒。說到潞酒,可以追溯到唐朝甚至更遠的時期。 《山西通志》列“古酒之美者”,有“汾潞之火酒盛行於世”的記載。所謂“盛行”就是一種商業狀態,這應該是潞商崛起的信號和先聲。早在中唐時期,潞酒就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格。唐景龍元年(707年),李隆基任潞州別駕時,潞州一帶連年豐稔,人民安居樂業。安定祥和的環境最容易將人引入醉鄉,由此而興起的釀酒作坊在潞州各縣約有50多家。李隆基即帝位後,曾三幸潞州。當地的官紳將潞酒獻上筵席,唐玄宗與民同樂,直喝得“陌路相逢醉人多”。他兩次免潞州租稅8年,使潞州人民得以豐衣足食,於是縱酒之風熾盛,當地大小酒坊發展到近百座。 到了宋代,潞酒的工藝已基本定型,而且也形成了自己的營銷網絡。北上過東陽關到冀(河北),南下經天井關到豫(河南),東過小南天到魯(山東),西行出翼城經晉南達陝(陝西)。這些交通要道都是太行山與外界接觸的主要通道。在當時的交通狀況下,運送潞酒全靠商人肩挑。崎嶇山路上,一個一個的挑酒商人將酒香灑溢在草叢枝葉中和藍天白雲的空氣裡,因此有了“潞酒一過小南天,香飄萬里醉半山”的讚詞。明清之際,潞商遍布全國各地。所到之處,都把潞酒作為一種對家鄉的懷念而隨身攜帶,每逢佳節、每逢望明月而思故鄉的時候,品一杯家鄉的酒,用以寄託那種對親人的思念和祝愿。於是,後來就出現了專營潞酒的商家。據四川《涪州志物產志》載:“道光六年(1826年),山西人來涪州經營山西潞酒。”四);堤產“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的地方,潞酒能在此佔有一席之地,第一說明潞酒的質地優良,第二說明潞商的分佈廣泛和經營品種的多樣。 以潞酒為底料再蒸餾,加入其他原料而釀成的“珍珠紅”,晶瑩光潤,味道甘醇,度數較高,少飲便醉。喝了之後,悠悠忘形,猶如夢遊華胥國一樣美不可言。明沈安王朱銓鑠坐鎮潞州多年,深嗜珍珠紅,他有一首詩這樣寫道:潞酒一過小雨天,香飄萬里醉半山 無聊中,華國銳拿起桌上一份文件,見是市委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黨員幹部作風建設》的通知,掃了一眼放下,取笑道:“還在洗腦啊,不錯不錯,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說完不過癮,又道,“你是想做焦裕祿還是想做孔繁森,眼下南州就缺這樣一個典型,反面的太多了,正面的就只好看你的了,你老兄要是衝刺成功,那可名垂青史啊。” 於佑安沒有心思開這種玩笑,同僚之間偶爾說說牢騷話可以,上綱上線的話,於佑安從來不說,這點他比華國銳修煉得好。禍從口出,這是官場大忌,對於一個想在仕途上有大作為的人來說,管好自己的嘴比什麼都重要。 又東拉西扯一陣兒,華國銳走了,臨出門時又強調:“你不動我可動了,到時別說我沒吆喝你。” 於佑安苦笑一聲,將自己強制性地關在辦公室,腦子裡開始活躍一些事兒了。 兩個多月前,南州市委書記鞏達誠和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卓群雙雙出事,鞏、王二人暗中建立地下人才市場,封官賣官,收受賄賂,在南州公開選拔正處級幹部,明碼標價,將個別職位價格炒到百萬元以上。湖東縣常務副縣長丁萬發買官不成,錢又被原組織部長王卓群吞去,不按規則退回來,一怒之下就檢舉揭發了。省紀委和省委組織部聯合成立調查組,入駐南州,一場颶風後,鞏達誠和王卓群被雙規,四十六名買官者被一一革職,南州政壇發生超強地震。省委決定,原省紀委副書記陸明陽到南州擔任新一屆市委書記,原省委副秘書長李西嶽接替王卓群,擔任南州新一任組織部長。 於佑安很慶幸,嚴格算來,他也是買官隊伍中的一員,他曾提著四十萬元人民幣外加一萬美金候在組織部長王卓群回家的路上,一個叫上墨的地方。組織部長王卓群家在省城,大約隔兩個禮拜,王卓群就要回家一次,他喜歡自己開車,一個人悠哉游哉地往省城海州去,途經上墨時,王卓群一般都要停車半到一小時,據說他家祖墳在那兒。時間一久,秘密被人發現,上墨就有了另外一種用途,成了王卓群收受禮金的地方,跑官者只需把看中的位子還有個人基本情況寫在紙上,連同錢物一併交給他,王卓群就心領神會地走了。有時雙方甚至連句話都不說,搞得跟地下黨接頭似的,非常神秘。於佑安的志向是南州市規劃局長,他太愛這個位子了,感覺自己生下就是當規劃局長而非文化局長,或廣電局長的。在採取一系列措施而終不能敲開王卓群在南州和省城海州兩個家門後,於佑安按照高人指點,提著一大包錢候在上墨那棵老榆樹下,那天他果然見到了王卓群,王卓群也確實到山後祖墳那邊去了一趟,可惜,於佑安沒能像別人那樣把要送的東西送出去。王卓群嚴厲批評了他,並警告他再敢如此圍追堵截,搞這些歪門邪道,將嚴格按黨的組織紀律予以處分。 不久之後,於佑安垂涎很久的市規劃局長換了新人,令他震驚和沮喪的是,梁積平居然從一大堆候選人中殺將出來,由建委副主任升任規劃局長。於佑安想,他在廣電局乾一把手的時候,梁積平不過是建委建管科科長,短短幾年,梁積平好似坐了直升飛機,而他自己…… 不得不承認,在鞏達誠和王卓群手下,於佑安混得十分狼狽,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縮水縮得找不到自己了。鞏達誠和王卓群剛來南州時,於佑安是南州市廣電局長兼黨組書記,後來為了照顧老同志於幼苗,市委組織部建議他把書記一職讓出來,於佑安想想,不就一書記嗎,兼著也兼不出什麼名堂來,於是讓了。沒想到隨後南州來了個大換班,市教委、廣電局、文化旅遊局三家索性來了個推磨似的大輪轉,教委主任到廣電局擔任局長,於佑安到文化旅遊局擔任局長,原文化旅遊局長到教委擔任主任。