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決戰廣州:解放戰爭檔案

第5章 第04章人民武裝鬥爭在廣東

1947年10月,國共兩黨兩軍的鬥爭進入關鍵時刻,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轉入局部反攻,蔣家王朝江河日下。此時,戰爭主要在長江以北進行,但蔣介石為了經營好江南後方,派自己的小舅子宋子文接替羅卓英、張發奎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及廣州行轅主任,企圖把廣東作為支持其反革命戰爭的後方基地。當時,駐廣東的國民黨部隊陸續北調打內戰,剩下的只有96師和10個保安團以及一些雜牌部隊,兵力空虛。宋子文到廣東後,立即著手補充由東北戰場敗退下來的151、152、154師,並組建5個保安團。在作了上述擴充武裝的準備之後,宋子文自以為羽毛漸豐,便於1948年1月,發表“綏靖新策略”,決定對我廣東人民武裝發動大規模的“清剿”。

1948年2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在香港召開廣東各地區領導幹部會議,討論1948年實行“大搞武裝鬥爭”的方針、任務和粉碎敵人進攻的部署。會後,香港分局發出《粉碎蔣宋進攻計劃,迎接南征人軍的指示信》,針對宋子文的“分區掃蕩,重點進攻”的第一期“綏靖”計劃,提出以“普遍發展,大膽放手”和“建立地區主力部隊,向新區發展”的方針以粉碎宋子文進攻;同時提出了進行土地改革的要求。藍造和王魯明同志參加香港分局的會議回到江南(東江南岸)地區後,在惠陽坪山(現屬寶安縣)召開幹部會議,傳達分局會議精神,總結1947年的工作,討論1948年的任務和粉碎敵人進攻的工作部署。會議根據分局的決定,成立中共江南地委,統一領導江南地區的工作。江南地委由王魯明、藍造、祁烽、劉宣、黃華、劉志遠、藍訓才等組成,王魯明任書記,藍造任副書記。會議決定江南部隊進行整編。我軍於1946年冬在廣東恢復武裝鬥爭後,分別在惠(陽)東(莞)寶(安)地區,惠(陽)紫(金)邊地區和海陸豐地建立了惠東宅人民護鄉團、惠紫人民自衛第1、2大隊和海陸豐人民門衛總隊。王魯明、藍造他們遵照分局指示,將上述部隊統一編成廣東人民解放軍江南支隊。藍造任支隊司令員,王魯明任政治委員,曾建任參謀長,劉宣任政治部主任。支隊下編5個團:原惠東寶人民護鄉團第1大隊擴編為第1團,該團轄3個步兵連、1個機砲連共650人,為支隊的主力部隊,擔負機動作戰任務;原護鄉團第2大隊擴編為第2團,活動於惠陽地區;原護鄉團第3大隊擴編為第3團,活動於東莞、寶安地區;原惠紫人民自衛第1、2大隊合編為第4團,活動於惠東、紫金地區;原海陸豐人民自衛總隊編為第5團,活動於海豐、陸豐地區;各團根據情況下轄2~3個大隊或2~3個主方連。此外,還成立獨立第4大隊,活動於坪(山)多(祝)公路兩側地區,掩護惠紫地區通往惠東寶地區的交通運輸線。

到1948年6月,我軍部隊已經發展到7200餘人,並建立了支隊的主力部隊,各地方團也建立了2~3個連的主力部隊,戰鬥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為粉碎宋子文的“清剿”創造了有利條件。 6月,宋子文重點對粵北、南路、興梅等地區進行的第一期“清剿”被粉碎後,又準備對我江南地區進行第二期“清剿”。敵154師集結於廣九鐵路的東莞、寶安地段和大鵬灣沙魚涌、大小梅沙一帶,稅警團進駐東莞地區,虎門守備總隊集結於虎門、深圳一線,保8團、保13團集結於惠州、坪山、淡水一帶。敵人的二期“清剿”計劃仍然採取“分區掃蕩,重點進攻”的方針,整個“清剿”過程區分為“進剿”、“駐剿”、“搜剿”三個階段,進攻的重點是我惠東宅沿海根據地的坪山地區。

