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決戰石家莊:解放戰爭檔案

第8章 第08章勇敢加技術,攻堅戰術開新局

1947年10月22日,清風店戰鬥結束,為奪取石家莊鋪平了道路。 到清風店大捷之後,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向朱德總司令建議,乘勝奪取石家莊。朱德總司令立即與劉少奇聯名轉報中央軍委:我們的意見亦以打石門為有利。石門無城牆,守兵僅三團,周圍40里長的戰線,其主管官被俘,內部動搖,情況亦易了解。乘勝進攻,有可能打開,亦可能引起平、保敵人南援,在保石間尋求大規模的運動戰的機會。你們意見如何,望速復。與此同時,朱德總司令給聶榮臻等拍發了復電:我們同意打石門。有可能打開。即不能打開,亦可能引起李文、袁樸等南援,在石、保間可能尋求大規模的運動戰,對我有利。請你們預為準備各種補充。待軍委批准後,用全力來進行戰役。

1947年10月24日,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回電:“22日12時電悉,清風店大殲滅戰勝利,對於你區戰鬥作風進一步轉變有巨大意義,目前如北敵南下則殲其一部,北敵停頓則我軍應現地休息10天左右,整頓部隊,恢復疲勞,偵察石門,完成攻石門之一切準備。” 朱德關於石家莊戰役的電文 石家莊以前一直叫石門,最早是個只有10戶人家的小村莊,故名十家莊。石家莊的發展要得益於鐵路。本來修建通往太原的鐵路是要修在距離石家莊北面20公里的正定的,那時石家莊是正定所管轄的一個小村,再怎麼也輪不到石家莊呀。只是那時鐵路在中國大地上還是個新鮮事物,正定的官長不認,說修鐵路不是件好事,堅決不讓鐵路靠近正定。於是,便宜了石家莊。再以後,石家莊成了石德、平漢、正太三條鐵路的交會處,越發展越大,不僅超過了正定,還順理成章地成了華北地區的戰略要地。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把他的嫡系胡宗南的第三軍從大後方運到這裡,從而使石家莊不僅成為太原和保定兩綏署之間的聯結樞紐,也是敵人向我冀中、冀南、太行各解放區進攻的基地。

1947年11月6日,石家莊戰役開始。這是一次大規模的攻堅戰,但戰役之前的作戰部署卻不完全是這樣。毛主席當時的作戰方針是“以攻石門打援兵”。就是說,兩手準備,敵人援兵來就打援朱德總司令檢閱攻城大砲兵,敵人援兵不來就打石家莊。當時野戰軍前委給團以上乾部動員時說準備用2個月,其實後來真正打市內只用了2天。作戰部署是一個縱隊和一個獨立旅的兵力放在北線,以唐河、沙河為屏障,築起了4道阻擊陣地,全力以赴準備好了打援戰場。 2個縱隊和4個獨立旅從四麵包圍敵人,自西南和東北兩個方向實施向心突擊。構成了東西對進主次配合互相響應的合圍場面,並保持了向敵人縱深突擊的持續力量。由於整個戰場組織完備,從而使北線的敵人沒敢輕舉妄動。石家莊的敵人始終處於我軍的絕對優勢兵力包圍下。

10月22日,晉察冀野戰軍的第一個大勝利清風店戰役結束。這一仗不僅消滅了從石家莊出來的1.4萬敵人,大大削弱了石家莊守敵的有生力量,還活捉了國民黨第三軍的軍長,繳到了石家莊軍事設置的詳圖。石門工作委員會書記林潤田和副書記朱澤民、敵工幹事張傑,也拿著繪製好的石家莊敵軍設防圖。在10月底趕到阜平,向晉察冀首長匯報了石家莊的情況。 根據部隊急需情報的要求,立即抽人把幾年來有關石家莊的社會軍事情報資料,集中起來進行整理,並繪出地圖,油印成冊,同時每天編一份《市內動態》,送給戰鬥部隊。地下黨並表示戰鬥打響後,還將專門派出30多名嚮導為部隊帶路,這一切為攻破石家莊創造了極便利的條件。 儘管打石家莊有那麼多的有利條件,但石家莊畢竟是一個有著三四十萬人口的工業城市,是平漢、石德、正太鐵路的樞紐,扼平原與山地之陲,地位重要。日本侵略軍佔領石家莊後修築了大量的工事。國民黨也深知石家莊的地位,國民黨第三軍接管後,為了固守,在日本侵略軍所修工事的基礎上,又連年加修,繼續修築工事,以此作為向冀南、冀中、冀晉太行等解放區進攻的兵站基地。

從市郊到市中心,以外市溝、內市溝和市區核心工事為骨幹,組成了三道防線。以日軍挖的第一道封鎖溝為第一道防線,溝深7公尺,寬6公尺,圓周長60余華裡,市溝之外敷設地雷群、鐵絲網、鹿砦等副防禦設施,溝外的村莊大部築有工事,最堅固者為東西三教、大郭村飛機場、雲盤山、南北翟營諸點,其中云盤山是市東北郊的一個制高點。市溝內沿設電網圍牆,並每隔數十公尺即築地堡一個,共有大小碉堡6000多個,整個以圓周形與碉堡地堡散兵坑交通壕相聯貫。 第二道防線是內市溝,以環市區的大建築物和北兵營為依托築成,全長36華里。同樣以碉堡群和地堡群及副防禦設施構成體系。在內外市溝之間的諸村莊都筑有工事,堡與堡,村與村,內市溝與外市溝之間均有交通壕和地道貫通。在內外市溝間還築有一條周長50華里的環市鐵路,情況緊急時,以鐵甲列車日夜巡邏,作為活動堡壘。在街市縱深,還有最後設防的第三道防線,以正太飯店、大石橋、鐵路工廠、電燈廠及車站等作為核心工事。

