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決戰濟南:解放戰爭檔案

第14章 濟南概況

位置:濟南是山東省省會,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山山地的北緣,黃河南岸。北緯36°14'~37°04',東經116°30'~117°44'。東鄰淄博,南依萊蕪、泰安、肥城,西靠平陰,東北與鄒平接壤,西北與濟陽、齊河隔河相望。總面積4,875平方公里,市區範圍東至韓倉,西至玉符河,南至石房峪,北至黃河(含鵲山),東西約33公里,南北約18公里,面積483平方公里。 山東省議會位於原貢院舊址,清末,取消科考,興辦教育,將貢院原為科考考生準備的近9000間號舍全部拆除,利用貢院原新號捨地皮,蓋起仿英國議會大廈形式的山東省諮議局。建築為穹隆頂,兩層,內設木製連椅多排。民國後改稱山東省議會,國民黨時期改為省黨部。當年因議員們毫無實權,只能像鳥一樣天天在裡面瞎嚷嚷。而其圓形建築的外觀像鳥籠,濟南人又稱議會建築為“大鳥籠子”。

沿革:商古譚國地。西周至戰國,屬齊國。秦代,屬濟北郡。西漢置濟南郡,屬青州,是“濟南”地名的最早記載。 “濟南”因地處濟水之南而得名。公元前164年(漢文帝十六年)置濟南國。公元前154年復為郡,治所東平陵(今章丘平陵城東北)。西晉永嘉末年(公元313年前後)郡治移至歷城(今濟南舊城裡)。其後,歷北朝、隋、唐,置郡置州,多有更替。北宋時為齊州,1116年(政和六年)為濟南府。元改設濟南路。明代復置為府。 1368年(洪武元年)置山東行中書省,洪武九年移省治於此。清相沿未改。民國二年,府廢,全省置四道,濟南屬岱北道,並為道治。 1914年5月,岱北道改稱濟南道,下轄27縣。 1927年全省分為十一道,濟南屬濟南道。 1929年7月,析歷城縣城和城外商埠及其四郊,設為濟南市。

地形:地處泰沂山區北緣與華北平原南緣的接境帶上,地勢南高北低,可分為三帶:北部臨黃帶,處黃河及小清河之間,屆黃河沖積平原,海拔由西向東自36米逐漸降至12米,中部山前平原,處於小清河南岸至南部山區的北緣,地勢南高北低,海拔30米~100米,地面坡度6°~8°左右,有200米以下的小山分佈其間;南部丘陵山區,西起長清,東至章丘,其間群山起伏,高度一般在300水~900米,比高在200米~500米之間。全市山地和丘陵面積為2,779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57%,平原1,974平方公里,佔40.5%,水面122平方公里,佔2.5%。 山脈:境內山脈屬泰山山脈北支,自西向東綿延百餘公里的山脊線(分水嶺),為本區的最高處。主要有黃巢寨(629米),摩天嶺(989米),長城嶺(869米),梯子山(976米),曹曹峪頂(603米),九頂山(833米)。分水嶺以北,西端有馬山(512米),穆格寨(527米),靈巖山(684米)等南北縱向山脈;中部有天馬頂(884米),黑山寨(780米),康王頂(535米),興隆山(528米)等西東橫向山脈,東部長白山為南北縱向山,最高處為沫湖頂(826米),並有400~600米的山峰多座。市區北部平原上,偶有孤山突起,較著名的有鵲山、華山,標山、藥山等。其高度一般在幾十米左右,最高為華山(197米)。濟南勝景“齊煙九點”,即指這些孤山而言。

河流:主要有黃河,小清河兩個水系。黃河自長清縣入境,經郊區、歷城,章丘,沿本區北部邊界,流向鄒平,境內全長134公里。主要支流有南大沙河;北大沙河、玉符河等。小清河發源於濟南的泉群,東向流經歷城、章丘、鄒平,由壽光縣羊角溝入海,全長約240公里,流經本區長度76公里,境內主要支流為繡江河。 湖泊:大明湖,位於濟南舊城北,水面0.46平方公里,主要由泉水匯集而成,為濟南主要風景區。白雲湖,處章丘北部,面積17.4平方公里,水面積7.5平方公里,芽莊湖,處於章丘東北部,面積5.38平方公里。 商業:濟南向為商賈薈萃之地。清末開埠後,逐步發展成為華北地區重要商業城市,為魯、豫、晉三省貨物集散地。解放前夕,物價飛漲,市場凋敞,民族商業不振。解放後,濟南商業恢復發展很快,隨著三大改造的完成,逐步建成了以國營商業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統一市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商業服務業在“對內搞活、對外開放”方針指導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榮景象。

