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決戰青島:解放戰爭檔案

第10章 第09章解放軍即墨激戰顯神威

讓我們再將日曆的頁碼,翻回到5月4日的青島。 人民解放軍三十二軍,向上疃守敵發起猛烈進攻。 九十四師二八○團主攻,九十五師二八四團打援。戰鬥一打響,敵人就亂了陣腳,為了救援上疃之敵,敵人倉皇糾集了七個團,分幾路連續向我軍陣地騷擾。敵二五五師一個營,從盟旺山出發支援上疃,被我警備四旅殲滅在演泉。 解放軍戰士向國民黨政府軍隊縱深陣地衝擊 上瞳是靈山至即墨一線的要衝,青島與即墨外圍的戰略要地。國民黨派其主力三十二軍二五五師七六三團駐守。該團火力強,一律美式裝備,防禦工事堅固,碉堡林立,圍牆、壕溝、鐵絲網,里外三層,易守難攻。 次日拂曉,敵人又組織了四個團的兵力,一路沿大留村,石寨、至蔣格莊,另一路由倉上出發沿曹家莊、朱家莊到侯格莊,企圖解救上瞳之敵,遭到我東路部隊警備四旅的堅決阻擊。

敵我雙方已成膠著狀態,雙方的重砲都已無能為力,純粹是短兵相接,戰士們滿身滿臉都是硝煙和泥土,可面對著衝上來的敵人,同志們一個個又精神振奮眼睛明亮,一張張泥臉閃閃生輝……真的,決不是虛誇,天底下哪有知道堵住了敵人動彈不得,讓兄弟部隊關起門來打狗而不高興的戰士呢? 一梭子彈掃過去,迎面的敵人倒下了,後面的敵人猶豫了,亂了,匍匐在地上不動了。敵軍官氣急敗壞地揮舞著手槍,在後面狂叫著督戰。敵人重新組織火力進攻,向我方陣地展開了還擊。我們也把一切火力射向敵人,陣地上立即升起了一片雲霧,草木亂飛碎石四濺,有的戰士負傷了,有的同志犧牲了,但是我們的戰線沒有動搖,我們的陣地堅如磐石,戰士們都在信心百倍地堅守著陣地還擊敵人。

戰士們迅雷不及掩耳地把一顆顆手榴彈投向敵群,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血戰,手榴彈像蒼鷹捉鼠一樣直飛敵人堆中,隨著陣陣爆炸聲,哭爹喊娘聲,面前敵人的槍聲頓時散亂,漸漸停息下來。 陣地前面彈坑密布,像長了癩瘡,只見橫七豎八的敵屍陳列在陣地前。 激戰一直持續到下午3時左右,增援的敵人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即墨城西至馬山一線守敵,也以三個營的兵力增援上疃,被我西路部隊九十五師二八五團三營截擊,雙方展開了激戰。三營指戰員發揚了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舍生忘死浴血奮戰,子彈打光了,便士好刺刀與敵人拼殺。 生與死,愛與恨,哭與笑,在每一條狹窄的塹壕,每一個矮小的散兵坑,刺刀與槍托相碰,碰出鐵,碰出火,碰出血,匯成鐵的激流,火的激流,血的激流,在戰場上轟然撞擊,擰成呼號著、飛轉著的旋渦。

機槍的槍管燒得滾燙,熾熾地冒著白煙,在一個小土坎前,有一具烈士的遺體,額頭上露出兩寸多長的傷口,血已經凝固了,他生前一直沒顧得上包紮一下受傷的傷口,犧牲後仍大睜著雙眼怒視著前方,緊握槍的雙手扳都扳不開。 敵人終於被擊潰了,東西兩路大軍各自都勝利地完成了狙擊任務。 但是上瞳的守敵,由於防禦工事牢固,火力兇猛,依仗明碉暗堡負隅頑抗,而我軍陣前對敵之工事。偵察不細,尤其對暗堡不明,強攻受阻傷亡較大。加上三面敵軍增援,不惜血本地作最後掙扎,所以我九十四師二八○團雖然勇於拼殺,激戰兩天一夜,終因地勢不利未能將上疃攻克。前線指揮部當機立斷,為了總結經驗以利再戰,命令二八○團撤出戰鬥,進行休整。 激戰過後的大地沉寂了,部隊對敵人採取的措施是圍而不攻,在陣地上監視敵人。