為了粉碎敵人的“清剿”,江南地委和江南支隊在香港分局副書記尹林平的直接領導下,抓緊粉碎敵人“清剿”的準備工作。對部隊進行了深入的反“清剿”政治動員,補充了彈藥和給養,研究了反“清剿”作戰的方針、部署,並將支隊的主力部隊集中於坪山。 7月初,敵以保8團、保13團共3000餘人向我淡水、鎮隆和坪山、白花外圍地區的部隊發動“掃蕩”;以稅警團、虎門等各部隊3000餘人向我東莞、寶安地區的部隊發動”掃蕩”。敵人企圖從東、西、北三面壓縮我部隊於坪山地區,爾後以154師為主配合其他部隊採取分進合擊的戰術,聚殲我江南支隊於坪山地區。 正當敵人向我坪山地區外圍“掃蕩”時,我江南支隊按照預定的作戰方針和部署,乘敵準備未週,先發製人,首先集中兵力殲滅沙魚涌之敵。敵人在沙魚涌駐有154師12團1營營部帶1個步兵連、1個機砲排,還有海關武裝、稅警部隊,共300餘人。敵營部沒在沙魚涌北端的兩層樓內防守重點足南端的海關,1營還有2個步兵連、1個機砲連(欠1個排)分別駐於大鵬灣北畔的溪湧、大小梅沙、鹽田一線,與沙魚涌之敵相互策應,構成在南面付我坪山地區的包圍。

7月15日,藍造、王魯明集中第1、2團的主力部隊和第3團的1個主力連共1000餘人,黃昏後從坪山出發奔襲沙包湧。以第1團配屬第2、3團各1個主力連擔任攻擊;第2團串2個連在土洋村以西地區展開,阻擊可能山溪湧方向來援之敵;以1個機槍排在沙包湧西側高地佔領陣地,以火力掩護攻擊部隊,並阻止敵人渡河向土洋方向逃竄。 16日拂曉,我軍部隊抵達沙魚涌並進入預定展開的陣地,立即向敵實施鉗形突擊。主攻分隊向敵營部實施突擊,以部兵力從側後直插敵防守路口的碉堡。奪取碉堡後,沿街道逐屋爭奪,殲滅街道之敵。但是,營部之敵負隅頑抗,我軍部隊攻擊受阻。助攻分隊發起衝擊後,受阻於敵防禦陣地前,帶領突擊組的剮連長不幸犧牲。我軍部隊立即組織密集火力壓制敵人,再次向敵發起衝擊,奪取了海關東北側高地的機砲陣地。爾後,以1個連沿沙負湧東側山脊向北推進,在助攻分隊1個連的協助下,攻占了敵營部,殲滅了據守營部之敵。然後部隊即向南推進,協同助攻分隊攻占海關,殲滅據守海關之敵。至此,經過3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我軍部隊終於攻占了沙魚涌,全殲守敵327人,繳獲八二追擊砲2門、六○追擊砲3門、重機槍2挺、輕機槍7挺,步槍、手槍180餘支,子彈7萬發,電台1部,軍需物資一批。

戰鬥後,駐守大鵬灣北畔的溪湧、大小梅沙、鹽田之敵全部撤走這不僅解除了對我南面的威脅,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全體指戰員和人民群眾粉碎敵人“清剿”的決心和信心,為取得粉碎敵人“清剿”的勝利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沙魚涌一戰,敵人雖然受了打擊,但並未因此放棄進攻我江南支隊的企圖。 1948年7月22日,支隊司令員藍造獲得情報:敵154師23團、稅警團、保日團等部隊分別進抵橫崗、鹽田、約場、淡水等地,擬於23日合圍我軍部隊了坪山地區此時,我江南支隊駐坪山陽近塘嶺村。