三人中,最吃虧的當然是他於佑安,廣電局再怎麼著也要比文化旅遊局強,如今傳媒時代,哪家企業不做廣告,南州又是經濟大市,企業如雨後春筍,蓬蓬勃勃地往外冒,電視台一年的廣告費高達十多個億。這還不算,這些年各級領導都重視形象工程,爭著上電視上報紙為自己為單位樹形象,電視台巧妙利用資源,連著開闢幾個專欄訪談和專題,都直奔政績工程而去。那些部局領導見了他,哪個不點頭哈腰,就連個別副市長,遠遠見了也要老於老於地喊個不停。風光,自在,享受!而文化旅遊局算什麼,典型的清水衙門,聽上去是一級單位,事實上卻比某些二級單位還要二級。 這倒也罷,風水輪流轉,沒有哪個坑是固定給你的,官場為官,適當地迂迴一下也是必需,只要你措施得力,功夫到家,精心謀劃,縝密運營,理想中的那個坑一定會得到。事情偏偏不是這樣,於佑安左擠右擠,終還是沒能擠到鞏、王那條船上。半年前,王卓群為安排自己的親信兼情人羅如芬,幾次在常委會上提起,要將文化旅遊分設,鞏達誠最終採納了這個建議,以旅遊興市為名,將旅遊局單設,羅如芬如願以償,從文化旅遊局副局長升為旅遊局一把手,愣是將於佑安手中本來就夠可憐的那點資源又挖走一大塊。如今旅遊局倒成了大熱門,要錢有錢要項目有項目,於佑安的文化局反成了一道涼菜……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鞏、王時代終於結束,於佑安長出一口氣,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算是驅走了烏雲,迎來了太陽。 長治市古稱“上黨”,《荀子》稱為“上地”。 “上黨”的意思,就是高處的、上面的地方。這里高山流水,鐘靈毓秀,屹立萬古,閱盡滄桑,積澱著民族優秀文化的無盡內涵。這裡殷、週之前,屬《禹貢》所分九州中的冀州,週以後為古上黨郡的中心區域,有著幾千年悠久的歷史。走進長治,走進上黨,走進太行山,就是走進了源遠流長的歷史,走進了洪荒遠古和真實今天的時空交接隧道。 旅游資源 長治縣旅游資源獨特,有天下都城隍,城隍廟一般都建在城池之中,但唯獨長治縣的天下都城隍卻雄踞在遠離縣城的天紫嶺上,既不挨村,也不靠城,獨矗山頭,威武壯觀。 1982年正式列為重點保護文物。 玉皇觀五風樓:玉皇觀,座落在群山環抱的南宋村中,是長治縣境內現存的最大的道觀建築。始建年代不詳,元、明、清歷代皆有修葺。現存建築,觀前有樂台;入觀是五鳳樓、鐘鼓二樓和耳房;緊接著是享亭、東西配殿、左右齋房;最後是靈霄寶殿、二垛殿。整組建築佈局合理,富於變化。其中五鳳樓和靈霄寶殿建築最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現已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像這樣結構錯綜複雜,形體壯偉高大的五鳳樓,全世界只有三座,另外兩座一在中國的北京,一在日本的京都,至於一般的五鳳樓全國也僅10多個。 炎帝遺址首陽山:首陽山又名羊頭山,位於長治縣西南部的師莊鄉境內,它西延長子,南接高平,臨頂遠眺,三縣景色,盡收眼底,俗有“雞鳴一聲聽三縣”之說。羊頭山高峻挺撥,綿延近百里,山頂松林茂盛,山腰灌木叢生。因主峰上有兩塔如雙錐直刺青天,當地人又稱其為錐錐山。據北魏《風土記》一書中寫道:“神農城在羊頭山,其下有神農泉,山上有古城遺址,北有谷關,即神農得嘉穀處”。 《後漢書·王莽傳》中記述說:“羊頭之扼,北當燕趙”。羊頭山從山腰到頂峰,石刻遍布。有石窟石碑,有石塔石樹,有群體集合,有單個造型,大都為北魏時的古物。 老雄山森林公園:老雄山,又稱雄山,位於長治縣南部,方圓六、七十里,海拔1419.5米,堪稱上黨群山之王。整個山勢三峰對峙,雄偉疊蟑,像一條巨龍遊戈在蔭城、西火、南宋三個鄉鎮之間,據志書記載,其名就來之於“峰高山大,雄厚險峻”之意。雄山以鬆青柏翠聞名,每到盛夏,漫山青松蒼翠欲滴,成千上萬的蝴蝶在林間草叢上下翻飛。倚鬆而坐,靜聽習習松風,眼觀蝴蝶起舞,另有一番情趣。如今的雄山,在當代勞動人民的裝點下,豐姿更嬌,已成為本縣境內一個森林公園。山頂四季松青柏翠,山腰金秋五果飄香,山腳盛夏綠波湧動,溝壑常年澗水流淌。自古以來,當地居民就有盛夏攜帶野餐舉家登山避署納涼、消災避邪的習慣。而今遊山已成為人民群眾文體活動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每逢五月端午節,周圍十里八鄉的人,扶老攜小,紛紛而至。山頂上松林中,人流簇湧,歌聲飛盪,笑語朗朗,匯成一片歡樂海洋。 另外還有淘清河水上公園、琚寨玉皇觀……歡迎您來長治縣旅遊觀光。 襄垣縣仙堂山 仙堂山,位於太行山西麓,上黨盆地北沿,距縣城25千米,景區面積22平方公里,海拔1100——1750米。早在1600多年以前就已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居古韓八景之冠,1996年又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里山巒疊翠,群峰競秀,仙堂山主峰靈鷲峰高高崛起,九條支脈蜿蜒綿亙,仙堂寺依山而建,聳立其中,古稱“九龍環抱,地靈人傑”。明代禮部、吏部、兵部三部尚書一代廉吏劉龍(襄垣人)從小在此就讀。其墓碑雕刻精湛,完整地保留明代書法藝術神韻。再上溯至公元400年以前,我國東晉時期著名高僧、旅行家、翻譯家——法顯(襄垣人)自幼在仙堂寺出家修行,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到印度取經的僧人,比唐玄奘西天取經早230年,到達美洲大陸早於哥倫布1080年。 1992年11月,學術界就此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世界幾大新聞媒體相繼專題報導。