土特產品:濟南蓮藕,產於郊區北園和沿黃一帶,分紅蓮和白蓮兩種,其中白蓮藕品質最好,食之清香甜脆。明湖蒲萊,為著名水生蔬菜,有青皮、紅皮兩種,質地鮮嫩,味道清馨,“奶湯蒲菜”、“鍋煽蒲菜”為濟南名吃。黃河鯉魚,為眾多鯉魚品種中之上乘,濟南“糖醋鯉魚”,外焦里嫩,鮮美可口,是北方名菜。刺繡,已有80餘年的歷史,以絲繡,髮繡著名,造形生動、逼真,層次分明,享譽中外,特別是以烏髮為絲仿中國水墨畫繡織的髮繡,更是別具風格。羽毛畫,利用各種羽毛的天然色澤拼剪粘貼而成。其中的山水畫,把中國水墨畫和水彩畫溶為一體,自然,逼真,立體感強;面塑,濟南面塑藝術始於近代。六十年代以後,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吸取國外的浮雕透視法,創造出一種浮雕面塑,造型生動傳神,色彩艷而不俗,鄉土氣息濃郁,深受國內外歡迎。

教育:1983年與1949年相比,小學由1,050處增加到2,223處,在校生由10 5萬人增,加到35 8萬人,適齡兒童入學率已達97 89%,中學由18處增加到360處,在校生由1 1萬人增加到16 2萬人,中等專業學校由2處加到35處,在校生由0 2萬人增加到1 3萬人,大專院校由6處增加到13處,在校生由0 3萬人增加到1 9萬人。近年來,各種成人高等教育發展迅速,1993年在電視大學、函授大學、夜大、職業大學學習的9,139人。中等教育改革也在積極進行,1983年職業中學,職業班的在校生7,667人。幼兒教育也有較大發展,1983年幼兒園250個,幼兒班2,469個,在園幼兒5 9萬人。

文化藝術:2001年計有文化、藝術館、站98處,影劇院25個,電影放映單位113個,各種專業藝術團體16個,工人文化宮2個,博物館2個,省、市級公共圖書館2個,基層圖書館、室2,000多個,1983年,出版各種圖書829種,印行31,168萬冊;各類雜誌37種,總印數為2,478萬冊,報紙13種,共印32,245萬份,各類書店、圖書代銷點100處,售書2,025萬冊。 呂劇是山東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濟南市呂劇團在繼承和發展呂劇藝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該團演出的《借年》、《鬧房》,《小姑賢》、《姊妹易嫁》、《逼婚記》等優秀劇目膾炙~口。近年來,該團又創作了一批題材各異的現代劇目,其中在全省獲獎《清水店》在全國獲獎。

濟南是曲藝之鄉,素有“曲山藝海”之稱,主要曲藝形式有大鼓、山東快書、山東琴書、山東評書等。曾湧現出謝大玉、鄧九如、傅泰臣等全國著名的曲藝表演藝術家。 濟南的雜技藝術不斷發展。市雜技團1982年和1983年先後赴日本、美國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在1984年全國雜技比賽中,《蹬板凳》獲銀質獎。 濟南的民間藝術形式多、流傳廣,至今有十幾種在濟南城郊流行。如旱船,四蟹燈、龍燈、高蹺、彩船、竹馬燈、花瓶、武八仙,仙鶴燈、貓蝶富貴、坐轎,七巧圖等,內容豐富,技藝高超,深受群眾歡迎。 創辦機器局:1875年(清光緒元年),山東巡撫丁寶楨奏准在濼口附近創辦山東機器局,設備由國外進口。經兩年籌建,於1877年正式投產。 1879年生產火藥13 8萬確,子彈10萬粒。這是濟南最早出現的近代工業。