槍砲聲停下來以後,日子就顯得特別慢,太陽乾脆是站著不動,好像它也揣著個沉重的秘密。偶爾傳來一兩聲零星的冷槍,給這沉悶的空氣平添上幾分恐怖。 這是戰鬥的間隙,這暫時的沉寂預示著一場更大風暴的到來,無線電台和載波電話,在空間傳遞著風暴的信息。 轉眼到了5月11日。 我軍重新調整了作戰部署,以九十五師二八四團為主攻部隊,重新向上疃守敵發起攻擊。 二八四團以二營五連攻占宋化泉作為攻擊上疃的立足點,五連出其不意攻進宋化泉村,擊潰了敵人。佔領村莊以後,為了防止敵人進行反撲,五連官兵分秒必爭地搶修工事。 不一會,敵人開始砲擊了,砲彈爆炸的衝擊波,伴隨著團團濃煙糾纏飛騰,漸漸擋住了人們的視線,有韻牆被轟塌了,有的房屋著了火,敵人在砲火的掩護下,組織了幾倍的兵力開始向五連陣地反撲過來。

宋化泉村被淹沒在一片槍砲聲中,陣地上不時掀起幾丈高的塵土,沙石進飛一片迷,連前沿陣地也看不清了,炮火的激烈使聯絡不時中斷,但這並未影響戰鬥。面對數倍兵力與我的敵人,五連與敵人展開了一場寸土必爭的血戰,排長犧牲了班長主動擔任指揮,班長犧牲了戰士就頂上去,最後打到有的班只剩下兩三個人,但宋化泉村還牢牢地掌握在五連的手中。 敵人一次又一次地發起進攻,一次又一次地被我方打退,陣地前橫陳著敵人的死屍,敵人一到村邊就攻不動了,我方強大的火力網,封鎖住敵人讓他們接近不了村子。 重砲、迫擊砲、輕重機槍簡直就像一群火鳥向宋化泉村飛撲過來,濃烈的火藥味嗆得戰士們大咳不止。煙霧中,又一隊敵人衝到了村口,這時,五連的幾名班排幹部和機槍射手先後英勇犧牲,不停息的激戰,彈藥也快打光了,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眼看敵人又一次接近了前沿陣地。

五連指導員挺身而出,他把手槍斜插在腰里,手端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槍,高喊道:“同志們,我們要堅守住陣地,為解放青島立功!” 殺紅了眼的戰士們,在指導員的帶領下,高喊著“為犧牲的戰友報仇!”的口號,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沖向敵群左沖右殺,這決死一拼的氣勢把敵人給震住了,嘩啦一下子,就把衝上來的敵人給打垮了。 五連的勇士們,在宋化泉堅守了整整一晝夜,始終如一枚鋼釘一樣,死死地釘在了陣地上,為攻克上疃據點開闢了道路。 二八四團採取了以攻堅和擾襲相結合的戰術,連續對上疃的敵人擾襲了四晝夜,使被圍困的敵人日夜不得安寧,膽戰心驚,不斷地呼救求援。此刻,上疃的守敵深知大難臨頭了,把希望全部寄託在了援軍身上,但援軍天天說到,但天天未到,只丟給他們一個又一個精神上的安慰。