曾在全世界引起轟動,之後,中國領導人江澤民、李鵬等,在出訪或會見西南亞國家領導人時,多次提到法顯,作為我國與這些國家有著悠久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證明。隨之,仙堂名山也蜚聲中外。 仙堂山景區,植被茂盛,空氣清新,水質優良,環境恬適。春風駘蕩,花香襲人;夏日草長,濃蔭滴翠;秋風染漫山紅葉;冬雪雕玉潔冰瑩。仙堂之遊,四時宜人,自古以“靈、幽、奇、秀”著稱於世,並以其獨特風格載入〈〈中國名勝辭典〉〉。 目前,開發的景點已有15處。自然岩洞之多,殊為罕見,或鐘乳嶙峋,或子母相連,或赤如硃砂,令遊人嘆為觀止;古建築群別居特色,或空懸絕頂,或依山而立,或寺內有泉、宮中有洞,其玲瓏輝煌之風格於自然景色天造地設,渾然一體。正如明永樂進士李浚詩云:“此是蓬萊真境界,更於何處覓仙堂。” 老頂山 在長治城東北7公里處,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這就是老頂山,又叫百穀山。老頂山方圓40多平方公里,從北向南由五個山峰組成,所以又叫五頂山。這五個山峰依次叫老頂、南頂、玉皇頂、奶奶頂和新頂。老頂山層巒疊障,氣勢雄偉,林海茫茫,景色壯美,名勝古蹟,遍布全山,歷來為上黨一方勝地。老頂是五頂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老頂上原建有玄天大帝廟。現為長治市電視轉播台。 登臨老頂,近望高樓錯落,道路井然,市區景緻盡收眼底;遠望漳澤水庫壯如錦帶,飄浮於天際,上黨盆地一覽無遺。在老頂東北峰,有一處天然巨石形成的峰巒,高居於層巒疊嶺之上,形似雄獅蹲踞,它就是獅巒”。《長治縣記》曾有記載,清朝有入曾稱讚此峰:“北猛得獅象,猙獰鎮此幫。臥雲峰疊疊,吼澗水淙淙”。當您在天光淺黛的黎明攀此頂時,大有泰山觀日之感。 沿東南方前行,叢林交映之中,有一寬闊的坡面。坡面的大石塊好像人工排列放置—般,遠觀像海濤乍起,微波蕩漾,這便是“死海微瀾”景觀。在起伏如龍的九龍脊嶺上,漫步在豌蜒曲折的古道間,有一塊面西斜鋪嶺背的巨大岩石,岩面平整光滑,在日上中天時,岩面幽青泛光,閃爍不定,猶如鏡面。人們把它叫做“鑑天石”。老頂之南,有一山峰聳立,其頂平整,草木繁盛,這便是南頂,又稱梳妝台。山上原建有磚構二層樓一座,現塌毀無存,僅留石砌台夯,台夯上明清磚瓦散見。南頂之南的一個山峰上有五塊巨大的岩石,五塊岩石像五根玉柱,直頂天宇,俗稱“五頂摯天”。氣勢磅礴,令人嘆為觀止。玉皇頂與奶奶頂在滴谷寺村育面,山勢平緩連綿,松柏密布,翠綠蒼茫,兩頂相連。玉皇頂位於奶奶頂之上,由一天然巨石構成,長17米,寬19米,建有玉皇觀,俗稱九門九觀,建築風格獨特,現保存尚好。奶奶頂在玉皇頂半腰一平緩處,原建有“碧霞元君行宮”—座、座北向南。現為一火炬塔。兩頂招相呼應,鬱鬱蔥蔥,景緻深幽。 新頂,頂低而平,四周側柏叢生,整齊碧翠,環境幽雅。站在新頂觀景樓遠眺,老頂雄奇、玉皇頂峻秀、奶奶頂奇麗。當云生霧起之時,雲海重霧環繞山腰,別有一番情趣。老頂山不僅山巒秀麗,林木繁生,而且天然岩洞眾多,景緻各異。大小30餘座岩洞,多位於半山陡壁懸崖、深谷幽壑之地,或小巧玲戲,或寬敞深幽,或數洞並生,或洞體相連,且多數與炎帝神農、道家、仙釋、文人雅士相關。新頂的東南半山腰處,有老頂山最大的一座天然山洞,名為“南崖宮”。洞口為一仿古門庭,上方為一重搪彩亭。洞內寬闊。澗高數十米,面積約500平方米。洞頂種乳下垂,洞壁參差。洞腹自然分為內外兩洞。外洞正好供奉祖神像,對面為送子觀音像。內洞比外洞略高,亦寬闊,倚稱4壁伸縮而塑眾多動物雕像。入洞右側石壁上又開—個門,轉入一約20平方米,高2.5米;的山洞。岩洞正中拱奉如來佛祖神像,兩側凸凹不平的浮雕十八羅漢,工藝精湛,神形兼備,呼之欲出。新頂的正西方向,倚傍新頂有洞穴數處,名為朝陽洞。 沿步道曲折而行,外側為彩繪廓壁,內側山崖峭壁之上有岩洞3個,間深7.5米,兩側均深3米,三洞所倚石崖及洞穴均已彩繪,洞體華麗,分別供奉三大士神像。與東下側的南崖宮遙相呼應。在滴谷寺正東半山腰處,有一神農洞,相傳為神農氏嘗百穀之所。洞口西向,在一天然青石上開鑿而成。洞口高1.7米,寬約1米。洞內寬5.7米,深6米,高約3米。洞口左側為一長方形石壁,似一天然石匾。洞外平坦,青草如菌,四周松柏掩映,若無人帶領,很難尋覓置身洞中,一種對先祖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在玉皇頂半山腰處,有一天然洞穴,兩面夾山、背山面谷,洞寬6米,深11米,內套一小洞,洞壁玲磁泛光,洞內有石刻五處,保存清晰,特別是宋代秘書監知軍府事陳述古紀遊題刻的“述古行之”、“述古遊子”、“宋治平仲”等,字體流暢,雕刻蒼勁,猶若石紋。老頂山除了這眾多的岩洞外,還有一處“寒泉絕勝”。在滴谷寺村老頂山鄉政府辦公樓下,有一股甘甜的清泉,洞口固額上嵌清朝所留楷書“古寒泉”。古寒泉即百穀泉,亦名神農泉。 《潞安府志》稱:“百穀泉在百穀山神農廟前,礫石湧泉,寺僧引為優流,注為塘,由蛹口飛下大墊,注石子河,味甘。”洞口有宋代風格的浮雕龍頭,泉口雕有臥龍。龍嘴開張,下為圓形石鑿小井,佈局招巧。眾貧寒泉列為古潞郡八景之一,流傳至今傳說甚多。及具錢表性的是:初建柏谷寺時,石龍嘴裡滴穀不斷,不緊不慢,長流不息,恰好可供全體工匠僧人所用,就將竣工時,在龍嘴邊接谷的小和尚漸感單調,便用木樟在龍口裡捅了幾下,只見龍嘴內突然飛出十對白鴿。從此龍嘴不再滴谷,只有一股渭細的泉水流出來。白鴿落在壺關境內,將一座山峰變為白山。 南涅水石刻造像館 長治市古代的雕刻藝術在全國雕刻藝術史上,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而沁縣的南涅水石刻造像,更是盛名遠揚。 