藍造等人立即對敵情進行了分析,討論了作戰方案,決定在山子下地區設伏,伏擊橫崗方向來犯之敵。山子下有兩條道路通往坪山,一條是經銅鑼徑的大路,一條是從山子下翻越高山經三洲田的小路。估計敵人經銅鑼徑向坪山進犯的可能性大些,但是又不能排除敵人翻越高山從小路過來的可能性。因此,我軍伏擊部署必須兩面兼顧。鑑此,藍造可令員決定選擇兩條道路距離不到2公里的地方設伏。如果敵人從大路來,以1團為上伏擊敵人,2團從側後攻擊,協同1團殲敵;如果敵人從小路來,則以2團為主伏擊敵人,1團從側後攻擊,協同2團殲敵,以保萬無一失。 22日夜,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我軍部隊順利進入伏擊地區,23日,風雨交加,我軍部隊隱蔽在伏擊地區,靜待敵人的到來。 8時40分,敵154師23團2營和寶安縣保安大隊共600餘人未走銅鑼徑大路,而是由山子下小路翻越高山搜索前進。當敵人進入我伏擊地區時,我軍2團居高臨下向敵開火。步槍、機槍、追擊砲集中火力向敵人射擊,打得敵人亂成一團。這時,我1、3團部隊迅速從銅鑼徑直插山子下,從側後向敵突擊。敵人企圖搶占高地進行頑抗,但是,在我2團和1、3團部隊的夾擊下,很快就垮了下來。戰鬥僅僅進行40分鐘,就乾脆利落地殲滅了這一路進犯之敵。

這次戰鬥,斃傷敵營長以下135人,俘180人,敵200餘人潰散,反剩下80餘人逃回深圳。是役我軍繳獲八二迫擊砲1門、六○迫擊砲2門,輕重機槍14挺,步槍、手槍200餘支,子彈數万發,電台1部。 由橫崗來犯的這一路敵人被我軍殲滅後,其他三路進犯之敵,懼怕被殲,不敢進入坪山,分別退守沙魚涌、淡水、新圩等地。 敵人雖遭我軍部隊兩次打擊,但仍不死心。 1948年7月25日,敵154師一部、虎門守備總隊、稅警團、保8團、保13團等分數路進占坪山。此時,我江南支隊駐坪山西南10公里的馬攔頭村,準備伏擊進犯之敵。由於敵人遭受我軍兩次打擊,加之連日暴雨,因而不敢冒進。 7月底,我江南支隊主力部隊向東轉移至田心村時,發現敵人集結於淡水,企圖攔擊我東移部隊。因此,我軍部隊折返向西,擬繞道約場、新圩向東轉移。 8月2日夜,我江南支隊進駐龍崗西北的樓下、石竅兩村。 3日晨,敵保8團、虎門守備總隊等2000餘人向我軍襲擊。我江南支隊1團佔領樓下、石竅兩村附近的小高地阻擊進犯之敵,2團迅速搶占紅花嶺高地。敵人進攻樓下、石竅兩村莊受阻後,就集中兵力搶占紅花嶺,企圖控制這個當地的最高點,然後進攻樓下、石竅兩村莊的我軍部隊。但是,我2團已先敵佔領了紅花嶺,於是,雙方展開了一場爭奪紅花嶺的激烈戰鬥。我軍2團扼守紅花嶺,打得英勇頑強,連續擊退敵人13次進攻。當天下午,我軍3團迅速由清溪、牛湖趕來增援。在我軍1、2、3團協同作戰下,擊退了敵人的進攻,斃傷敵300餘人。

黃昏以後,害怕夜戰的敵人撤退了,我江南支隊機關率1團向約場方向轉移,2、3團部隊向清溪、牛湖方向轉移。 紅花嶺戰鬥,我軍部隊與敵人整整戰鬥了1天,敵人在猛烈的火力掩護下,一次又一次地向紅花嶺進攻,我軍部隊一次又一次地把敵人從山腰、從山頂趕了下來。紅花嶺頂的紅旗,始終在空中飄揚。戰鬥以後,在群眾中流傳一首他們自編自唱的民歌,歌頌這次戰鬥的勝利。歌詞是: 紅花嶺上火樣紅,幾千敵人來逞兇, 8月3日大掃蕩,大砲機槍響隆隆。 紅花嶺上火樣紅,2團同志真英勇, 打垮敵人衝鋒13次,紅旗穩插山頂峰。 紅花嶺上火樣紅,人民戰士立奇功, 以少勝多本領大,勝過當年孫悟空。 