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決戰太原:解放戰爭檔案

第13章 附錄二:太原歷史沿革

太原,古稱晉陽。始建於公元前497年,距今有2400多年曆史。從公元979年宋毀晉陽城,後在唐明鎮重建太原城算起,也有1000多年了。 公元前497年,春秋時期,晉國公卿趙簡子命家臣董安於建造晉陽城。董安於徵集民工,在龍山腳下,晉水與汾水匯流的三角地帶,修築了堅固的城堡,在今太原城區西南15公里的古城營村一帶。因城堡建在晉水之陽,故取名晉陽。這就是晉陽城的雛形。之後,趙簡子的另一家臣尹鐸繼續加以修治,增築壁壘,聚集糧草。這樣,晉陽城初具規模,成為當時一個堅固而富裕的城市,並且做了趙國的都城。 晉景公十二年以後,晉國權力逐漸分散,形成知、趙、韓、魏、範、中行“六卿專政”的局面。公元前453年,六卿之一的知伯掌握了晉國的實權,他兼併了范氏、中行氏之後,又聯合韓、魏攻打趙襄子(簡子的次子),襄子退守晉陽。由於晉陽城郭堅固,聯軍圍攻不下,知伯“遏晉水以灌晉陽”,晉陽城在汾水、晉水合流圍困下抵抗了一年有餘。危急之中,趙襄子派人深夜出城,說服韓、魏,訂立同盟,約定日期,裡應外合,三家共擊知伯,知伯大敗,被殺。爾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始有“三晉”之稱。趙襄子依靠晉陽,逐步向北發展,一直到達大同一帶,促進了雁門關南北的文化交流。

公元前248年,即秦莊襄王二年,秦派蒙驁攻打趙國,佔據了晉陽。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改置太原郡。從此,晉陽城也就叫太原城了。 秦漢之際,北方少數民族匈奴強大起來,逐漸向今陝北、晉北擴張。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為抵禦匈奴,派韓王信坐鎮北方,改太原郡為韓國,都城晉陽,成為北方邊防重鎮之一。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又把雁門郡和太原郡劃在一起,稱為代國,封他的兒子劉恆為代衛。晉陽又成為代國的都城。東漢時,太原易稱并州。由於晉陽在兩漢時所處的重要位置,加上手工業、商業的發展,被稱為“東帶名關,北逼強胡,年谷獨熟,人庶多資,斯四戰之地,攻守之場”的邊防重鎮。 公元304年,匈奴人劉淵在左國城(今離石縣)建都,自稱漢王,分兵攻取高平、屯留、平遙、介休,矛頭直指晉陽。西晉并州刺史司馬騰逃跑後,繼任刺史劉琨在晉陽人民的支持下,招募兵馬,構築城堡,自衛抗擊,與劉淵對峙交戰長達9年。劉琨失敗後,從公元318年至396年的70多年間,晉陽曾被當時稱為“五胡”的後趙、前燕、前秦、西燕、後燕交替攻占,長期處於兵荒馬亂之中,人民飽受戰爭流離之苦。

公元396年,北魏軍40萬從平城(今大同)攻入晉陽,置太原郡。公元500年,秀容(今忻州地區)酋長爾朱榮乘虛佔據晉陽,掌握了北魏實權。公元530年,爾朱榮被北魏孝莊帝殺死,他的部將高歡於公元532年進入晉陽。高歡依據晉陽的險要地形,建立了“大丞相府”。以後,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都城在鄴(今河北臨漳),而實權仍由官居晉陽的高歡操縱著,晉陽是實際上的政治中心,當時稱作“霸府”。 公元550年,高歡之子高洋篡奪東魏政權,自立為齊皇帝,歷史上稱為北齊,從北魏到北齊,晉陽始終保持著“別都”的地位。北齊的歷代皇帝幾乎每年都往來於晉陽、鄴城之間。因為晉陽是北齊的創業之地,高氏特別重視對城市的修建。公元567年,後主高緯在高歡修建晉陽宮的基礎上,修建了大明殿。公元577年,幼主高恆又修建了晉陽十二宮,其壯麗程度超過了鄴城的宮殿。北齊統治者為了遊覽,還在晉祠蓋樓台、鑿池塘,修建了讀書台、望川亭、“魚沼飛梁”以及“善利”、“難老”兩個泉亭。與此同時,高氏在晉陽西山修建了天龍寺、童子寺、法華寺,依山鑿窟,鐫刻石佛。這就是保存至今的珍貴的天龍山石窟藝術的來歷。這個時期,晉陽城內商業興盛、市面繁榮,成為北齊的重要商埠。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為了防禦外患,隋文帝楊堅封他的次子楊廣為晉王,駐守晉陽。公元605年楊廣即位,史稱煬帝。