濟南開埠:1904年(光緒三十年)5月,北洋大臣袁世凱會同山東巡撫周馥奏准,將膠濟鐵路沿線的濟南,濰縣、周村開為商埠。 1905年擬就濟南商埠租建章程,將濟南西關外4,000餘畝土地劃為商埠區,各國商人和華商在界內“照章租地,建造屋宇棧房”,並“可任便往來,攜眷居住貿易”。 1906年1月10日正式舉行開埠典禮。自此,外國資本開始滲入濟南。 “五四”愛國鬥爭:1919年4月,中國政府收回山東主權的外交努力遭到失敗,激起了山東暨濟南人民的極大憤慨。 4月20日,山東各界10萬人在濟南舉行國民請願大會,強烈要求收回山東主權,懲辦賣國禍首。 5月2日,濟南3千多搬運工人在北崗子舉行收回青島的演說大會。爾後,濟南人民連日舉行集會遊行,中等以上學校宣布總罷課,罷課學生組成“十人團”到城鄉進行愛國宣傳,商人宣布罷市,千名工人集會,決定罷工、抵制日貨。出現了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的愛國鬥爭高潮。

濟南建黨:1920年,王盡美、鄧恩銘等人組織進步團體勵新學會,出版《勵新》月刊,宣傳新思潮,1920年10月開始籌備建立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5月,創辦《濟南勞動周刊》,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 7月,王盡美、鄧恩銘代表濟南共產主義小組赴上海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回濟後,成立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1922年5月,正式建立了中共濟南直屬小組,王盡美任組長。同年7月,中共濟南直屬小組擴大為中共濟南直屬支部,王盡美任支部書記。 濟南慘案:1928年4月,蔣介石在英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打著“統一”的旗號,繼續“北伐”。日本帝國主義為侵占山東,阻止英美勢力向北發展,悍然出兵濟南。 5月1日,蔣軍開進濟南,日軍即尋釁開槍打死中國軍民多人。 3日,日軍又大舉進攻,對中國軍民進行瘋狂屠殺。國民黨政府山東特派交涉員蔡公時及17名外交人員也慘遭殺害。 8日,日軍重砲攻城。 11日,濟南全城陷於敵手。日軍進城姦淫擄掠,無所不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濟南慘案”。據調查,在濟南慘案中,我國同胞6,100餘人被殺害,1,700餘人受傷,財產損失達2,900多萬元。