一發砲彈呼嘯著飛來,進裂的彈片和碎石在上疃敵據點裡飛騰,敵團部裡一片混亂,大小官員一個個如驚弓之鳥,都有一種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絕望感覺。 上疃的敵人龜縮在據點裡不斷地向鄰近的敵人呼救。即墨方向的守敵派出的增援部隊,在負責打援的我九十四師強大砲火的壓力下,剛伸出頭來就被迎頭痛擊回去。狼狽逃竄跑回去的增援之敵,也同樣龜縮在自己的駐地再也不肯出來了。各路敵軍也是各自心懷鬼胎,誰也知道自己的命值錢,其實增援也是在做做樣子給對方看的,免得上峰追查下來不好交待,誰也不肯拿著雞蛋往石頭上碰。再說,誰也想保存自己的實力,國民黨無論是哪個派系的軍閥,都明白部隊是自己的本錢,有槍有人才是草頭王,沒有兵的光桿司令還有什麼用呢?至於唇亡齒寒的道理,倒沒有多少人去認真思索與反省。

上疃的守敵見增援無望,懾於被殲,於19日乘隙突圍,倉皇南逃,至此青即外圍戰即告結束。 三路大軍揮戈南進,勢如破竹。 中國的老百姓,誰都不願意打仗,人人都希望把大砲打成犁頭,把坦克改成拖拉機。 但戰爭與和平一樣,不能僅僅是一廂情願。既然他蔣介石把戰爭強加在我們頭上,我們怎麼辦呢?惟一的辦法就是奉陪到底!推翻蔣家王朝,才能有好日子過。 當時有一首戰士詩歌是這樣寫的: “雨淋精神爽, 腳痛鬥志強。 官兵如兄弟, 齊心打老蔣! ” 這首詩是當時一位參加解放青島戰鬥的戰士所寫,他描寫的是雨天行軍的情形,很多戰士的鞋破了,腳上纏著布堅持走;有的把鞋跑掉了,赤著腳追擊敵人堅持戰鬥,有的不光腳板打了泡,還泡上加泡,稍不小心被碎石子咯著,就疼痛難忍。這說明當年條件差困難多,前輩們為我們打江山奪天下,條件雖苦卻仍然保持著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所以才有了“腳痛鬥志強”的詩句。

在我軍強大的軍事和政治攻勢下,青島周邊的守敵分崩離析,開始瓦解。 24日,青島西海岸陰島,國民黨五十軍二七○師八一○團團長楊瑞荃率部向我軍投誠。 25日,國民黨駐營上的十一綏靖區獨立旅一團和二團一營,在團長韓福德率領下向我軍投誠。 外圍戰結束後,部隊經過幾天的休整。 激烈的戰鬥一旦停止,槍砲聲的短暫止息使戰士們有一種遠離戰場的感覺。 這種沉寂對於戰士是一種難奈的窒息。 就好像是疾跑中的戛然止步,慣性的作用所產生的力,使心身難於駕馭,部隊一時難以適應。 許世友司令員主持召開了第一階段戰鬥的總結會議。 等待著下達作戰命令的三路大軍,憋得一個個如同困獸一般。決心書、請戰書一打一打地遞到指揮部來,各連、營、團要求參戰的電話也叫個沒完。