因為晉陽是他的“龍興”之地,他徵集百姓,大興土木,對晉陽城進行了更大規模的擴建。在晉陽宮外築起城牆,叫做“新城”,又在城邊修了一座“倉城”,並重修了“晉陽宮”。隋煬帝的窮奢極欲、荒淫無道激起了廣大人民的反抗,太原留守李淵利用農民起義的時機,以晉陽為根據地,招兵買馬,擴展勢力。 公元617年,李淵父子從晉陽起兵,次年攻入長安,推翻了隋政權。李淵取代隋朝後,因他據唐叔虞的封地而得天下,所以立國號為唐。唐王朝對晉陽的建設倍加重視,不斷進行擴建。當時晉陽城主要在汾河西岸,稱為“都城”或“西城”,城中有大明城、晉陽宮和倉城。汾河東岸是東城。東城與西城之間有中城,正好跨在汾河之上。都城與東城、中城相連,號稱“太原三城”。城外風景如畫,城內古剎宮闕林立,香火鼎盛,商販雲集,可稱晉陽的黃金時代。公元690年,唐定太原為北都,公元724年改太原為北京,與都城長安以及南京(成都府)、西京(風翔府)、東京(河南府)合稱“五京”,達到了鼎盛時期。在唐代,太原的手工業、商業十分發達,是全國貨幣鑄造中心。鐵製武器日臻完善,鐵鏡、銅鏡盛譽全國,并州剪刀鋒利無比。詩人杜甫曾有“焉得併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的詞句。此外,晉陽的硝石、葡萄酒都是當時的貢品之一。晉陽不僅都市繁華,而且人文薈萃,風流輩出。詩人白居易、文學家王翰、工部尚書喬琳、宰相狄仁傑都是太原出生的唐代名人。詩人李白、杜甫也都來過晉陽,李白還留下了“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寫翠娥”的詩句。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回到晉陽,遊晉祠時親自撰寫了“貞觀寶翰”——《晉祠銘并序》碑文。這是國內現存最早的行書碑。

由於晉陽城池堅固,兵精糧足,從唐末到五代多次成為割據勢力的根據地。公元907年,朱溫篡奪唐朝政權,在汴梁(今開封)建立了後梁(公元907—923年)。佔據晉陽的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沿用“唐”號與朱溫對壘,朱溫曾派六路大軍進攻晉陽,均未奏效。李克用死後,其子李存勗於公元923年建立了後唐。公元932年,後唐大將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了奪取政權,投靠契丹,借助其兵力滅掉後唐,建立後晉,割地稱臣,在晉陽做了“兒皇帝”。次年遷都汴梁。公元947年,後晉大將劉知遠又在晉陽稱帝,建立了後漢。劉知遠與其子劉承佑一共做了4年皇帝,就被大將郭威推翻。公元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定都汴梁。此時,劉知遠的弟弟劉崇又在晉陽稱帝,同後周對抗,史稱北漢。後周對北漢進行攻擊,一直打到晉陽城下,終末攻克。

公元960年,趙匡胤推翻後周,建立北宋後,決計消滅北漢,完成統一大業。從公元969~979年的10年間,趙匡胤和他的弟弟趙光義“御駕親征”,三下河東。前兩次均以失敗告終,直至公元979年第三次出征,經過5個月的圍攻,方攻下晉陽。趙光義痛恨晉陽城池堅固難下和人民頑強抵抗,說這個地方是“盛則後服,衰則先叛”,下令燒毀晉陽城。大火過後,歷經春秋、戰國、漢唐一千餘年經營的古城,化為一片焦土。為了防止晉陽復起,次年,趙氏又引汾、晉兩水漫灌遺址,並將城西繫舟山的山巔剷平,曰“拔龍角”。現在晉陽古城的遺跡,僅有古城營村西二里的斷壁殘垣和村北的“殿台”。附近的東城角、南城角、晉陽堡、城北村,都是因古晉陽城而得名的村莊。

趙光義焚毀晉陽城後,許多老百姓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分住在原晉陽城北30裡的唐明鎮和三交村。唐明鎮在當時是一個僅有一條街的小村莊,在今太原城區西羊市一帶。公元982年,為安置流民,趙光義委派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鎮基礎上修建了太原城。全城面積約2.2平方公里,築四門,東曰朝曦,南謂開遠,西叫金肅,北稱懷德。城內不修十字路,只修丁字街,意思是取“釘”的諧音,釘住“龍脈”。現在太原仍有許多丁字街,即是當時的遺跡。