紅花嶺戰鬥後,敵對惠東寶地區的重點進攻基本上已被我軍粉碎,我江南支隊為了擴大戰果,調動進攻坪山地區之敵,支隊機關率1團和2團獨立中隊繼續向東轉移,到外線相機殲敵。 2團主力仍在坪山地區堅持鬥爭,3團返回東莞、寶安地區,以積極行動牽制敵人,配合主力部隊作戰。 8月14日,我軍1團和2團獨立中隊在稔(山)坪(山)公路中段伏擊敵人的一個汽車隊,殲敵保8團部隊50餘人,繳獲輕機槍4挺、步槍40餘支、軍需物資一批,炸毀汽車5輛;8月19日,又在4團的配合下襲擊惠東多祝鎮之敵,殲敵保安部隊80餘人,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手槍70餘支。此後,敵人十分震驚,急從坪山抽調部隊加強平山、多祝、白花等地的防禦。我軍主力東移,達到了分散、調動敵人的目的。以後,我軍部隊留在惠紫邊地區和海豐地區活動,準備新的進攻。在此期間,我2、3團部隊乘敵空隙,也在外線積極出擊。 9月7日,2、3團聯合作戰,採取圍點打援戰術,圍攻惠州以南的鎮隆,伏擊埔仔圩來援之敵,殲敵保8團50餘人,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40餘支;9月中旬,我3團寶安大隊夜襲深圳西北的龍華,俘敵聯防隊40餘人,繳獲輕機槍1挺、步槍40餘支;19日,我3團夜襲廣九鐵路西側的梅塘,全殲東莞縣保安第4大隊1個中隊90餘人,繳獲輕機槍3挺,步槍、手槍70餘支。這幾次戰鬥,起到了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威脅敵人後方的作用。

由於我軍的積極出擊,9月下旬,敵人不得不將其“進剿”坪山地區的部隊撤回深圳、東莞、惠州、淡水等地。至此,我江南支隊勝利粉碎了敵人的“進剿”,“進剿”失敗後,敵人預定的“駐剿”和“搜剿”也就無法實現,整個第二期“清剿”計劃宣告破產。 我江南支隊在粉碎敵人第二期“清剿”作戰過程中,共殲敵1500餘人,繳獲八二迫擊砲、六○迫擊砲8門、輕重機槍33挺,步槍、手槍700餘支,子彈20餘萬發,電台2部,以及其他軍需物資。 在東江南岸開展鬥爭的同時,北岸九連地區的鬥爭也在蓬勃開展。 九連地區包括粵贛邊區13個縣,即廣東的連平、和平、河源、紫金、五華、龍川、新豐、興寧和揭區西一部分,以及江西的龍南、定南、傘南和尋鄔。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00萬。它扼守東、韓江上游,為粵東到粵北、贛南及閩西的交通樞紐。

1947年春,中共九連區工委成立,統一領導該地區的武裝鬥爭。是年冬,地區武裝發展到3700多人。 1948年初,九連區工委根據群眾的要求,首先在基礎較好的山區鄉村進行停租廢債、土改分田,在短短的二三個月時間內,群眾鬥爭勢如暴風驟雨,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到1948年3月底,全區武裝已發展至5700餘人。 1948年秋,解放戰爭轉入全面大反攻,全國形勢急速發展。華南各地人民武裝鬥爭捷報頻傳。粵贛湘邊區黨委在九連區設立江北指揮部,由梁威林、黃松堅、嚴尚民3同志負責,統一指揮東江以北的九連、翁江、五嶺等地區的協同作戰。 8月7日,九連地區正式成立粵贛邊區支隊,司令員鍾俊賢,政委魏南金,副司令員鄭群,參謀長曾志雲,政治部主任黃中強。下轄3、4、6、7團和2個直屬大隊。從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連續取得了五戰五捷的重大勝利。