青年學生南下請願:九·一八事變後,濟南青年學生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愛國請願鬥爭。 12月4日,濟南高中學生集會,要求“武力收回東三省”,並於5日去車站,準備南下赴京請願,但路局拒絕發車。 7日,濟南省立高中,一師,女師、鄉師、正誼、育英等12校2千多名學生匯集車站,組成“濟南學生赴京請願團指揮部”,佔領車站,展開了臥軌截車扣車的鬥爭,並派代表赴省府交涉。 8日,省府被迫答應備車,當天學生即乘車南下,10日到達浦口,在南京開展了請願,示威鬥爭,迫使蔣介石出面會見學生。 濟南戰役:1948年9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向濟南發起攻擊。經過8晝夜激戰,於9月24日攻克濟南。國民黨“第二綏靖區”所屬守城部隊11萬餘人,除吳化文率部2萬人在戰場起義外,全部被殲。 “第二綏靖區”司令長官王耀武逃到壽光被俘。 李清照(1084~1151)號易安,濟南人,宋代傑出女詞人。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佚。後人輯有《漱玉詞》,今人輯有《李清照集》。李清照長於詞,能詩能文,兼善書法,繪畫。她的詞清麗婉約,獨秀一枝,詩文則筆力雄健,情辭慷慨。在我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張養浩(1270~1329),字希盂,號雲莊,濟南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散曲家。仁宗時為監察御史,因上書批評時政,得罪權臣,遭陷罷官。延祜時任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因感宦海漂泊,風雲莫測,以父老為由,棄官歸隱故鄉。天歷2年關中大旱,應召任陝西行台中丞,夜以繼日賑救災民,整頓吏治,積勞病卒。他的作品大膽反映民生疾苦,流露出對官場和時政的不滿。有散曲集《雲莊閒居自適小樂府》、文集《歸田類稿》等。 李攀龍(1514~1570)字於鱗,號滄溟,歷城人,明代著名詩人,嘉靖進士,授刑部主事,官至河南按察使,為當時詩壇領袖,名列“後七子'之首。他繼承“前七子”的複古旗幟,主張“文必西漢,詩必盛唐”,著有《滄溟集》、《古今詩刪》,《白雪樓詩集》等。 魯伯峻(1895~1927)名廣德,濟南市人,山東早期共產黨人。 1923年春領導“非基督教大同盟”,開展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宣傳活動,轟動濟南。 1924年以後在濟南,青島一帶從事職工運動。 1927年在中共山東省委負責宣傳和農運工作。是年5月23日在千佛山下犧牲。 劉慶祥(1919~1966)濟南市辛莊人,著名勞動模範。 1950年創造了我國第一台“對板精窘機”,榮獲全國工業勞動模範稱號,出席全國工農業勞模第一次代表大會。同年九月入黨。歷任濟南機床二廠工會副主席、副廠長,濟南市副市長、市總工會副主席。 1966年2月6日病逝。 孔慶三(1926~1950)濟南人。中共黨員。 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任班長。同年11月27日在朝鮮鹹鏡南道長津郡新興里戰鬥中,似自己的肩膀當砲架掩護突擊隊進擊而犧牲。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朱文奇(1958~1981)山東電影洗印廠工人,中共黨員。 1981年1月21日,在大明湖為搶救落水兒童而獻身。中共山東省級機關委員會授予他'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他為革命烈士。 趵突泉:位於市中心趵突泉公園內,居七十二名泉之首。泉自地下岩縫中湧出,三窟並發,浪花四濺,勢若鼎沸。泉北的濼源堂建於宋代,西南的觀瀾亭建於明代,中立“趵突泉”、“觀瀾”、“第一泉”等明清石碑:後院牆壁上嵌有明清以來詠泉石刻若干,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紀念堂在趵突泉東的漱玉泉畔。 珍珠泉:七十二名泉之一。泉自地下上湧,狀如珠串,故名。泉水匯成水池,約1畝見方,清澈見底。明天順元年(1457)在此建德王藩邸。附近還有濯纓、王府,溪亭等10處名泉,組成珍珠泉群,均流入大明湖。清劉鶚描繪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即是這一帶景色的寫照。 黑虎泉:七十二名泉之一。源出懸崖下深凹之洞穴中,泉水經三個石虎頭噴出,波瀾洶湧,水聲喧騰。附近有琵琶、金虎、匯波、溪中、瑪垴、九女等名泉14處,組成黑虎泉群。泉對面有“解放閣”,是為紀念濟南解放而建,台基高10米,上嵌陳毅手書“解放閣”金色大字,雄偉壯觀。 五龍潭:七十二名泉之一。由五處泉水匯注而成,水深數尺,廣約畝許,狀若深潭。相傳唐代名將秦瓊居此,昔有“大唐護國公秦叔寶之故里”碑。周圍尚有古溫泉、月牙泉、懸清泉、醴泉、江家池等泉水21處,組成五龍潭泉群。 大明湖:位於舊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處泉水匯成,湖面46 5公頃。湖水浩渺,綠柳籠煙,景色綺麗。清人劉風誥詠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句。湖東有紀念宋代文學家、齊州知州曾鞏的南豐祠。還有鐵公祠、歷下亭、北極閣,匯波樓,辛棄疾紀念館、小滄浪、遐園名勝古蹟。 千佛山東古名歷山,傳說帝舜耕稼於此,又名舜耕山。隋開皇年間(581~600)因岩石鐫佛遍布山崖,遂稱千佛山。該山海拔285米,層巒疊嶂,蒼秀涵幽。山腰有唐貞觀年間(627~649)始建的興國寺,寺內千佛崖有隋開皇七年至唐貞觀年間雕造的佛像多尊。崖下有極樂、龍泉、黔婁等洞,洞內亦有石佛造像。 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市區南部英雄山麓,1949年始建,1968年竣工,總面積約39萬平方米,是山東省規模最大的陵園之一。園內建有革命烈士紀念堂。北部山巔建有烈士紀念塔,塔為乳白色花崗岩砌成,平面呈長方形,通高34 28米,塔身南北兩面鐫刻著毛澤東親筆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塔”七個鎦金大字,雄偉壯觀。陵園南部為烈士墓地,著名烈士王盡美、鄧思銘、魯伯峻、劉廉初等均安葬於此。 全書結束!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