建太原城後,因趙氏忌諱“太原”、“晉陽”的名稱,改設平晉縣;太原府降為并州軍事,移治榆次縣。 公元1059年,宋復置太原府,並對太原城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建。宋真宗(公元998年—1022年在位)時,知州陳堯佐為阻止汾水氾濫,在河東修築長堤,並引水瀦成一條長3公里的湖泊,湖畔植柳樹幾萬株,曰“柳溪”,與東山虯勁蔥蘢的古柏相互輝映,自然環境十分優美。晉陽城又逐步建設發展起來,恢復了往日的繁華。所以宋元時,有“花花真定府,錦鏽太原城”的美譽。元代大詩人元好問描繪太原地理形勢時說:“晉陽有北門之重,山川盤結,士馬強盛,天下名藩巨鎮,無有出其右者”。宋代太原的工商業也很繁榮,手工業、陶瓷、冶煉業尤為發達。當朝在這裡設立河東監,鑄造銅錢,並製做銅鏡,作為貢品,還設置“官窯”,孟家井、冶峪生產的“木理紋瓷”,在全國獨樹一幟,頗負盛名。

公元1125年,金兵南侵,兵分兩路進攻開封,西路大同指向太原。這時宋朝駐太原的巡撫童貫聞風逃走,太原人民在知府張孝純、副總管王禀率領下英勇抗敵。經過8個月的浴血苦戰,終因矢盡糧絕而失陷。 公元1218年,新興的蒙古軍在木里華指揮下佔領了太原,結束了金人對太原長達80餘年的統治,建立起元朝的地方政權。開始設太原總管府。元代的太原,是製造兵器的中心,手工業和商業貿易也有過一度的繁榮景象。由於蒙古貴族對漢族人民的歧視和壓迫,民族之間、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公元1348年以後.全國各地掀起了反元起義的大風暴。太原附近發生了三次大規模戰鬥。這時,駐紮在山西境內的兩個蒙古族將領又大起內訌,一個駐兵大同,一個駐兵太原,展開了混戰,許多太原老住戶都在戰爭中死亡或流落他鄉。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統一中國後,封他的三兒子朱木岡為晉王。當時元朝的殘餘勢力,特別是元順帝的丞相擴廓仍然在晉北一帶舉兵活動,所以從河北的山海關到甘肅的嘉峪關,設置了9個重鎮,並將太原列為九邊重鎮中的首要城市。 1376年,晉王的岳父永成侯謝成,為便於軍事防禦,進一步修建了城池,築起了堅實的城垣。在宋的基礎上向東南北三面進行了擴展,建成了周圍27裡的太原城。城牆高3丈5尺,外麵包磚,內夯以土,壁壘森嚴。城牆外挖有城壕,深3丈。城上四角建大樓12座,週垣建小樓92座,敵台32座。全城共闢8個門,東面是“宜春門”(今大東門)、“迎暉門”(小東門),南面是“迎澤門”(大南門)、“承恩門”(又稱新南門,民國元年改為首義門,現五一廣場),西面是“阜成門”(旱西門)、“振武門”(水西門)。北面是“鎮遠門”(大北門)、“拱極門”(小北門),形成一座雄偉壯麗的城市。城內集中了宮城、官府等統治機構。晉王朱木岡在城內建設了晉王府(後毀於火),王府宮城的遺址在今精營街一帶。宮城用“肖牆”圍繞起來,按照方向分別叫作“東肖牆”、“西肖牆”、“南肖牆”、“北肖牆”。 “肖牆”東南西三面開門,也按方向分別稱為“東華門”、“南華門”、“西華門”。城內除晉王府外,還有專門供應晉王府用品的“晉府店”,管理王府膳食的“典膳所”,祭祀祖先的“皇廟”,祈禱天地的“天地壇”。除此以外,晉王的宗室還分封為王,紛紛佔地為王府,如“寧化府”、“臨泉府”、“方山府”、“大、小濮府”等等。這些宮城舊址和達官貴人的活動場所均作為街名沿用至今,成為歷史的見證。

明代的太原,由邊防重鎮的地位所決定,兵器製造業十分發達,今奶生堂與半坡街之間的“鑌鐵坑”,相傳就是明初鍛造作坊的遺跡。同時,從宋代發展起來的燒陶瓷器皿的“官窯”,到明代更加普遍。商業也更加繁榮,有人用“蔽天光,發地脈”來形容當時的盛況。隨著生產的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也逐步繁榮和發展起來。明代太原已有專供講學的“書院”。偉大作家羅貫中,就是太原人,他的,成為舉世聞名的文學巨著。 明末,農民起義的風暴席捲全國,公元1644年1月,農民領袖李自成親自率領50萬起義軍,從禹門口搶渡黃河,2月8日占領太原。同年3月攻克北京,明朝滅亡。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4月,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5月到達太原,派部將陳永福鎮守太原。 8月,清兵進入山西,太原陷於重重包圍之中,陳永福採用“堅壁清野”的戰術誓死抵抗。 10月初,清兵攻陷太原。