南涅水刻造像館坐落在距沁縣縣城西南一里多的筆峰山上。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陳列面積3000平方米,其建築風格為仿明、清建築,以中軸線坐北朝南分三所院落,即群佛宮、銅碑林、萬像館,內設碑林殿、佛塔殿、石峰殿等。 館內的文物以南涅水石刻造像為主。 1959年,在縣城東北的南涅水村,出土窯藏石刻造像1126件。據碑文記載,這批石刻造像上自北魏永平元年(508年),下至北宋天聖九年(1031年),積累了北魏、東魏、北齊、隋、唐、宋六個朝代的民間石雕藝術珍品,題材大多以佛教活動為主。造像多為迭落塔形,即以四面開龕造像的方型塊疊壘成塔形,為國內稀有。 石刻分為碑文石刻、造像石塔、個體造像三大類型。 碑刻信要是作題記用的,有文像並刻和純文石刻兩種,都是北魏永平三年至北宋天聖九年積累的民間石刻藝術品。 造像石塔的石刻多為平面正方形和錐形,每組5-7塊組成,都疊壘成塔形,每塊石刻周圍都雕有佛龕,龕內有佛像。每龕內除一佛像外,還分別襯有數目不等的菩薩、僧侶、力士。造像或行、或立、或坐、或思,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佛龕用龍首和各種花卉圖案裝飾。圖案奇出多變,同是用龍首拱裝飾的,龍首取勢卻變化多端,有的垂首汲取,有的昂首欲飛,有的逍遙平視,有的怒欲吞雲,有的嬉戲吐霧,有的口銜佩玉垂穗…… 個體造像共50尊,大小不一,大的高3米餘,小的僅0.3米,分佛、菩薩、羅漢三種。造像的衣著、形體、形態刻畫得細膩、逼真、生動。造型具有不同的時代特徵,是我國石雕藝術的珍寶。 石刻館還珍藏首《陶貼珍刻》,為東晉學者陶淵明手書“似古雜詩”十二首玉石石刻。館中還陳列著康熙臨摹的宋朝書法家米芾的《千字文》詩及他本人的前言後語的御書石刻,共保存康熙字跡1246個,全部楷中帶草,筆勢深得米芾“風牆陣馬、沉著痛快”的書法真傳。在書刻前後、中間,分別附有康熙的自用“康熙宸翰”、“敕幾清晏”、“稽古右文之章”、“龍天主人”和“康熙御筆之寶”等五方特備印章。字數之多,為全國所罕見。 南涅水石刻造像是研究我國歷史、文化、佛教、民俗的珍品,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1989年該館建成時,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新筆題寫了館名。山西省人民政府將它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潞安府城隍廟 潞安府城隍廟,坐落在長治市長興東路。規格宏大,佈局奇特,是國內現存府級城隍廟中較完好的一座。碑文記載,該廟始建於元朝初期,距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明清兩代曾多次礦建重修,城為一座具有重要協史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的完整的古代建築群。 廟內全部殿宇沿中軸線佈局,軸線分明,縱橫對稱。中軸線上,從九龍壁(琉璃影壁)始,列有吊橋、街門樓、牌坊、山門、戲樓、獻亭、中殿、大殿、寢宮。兩側配以耳殿、廊廡等,共有三院。整個佈局,疏密有致,氣勢雄偉。各殿飛簷凌空,斗拱交錯,殿頂琉璃,富麗堂皇,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力。 上黨門 上黨門是長治的象徵和標誌。它位於長治市區中心府坡街北端的高崗上,是古代上黨郡署的大門。 “上黨”是個地名,始稱於戰國,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區,大致包括現在的長治市、晉城市、晉中地區的榆社、左權、和順縣和臨汾地區的安澤縣。關於“上黨”的含義,《釋名》中解釋說“黨,所也。在於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黨”;方誌中說“居太行之巔,地形最高,與天為黨也”。也就是說,上黨是指太行山上最高的地方。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建立了上黨郡。郡府設在今長治市。 上黨門上黨門始建於隋朝開皇年間(約581-600年)。它的門樓海拔1500米,與太行山的山頂齊高,十分雄偉壯觀。登上門樓遠眺,上黨古城景色歷歷在目,遠山近水盡收眼底。 唐朝景龍元年(707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別駕時,居住在上黨門內的潞州衙署。他在隋朝建築的基礎上,對上黨門進行裝飾,並在附近修建了梳妝樓、看花樓、德風亭等建築。他做了皇帝后,又重返這裡增修了飛龍宮、聖瑞閣、望雲軒等。 北宋靖康年間(1126-1127),金兵大舉南下,攻陷隆德(今長治市),上黨門毀於兵火之中。現在的上黨門是明代重建的。 上黨門坐北朝南,居高臨下,挺拔獨立。門為重簷歇山式結構,大門左側建有鐘樓,右側建有鼓樓,鐘鼓樓一曰“風馳”,一曰“雲動”。意思是說建築在上黨的上黨門高聳天外。兩樓台基高峙,平行排列,遙相映襯。樓高門低,高低錯落,主從分別,充分反映了封建官府的威嚴,極富民族風格。 上黨門作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近年來得到了多次維修和彩畫。現在的上黨門更加雄偉壯觀,景色煥然一新。 五鳳樓 長治市南35公里的長治縣南宋村,矗立著一座高聳參天的古代建築,名曰五鳳樓。 