敵人防守石家莊的總兵力是2.468萬人。計有第三軍直屬坦克連2個,9輛坦克;山砲連1個,炮4門;汽車連1個,汽車60輛;野砲營1個,約1880人。第三十二師師屬砲兵營、輜重營、騎兵營、工兵營、特務連及3個步兵團,共約1.1萬人。以上兵力配屬於第二市溝和核心工事,為其防禦的骨幹。以河北保安縱隊所轄的3個團共約4900人,防守元氏、獲鹿、大郭村飛機場、西焦、北焦、東鍾家莊諸要點。以石家莊周圍19個縣的武裝團隊共約7600餘人,防守第一道市溝及其以外的前沿警戒陣地。 除此之外,清風店之後,蔣介石預感到石家莊的危機,於11月3、4日兩天,令保定綏署將其獨立團及第三軍原留保定的野砲營空運石家莊。這樣,石家莊守敵就有了2.4萬多人。其中有第三軍的第三十二師、軍屬砲兵營、坦克連等正規部隊,還有保安第九團、第十團,以及石家莊周圍19個縣的保警隊和還鄉團。

關於石家莊的軍事設施和兵力情況,從清風店繳獲的軍事防禦要圖上一目了然。敵人在石家莊採取的環形防禦,兵力和火力配置是縱深強於外沿,而工事的修築及配置是堅固和完備的,故該敵仍有較強的防禦力量。 石家莊的敵人自己說:“憑石家莊的工事,國軍可以坐守三年。”至於我們野戰軍打野戰,打了就走,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的武器畢竟還不行,雖然比起抗日戰爭時期一個人不足一枝槍,一枝槍還不足三發子彈的情況要強。子彈袋鼓了,但這些對於攻堅戰來說是沒有用的,重武器還是缺乏,部隊只有幾門迫擊砲,拿手的還是炸藥。只是後來到了打天津、打太原,才有了大量的重砲。沒有炮,能不能攻堅?能不能打下銅牆鐵壁的石家莊? 我軍強渡滹沱河,向石家莊運動似乎誰也打不了保票。

毛主席在電報中指示:“不但集中主力幾個旅,而且要集中幾個地方旅,以攻石門打援兵的姿態實行打石門。”為什麼那麼謹慎那麼小心呢?毛主席不是在陝北時說過現在不是能不能勝利的問題,而是敢不敢勝利的問題嗎?既然是敢不敢勝利,那就大膽打好了。這裡我們應該清楚,毛主席對戰爭的一貫思想是在戰略上我們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我們要重視敵人。這兩者缺一不可,戰略藐視並不是說不要戰術重視,戰術上重視並不是說不敢,而是要讓勝利來得更有把握一些。 陳靖在日記中寫道: 根據野司的部署,我旅的4個團已全部集結到平漢路東側,在安國、定縣、無極三縣地區整訓,總結清風店的經驗,準備接受新的戰鬥任務。 新的戰鬥任務是什麼呢?上下紛紛猜測、分析,得出的共同結論是:解放石家莊!上午八時半,我同政委去野司政治部匯報清風店戰役中的政治工作,在那裡見到了敬愛的朱德總司令。

隨軍糧站攻打石家莊的計劃,毛主席已經批准了。今天野司召開旅以上乾部會議,並做了極為重要的動員,正式宣布石家莊戰役的命令和部署。 10月25日,中共晉察冀野戰軍前線委員會召開了旅以上乾部參加的擴大會議,按照晉察冀軍區奪取石家莊的戰役意圖,具體研究作戰任務和戰前的準備工作。 隨軍擔架隊朱德總司令要求部隊在作戰中加強黨的領導,精心計劃,開展軍事民主,認真鑽研戰術技術,並做好入城工作。在戰前動員中,朱德特別強調了砲兵和步兵、工兵的協同作戰。他專門來到砲兵旅駐地,實地視察了各個炮團,向指戰員們宣傳中央關於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和全國戰略進攻的形勢,告訴大家,要打石家莊了,打下石家莊,可以學會打攻堅戰,學會打大城市,還可以把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在軍事、政治、經濟上意義都很大。

朱德要求大家要研究砲兵為步兵打開突破口、向縱深發展開闢道路的打法。他還分別召集砲兵、步兵、工兵部分連隊指戰員座談如何打陣地攻堅戰,如何打低堡、暗堡,如何實施迫近作業和坑道爆破,如何展開巷戰,等等。他還親自找俘虜兵了解敵方情況。 會議根據中央軍委、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的指示,制定了作戰計劃。並決定把朱德總司令提出的“勇敢加技術”作為口號傳達到各部隊。 戰役的方針是: 一、如我發動石家莊戰役時,北線之敵向南增援,我軍除以冀中、晉冀兩兵團繼續對石家莊之敵圍攻外,集中野戰軍全部北出,預期於保定和石家莊之間首先殲其援兵一部或將其擊潰,爾後繼續攻石家莊。 二、如我攻擊石家莊敵不增援時,我則集中全力堅決攻克該城。

根據這個部署,打石家莊的分工是這樣的: 二縱全部及第三、第九軍分區部隊於11月6日進至定縣以南新樂以東沙河以北地區,選擇有利地形及村莊,主要依托唐河、沙河、滹沱河構築四道防禦陣地,阻敵來援。以各縱隊騎兵連組成先遣支隊,前至保南的大白團陘陽驛一線。對北線之敵展開積極的偵察活動;如敵南下增援時,首先節節抗退,大量殺傷消耗疲憊敵人,爭取時間,以便我主力三、四縱適時北上投入戰鬥,合力殲滅援敵。集中三、四兩個縱隊及冀中軍區獨七、獨八旅,冀晉軍區獨一、二旅攻打石家莊。戰役步驟是:首先攻占郊區敵外圍據點,依托村莊改造地形,從地面伸展交通壕,構築攻擊陣地;而後突破第一、二道市溝,展開巷戰,猛插核心工事,全殲守敵。 三縱於11月5日進至石家莊西南的南北同冶,西、南龍貴山,下尹村地域集結。 7日上午開始向西南市區攻擊。在城角村、枕頭鎮地段突破敵人第一道市溝防線,向東、西里村、花園飯店和大石橋方向發動進攻。 四縱於11月4日進至故獻以西地域,6日首先以一部兵力將石家莊以東及東北市區外圍敵人分割圍殲,然後向市區攻擊。