一戰白馬。東江是通往潮、梅的水路交通線。為維持這條交通線的安全,我軍部隊打擊土匪,保護商旅;設立稅站(收取輕微稅款),籌措軍需,深得來往客商和群眾的擁護和支持。而敵人為了確保這條主要補給線的暢通和進行走私販私,經常武裝護航押運,襲擊我東江的稅站。這就為我軍集中優勢兵力伺機殲敵創造了條件。 1948年11月中旬,敵護航大隊護送13艘走私船,由河源溯流而上。支隊獲悉情報後,決定在黃田、白馬附近伏擊殲敵。 15日下午1時許,敵人進入我軍伏擊圈,一聲令下,兩岸伏兵以強大的火力同時壓向江心,經2小時激戰,打垮敵護航大隊,斃35人,俘30多人,繳獲機槍2挺、長短槍30餘支、擲彈筒2個、子彈2000餘發和一大批其它軍用物資和走私物資。首戰告捷,我軍士氣十分高漲。 二戰大湖。大湖地處和平縣城與連平縣忠信鎮之間,是兩縣的聯絡樞紐,駐大湖之敵為保1團1個加強連160餘人,此據點是敵分隔我河西、連和兩分區的重要軍事據點,對我軍威脅很大,這裡的敵人驕橫狂妄,我軍決定採取誘伏方法,包圍聚殲。戰前,我軍連續派桂林隊到大湖敵駐地附近收稅,誘敵出動。與此同時,3團秘密向大湖進發,埋伏於獅子腦山,3個連隊擔任正面阻擊,九江、雲南等隊擔任迂辶回側擊。 11月20日上午8時左右,敵接我軍派去的“偽保長”報告說,附近公路有紅軍收稅。驕狂的敵軍聞聽此言,便立即整隊出動追擊。桂林隊且戰且退,按計劃一步一步誘敵深入到我軍伏擊陣地。上午11時左右,敵遭到我軍正面阻擊,但仍不知中計,瘋狂向我軍發起衝鋒,我軍居高臨下沉著應戰。敵反复衝鋒,均被我軍擊退。午後1時許,我軍左右兩翼部隊迂辶回到敵人側後,對敵形成包圍態勢。敵人腹背挨打,軍心動亂。我軍正面阻擊隊伍發起反沖鋒,敵陣地被我軍打亂,最後敵被迫龜縮於獅子腦山坡深溝,除少數殘敵潰逃外,其他全部就殲。 此戰共斃敵70餘人,俘敵35人,繳獲機槍5挺、長短槍50餘支、擲彈筒4個、子彈數千發及其它軍用物資一批。 三戰鶴塘。鶴塘位於河源藍口與黃田之間,在東江的西面。敵人在白馬遭我軍伏擊之後,其走私船隊唯恐再次受襲,便派重兵護航。一天,保5團1個加強連和興寧緝私隊1個排,從河源護一船隊駛向老隆。支隊領導當機立斷決定再次在江邊伏擊,並根據敵人以往行動規律,避開其側翼搜索,按前堵、後截、側擊的態勢部署兵力,巧妙偽裝,掩蔽待機。 11月29日上午,敵人兵分兩路,小心翼翼地沿河道兩邊前進,主力則在河兩面。當敵人進入我伏擊圈時,桂林隊首先從正面打響,狠狠痛擊前頭之敵;珠江隊、九江隊、雲南隊等奮力合圍,以強大火力殺傷敵人。 東岸敵人見勢,馬上炮火轟擊,企圖解救西岸被圍之敵。我軍迅速逼近敵人,封死敵向下游逃竄的路口。敵人多次突圍未成,被我緊緊壓在東江岸邊。 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戰,全殲敵軍1個連,斃敵35人,俘敵14人,其餘溺死江中。此戰我軍繳獲迫擊砲1門、機槍2挺、步槍21支、砲彈6箱、子彈3000餘發,3團桂林隊獲“鋼鐵連”光榮稱號。 四戰大坪。我軍在東江上游的白馬、鶴塘兩次殲擊護航之敵時,雖作戰地點距保13團藍口駐地僅10餘公里,但保13團見死不救,引起敵軍內部互相指責,矛盾加重。保13團為了避嫌,乃以1個營又1個連的兵力,突然渡過東江,進占增田、柳城,企圖襲擊上莞我支隊領導機關。我支隊決定在駱湖大坪山地伏擊可能來犯之敵。 1948年11月24日拂曉前,一向不敢夜間活動的敵人冒險夜行軍,先我搶占了大坪山地制高點。