解放青島已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24日,根據中共山東分局、山東軍區的決定,成立由十一人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青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 向明(中共山東分局副書記)任主任,賴可可(膠東軍區政委)、譚希林(三十二軍軍長)任副主任,賈若瑜(膠東軍區司令員)任參謀長。軍管會委員還有彭林、劉湧、王少庸、馬保三、薛尚實、劉坦、馮平七位同志。 軍管會辦事機關由膠東軍區兼任。三十二軍兼青島市警備司令部。軍管會下設十六個部和一廳、一處。即市政、公安、文化、衛生、後勤、房產、生產、工礦、工商、財糧、金融、實業、鐵道、港務、公路運輸、郵電等部和辦公廳、外國僑民事務處等機構,作為接管青島市的職能機關。 另外,還下設了市南、市北、台西、台東、四滄、浮山、李村等七個軍政委員會。 青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是解放初期(1949年6月2日——11月8日)青島市的最高權力機關。 膠東軍區還於初春先後組建了警備第四、第五兩個旅(各轄三個團),並在3月上旬動員了五萬一千多名青年參軍組成補充團,其中有十一個團升級到華樂野戰軍,七個連升級到中央警衛師,一部分人員補充了三十二軍和軍區部隊。 軍區還動員組織了數以萬計的民兵、民工參加支援青島解放,並搶修了三條通往青島的公路,保證戰時的交通運輸。 這時軍區的兵工廠已具相當規模,職工已達一萬一千人,月生產各種口徑追擊砲六十門,擲彈筒五百多具,機槍、步槍五百多挺(支),各種砲彈十二萬發、子彈三十七萬發和大量的炸藥,有力地支援了南下大軍和解放青島的戰爭。在作戰物資的準備上,僅南海地區就為解放青島的人民解放軍,準備了三百五十多萬斤糧食。 由於我軍在思想上、組織上和物資上都做了充分準備,加上參戰部隊在戰前進行了嚴格的訓練,從而保證了青(島)即(墨)圍攻戰的順利實施。 5月25日夜,第二階段的戰鬥開始。 東路部隊警備四旅於這天夜裡出發,一路急行軍由盟旺山、蓮花山之間經九六夼,拂曉前向敵人第一道防線的中心據點——窩洛子村發起圍攻。憋足了勁的戰士們,猶如一群下山的猛虎,睡醒的雄獅一樣,瘋一般地沖向敵陣,喊殺聲山搖地動,敵人的子彈似乎也因他們的狂怒而躲開了,那是敵人的手在發抖,命中率極低。一句話,敵人被這種威武的廝殺場面給嚇呆了。 僅十分鐘,短短的十分鐘,精彩的十分鐘,驚心動魄的十分鐘。 敵人魂飛膽喪,自動放棄了陣地,向南潰逃。 潰不成軍的敵人,有的剛從被窩裡爬起來,衣冠不整,有的沒戴帽子,有的跑掉了鞋,有的只穿了件襯衣,什麼洋相都有。殘兵敗將竄至南山、南峙山一帶,正好同我截擊部隊相遇。 頃刻之間,機槍、步槍、手榴彈的爆炸聲響成一片,敵人在一片哭爹喊娘聲中亂成一團,誰都恨爹娘給他們少生了兩條腿。當官的找不著兵,當兵的哪還顧得了官,誰也怕自己的腿短,誰也嫌自己跑得慢,逃敵幾乎失去了抵抗能力,就這樣,沒費多大力氣,一部分被我軍截殲,剩下的繼續向南奪路而逃。 這時候,盤據在盟旺山、段山、蓮花山、四捨山據點裡的敵人失去了指揮,看到外面那種潰敗場面,驚慌失措,也不戰自退,紛紛奪路南逃,那真是兵敗如山倒,有的干脆直接向我軍繳械投降。 東路部隊,一鼓作氣乘勝追擊,橫掃千軍如卷席,南進,南進…… 敵人就像一群驚破了膽的兔子,昔日耀武揚威的霸道勁,早已不知道哪裡去了,奪命逃跑的路上,人人都有種大禍臨頭的感覺。追擊中,戰士們不斷撿到敵人丟棄的槍支、手榴彈和子彈帶等。 槍聲、喊殺聲,聲動數里之外。 東路部隊一直追擊到鰲山衛,受到了國民黨保安旅一大隊孫克宋部的抵抗阻擊。 