在吳家莊、範談村地段突破敵人外市溝防線,向中正路、正太飯店方向發動進攻。 我軍向石家莊運動,沿途群眾熱情慰勞兩個縱隊同時擔任主攻任務。 冀晉兵團獨一旅、獨二旅及第四分區部隊於5日拂曉前集結石家莊西北地區,首先派小部兵力控制黃壁莊滹沱河水閘,防敵引水灌溝,增加以後的攻擊困難。 6日除以一部兵力向石家莊西北市區進行佯攻配合三、四縱動作外,主力積極向大郭村飛機場進攻;同時組織對空監視並警戒獲鹿之敵並相機奪取之。冀中兵團獨七旅、獨八旅及十一分區部隊,在太行部隊配合下,除對元氏之敵圍困監視、防止其退縮石家莊外,主力由石家莊東南地域展開,向市區積極佯動。獨九旅集結定縣東北地區向保定警戒,如發現保定之敵南援時,則配合二縱阻擊敵人。冀晉和冀中兩軍區明確任務是擔任輔助攻擊。但是真正打起來後,他們把輔攻也當成了主攻一樣打。 除此之外,察哈爾軍區獨四旅及第五、第七兩分區部隊,自11月5日起對平保段鐵路展開破擊,箝制北線敵人。 晉察冀野戰軍司令部於6日拂曉進至藁城西南的北馬村梨園李莊;砲兵旅進至南、北尚莊集結,砲兵旅分成了4個砲兵群,配屬各部隊攻城。在戰役佈置的同時,決定把清風店戰役俘獲的敵軍官兵900餘人經教育後分批放回石家莊,藉以瓦解敵軍。這一舉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朱德總司令的稱讚。 石家莊的設防工事堅固,但自從羅歷戎的第三軍被殲滅後,石家莊的兵力大大減弱。一個正規師加上原第三軍的留守部隊以及保安團、保警隊、還鄉團等總共不過兩萬多人。戰線之長和據點碉堡過多,已和其現有的兵力形成了不可克服的矛盾。憑著這些兵力要想守住周圍20公里地的防線本來就很困難,再加上軍心搖動,石家莊的城防可謂危如壘卵。 正如三縱政委胡耀邦在動員中說的那樣,石家莊是“石”家莊,不是“土”家莊,也不是“鋼”家莊,雖然不那麼容易攻,但我們是可以攻破的。 解放石家莊之戰從一開始就是有勝利信心的,這從戰役部署上就可以看出來。在分工戰鬥任務的同時,中共晉察冀野戰軍前線委員會指定了進城以後的衛戍部隊。還發布了政治訓令,向部隊約法九章。訓令指出:解放石家莊與保證入城紀律優良,這是所有參戰部隊的兩大中心任務,要求全體指戰員自覺遵守城市紀律,保護工商業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為我軍攻打大城市擴大政治影響做出榜樣。 朱德總司令參加了準備攻打石家莊的戰前會議。 民兵在滹沱河上架橋就是在這次會議上,他提出了“勇敢加技術”的號召。這是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第一次提出這個口號。朱德說,過去我們是小米加步槍,現在應該是勇敢加技術。什麼是勇敢加技術呢?就是說打仗不能光靠勇敢,還要講技術,才能減少自己傷亡,使戰鬥有最大可能的勝利。朱德說,石家莊戰役和以前的戰役不同,以前打游擊戰、打運動戰,打了就跑,或者搞伏擊,憑勇敢就可以打敗敵人,現在石家莊是堅固設防城市,我們打的是攻城戰、攻堅戰,單靠猛打猛沖不行,必須鑽研和掌握攻堅的的技術,以勇敢加技術來戰勝敵人。 勇敢加技術,是朱德從戰士們的戰鬥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二縱五旅關於保北戰役的總結中就提到勇敢和技術的結合是最好的戰術,步兵的勇敢動作與火器射擊的效力結合,這是戰術求得成功的主要部分。他還舉例說明:一個是突擊隊未能很好組織,盲目猛衝,傷亡很大。另一個是十三團一連在六七十米的開闊地上運動,因為動作迅速,僅傷一名。清風店戰役總結中也提到了只有勇敢加技術,才能達到突擊的成功和速決。仗是越打越聰明了。在大清河北戰役中,殲敵5000人,自己卻傷亡了6000人,消耗太大。沒有以小的代價取得大的戰果,主要一點,是勇敢有餘,戰術不足。衝鋒時隊形密集,連排長對小集團反沖鋒運用不熟悉。在砲火下迅速構築工事與掩體的教育不夠,工具缺乏。而有的戰士用手挖一個簡單的掩體,就保存了自己。其實只要有一個簡單的工事,就能減少傷亡。難怪四縱二十九團大功臣王金山在石家莊戰後向自己的鐵鍬敬了一個禮,說我這次立功,有你的一半,甚至你的功勞比我還要大一些。三十五團的一個戰士也說,鐵鍬保護了他,要不是鐵鍬挖的雞爪形攻擊工事,他就回不來了。 參謀長耿飚說,勇敢加技術,這個響亮的口號成了石家莊戰役指導思想的基礎。 民兵把雲梯運往前方這是在解放戰爭的歷次戰役中,尤其是失利的戰役中,用血的教訓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我們的總司令把這些戰鬥經驗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並形成口號,使之在部隊深入人心。 戰前朱總司令找他談了一次話,並諄諄囑咐他部隊作戰,不但要勇敢,還要利用戰鬥間隙提高戰術技術。高級指揮員更要注意學習,特別是戰鬥戰役的指揮。臨走,朱德把他的一本翻了不知多少遍已經很舊的《蘇軍戰鬥條令》送給了鄭維山,並親筆題上“努力學習”四個字。 齊振華,那時是二十二團政治處副主任兼黨總支書記,他說,原來打仗光講勇敢,勇敢就行,越勇敢越好。總司令第一次給我們講戰術,說戰術就好像是錢串子,把錢串在一起就不容易亂,過去是一堆,需要錢時,把銅錢一扔。