五鳳樓,是玉皇觀的山門,高達五層,約20米,層層挑角飛簷,遠近層疊,華簷翠壁,琉璃脊獸,光彩耀目,風華多姿。樓下八卦灶頂,結構精巧。該樓建於元代,明萬曆,清乾隆、嘉慶、同治年間曾四次修葺,系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踩石階扶欄上樓頂,憑窗遠眺,莽莽山川一目收,浩瀚大地入眼簾。 五鳳樓坐北朝南,兩旁築有鐘樓、鼓樓,松柏掩映。下樓進大門,抬眼望,門內有“天上至尊”,門外有“巍巍浩騰”各四個大字,筆鋒犀利遒勁。過二門,有一高大的方閣,四角四根青石柱,各雕首二龍戲珠。龍飛珠舞,栩栩如生。東西廂房各有10間,其中有4間保持原先風貌。最後是浩然大殿,名叫“玉皇觀”。殿內雕樑畫棟,雖具風采,殿頂古式琉璃瓦鋪砌,殿脊東西各有三條黃、綠色飛龍相映,在陽光照耀下,栩栩生輝。 五鳳樓記載著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傳說:古時候,玉皇大帝生了五個姑娘,依次起名叫金鳳、銀鳳、玉鳳、彩鳳、翠鳳。這姐妹五人,一個個如花似玉。她們不甘心過天庭那種寡淡無聊的神仙生活,就相約下天與凡人共居。當她們走到此處時,被守天神發覺,立即報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傳令要她們五姐妹立即返回天宮。五鳳抗令不從。玉皇大帝惱羞成怒,傳令天兵天將強迫她們回天。五姐妹相抱成團,寧死不返。玉皇大帝再次傳令,以天庭律條治罪,派出雷神霹雷閃電將五姐妹擊死於此。五鳳姐妹當即化作一架山脈,故稱鳳凰山,五鳳之魂就居於山首。又因其父是玉皇大帝,所以後人為紀念五鳳姐妹,故在此處建築了五鳳樓,把大殿叫做玉皇觀,表示吉祥如意。 據說,像這樣結構錯綜複雜,形體壯偉高大的五鳳樓,世界上只有三座,其餘兩座在中國的北京和日本的東京。至於一般的五鳳樓,全國也只有十多個。 法興寺 在長子縣東南20公里處,有一座海拔1160米的慈林山。山上有一座名揚華夏的法興寺。 法興寺始建於東晉十六國後涼神鼎元年(401年)。據說,當年有一高僧云游至慈林山,十分欣賞這裡的佛地風光,便在山上修了這座慈林寺。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李治皇帝從開封去太原,途中曾遊覽慈寺,改寺為“廣勝寺”,並送給寺院兩株牡丹花。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年),趙曙皇帝又把廣勝寺改為“法興寺”。 法興寺因年久失修,面貌破舊,加之所處位置正是慈林山煤礦的主採掘區域,70年代後期出現地面下陷,廟基裂縫,殿宇傾斜,院牆走形,有倒塌被毀的危險。縣、市、省乃至中央文物部門反复勘察研究,確認這座北魏建築原地已不能修復,於是,便確定把法興寺搬遷到對面的翠雲山上。 翠雲山與巍峨峻峭的慈林山東西相對,山巒疊翠的丹朱嶺屏列於北,銀帶似的太洛公路與焦(作)太(原)鐵路相交於東,山腳下終年流淌著清澈明快的丹河水。山風吹來,松濤陣陣,白雲飄飄,進山如入仙境,令人心礦神怡。 法興寺於1980年動工搬遷,現已竣工。新建的寺院坐落在翠雲山南麓,佔地面積60畝(4公頃),是原寺面積的6倍。寺前新修的停車場與山腳下的崔莊村連為一體。人口處巧妙地保留了兩棵長在山坡、伸向前方的柏樹,像黃山的迎客鬆一樣,以它四季常青的綠色,迎接遊客的光臨。 登60個石階方到山門。此門屬於復建部分。法興寺原址的平面佈局形式,雛形定於唐代,並經宋、元、明、清各代多次修繕增建,清代的一次竟用了13年之久,但在漫長的歷史中常遭損毀,山門不知何年已蕩然無存。 “後魏建修知創始,大唐完構復更新,興廢幾經春。”這就是對法興寺歷經滄桑的真實寫照。新候船的山門是依照遺址尺寸而復建的。進入山門後對稱地立於東西兩側的是關帝殿和迦蘭殿。關帝殿三間,為明清兩代風格,內供奉關帝神;迦蘭殿為新增的建築。 穿過兩殿,位於中軸線上的便是捨利塔。此塔在法興寺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據記載,唐咸亨四年(673年),唐高祖第十三子鄭惠王李元懿做潞州刺史時,曾到法興寺觀光。他看到這里風景壯麗,便大施錢財擴建,親自主持建造了這座石塔,將自己珍藏的37顆舍利子和大藏經贈送給寺院,並被保存在這座石塔之內。他主持建造的石塔,雖經千年風吹雨淋,至今仍完美無缺,矗立僅有的。當年建塔時,正逢佛教臻於極盛的唐代,鄭惠王賜予舍利子和大藏經更造成深遠影響,後人都把此地稱做福地,從而才帶來了法興寺的興盛。 舍利塔後,前殿之前,有一座燃燈塔。燃燈塔隔柱上刻有“唐大曆八年清信士董希璇……於此寺敬造長明燈檯一所”之句,所以人們又叫它石雕長明燈。國內現存唐代石燈塔僅有三個,法興寺這盞燈檯造型最精巧,雕刻最工細,保存最完整,被譽為古雕的珍品。 前殿,又叫圓覺殿,是寺內最大的建築,建於宋元豐三年(1080年)。殿高約8米,石門框,格扇窗,骨架全為石柱、木柱支撐,斗拱肥碩,飛簷騰空,氣勢非凡,雄渾莊重。頂為六架椽懸山頂,五脊門獸。殿內的18尊佛像多為宋代泥塑。殿中石砌一“凹”字佛台,一尊釋迦佛像高約3米,端坐方形蓮台上,左右為文殊、普賢菩薩列座。台前分站兩軀護法金剛。南海觀音則與釋迦佛像背向而坐。兩邊靠牆豎著12尊圓覺像,或裸露上身,或披衣半裸,面龐圓潤,高髻秀眉,神態莊重俊逸,服飾色彩柔和,衣紋起伏流暢,富有韻律感。特別是一手托腮作思考狀的圓覺像,神情溢於眉梢,流於口角,造型優美逼真。中殿,又叫三長殿,同堂供奉著佛、儒、道三教祖師。原址僅存佛台,其餘毀於戰火。復建的中殿,規模小於前殿,色彩比前殿鮮明。前殿多為石木本色,古樸素淡,保留著宋代風韻。中殿卻用黃綠琉璃脊獸,筒板瓦裝飾,油漆紅柱,彩雕浮繪,典雅艷麗,賞心悅目,顯然屬明清遺構。