鰲山衛,自明代始就是膠州灣口的重要軍港,明朝時期,日本正處於封建割據時代。封建貴族為解決戰爭帶來的財政困難和滿足自己的貪欲,便搜羅了一批失意的政客、武士、商人和浪人,組成海盜集團,經常到中國沿海掠奪和騷擾。他們或藉口貿易恣意搶掠,或殺戮沿海居民,歷史上稱之為“倭寇”。 倭患始於元末明初。明朝中葉以後,倭寇對中國沿海地區的侵擾達到空前嚴重的地步。 從明初開始,青島濱海地區倭患頻發。明洪武二年(1369)至七年(1374)間,倭寇曾六次襲掠膠州沿海。倭寇燒殺搶掠,百姓“多被傷害”,以至有“避倭內遷”之事。美國軍艦幫助國民黨運兵 嘉靖初,倭寇搶掠青島沿海,一時“舟楫不通”,甚至“巡視所屬,經行百里或止見村落一二處,而所居之室又皆倚牆為樁”,“少者僅一屋焉”(《修河公移碑》)。 可見,當年倭寇把我們青島這片大好河山糟蹋得成了一片荒野無雞鳴的悲慘境地。 ”鑑於倭寇的侵擾肆逆,明朝政府採取了“禁海”政策,並在沿海一帶建立衛所,構築墩堡、設置軍屯、加強海防。“洪武元年(1367)春,詔天下郡縣立衛所。 ”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萊州府建有三衛、八所、七巡檢司、十六寨、一百四十七墩堡。 青島地區當時隸屬於萊州府,除膠州、即墨城防之外,設有二衛、五所、三巡檢司、十寨,一百二十六墩,六十二軍屯。佔萊州府衛所墩堡總數的大半以上,足見青島地區海防地位的重要性。 當時的二衛,即靈山衛和鰲山衛,鰲山衛和靈山衛分立膠州灣口,東西成犄角之勢,是青島地區的兩大重要軍港。 鰲山衛,位於即墨縣境內。始建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史載其衛城“週五里,高三丈五尺”,其城門四,曰東鎮海、西迎恩、南安遠、北維山。鰲山衛轄二所二十六個墩堡。二所是浮山所和雄崖所兩個千戶所。 明代衛所的兵員編制,“大率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百十有二人為百戶所”(《明史》卷九○)。實際上的衛、所均未能達到定員限額。青島沿海二衛五所的官兵總共才只有五六千人。沿海島嶼港岸每隔四五里就設有一個墩堡。各衛所均置有“數百料大船、八櫓哨船、若風尖快船、高地哨船、十槳飛船凡五等”,用以巡邏和追捕倭寇之用。 衛設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經歷、鎮撫、千戶、百戶等軍職官員,人數不等。衛所墩堡的設立,是明代海防的重要措施,對於威懾、打擊倭寇、保疆衛國、保衛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起了重要作用,伺時也利於海運和港航貿易的發展。 到了清代,軍事設置與明代不同,主要分為駐防和綠營兩種。 清嘉慶十九年(1814),山東設登州、兗州、曹州三鎮,以鎮守為主,共轄三十營,分防全省各州縣。鎮以下設營,營以下設汛。當時青島地區屬登州鎮管轄,登州鎮下轄前營水師三營,即墨營、膠州營、萊州營等十三營。 清代沿海的海防較明代有較大變化,既恃險設防,又加強海防實力,增設水師營,形成水陸聯防。但是新式海軍成立之前,海防比較零散。也可以說是不堪一擊的。 清雍正十六年(1738),實行“改設府縣”和“裁衛設縣”的改制,明代沿襲下來的沿海衛所製度廢止。有的裁衛設縣,有的併入所屬州縣。如裁大嵩衛、成山衛,改設海陽縣、榮成縣;將靈山衛、鰲山衛併入膠州。但是,軍衛的軍事編制尚存,山東設軍衛四,即靈山衛、鰲山衛、臨清衛和德州衛。每衛統若干營,“分駐各州縣,屯墾自給”。 然而,軍衛屯所隸屬各州縣,只是賦稅歸所在軍衛。因此,清代衛所基本上成了地域名稱。