清王朝建立後,沿襲明製,仍置太原府。為了防備太原人民的反抗,清統治者在晉王府的廢墟上修建了四千餘間營房,駐紮精騎營,並在營房北面設立了練武場和火藥庫,形成了一片集中的軍事區域。然而太原人民的反清鬥爭並沒有因此而平息。傅山先生就是代表人物,他與顧炎武、閻爾梅等建立聯繫,多方奔走,圖謀反抗。後人為了紀念他的民族氣節,在東輯虎營建立了傅公祠,並把傅山住過的街道改為傅家巷。 清朝中期,太原具有較長歷史的兵器製造業有了進一步發展。乾隆年間,太原出產的火藥必需原料——硫磺,已達到年產10萬至20萬斤的水平,煉鐵手工業作坊遍布城內。這一時期的商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而且已具備相當規模,一種行業往往集中在一條街上,現在的東、西米市,東、西羊市,剪子巷,棉花巷等,就是當時以行業得名的。明清兩代,太原一直是軍事上的邊防重鎮,而到清末,太原又逐步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城市。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披著宗教外衣的外籍傳教士,在全國各地猖狂地進行侵略活動,駐太原的外籍神甫勾結地方官府欺壓百姓,無惡不作,激起了太原人民的強烈反抗。 1900年6月1日晚,義和團聚眾起義,手持大刀長槍,焚燒了東夾巷的基督教浸禮會,燒死了持槍行凶的英國傳教士。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後,在“庚子賠款”中,山西省負擔了100萬兩白銀的款項,另外太原地區還賠償所謂“教友補貼”50萬兩白銀。外籍傳教士獲得這些賠款後,進一步擴大了經濟和文化侵略。 1905年,正太鐵路通車,英國商福公司企圖獨霸山西的礦產資源,派哲美森到太原,陰謀奪取平定、壽陽、潞安、澤州等縣礦產的開採權,逼令地方官吏查封民間礦產。為此,太原大、中學校學生紛紛罷課,並立即得到全國以及國外山西藉學生的熱烈響應。同年8月,山西留日學生、同盟會會員谷思慎、榮風來奉命回到山西發展組織,革命氣氛更加濃厚。 1906年,山西留日學生李培仁,痛心於爭礦運動遲遲沒有結果,留下寫有“山西人未全死,絕不能令外族侵我寸土”的遺書,在東京投海,以死抗議。靈柩運回太原後,全市各界數千人在文瀛湖畔舉行了公祭大會。會上,訂出了“爭礦自辦、募捐贖礦”等具體辦法。經過學生、知識分子和各界人士的不懈鬥爭,取得了護礦運動的勝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太原新軍士兵首先響應。 10月29日拂曉,新軍第一標(即第一團)的兩個連,在營長姚以階帶領下,由新南門進城攻入巡撫衙門,擊斃了山西巡撫陸鐘琦、新軍協統譚振德和反對起義的營長熊國斌等。次日,在山西諮議局召開了軍政各界會議,組成了山西軍政各界分府,閻錫山任都督,同時發表起義宣言,通電全國。太原起義後,清政府急派吳祿貞任山西巡撫,命率兵鎮壓當地革命活動。吳是早期的同盟會員,奉命後在石家莊按兵不動,並與晉軍協商組織燕晉聯軍直搗北京的計劃。不料事泄,被袁世凱收買的內奸馬慧田刺死。緊接著清政府改派張錫鑾任山西巡撫,督率北洋軍盧永祥部,沿正太鐵路南進,山西軍民在娘子關與清軍交戰受挫,閻錫山逃往忻州,太原又重歸清朝統治。 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閻錫山在袁世凱的支持下,佔據了山西,太原人民又陷入了封建軍閥的黑暗統治。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5月7日,太原大、中學生3000餘人在海子邊隆重集會,積極聲援北京學生的反帝愛國鬥爭。之後,又紛紛進行罷課、遊行、講演等活動,並舉行了6000餘人的反帝愛國大示威。反帝愛國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在太原迅速發展起來。 