殿上按原樣立有各代石碑。後殿,屬復建部分。整個殿依山而建,緊靠翠雲山頂,站在殿前可鳥瞰全寺。前、中、後三殿各有配殿、廂房和耳殿,都以中軸線配建東西兩側,構成一進三院的複建配套建築,規模小於主展,但小巧玲瓏,古色古香,佈局嚴謹,左右對峙,充分展示出古代寺廟建築的對稱美,將主殿襯托得愈加華貴雄壯。 法興寺距今已有1600年的歷史了,但歷久興盛不衰,魅力不減。 金燈寺 金燈寺坐落在平順縣城東北58公里的林濾山東面遊雲繚繞的陡崖之上。寺頂有巨崖當空,寺下俯萬丈深淵,坐北面南,由東往西形成了藏奇納勝的七進院落。它由大小14個石窟組成。窟的外檐就山開鑿,建成殿堂,自成一局。中間闢門,左右闢窗,拱門方形檐柱上橫施額枋,結構奇特精巧,簡樸粗獷中顯出一種原始的自然美,頗具金燈寺地方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水陸殿(又稱水羅殿)。走進殿內,迎面高高蓮台上,神態偉岸的釋迦牟民結跏趺坐,左文殊右普賢神靈活現,楚楚動人。殿內有一處“液池瓊台”,泉水從殿西北角的石縫中流出,注入水池,清澈見底。池沼上鑿有石堤,香客遊似乎在認真地練功夫。環顧四周,牆面上滿是浮雕壁畫,有的畫面是佛祖在向他的弟子們講經論道,有的是一般佛堂中不常見的十大天王,還有的是菩薩、羅漢。水陸殿佔地125平方米,浮雕壁畫79幅,真可謂石刻藝術宮殿。 走出水陸殿,來到其餘幾院,窟內或是袒腹露肚的彌勒佛,或是慈眉善目的觀音菩薩,或是威威武武的泰山神,或是伽蘭、羅漢,千佛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相傳第六窟曾是藏經殿,殿內有一座6米高的大銅佛,內藏經書數卷,可惜現在已不知去向。 由金燈寺往北行數百米,便是石塔林。大大小小的捨利塔有46座,其中最大的是千佛塔。千佛塔為青石雕造,塔基呈正六邊形,高8.8米,中心有石室,內徑1.25米,鑲有石門,門框兩側刻有字,隱約可辯“坐蓮從西至,拽虎自東來”的字樣,塔身雕刻著神態各異的佛像一千尊。相傳這千佛塔是金燈寺創始人芊禪法師的安葬處。芊禪法師名靜真,河南安陽人,曾拜名僧清果膝下為徒,先在著名的懸山寺修行,後又到陝西兩當山庵中苦練。後來他雲遊四方,夜眠虎穴,以虎為伴,每天拽虎攜缽沿途募化。最後,登上風景獨特的林濾山,心中不勝歡喜,便在這裡落腳,創建了金燈寺。 金燈寺始建於北齊,起初叫寶巖寺,後來芊禪法師驚奇地發現每到夜晚就有兩盞金燈由東而西飄入寺內,寺頓時金光滿照,所以便把寶巖寺改名為金燈寺。現在寺東面的一個山頭叫“起燈山”,寺西不遠處的山頭叫“落燈山”。傳說終歸是傳說,不過住在金燈寺內,每晚不管有無月亮,數米內的東西均可看清,讀書寫字,穿針引線也不會出錯,這就是金燈寺的又一奇觀了。 沿金燈寺旁的一小石徑下行數百米,便到了南天門。 “門可通天,仰觀碧落星辰近;路承絕場,俯瞰翠微戀嶼低。”這幅楹聯恰如其分地描寫了南天門的景緻。那入口處,八大金剛把守著,令人望而生畏。數十尊金剛羅漢經千年風吹雨淋,目剝月蝕,已神體殘缺,面目全非,但人們仍把它們奉為寶物維護著。 金燈寺建築奇特,雕刻優美,別具風格,確是一座石刻藝術的珍奇寶殿。 原起寺 原起寺坐落在潞城市東北22公里的鳳凰山上,佔地1200平方米。 該寺始建於唐天寶六年(747年),後經歷代維修、擴建,成為唐宋兩代混合結構,是山西省重點保護文物。寺院周圍有磚砌花欄圍牆,院內佛殿三間,琉璃九脊屋蓋,飛簷斗拱,雅緻古樸,十分壯觀。殿前有正方形香亭一座,亭下有八角青石經幢一座,前刻陀羅尼經及建幢建寺的“銘記”,幢座八面雕刻的使女樂人,各個風姿動人。殿西矗立著北宋間(1087年)建造的大聖寶塔(俗稱青龍寶塔),巍峨凌雲。塔身八角七級,高17米,層層飛簷斗拱,節節精雕細刻,形狀各異。塔頂八安裝8個鐵人,人個威風凜凜,閃閃發光。每個挑角各掛一個鐵鈴,風吹鈴響,丁零不止。這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宋代密檐式磚塔。 原起寺殿前石柱上刻著“霧迷塔影煙迷寺,暮聽鈴聲夜聽潮”。後檐石欄上刻著“飛閣流丹臨極地,層巒聳翠出重霄”。這兩副楹聯逼真地描繪了原起寺的景觀特色。 原起寺規模雖小,但安排得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崖上起台,台上建寺,寺內舉塔,塔高參天。既有古代建築的雄偉氣魄,又有天下名寺的幽雅意境。立院仰視,塔寺沉迷於菸霧之中,偶聽塔角鈴鳴,更覺得意趣無窮。 夏日登寺遠眺,群山環抱,蒼翠欲滴,東望漳水,粼粼閃光。券橋飛虹,塔寺倒影。四圍點點村舍,炊煙縷縷。山光水色,分外迷人。坐在寺院香亭之下,聽老人講“仙女化鳳”、“聖人造塔”、“鐵人託夢”的神話傳說,倍覺寺院神秘、奇特。 城隍廟 潞安府城隍廟,座落在長治市東大街。規模宏大,佈局奇特。是國內現存府級城隍廟中較完好的一座。有碑文記載,該廟始建於元朝初期,距今已有780餘年的歷史,明清兩代曾多次擴建重修。成為一座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的完整的古代建築群。廟內全部殿宇沿中軸線佈局,軸線分明,縱橫對稱。中軸線上,從九龍壁(琉璃影壁)始,列有吊橋、街門、樓、牌坊、山門、戲樓、獻亭、中殿、大殿、寢宮。兩側配以耳殿、廓龐等,共有三院。整個佈局,疏密有致,氣勢雄偉。各殿飛簷凌空,斗拱交錯,殿頂琉璃,富麗堂皇。 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力。廟中前院寬大,現改建為花園。中院有古槐2株,枝葉繁茂,形狀如龍;化石樹一株,高達30餘米;東西兩廂,現為博物展廳,一年四季不斷有名家書畫展出;獻亭兩隻大銅香爐。花紋斑爛,鑄造精美,為世罕見;中院大殿,高大寬敞,四壁繪畫清秀生動。