我軍尚未到達頂定伏擊地點,先頭部隊即與敵遭遇,展開激戰,敵人居高臨下,以其強大火力向我軍壓來,我軍處於被動。我前線指揮員急令正面進攻的3團交替掩護,主動後撤,佔據有利地形,變被動為主動,殿後1個連且戰且退,步步誘敵尾追;同時命令6團秘密向左右兩翼運動。愚蠢的敵人瘋狂地向我軍猛撲過來。當3團後退4公里左右,找到了有利地形後,兩翼部隊對深入之敵形成包圍態勢,立即展開猛烈反擊和夾擊。經過2小時激戰,打垮敵軍1個連、斃敵31人、俘敵16人、繳獲機槍2挺、長短槍27支。敵人害怕被殲,當晚慌忙撤出增田。 五戰大人山。 1949年元旦過後不久,敵保13團1個營又1個加強連共700餘人,護送3船軍用物品從河源上老隆。支隊司令部立即決定集中3團、4團、7團及江防人隊各一部共10個連,在河西仙塘與義合之間的大人山附近截擊敵人。 1月9日,部隊冒著冷風細雨從上莞遠距離運動到預定地點隱蔽設伏,但一直等了兩天仍未見敵人。 11日上午10時許,敵人來了。 指揮員立即命令停止撤退,各部隊迅速返回佔領高地,堵死敵軍退路;由3團4個主力連擔任正面阻擊,其餘連隊擔任側擊。戰鬥打響後,我軍左右兩翼部隊配合正而阻擊,猛攻敵側,把敵人截成3段。經過激戰,敵右翼首先被我軍消滅,繳獲敵人機槍2挺,士氣大振,即乘勝圍殲敵主力。敵人見勢不妙,迅速搶占大人山主峰和兩翼高地,憑藉有利地形和優勢火力頑抗。我軍數次組織強攻主峰,均未能奏效,雙方對壘到天黑。 19時許,我軍衝鋒部隊趁黑夜接近敵陣,後續部隊緊緊跟上。經過4次沖擊,敵被迫收縮兩翼兵力,固守大人山主峰。我軍部隊乘機向前衝去,猛投手榴彈,接著便以刺刀相拼,經過激烈的拼搏衝殺,大人山頂陣地之敵全部被殲。其餘之敵向下屯、禾溪方向潰逃。我軍共殲敵軍2個連,斃敵90餘人,俘敵85人,敵投河溺死傷者未計算在內;繳獲八二迫擊砲2門、六O炮4門、火箭筒10個、重機槍2挺、輕機槍8挺、步槍155支、砲彈52發、子彈萬餘發,還有其它物資一大批。 我粵贛邊區支隊從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僅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相繼取得了上述五戰五捷的重大勝利,扭轉了我軍的被動戰局,大大提高了部隊的素質和戰鬥力,增強了各級指揮員的指揮才幹,增加了打殲滅戰的信心,同時改善了部隊的裝備,為後來完全打開九連地區的局面下了基礎。 我粵贛湘邊區人民解放總隊從山區打到平原以後,把南雄縣22個國民黨區鄉公所搞掉了20個,只剩下新田圩和百順2個,廣大平原地區,基本上為我軍所控制。這時,我軍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準備集中力量,把新田這個堡壘打下來。總隊決定葉昌部隊由古城出發,從西南方向主攻;戴耀部隊由大塘小坡出發,從東北方向進襲;由陳子揚同志帶1個中隊據守公路,向南雄城方向警戒,伏擊援兵。敵人駐烏迳的1個連,雖然只隔5公里,估計他們不敢出來,但我軍也作了加強警戒的佈置。部署完畢,即分頭準備。總隊領導張華、建華和黃業親自指揮這一次戰鬥。 1948年9月25日午夜12時,按照原定計劃,葉昌同志帶領的部隊,首先從橋上向新田圩突進,把敵人的駐地包圍了,但不見有什麼動靜,經找老鄉詢問,才知道敵人已躲到四邊那座村莊。黃業等人作了簡單的商量以後,很快定下了決心:“立即把新田村包圍起來,各部隊嚴密監視敵人,決不讓敵人突圍跑掉。”為了指揮方便,指揮部也移到圩場和村子之間稍靠南邊的一個小紅土崗上。