1920年夏,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高君宇,從北京回到太原,在省立第一中學召集部分青年座談人生觀和世界觀,宣傳馬克思主義,傳播新思想、新文化,並成立了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小組。成員有:王振翼、賀昌、李毓棠、賀凱、武靈初、高成哲、梁振、張法古(即張稼夫)等,由王振翼、賀昌分別相任正、副組長。不久太原宣傳新文化的第一個刊物由王振翼主辦的《平民周刊》問世。 1921年5月1日,太原的第一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正式成立。以後的一個時期,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不僅為統一太原地區青年運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而且給中國共產黨組織在太原的建立進行了必要的政治準備和組織準備。 1924年秋,中國共產黨太原支部誕生,支部委員是張叔平、傅懋恭(彭真)和紀廷梓。從此,在黨的領導下,太原地區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逐步開展起來。 1925年,在黨的領導下,爆發了第一次群眾性的反對閻錫山徵收房稅的鬥爭。 5月16日,全市大中學生一萬餘人舉行了規模空前的示威遊行,並到省議會質詢,到省長公署請願。 “打倒貪官”、“反對房稅”的口號此起彼伏,威震全城。閻錫山懾於群眾壓力,被迫作出“房稅當日取消,已收者全數退還”的決定,反對房稅的鬥爭以勝利告終。 1925年,“五卅”慘案在上海發生後,太原工人立即響應。黨派彭真等同志參與了“太原市滬案後援會”的工作,全市各界人士行動起來,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匯成了前所未有的反帝洪流,有力地支援了上海工人的愛國鬥爭。 1925年冬,中國共產黨太原地方委員會正式成立。第二年中共山西臨時省委也在太原成立。從此,太原工人運動更為蓬勃地發展起來。太原成為全省革命活動的中心。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閻錫山瘋狂鎮壓革命活動。太原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以王瀛同志為首的一批優秀黨員和進步人士被血腥屠殺。太原黨組織領導工人和學生轉入艱苦的地下鬥爭。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國民黨反動政府出賣東北的罪行,激起全國人民的義憤。太原學生3000餘人,舉行了“九·一八”國恥紀念大會,堅決抗議國民黨的不抵抗主義,要求立即組織抗日義勇軍出兵抗日。 會後,遊行隊伍到國民黨山西省黨部示威,結果遭到反動軍警的鎮壓。血的事件激起太原各校學生實行了總罷課,抗議反動派的暴行,要求組織人民法庭懲辦兇手。反動分子嚇得紛紛逃走,國民黨山西省黨部被逐出太原。 1935年,北京爆發了“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 12月22日,太原數千名學生隆重集會,一致響應中共中央提出的團結抗日號召,支持北京學生的愛國行為。閻錫山以執行戒嚴令為名,禁止一切示威遊行活動。 為了給反動派以有力的回擊,太原學生從27日起實行總罷課3天,他們衝破反動軍警的阻攔,奔向街頭。閻錫山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採取提前放假的辦法,迫令學生離校。結果學生從學校走向工廠、農村,與工農結合起來,掀起了新的革命運動高潮。 1936年9月,太原成立了由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組織——犧牲救國同盟會(簡稱犧盟會)。這是黨在太原地區領導抗日救亡運動的公開合法組織,從而形成了太原地區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次年五·一國際勞動節那天,太原萬餘工人在海子邊集會,高唱救亡歌曲,進行抗日講演並召開了救亡遊藝宣傳大會,檢閱了各行各業救亡劇團的輝煌戰果。 