中間是近幾年新塑的炎帝坐像,形象逼真,高大威武。廟的後院,才是城隆爺的宮殿。正殿塑有彩色城隍像,還有城隍奶奶,以及城隍爺的部屬塑像。塑像高大,佈局合理,是國內現存府、縣兩級城隍廟內所沒有的。城隍廟如今已成為長治一景。每逢國內外貴客佳賓光臨,都要到此一遊,以飽眼福。 太行大峽谷 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壺關縣東部的晉豫兩省交界區,北距壺關縣城30公里,蔭林路、福川路、壺平路、紫盤旅遊公路橫穿其中,鄉村道路遍及全國,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公園涉及三個鄉鎮的23個村,佔地面積達4389.4公頃,其中林木面積3287.6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74.9%。公園風光旖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資源十分豐富。規劃以五指峽、龍泉峽、五莽峽三大峽谷為主線,開闢紫團洞、雲蓋寺、水妖洞和真澤宮四大景區。共有峽景、水景、山景、石景、樹景、林景和名勝古蹟景觀44處,景點400餘個。有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姿百態的山石,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蕩漾的深潭,雄奇壯麗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令人神往的傳說。景點有實有虛,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險,巧奪天工,使公園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珠聯壁合,相映成趣。公園的景點主要集中在紫團山上。山距壺關縣城東南60公里,因山有紫氣繚繞成團而得名。山區萬峰突兀,方圓百里。古稱抱犢,風光絕佳,有“南五夷(山),北抱牘(山)”之說,是“海內不可多得”之勝境。歷史上有頌揚它的詩詞百餘篇及36景詩傳世。主要有八大景色:仙翁崖、雲蓋寺、照壁山、倚秀峰、南參園、唐崖碑、將軍峰、翠微洞和白龍潭。雲蓋寺在山巔,亦稱白雲寺,有南向的二進院佛寺建築,大殿斗拱層疊,木質透雕,尤以4組戲劇磚雕而著稱。紫微洞亦稱紫團洞,是紫微道人面壁之處。洞如迷宮,寬窄不等,最高處達50餘米,最寬處達30餘米,最低窄處則僅容一人側身而入。洞中有“天神”、“羅漢”、“八仙過海”、“玉龍捧壽”等溶岩層景點151處,已開發1500米,接待各方賓客。真澤宮景區以真澤宮為中心,位在紫團山區樹掌鎮神郊村。宮內供奉著樂氏二仙女,又稱“二仙奶奶廟”、“二聖廟”。宮外紅牆碧瓦,巍峨莊嚴,內部雕樑畫棟,結構巧妙,佔地7000平方米,依山築砌成五進院落,一院高於一院。有香道、牌坊、山門、當央殿、萬壽亭、鐘鼓樓、寢宮、聖公母大殿及兩側的樓閣式配殿,有陽宮、陰宮、嬰兒宮、奶水宮、梳妝樓等,使整個建築統一在古樸典雅、高低錯落的環境之中。太行山峽谷,古有“藏龍臥虎之地”的美稱。不久太行峽谷森林公園,將以“返璞歸真”的氛圍展現在世人面前,為遊人讚賞、青睞。 神話傳說與歷史如影隨形,寄託著的是一個民族古老的夢想。僅就這個意義而言,就顯得彌足珍貴,實當珍惜備至。炎帝建國於上黨,嘗百草、興農業於上黨,這是歷史賦予長治市的一份得天獨厚的精神財富、一份極其難得的文化資源。在人類文明日益發展與進步的今天,當我們瞻仰屹立於百穀山巔的炎帝銅像、當我們拜謁先祖長眠地下的不朽靈魂,走近一處處炎帝留下的遺址之時,我們彷彿穿透時光的隧道,走到民族始祖面前,聽到了他粗壯的呼吸和強勁的脈跳…… 后羿射日之地甜水巷的來歷 解放前,長治城內街道狹窄,均為土路,“睛天一街土,雨天一街泥”就是老百姓對當時街道生動的描述。 1941年,長治城市開始修築水泥馬路,其範圍以舊十字為中心的延伸至東、南、西、北的七條大街,其名稱也大都為那裡所定。今城內190多條街巷中有近100條大街小巷的名稱係從明清兩代沿用至今的,其它的則是因官屬、寺觀、廟宇、方位、地理或廠名等命名的。在這些街道中,蘊含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甜水巷就是這其中的一個。 相傳在唐朝的時候,在甜水巷附近有一口水井,此井水質甜美,終年不竭,附近許多人家都以此井水釀酒,酒香十里,香飄醉人。在井邊有一戶人家就以釀酒為生。一天,不知從哪裡來了一個老人,因飢渴難奈便走進這家酒館。這個酒館的掌櫃生性吝嗇,還是個勢利眼,他見這位老人衣衫不整,便叫妻子打了一碗井水噹酒給了老人。老人喝了一口,發現碗裡的不是酒而是井水時,非常生氣,把碗裡的水往旁邊的井裡一倒,便絕塵而去。此後,這口井的水突然變苦了,連貓狗都不願喝這裡的水,更別說釀酒了。當地的人們只好去別處挑水吃。 許多年過去了,這裡的水不但沒有什麼改變,反而惡臭熏天,許多人都搬離了這裡,只有兩位老人因年邁體弱,只能守著這口臭水井。這年冬天,有一個乞丐路過這裡,暈倒在老人家門口。老兩口心地善良,連忙反乞丐扶進了自己家,並把家裡僅剩的一壇酒讓乞丐喝了好曖曖身子,老婆婆還做了許多東西讓乞丐吃。這個乞丐吃完之後起身告別,誰知剛一出門,便趴在井邊嘔吐不止。 第二天,老婆婆出門,突然發現井邊霧氣靄靄。走近一後,井水不知啥時起又變得清澈起來,而且還散發著甜甜的味道,老婆婆舀了一碗水嚐了嘗,發現井水雙原先的甘甜。 後來,為了讓子孫後代牢記井水的變遷,便把這口井叫甜水井,把這條小巷叫做甜水巷。有人說那個老人和後來的乞丐是個神仙,也有人說,其實那個老人和乞丐都要是詩仙李白。 