無戰術、技術,結果是打亂仗,沒有條理。因為不講戰術,傷亡很大,學了很多戰術後,才懂得勇敢加技術。怎麼迅速提高作戰的技術呢?那就是開展軍事民主。軍事民主是人民解放軍三大民主之一,一直是部隊沿續下來的優良傳統。朱德在1947年9月7日在晉察冀召開的全國土地會議上作的國際國內形勢報告中專門講了部隊工作要走群眾路線的問題。朱德總司令說:過去有些人天天向軍委要教官,我們就是一個不派,要他們在自己的隊伍中找,誰擅長什麼,就請他教什麼。我們的隊伍中有的是能人,他們認真一找,結果什麼能手都有,如優秀的砲手、機槍手等等。會什麼就讓他教什麼,這就是軍事教育中的群眾路線。大家都學會走群眾路線,那就了不起。 宣傳隊到連隊鼓動朱德總司令針對各種思想說:戰術問題也要走群眾路線,每一個戰役結束後,從組織一個班的戰士檢討作戰的優缺點,一直到全部隊都來檢討戰術,這就能大大地提高部隊的戰術水平。過去我們的干部走群眾路線,這樣那樣地愛護戰士,生怕戰士餓了、冷了,這都是很好的。陳賡部隊的戰士最近向指揮員提出一個問題,你們把戰術搞得好一點,少死幾個人,不是比關心我們的溫飽更好嗎?他們提出的問題很實際,大家要很好地從中得到啟發。我們有些同志說。我打了一輩子仗,什麼戰術也沒有學過,只要敢衝敢打,一樣打勝仗。你不怕死,很勇敢,是好的,可是多犧牲了戰友就不好了。如果把戰術搞得好一點,又勇敢,又少犧牲幾個人不更好嗎?所以要真正地愛護戰士,幹部就要把戰術學得更好,這才算是群眾路線。總之,依靠群眾,走群眾路線,戰術才容易學得好。朱德希望大家更懂得學習戰術的重要,要虛心向人家學,當參謀長的同志更要學習戰術。 石家莊戰役在戰術上是有很多特點的。正確選擇了攻擊點,集中了兵力與火力,猛烈攻擊之。首先集中兵力與火力拿下了大郭村飛機場,從而打破敵人空援的企圖;繼而在東北方向奪取了雲盤山制高點,在西南方向控制了西三教和西兵營,從而取得了攻擊第一道市溝防線的前進陣地。在突破第一道市溝後,不為北焦、範村、元村、彭村等獨立據點的敵人所吸引,僅以小部兵力包圍監視,主力迅速向內市溝推進,使敵來不及喘息和調整就被我連續突破。縱深戰鬥時,我不顧敵人街壘封鎖,直搗其核心工事。這些,都打到了敵人要害上,對迅速殲滅敵人起了重大作用。 另外,在土工作業上很有特點。大力推進坑道作業、對壕作業。針對石家莊是一個有堅固築城的城市和我砲兵、工兵都比較少的情況,確定大力進行土工作業,改造地形,以克服敵人重重障礙,迅速接近敵人前沿為主要手段。為了迅速突破敵人城防,各部隊抓緊一切時間,進行了大量的坑道作業、對壕作業。在縱深戰鬥中,每奪取一個陣地,即迅速改造地形,搶修工事,依托這些陣地打退敵人的反沖擊和對敵人進行突然攻擊。 火力、爆破和突擊相結合。我預先建立了統一的砲兵佈置,將砲兵區分為若干個群,用以壓制、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破壞敵人碉堡和其他工程設施,掩護和支援步兵衝擊。爆破隊在火力掩護下,從內部裝藥爆炸敵外溝壁和從外部裝藥爆炸敵人內溝壁並且連續爆破市溝內的電網鹿砦和圍牆,為步兵開闢衝擊道路。突擊隊則利用砲兵射擊效果,乘爆破的煙霧堅決勇猛衝擊,迅速搶占和擴大突破口。 組織小分隊穿插迂迴,發揮近戰火器的作用。在街市戰鬥中,部隊避開街巷的直線運動,盡量破牆連院,發揮小分隊、小組單兵的作用,大膽穿插、包圍、迂迴,以伴隨火砲和衝鋒槍、手榴彈和敵人逐房逐院地爭奪。與此同時,抓住有利時機,開展對敵政治攻勢,爭取敵人放下武器。 保持良好的通信聯絡,保證順暢指揮。大兵團攻堅戰,通信聯絡是一個很重要很複雜的問題。此次戰役,由於我軍在戰前註意了通勤人員的組訓和通信器材的準備;戰中各級指揮位置提前和發揚了各部隊、分隊間主動聯絡的精神;特別是發動群眾出主意想辦法,提出了很多通信聯絡的方法。因此,在整個戰役中,保證了指揮員對部隊的不間斷的指揮和各部隊之間密切協同。 這些成功的攻堅經驗,大多是戰士們在以往的作戰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在戰前的軍事民主會上集思廣益,你一條我一條補充完善。 毛主席說:“在作戰時,實行火線上連隊開各種大、小會,在連首長指導下,發動士兵群眾討論如何攻克敵陣,如何完成戰鬥任務。在連續幾天的戰鬥中,此種會應開幾次。此項軍事民主,在陝北蟠龍戰役和晉察冀石家莊戰役中,都實行了,收到極大效果。證明只有好處,毫無壞處。” 各部隊抓緊時間進行了戰前動員,在充分的政治思想動員基礎上,展開了軍事民主,特別是在總攻外市溝前,連隊普遍召開“諸葛亮”會,總結歷次攻堅戰的經驗教訓,研究攻克敵陣的戰法。討論如何進行土工作業,如何挖坑道埋炸藥,如何把火砲和爆破以及突擊有機地結合起來,如何通過市溝如何破壞電網如何爆破暗堡以及如何對付坦克和裝甲車等等,戰士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辦法,解決了許多技術和戰術問題。 比如雲梯,這是攻堅的重要手段,看著很簡單,但是怎樣能既輕便又堅實可不容易,幾個月來,各級指揮員為這個雲梯花費了多少心血。在大清河北戰役時。戰士們發明了一種可以伸展的“蝸牛梯”對過溝攻碉堡很有用,但就是太笨重,在砲火下不好往上送。戰士們這次研究出了一種折疊式“合葉梯”,下半部靠在溝的外沿,上半部折過去搭在溝內沿的牆上,形成一個傾斜的天橋,上面鋪木板,不用下溝,就可以過去。 