5月9日,太原一萬餘名犧盟會員又舉行了宣誓和誓師大會。太原出現了“工農兵學商,一齊來救亡”的宏偉局面。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發生,日本帝國主義向我國展開全面侵略。在這期間,中央北方局書記劉少奇、北方局領導成員組織部長彭真、宣傳部長楊尚昆等都曾秘密到太原傳達中央洛川會議精神,指導山西黨組織的工作。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受黨中央、毛澤東主席重托,於1937年9月初,率八路軍高級軍政幹部彭德懷、徐向前、聶榮臻、左權、肖克等來到太原,同閻錫山商談八路軍取道山西東進抗日問題。黨中央領導同志的到來,極大地鼓舞了太原人民的革命鬥志。青年抗敵決死隊、工人武裝自衛隊等數千人的抗日武裝部隊於太原組建,在薄一波等同志率領下,開赴抗日前線。 1937年11月8日太原淪陷,閻錫山退避晉西。中共太原地方黨的組織領導太原人民頑強抵抗,組織抗日武裝,配合八路軍一二0師英勇作戰。在晉綏邊區黨委和晉察冀邊區黨委的領導下,創建了婁煩地區(靜樂縣)、古交地區(交城縣)、陽(曲)東縣、陽(曲)西縣、清太徐等抗日民主根據地,進行了長達8年的艱苦抗戰。在這期間,太原地區有5萬多人參軍參戰,有1萬多人傷亡,經歷了大小戰鬥幾百次,抗擊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掃蕩”,共殲滅日偽軍4000多人,從而不斷鞏固和壯大了抗日民主根據地。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太原地區近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除太原城及平川鐵路沿線殘留的十幾個敵據點外,85%的區域已在我抗日民主政府的控制之下。 抗戰時期,太原淪陷區的人民也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反日罷工此起彼伏,始終沒有停止。 1943年爆發了以機車廠為主的北郊工人聯合大罷工,參加人數達幾千人。這次罷工雖然遭到日寇的鎮壓,但太原工人階級並未被嚇倒,鬥志更加堅強,他們與根據地軍民相配合,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做出了貢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國民黨反動派搶奪抗日戰爭勝利果實,違背民意,發動內戰。閻錫山重返太原,並佔領了清、太、徐三縣的大部分平川和陽曲的部分地區,一度還佔領過古交的一些地方。閻錫山為了維持其反動統治,在農村,強制推行“兵農合一”政策,使農村經濟迅速走向破產的境地:大批青壯年男子被逼往內戰前線充當炮灰;大部分耕畜被軍隊征收和死亡;大量田地閒置、荒蕪;不少人的生命被飢餓奪走。在城區,實行了“平民經濟”政策,物價一漲再漲,最高時候,居全國首位。同時,在政治上實行了殘暴的特務統治,從1945年起,先後在太原建立了“特種警憲指揮處”、“警務處”、“鐵紀團”、“返幹團”等特務組織,形成了龐大的特務網,殘酷鎮壓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在軍事上大肆修建據點,太原地區各種戰堡多達5000餘座。 1937年11月8日,侵華日軍佔領省城太原,清源、徐溝、太原3縣同日淪陷,閻錫山舊政權紛紛解體。為了開闢敵後抗日工作,建立根據地,中共晉西北黨委和八路軍一二0師利用同閻錫山建立的特殊的統一戰線關係,及時通過犧盟會和戰動總會,以公開合法的方式選派中共黨員和進步人士,參加組建各縣抗日政府。共產黨員趙向榮、任悟僧分別被山西省第四專員公署任命為清源和太原兩縣的縣長。清源縣抗日政府駐碾底、後窯(在今清徐縣碾底鄉),太原縣抗日政府駐杏坪、杜里坪(在今南郊區姚村鄉)。同年12月,因交城縣淪陷,舊政府官員潰逃,省戰動總會報經閻錫山批准,成立了交城縣抗日政府,中共黨員常芝清任縣長,縣政府駐麻會、營立(在今古交市境內)。 1939年12月,閻錫山製造新舊軍“磨擦”,發動了晉西事變。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為了維護“團結抗日”的局面,本著“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對國民黨頑固派給了應有的回擊。