皇后嶺的來歷 相傳在周朝時,有一位天子(即周王)年年要到各地去視察。到了哪裡,那裡的官員要清水酒道,鼓樂吹動,前來迎接。天子每到一地,都要查問農事桑麻,鄉土風情,以取民心。如有人命冤案,就親自前去安撫死者的家屬,對貪贓枉法的官吏,一律依法查辦,決不姑息,這樣一來,天下老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堪稱太平盛世。 有一年,這位天子帶著皇后和文武大臣從京都來黎城一帶視察,等天子進了驛站,地方官便將本地的民情,案情一一禀報,並啟奏曰:“我主英明,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片太平景象。” 正在這時,有人來驛站控告:“街上一個財主家的惡少爺,打死一家老兩口,又搶走了十六歲的女兒……。”地方官一聽,大吃一驚,頓時出了一身冷汗,天子一下就明白了八九分,便對地方官說:“你不用說了,快去辦你的公務吧!” 地方官退出後,周王對正在這時發生霸民女害死人命之案,十分惱火,急命公差火速捉拿兇犯去了。再說自天子來到黎城後,皇后突然生病,臥床不起,請來幾十名高明郎中精心診療都無濟於事。天子很著急,一直守候在皇后身邊。 後來,地方官來報,那一惡少爺已經抓拿歸案,天子命令:“將兇犯推出斬首,將人頭懸掛城外,示眾三天。” 然後他又賞了那少女一些銀子,要她回去為父母料理後事去了。 這時太監來報,皇后病重,天子便命令眾官,護駕速速返回京都。當他們走到黎城邊界的一個嶺上的時候,因為那里風大,氣溫又低,皇后支持不住了。她把天子叫到身邊哭著對他說:“我快不行了!我死以後,您不必枉費巨資厚葬於我,只需一個棺材就行了。我死在這裡,就把我埋在這裡!我死後,你要把國家管理的更好,親自到民間巡訪,不要輕信奏言。要真正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使天下變成清平世界,我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 天子聽了,含淚點頭一一答應,接著皇后一閉眼,就離開了人世。天子哭了一場,並在山嶺上守靈三天三夜,才派人把皇后埋在山嶺上了。從此,人們就把這座山嶺叫做“皇后嶺。” 豬拱洞與糠莊 傳說黎城縣郎莊村,原名叫糠莊,位於濁漳畔。由於地處丘嶺地帶,除少數山坡地外,大部分為沙土地,十年九旱,連年欠收。看著低處的漳河水,白白的流去,人們卻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 一日,有位風水先生路過此地,想藉此索取些銀兩,於是便對村里的人說:“父老們,我觀你們的生活十分貧困,這裡有一個緣故,你們知道不知道?”眾人啞口無言,風水先生接著說:“你們村全是性康的,豈不知對面山上有一個豬拱洞,豬吃糠,那兒能不窮。”眾人一聽恍然大悟,都說風水先生說得有理,豬拱洞是對面山上的一個石洞,是無法改變的,村里的人只好將自己僅有的家財賣掉準備遷居。當時,本村有一個強小子,便執意不搬,並說:“我不信這個,豬吃糠,狼還吃豬呢?我改姓狼,看誰能吃掉誰?”眾人一聽,是呀,咱們改成姓郎,就省得搬了。有一老者說:“這個主意好,咱這村就叫朗莊吧,咱們都性郎,準能富起來。”自那以後起,康莊就改名為郎莊了。卻沒有想村名和村姓都改了,卻永遠沒有擺脫飢寒交迫的生活。解放後,漳北渠修通了,郎莊村才變成了黎城的江南水鄉。 黃龍洞的傳說 據著:黃龍真人在太行山黃龍洞(現名黃崖洞)得道成仙,後赴崑崙山為原始天尊門下之弟子。自真人走後,甕圪廊內有一妖龜,便興風作浪,殘害黎民。 相傳,黃龍洞附近住著一個老農,他有九個勝似天仙的女兒。一日妖龜上山打獵,碰見了姑娘們,遂起歹意,決計搶走九個姑娘與他的九個兒子成婚。當日傍晚,水窯一帶狂飆大作,九姐妹被捲入甕內,落入魔掌,受盡了凌辱。老農失去九女後,整日哭天喊地,眼淚也快流乾了。有一天,順風耳、千里眼出巡太行路過水窯,聞到哭聲,便降落雲頭,扮作樵夫,走進了老農的家,老農將女兒遇難之事對二人訴說了一遍。千里眼、順風耳速返天宮,禀與玉皇大帝,即下旨派黃龍真人,捉拿妖龜,在黃崖山擺開了戰場,降服了妖龜和它的九個兒子,為發除了害。九姐妹被救後,誓不嫁人,變成九隻鳳凰落在了水窯子。從此,水窯便出現了九個鳳凰山頭。黃龍真人又遵照玉皇旨意,定居在黃龍洞內。 自黃龍洞真人定居黃龍洞以來,興利除害,造福於民。有一年,當他看到赤峪一帶久旱逢災,心急如焚,決心從根本上為民排憂解難,便將一股清泉從口內噴出,沿著黃崖山瀉下。但泉水竟被一座山擋住,停滯不前。黃龍真人面奏玉帝,借得一把神斧,從南天門向黃崖山投去。只聽一聲巨響,黃崖山被劈成兩半,泉水便從峽谷之中嘩嘩地流了出來,使千年旱垣,變成水澆田,甕圪廊便是神斧劈開之處。自那以後,這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感激黃龍真人之恩,在黃龍洞口修了廟。每逢初一、十五,男女老少前來燒香上供,報答黃龍真人的功德。 仙堂山虎掌石的傳說 不知你注意到沒有,在仙堂山出口處的河溝西岸上,有一塊平整光滑的大青石。大青石正中有一個碗口大的圓坑。這圓坑,既非工匠雕就,也非自然形成。據傳,這是山中老虎在背一名“貴人”過河時留下的掌印。因此,這塊大青石才冠以“虎掌石”的美稱。要問這虎掌石的來龍去脈,還得從頭說起。 話說日明朝初年,官居吏部尚書的朝廷重臣劉龍,從小在仙堂山就讀。仙堂山山勢險峻,溝壑縱橫,行雨天氣,洪水暴發,往往阻斷孩子們到校的去路。每遇這種情況,人小志鴻、勤奮好學的劉龍總是心急如焚,恨不能長上一雙翅膀飛到學校去聽講。一次,大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