各部隊還召集了解放戰士座談。請他們介紹石家莊的設防情況,共同研究如何通過市溝破壞電網穿過馬路爆破地堡以及對付坦克鐵甲車的辦法。參戰連隊抓緊時間製作模型進行沙盤作業,尋找類似的地形地物進行攻堅演習,解決了很多戰術技術問題,這對在短時間內攻克敵人堅固設防的城市,迅速攻入敵人縱深,摧毀核心工事,起了不小的作用。 戰前,通過軍事民主,七嘴八舌,創造了很多很好的新經驗。 有的說,兩個手榴彈綁在一起打,威力大。 有的說,在手榴彈外麵包上石灰,炸不死敵人也把他的眼睛弄瞎。 我民兵在外市溝下進行土工作業,準備叫固守之敵坐“土飛機” 有的說,二梯隊每人抱一捆秫秸杆填大溝。 還有的說,搜過的房子應該在門上作個記號免得再重複搜索。 三縱七旅二十團戰士劉維春,才十七八歲,腦子活,他一邊擦擲彈筒一邊想,這東西為什麼不像步槍一樣,設計成想打哪就打哪的武器呢?為什麼非要打隔山炮,對眼前的目標卻不能打呢?那天打正定,眼看衝到敵人地堡前了,就百八十米,就是打不住,你說氣人不氣人? 班長說,別瞎想了,人家設計者不比你高明。有個這筒筒就不錯了,想當初我們入伍時,,還什麼都沒有,摸個手榴彈就高興得不得了。 戰鬥開始了,劉維春看著敵人的碉堡殺傷了不少戰友,還在想,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這擲彈筒我就不相信射不了碉堡。哎,要是像小時候在家玩彈弓一樣,瞄哪打哪,那不就成了嗎? 對,彈弓槍! 劉維春找來幾根木桿,捆了個八字架式的大彈弓,然後將擲彈筒固定在木架上,對準碉堡就是一發,碉堡頓時竄出一股濃煙。他馬上對著另一個碉堡又彈出一發,又打中了。劉維春還用這種方法打掉了探照燈。他越打越興奮,將幾個已經漏藥的炸藥包,裝進隨身攜帶的米袋,接上雷管和導火索,直接掛在榴彈頭上發射,又成功了,把敵人的鐵絲網炸開了七八米的大口子。 這次戰鬥,劉維春被記了個特等功,並被授予“技術革新能手”稱號。 從此,這種新式小鋼砲就在部隊中廣泛推廣開來,成為步兵打碉堡的得力武器。 某部機砲三連排長何增奎創造了九二式重機槍夜間瞄準具,用一塊洋白鐵捲成大頭小尾的筒形,長約七寸,用鐵絲接個十字形。從筒內直接看目標。因為筒口大好找目標,瞄哪打哪,如果白天瞄百米根本不用標尺。 在打石家莊前,七旅的戰防砲連跟著旅部到獲鹿以南的橫山地區集結練兵,戰士們在沙盤上看地形,論戰法,分析敵人的防禦特點,研究我軍的攻擊方案。砲手朱守信提出了“分解火砲,隱蔽近敵,攻克暗堡”的設想。但兩發砲彈,都沒有打中裝甲車,連長蘇奎光當即決定採用砲膛戰法,打開砲閂,瞄準手沿砲膛底瞄準目標,先打頭尾,再中間射擊,迫敵停止行駛。就是用這種方法,一節節打爛了敵人的裝甲車。 我軍利用工事向敵逼近我軍砲兵彈藥不足,採用了把迫擊砲以上的火力集中使用的戰法,並第一次採用了編成砲兵群統一指揮,集中了主要地段的砲火優勢,給敵人以出其不意的打擊。 野戰軍戰後總結時專門表揚了傅崇碧,他的部隊最後抓住了石家莊的最高長官劉英。十旅政委傅崇碧說,作戰計劃確定四縱是從東北方向開始,砲兵旅的主要大砲都歸我指揮,好幾十門,集中大砲打殲滅戰,這對戰鬥迅速進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11月1日,野司發布了發起石家莊戰役的命令。三縱七旅從定縣甘德地區出發,5日到達獲鹿以南橫山地區集結,進行戰鬥準備。 6日零時,七旅以突然動作掃除石家莊外圍的西崗頭等據點,緊接著是準備突破外市溝。 一線部隊立即進行了緊張的土工作業。二十團的突擊連把十條地道挖到敵外市溝的溝沿。地道盡頭挖一個大藥室,裝有一噸多炸藥,計劃以坑道爆破的辦法打開石家莊的第一道大門,二十團一連的“爆破專家”李志貴擔當了勘測和定點任務。 李志貴在不久前的徐水戰鬥中榮立了一個大功。當時,敵人的砲樓壓住了我們進攻的戰士。已經有戰友犧牲了,看樣子硬沖不行,只能智取。李志貴沒什麼文化,但卻是個很會動腦子的戰士。他在琢磨拿下炮樓的最好辦法。望著噴吐著火舌的砲樓,李志貴忽然看見炮樓前的一條自然的雨裂溝,那是敵人射擊的死角。他心中一陣高興,在全班的火力掩護下,李志貴和另一名戰士迂迴到雨裂溝,慢慢接近了炮樓,李志貴將手榴彈塞進炸藥包,將炸藥包捆在一根長桿上,再用繩子連在手榴彈拉環上,把長桿伸向炮樓牆壁,一拉繩子,手榴彈冒出了火花,點燃了炸藥。一聲巨響,炮樓飛上了天,而他們連根頭髮毛也沒傷著,就這樣立了功。 晚上,李志貴帶上測量工具,和另兩名戰友向外市溝摸去。在離敵人工事不遠的地方,李志貴半跪著,拿測量桿量了溝深、溝寬,心裡計算著。就在這時,外市溝內側的環形鐵路上,嗚嗚嗚開過來一輛鐵甲車。 有情況,快趴下。 一個戰士不小心,蹬飛了一塊石頭,鐵甲車似乎發現了什麼,停了下來,打過一束探照燈。李志貴馬上和戰友們翻身滾到土坎下,重機槍橫掃過來,土石四濺。恰好這時一隻小野兔從刺眼的探照燈下跑過,裝甲車這才停止了射擊,開走了。 好險! 李志貴很快計算完畢,他在寓外市溝沿20多米的地方,釘了一個小木樁做標記。又在鄰近的地方做了測量,定下了地道藥室的位置。 在坑道爆破中,藥室是關鍵的關鍵,藥室不能挖得離溝太遠,又不能太近,萬一挖通了敵人一發現不就前功盡棄了嗎?太遠達不到埋住外市溝的效果,每個旅都有每個旅的高招。七旅在挖地道快要挖通時,夜裡派一個戰士,腰里綁上繩子,一直往外市溝爬,爬到李志貴立的那個標誌時,往回返。