結果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打退了閻錫山所指揮的舊軍的進攻,摧毀了閻錫山在太原地區的頑固政府。 1940年1月,在婁煩地區建立了靜樂縣抗日民豐政府,時曙明任縣長;同年2月,在陽曲東部地區建立了陽(曲)東縣抗日民主政府,張力勵任縣長;同時在陽曲西部地區也建立了陽(曲)西縣抗日民主政府,郭維屏任縣長。至此,在太原地區形成了東西兩塊由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其面積為4090多平方公里,佔太原地區總面積的58.53%,人口為12.04萬人,佔當時太原地區總人口的19.17%。 太原西部根據地屬晉綏邊區領導,轄靜樂、交城、清徐、太原、陽(曲)西等五縣。其區域包括:婁煩地區的原靜樂縣二區、六區和五區的一部分,即現在的婁煩縣全境十二個鄉鎮;古交地區的原陽(曲)西縣一區、三區和交城縣二區、三區、四區、即現在的古交市全境十五個鄉鎮;陽(曲)西縣的五區,即現在的陽曲縣夥路坪、西凌井、西莊、北小店四個鄉;清源縣的一區、三區,即現在的清徐縣碾底、東於、馬峪三個鄉鎮;太原縣的四區,即現在的南郊區姚村、晉祠兩個鄉鎮。面積為3530多平方公里,人口為11.28萬人。 太原東部根據地屬晉察冀邊區領導,有陽(曲)東縣的四個區,即現在的陽曲縣溫川、楊興、東黃水、大盂四個鄉鎮,面積為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為7600多人。 在抗日戰爭最艱苦、最困難的階段,即1940年3月~1942年冬。日軍瘋狂向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進攻,先後侵占了陽曲的東漢湖、大漢、南溫川、北龍泉,古交的南山上、大南峪、六家河、草莊頭、河口、古交鎮,婁煩的東六度、下靜遊、馬家岩、婁煩鎮,使抗日民主根據地有所縮小。遵照毛澤東主席打持久戰的戰略方針,根據地軍民團結一致堅持抗戰,於1943年9月到1944年,拔掉了草莊頭、婁煩鎮敵據點,擠掉了南山上、大南峪、六家河、東漢湖、大漢、南溫川、北龍泉、東六度、馬家岩、下靜遊等敵據點,抗日民主根據地進一步鞏固壯大。 1945年日本投降前,婁煩、古交已全境解放,陽曲也基本解放,清、太、徐的大部分平川和北郊的山區也相繼解放。共產黨領導的太原地區抗日民主根據地擴大到面積為5900多平方公里,人口為37.12萬人,分別占到太原地區總面積、總人口的85%和56%。日軍被迫退守太原城。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搶奪抗戰勝利果實,積極準備內戰。閻錫山返回太原,收編日軍,命令所屬部隊向晉綏解放區的晉北、晉中等地區發動進攻,搶占城鎮和交通要道,大肆掠奪物資。 1946~1947年,閻錫山對清、太、徐平川發動“水漫式”進攻,佔領了平川解放區,清、太、徐3縣再次合併為一個縣委、縣政府,轉移到交城山區。這一時期,古交地區的大川全部、屯蘭川和原平川的下游、古交和河口一帶也淪為敵區。閻錫山還在古交設立了“西山行政管理區”(縣級建制)。陽曲的黃寨、東黃水、高村、大盂、岔上等鐵路沿線附近也被閻軍佔領。在太原地區的原解放區中,只有婁煩地區閻軍沒有佔領,其餘各縣縣城及重要村鎮都被閻軍佔領。閻錫山在其占領區內建立政權組織,推行“兵農合一”、“三自傳訓”等一系列暴政,不少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慘遭殺害。在這種情況下,解放區大大縮小,除婁煩地區外,其餘各縣的行政區域都比抗日戰爭最困難的時期還小。面對黎明前的黑暗,解放區黨政軍民配合解放軍同國民黨反動勢力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1947年4月,古交全境解放。 1948年9月,清、太、徐全境解放,陽曲也基本解放,閻錫山被迫退守太原城。此時,解放區的總面積、總人口,已經超過抗戰勝利後根據地的總面積和總人口。 全書結束!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