較汛為小的軍防單位有墩堡,大曰墩,小曰堡,各有汛地,轄於營弁巡司。墩堡為明代衛所製度的遺留。以膠州營而論,舊設靈山衛墩三十,夏河所墩十六,膠州所墩二十六,逄猛司墩三,古鎮司墩三,後均廢。但另設有煙墩八處;關王廟、王台、紀家店、護嶺廟、張倉五處在膠州境,另有三處在安丘境。 當時,鰲山衛歸即墨營所轄,膠州灣是水師營戰船、兵艦頻繁活動和巡汛南北的大本營,較之明代相比,清代的海防有了較大的發展。 青島因海設防,因海而興。大海養育了這片土地,造就了它堅韌的性格。為了抵禦外部的侵略,歷史已鄭重地將它推到了時代的前沿,使這裡開始成為軍事的要塞,保衛國土的前沿屏障。 國民黨對鰲山衛這樣一塊軍事要地,當然要嚴密防守了。 敵人為了阻止我東路部隊的進攻,國民黨青島保安旅一大隊長孫克宋,命令他的部隊截斷了電線桿,在交通要道立起木樁,拉起鐵蒺藜,並用火力網配合,企圖阻止我軍南進。 誰阻擋我軍前進,就堅決打掉它!這一點決不含糊。 東路部隊陣地上,升起了一顆紅色信號彈。 強大的摧毀性炮火,立刻按火力分工,有層次地準確射向預定目標。 一座敵人的碉堡被炮火無情地掀掉了蓋頂,連敵人的屍體也給炸得飛了起來。在砲火和機槍的掩護下,攻擊部隊乘勢發起衝鋒,一隊隊戰士衝破敵人的封鎖飛越障礙,從敵人設置的障礙物中開闢通道,勇猛的攻勢就如同一把尖刀,插進了敵人的心臟。攻擊部隊狂飚一般壓了過來。 青島保安旅本來就是國民黨駐青島的地方部隊,平日里橫行霸道欺壓百姓神氣十足,可是像今天這樣的惡仗,他們是自娘肚子生下後,頭一次碰上,子彈打得這群孬兵抬不起頭來,砲彈轟鳴,喊殺聲震天,敵人草雞了。 青島保安旅一大隊孫克宋部,招架不住我東路大軍的猛烈攻勢,最後被全殲於鰲山衛。 不自量力阻擋歷史車輪的螳臂,最終都將被歷史的車輪碾碎。 馬山是敵人第一道防線上的重要據點。 打蛇先打頭,擒賊先擒王。 在我西路部隊的強大攻擊下,馬山守敵軍心浮動棄山逃跑。逃竄的敵人有的坐車,有的步行,拖兒帶女一湧而下,哭爹喊娘亂成一團,我軍在追擊中殲其一部。二八三團二營四連長驅直入,追擊敵人四十余華裡,一直追到欒家溝岔村,受到敵人的阻擊。 當時天色已晚,敵人依仗夜色,以為解放軍馬不停蹄地跑了一天,疲憊之師不敢貿然進攻。 我追擊部隊指戰員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乘夜色組織一部分戰士摸到敵人背後,前後夾擊,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暴雨般的子彈射向敵群。村子裡起火了,有幾處房屋、草垛在燃燒,火苗浮動著,搖曳著,閃爍著,使人彷彿也置身於大火之中了,夜空中腥霧瀰漫。 一陣猛打猛衝,敵人摸不清我軍的底細,馬上就炸了營,許多人莫名其妙地中彈倒下,像割斷喉管的大公雞一樣,亂蹦亂跳亂扑騰,很快就潰不成軍,人人自逃活路,東跑一陣,迎頭被打了回來,再向西跑,又迎頭遇到槍擊,再轉向東,人馬輜重全部失控。黑暗中,那真是亂兵、亂將、亂馬、亂車、亂跑、亂衝亂撞、亂喊亂叫、亂而無序……只有挨揍的份兒,惶惶然如一群喪家之犬。 在我軍的全線攻擊下,敵人一路向南潰敗,潰敗…… 26日12時許。 即墨城、盟旺山、馬山、南泉、大廟山一線守敵全線潰退,槍械、彈藥及其他軍需品,沿途丟得遍地都是,潰退釣敵人各顧各,彩號和被撞倒的人,都來不及重新站起來,就被後面潰敗的人馬活活踏死了。混亂的敵人落荒而逃,許多人最終還是當了俘虜。 那仗打得十分過癮,我軍乘勝一路追擊,解放了即墨城東至海邊,西到膠濟鐵路,長達百余華裡的大片土地,拔掉敵人的大小據點二十餘個,徹底摧毀了敵人的第一道防線。 我中路部隊於26日中午,解放了即墨縣城。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