一量繩子,就知道地道該挖多少米了。二十一團團部通信班副班長徐墩說,他們班四個戰士,有兩個戰士就在用繩子測量時犧牲了。 當天晚上,二十團一連就在李志貴定下的標誌點分四組開始了土工作業。 8日16時30分,在野司的統一部署下,部隊向外市溝發起了進攻。 二十團首先在西兵營爆破成功。 李志貴算好了時間,猛地拉響導火索,外市溝被炸開兩個寬5米到10米的大缺口,像兩座土橋。突擊連順利衝過外市溝,迅速奪取了敵人的前沿陣地,並以果斷動作向兩翼發展,擴大突破口,僅用10分鐘就鞏固了陣地,掩護主力突入。二十一團也很快突破。在整個戰鬥過程中,敵人顯得不怎麼經打,只是一列裝甲車反撲了過來,被我們的戰士用手榴彈炸毀。 李志貴又一枚大功獎章掛在了胸前。 石家莊的第一道大門就這樣被我們英雄的戰士打開了。 朱德總司令在清風店戰役後檢閱了砲兵旅,他表揚了砲兵旅在這七八個月裡,從正太戰役算起,參加了六個戰役,連續作戰,尤其是清風店戰役,冒著敵機的轟炸,兩晝夜強行軍300裡,與步兵同時到達作戰地區,學會與步兵一起打運動戰了,這是了不起的事情。朱德撫摸著大砲,看前看後,並向旅長高存信提出了很多關於炮的問題。 他說,咱們的砲兵有發展,東北部隊的砲多,砲兵有十幾個團,千把門砲了;山東有一個砲兵縱隊,太行等地也有炮。你們也有一個旅了,很好。你們有前途,裝備好,還要繼續發展、擴大,將來要準備打出去。希望你們不要改行,要爭取當一輩子砲兵。 朱總司令還說,砲兵很重要,為步兵開闢道路,可以減少傷亡,炮不打口不開。你們過去打了不少勝仗,希望你們不要驕傲,要再接再勵,多打勝仗。這次打石家莊,擺在你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毛主席提出的陣地攻堅戰,砲兵對這個課題應該學得更好。要研究使用砲兵為步兵打開突破口,把敵人的碉堡打掉,支援步兵向縱深發展,擴大戰果。在戰術上要注意接近敵人,打炮時要猛,要突然,火力整齊集中。集中里面還要再集中。要注意運用不同地形實施射擊。不打則已,一打則打得猛,打得準,打得狠。 晉察冀軍區在朱德的提議和親自參加下,召開了砲兵和工兵幹部的戰前會議,朱德和指揮員們一起討論了攻石家莊的技術問題,共同決定了作戰計劃。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如何搞好陣地攻堅戰。朱德總司令說,石家莊是一座近30萬人口的城市,經過日本侵略者八年的侵占和國民黨兩年的經營,設有堅固工事,又有號稱80多里長內外兩道防御溝,對這樣的城市作戰不注意研究戰法行嗎?不注意學習戰術行嗎?總司令邊說邊從挎包裡取出一本《合同戰術》的書,說這裡的第四章,取得勝利的一般原則,你們都看看,對你們是不是有啟示?進攻戰一章,這裡有八段講進攻戰,結合你們自己的經驗,看一看講得有沒有道理?朱德說石家莊就是一個很好的大課堂,要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清風店戰役剛剛結束,砲兵旅黨委決定,搞三個星期的大練兵,人人爭當神砲手。白炳武是在清風店戰役後才當上瞄準手的。他說,戰鬥最激烈時,我們班的火砲輪子被炸壞,瞄準手隋紀銀和另一名砲手犧牲了,白炳武冒著炮火跑到火砲邊,迅速取下瞄準鏡,然後臥倒,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了瞄準鏡。他知道,瞄準鏡是火砲上最珍貴的東西。戰鬥結束後,白炳武把瞄準鏡交到了連部,連長讓白炳武接任瞄準手。白炳武知道,我們火砲少,彈藥缺,單炮直接瞄準抵近射擊是戰鬥的主要手段,瞄準手的責任很重。他說他一定爭取當神砲手。 這回有三個星期的訓練時間,這對白炳武來說是很寶貴的。白炳武使用的這門火砲是日式改造的三八野炮,實際上除瞄準鏡和砲身是日本造的外,其餘部件,有的是美國製造的,有的是德國製造的,也有我們自己修配的,大家稱這門砲是聯合國炮。雖然東拼西湊,也沒完全湊齊,瞄準鏡連水準氣泡也沒有,火砲的穩定性差,機件空回大,有時高低機打半圈砲身都不動。用這樣的砲打就是神仙恐怕也神不起來。 指導員說,這門砲,是步兵戰士把背包丟了,翻山越嶺才把繳獲的砲輪、方向機等零件送來的。為了保護這門砲,砲手王同佔獻出了生命。你一定要用這門砲打好。從此,白炳武刻苦訓練,除了正課時間,他還利用擦炮時間熟記各部件的性能特點,利用晚上餵馬時練習雙手同時裝定分劃,熄燈後,摸黑還練夜間裝定改裝分劃的技能。沒有手電,就抓幾隻螢火蟲放在小瓶裡,或用香頭、煙頭代替,檢查效果。雨天不能外出,就在屋里和全班用木頭做一個模型,練習協同動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個星期的訓練,白炳武摸清了火砲空回的規律,掌握了操作要領,連高低機、方向機每打1圈、1/2圈、1/4圈相應多少密位,都做到了心中有數,操作起來得心應手。在砲兵旅舉行的瞄準手比武大會上,白炳武表演了用毛巾蒙上眼睛進行裝定改裝,十個口令只差了兩密位,被旅裡授予“甲等模範瞄準手”。在他當瞄準手的兩年多時間內,他先後參加了大小戰鬥80多次,發射砲彈1000多發,其中單炮直接瞄準射擊砲彈有300多發,命中率在95%以上,甚至在200多米的距離外發射的砲彈能從敵人的砲樓的槍眼裡鑽進去,他獲得了“神砲手”的稱號也是當之無愧的了。 部隊晝夜向南急馳,隆隆的砲車也夾在其中。就要打石家莊了,戰士們望著這麼多門的大砲,都高興得合不攏嘴。 其實,比起敵人來,我們的砲還處於劣勢。晉察冀砲兵旅是剛剛成立的,只有三個戰炮團和一個教導團,火砲大部分是抗日戰爭時繳獲的。幸虧這次清風店繳獲了一批大砲和砲彈,還顯得多一些。但是,要以這些大砲打堅固設防的石家莊,就似乎不夠了。 野戰軍前委在戰前會議上決定,不僅在戰役部署上要集中優勢兵力,在戰術部署上也要集中優勢兵力,砲兵的大部分炮火配屬四縱。在四縱主要突破地段的範談村幾十米的突破口上,給敵人準備下了30多門火砲。 在一個突破口集中30多門火砲,這在現在是不足為奇的,可在當時火砲數量很少的情況下,敢於集中這麼多的火砲,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思想指引,我們是想不到也不敢這樣做的。李健說,石家莊的核心工事在市中心偏東,如果我們在市東部的範談村地段打開一個缺口,就可以以優勢兵力取最近的距離,沿中正路直搗核心工事,配合三縱從西南和其他方面的突擊,就可以很快把敵人分割包圍,迅速殲滅。我們越加感到野戰軍首長這一決定的正確。但是,我們炮確實少,怎樣在集中兵力的基礎上高度集中火力?這是當時炮旅幾個領導同志苦苦思索的一個重要問題,這關係到能不能在傷亡小的情況下迅速奪取石家莊。 必須把這個情況告訴廣大的指揮員,發動大家來出主意,想辦法。 一個個建議提出來了。 把步兵的山炮、迫擊砲連集中起來,結合野炮、榴彈砲統一組成強大的火力隊,把炮火轟擊與步兵連續爆破結合起來,給敵人來一個大合奏,掩護突擊隊的勇猛衝擊。 這個意見被上級採納。 根據任務、敵情、地形,預先將火砲有重點地組成砲兵群,每群再結合步兵建制內的火砲,區分為若干火力隊,主要突擊方向的火力隊要最強。根據當地地形及敵人工事情況,規定火力射擊區域,嚴密分工敵人碉堡的號數。這樣,在發起攻擊後,敵前沿的高碉低堡以及散兵壕就全部被壓制在我們的砲火之下。 首次遠射火砲,是對敵市內的發電廠一陣急襲,切斷了石家莊的電源。第二次是打雲盤山,在離敵人500米的一個土墳後面,九一式榴彈砲連的戰士正在摸黑構築工事,敵人發現了,以為是步兵,就大叫,八路呵,我們這裡有饅頭……敵人沒想到砲兵能在這麼近的地方挖工事。戰士們小聲說,別急,挖好工事後,請你們嚐嚐鐵饅頭。果然,五發砲彈送給了敵人的碉堡,步兵衝了上去。 拿下云盤山砲兵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下一個目標就是范談村了。 範談村這個地方,我們知道很重要,敵人也不傻,他也知道很重要,一旦突破,就直接威脅了核心工事。所以敵人在範談村的火力很強,裝甲列車也緊緊圍著範談村轉個不完,一會兒一趟,還不時地射擊。作為一個活動火力點,裝甲火車是太令人討厭了。四縱十旅砲兵連的陣地距離裝甲車1200米,砲兵連決心要打掉它。 戰前諸葛亮會上,二排長說,要在千米內打裝甲車,應該是百發百中,可是我們炮上沒有瞄準鏡。沒有瞄準鏡想打千米以外的活動目標,有一定的困難。 二排長是“解放兵”,他在國民黨軍隊中就是砲手,經驗豐富。 指導員杜福增說,裝甲列車是活動的,但它的行動路線是固定的。機車是裝甲列車的心臟,它又高又長被彈面大,擊中任何部位都能讓它癱瘓。我們是否可以選定預先瞄準點實行等待射擊。 大家一聽,這主意不錯,有道理。 但是,沒把握,太沒把握。我們只有三發砲彈,跑了一發都是犯罪,那時的口號是彈不虛發,炮炮命中。 杜福增沒有說話。 別看杜福增是政工幹部,他也是砲手出身,曾在軍區砲兵訓練隊學習過。杜福增記得曾用砲膛射擊打過那門架退式山炮,效果還不錯。而這門美式防坦克炮剛繳獲時,也是用砲膛直接瞄准在1000米距離上的目標,也很準確。杜福增知道裝甲列車對我步兵威脅很大,而對付它只有這門沒有瞄準鏡的防坦克炮。革命戰士的責任感使這位指導員有了很大的勇氣,他說,讓我來試一試。 杜福增用望遠鏡詳細觀察了敵人陣地的情況,選定了鐵路後面相距20多米的兩顆大樹作為標定點。裝甲列車的速度是每秒八到十米,1200米的射擊距離,砲彈飛行時間是兩秒多一點。杜福增用砲口下沿對準左邊的大樹,待裝甲列車到達右邊大樹時,即開砲射擊。 按照這個方案做了準備,只等裝甲列車過來。 上午10點剛過,裝甲列車真來了,杜福增命令砲手各就各位,一砲手在右側做好擊發準備,杜福增在左側用望遠鏡通過火門口觀察,當裝甲列車進入右邊標定點時,他下達了放的口令。 砲彈呼嘯而出,裝甲列車應聲停止。 在大砲兩側單人掩體裡的機槍射手高喊打中了,打中了。 沒等敵人醒過神來,杜福增立即調整砲口瞄準了裝甲列車上的兩個砲塔,又連中兩發。 三發三中。 四五分鐘後,裝甲列車發現了目標,才開始猛烈射擊。在火力掩護下,又開來了一輛裝甲列車,才把這打壞了的裝甲列車拖走。從此,裝甲列車再沒有敢在這一帶露面。 直接瞄準射擊成了大砲的主要射擊方法。李健說,因為我們的砲彈太少,如果用一般的間接射擊是很難完成任務的,只能抵近射擊,直接瞄準,保證每一發砲彈都命中目標。砲彈對砲兵來說,比生命還寶貴。在當時,每一發砲彈都是戰士用鮮血換來的。不要說在那時,就是以後打太原,砲兵旅打三發以上的砲彈,都要經過兵團首長批准。 在砲兵指揮員會議上,砲兵旅旅長高存信讓大家討論。 我們能不能抵近射擊? 一些同志提出,這不同於野戰,敵人火力強,又有工事,射擊目標都標定了,抵近射擊太冒險了吧?像我們這樣的重砲,主要是打技術,應該放在後一點。 這是有道理的,一旦被敵人發現,這麼重的砲,躲都躲不了,那損失就太大了。 大部分人認為,我們技術裝備差,砲彈少,只有大膽抵近射擊,才能發揮大砲的威力。一個年輕的指揮員說,我們砲兵要技術,但也應該要勇敢。 砲兵旅最後決定,抵近射擊外市溝,同時做好防敵人突然襲擊的準備。 野炮一連的戰土小李說,上級決定就是對我的心眼兒,靠得近近的,給敵人來一個底朝天。老王說,這才過癮呢,把炮推到敵人鼻子底下,一炮一個大砲樓。小高說,近戰是對的,但我們要注意隱蔽地接近敵人,給敵人來一個措手不及。野砲連連長張得明說,小高講得對,我們應利用夜暗的條件,從交通壕里把炮輕輕地推向敵人的前沿。我們不僅要靠勇敢,也要靠智慧。 7日的黃昏,砲兵旅的戰士用布把牲口的四隻蹄子全部用布包起來,戰土嘴裡咬著柴禾棍,怕出聲音,神不知鬼不覺地又拉又推,走了一晚上,把大砲推到了距敵人前沿幾百米的公路處,送進事先挖好的戰壕里,把大砲埋入了地下,上面用大蓋布蒙好,撒上土。再加上周圍殘存的斷牆,根本看不出來這裡有憤怒的砲火在等待著。第二天,敵人的飛機在上空轉了一個圈又一個圈,卻沒有發現這個重砲陣地。 能打一萬米的火砲就這樣上了“刺刀”。 砲兵戰士像對待一個重大的節日一樣,準備著總攻的時刻。 下午4點,總攻的信號一來,埋伏了整整—天的砲兵戰士迅速打開牆洞,掀開砲布,昂起了砲身。還沒等敵人叫出聲來,我們的重砲就響了,砲彈像急雨一樣傾瀉到敵人陣地上。砲兵連長李巨魁說,開砲就命中,就直接用砲筒打,百發百中,一點都不誇張,就五六百米的距離,再小的目標也跑不了。李連長說,打漕河時,更近,才50米,敵人的手榴彈都能扔到我們身上。我們不勇敢不行,我們連就3門九○加農炮,砲彈就那麼幾發,捨不得打,一發砲彈就相當於一戶中農的家產。轟一響,—個中農破產了。我們砲兵愛砲彈如寶,怎麼愛?就是近,只能一個—個都讓它起作用。就是打太原,打了那麼多天,一門砲也才打了30多發砲彈。 李巨魁說,華北解放戰爭這幾年,砲兵沒有不立功的連隊,都是功臣連。 在一個突破口上,30門火砲一起發射,一分鐘內發射砲彈300餘發,為步兵開闢了前進的道路。 打進石家莊後,迫擊砲更是炮炮上了“刺刀”,採用了間壁射擊的方法,從一個院落打另一個院落的敵人,消滅了街巷戰鬥中的死角,減少了傷亡,而進展卻相當快。戰後總結時,朱德總司令說,砲兵起了很大的作用,這次集中幾十門砲打一個突破口的辦法很好,這就學會了使用砲。炮、炸協同,打開突破口;炮、炸、步協同,鞏固了突破口。 戰士們在戰鬥中總結了很多好經驗,像迫擊砲平射,這就是抵近射擊。一般迫擊砲的45°是打得最遠,戰士們創造性地把砲口朝天,豎成85°,迫擊砲可以隔牆打,砲彈升到空中就落下,可以打障礙物後面的死角。這樣,炮就比機槍還好使,三四百米行,幾十米也行,一個人就可以操作。戰士們還發明了小鞭趕砲彈,炮尾改裝拉火,用手指粗一個棍,拴上一根繩子,捆在砲彈上。砲彈放一半在砲膛裡,猛往後一拽,砲彈往後一撞,撞上撞針,就平著出去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剛開始不敢,不敢怎麼辦?貼著敵人的砲樓,砲口豎不起來,貼著地皮,平著勁太小,沒後坐力,砲彈就飛不遠,用手給個後坐力也不行。農民有農民的辦法,牛不走,不是用鞭子趕嗎?砲彈不走,也用鞭子趕個試試。一試,成了,一打一個準。其實這就是小孩玩陀螺的法子,一抽,一轉,砲彈就飛出去了。 迫擊砲手每人都有一個小鞭子,用來趕砲彈。後來還發明了炮送炸藥。炮筒多長,木頭就多長。木頭的粗細和砲彈差不多,把砲彈和木頭連接好,砲彈固定在木頭上,卸下砲彈尾部的四個翅,綁上炸藥,一個孔可以放一個藥包,捆緊,裡面可以放上雷管,也可以不放。這樣,一下就把四個炸藥包送上去了。 清風店繳獲了不少迫擊砲,每個營都有了迫擊砲連。為了打石家莊更有把握,砲兵旅還專門請了在劉伯承那裡的神砲手趙章成來當教師,臨時培訓迫擊砲手。趙章成是有名的紅軍神砲手,曾在馮玉祥部隊幹過砲兵,到了延安,在砲校當教導隊長。最出名的是他用僅有的三發砲彈為紅軍開闢了通往大渡河的道路。大家都叫他趙老頭,其實他並不老,才40多歲,但在十幾歲的戰士面前,他就顯得老了。趙老頭確實有經驗,根本不用瞄準鏡,也不用方向盤,炮一放,他馬上就報出角度,指頭一比,530米,距離就出來了。一量,一米不差。只見他用兩腿夾著兩個砲彈,左肘將砲身上部架住,右眼與炮上的瞄準線成垂直線,以便瞄準目測距離。打得很快,老鴉飛一樣,十幾發砲彈就從他手底下出去了。一般八二炮可打150米,加半個藥包可打220米。 9發9中迫擊砲神射手楊貴長,是立功砲連四班的班長,他說,我是老粗,但我學算術很努力,會算術就準確多了。但還是要多打多研究,不光看重各種炮的特點,尤其要看自己炮的特點,一個炮跟一個炮不一樣,一個型號的砲也會因為零件變換而使特點不一樣。要研究自己的砲,說明書上說底炮打200米,加一個藥包遠300米,而我們這炮這樣打就不准。底炮打250米,加一個藥包就350米,加兩個就打950米。 大砲都作了分工,山砲彈道彎,打高;野炮打低,迫擊砲打戰壕。間壁射擊更是創造,專打核心工事,牆太高,手榴彈都不一定扔上去,把迫擊砲的砲口豎起85°,幾乎就朝著天,砲彈就隔牆打過去了。 確確實實是“攻堅戰術開新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