凌晨5時,我軍部隊和民兵向村子周圍運動。 “叭!叭!叭!”突然幾聲槍響,敵人從炮樓裡開始向我軍隊伍射擊。我軍部隊立刻還擊。接著,敵人的機槍也咆哮起來。一場激烈的戰鬥打響了,這時天色已經大白。按游擊戰的一般規律,夜襲不成,拂曉前就要撤出戰鬥。現在敵人龜縮在圍子內,看來只要堵得住南雄和烏迳兩地敵人的增援,這個堡壘是可以攻破的。於是總隊領導決定繼續戰鬥,拿下這個據點。黃業命令何高大隊加強對東邊烏迳方向敵人的監視;為加強陳子揚中隊在西邊對南雄城方向的警戒,又增加了1個班;葉昌帶主力部隊向村里進攻;黃祥、張玉帶領爆破組準備對圍牆爆破。敵人的火力集中向圩場方向打來,黃業命令戴耀從西邊發動攻勢,轉移敵人的注意力,以減輕東邊的壓力。趁敵人火力稍為減弱的當兒,張玉抱起炸藥,衝到村邊,接近圍牆炮樓門口的死角,迅速點燃導火索。雖然炮樓大門和圍牆未被炸開,但是就在爆炸濃煙突起之際,我突擊班乘機衝到牆邊,閃到死角,貼近樓門,大聲喊話:“你們快投降,繳槍不殺!”“再不開門,我們開砲了!”敵人的火力雖然明顯地減弱,但硬是不投降,顯然在等待救兵。這時,大家都有點著急。 正在這時,村子南面的田埂上,出現一個打著藍布雨傘的人,手裡搖著一條白手巾,向我軍指揮部的小山崗走來。他是來給在新田村里的反動頭子說情的,一看見黃業他們3人,一個勁叫“團長”。 “村子裡都是些什麼人?”建華問。 “都是些區長、鄉長,還有些抓來的鄉丁,聯防隊,不中用的……”老頭子說。 “那麼,你可以進去,叫他們立刻投降。不投降,我軍馬上要開砲了!”張華煞有介事地指著身邊那挺用油布蓋著的水龍重機槍說。 “是!是!一定!當然!”老頭子果然下山去了。大約是11點多鐘的時候,敵人見援兵無望,又聽說山上有大砲,只好從炮樓上伸出了一面白旗。接著,步槍、輕機槍,都用繩子捆著,一束一束從窗口吊下來。最後樓門打開了,一幫人從裡面走出來,乖乖地當了俘虜。當我指揮部的同志進入村子時,葉昌、戴耀已率所部進入土圍子搜索殘敵,並把槍支、俘虜集中到一個大曬穀場上。有些同志還跳進炮樓旁邊的大池塘里打撈武器。 這次戰鬥,共計俘虜敵人100多人,繳獲槍支100餘支。十幾個區長、鄉長之類的反動土頑頭目,都暫時關押在祠堂裡。那些“區公所”、“鄉公所”的破爛招牌都被焚燒了。四擒新豐縣令 1947年3月上旬,我江北人民自衛總隊的飛龍隊、群英隊和長江隊共200多人,夜攻新豐縣城未成,但嚇得縣長王紹通魂不附體。不幾天,他就率領親信、家屬潛逃廣州。 這時,除新豐縣城和梅坑兩個孤立據點尚未解放外,全縣境內所有圩鎮農村都基本解放了。國民黨省政府見新豐缺人主政,就委任羅聯輝為新豐縣長。羅聯輝是新豐城西人,歷任國民黨連、營、團長20多年,獲國民黨陸軍少將軍銜。 這名反共老手4月初一上任就派代表找我軍部隊領導人談判,威逼利誘,企圖迫使我軍就範,放下鬥爭的武器,但其陰謀被我軍當場揭穿。 羅聯輝見陰謀敗露,惱羞成怒,凶相畢露,親自率領1個團,並勾結地方反動武裝共1000多人,向我馬頭、羌坑、黃沙坑、梁壩、遙田等游擊區進行瘋狂掃蕩,燒毀民房70多間,槍殺革命群眾30多人,對新豐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6月下旬,我地下黨獲得情報:羅聯輝由國民黨梅坑駐軍一營長帶領1個連的武裝,護送到英德青塘參加敵第62軍召開的英(德)新(豐)翁(源)3縣聯防會議,3天后經廣韶公路返回新豐。 我江北人民自衛總隊領導人龍景山,立即把在附近活動的武裝隊員62人召集起來,攜帶1挺機槍及其它武器,於8月6日凌晨埋伏在廣韶公路一地段,準備伏擊羅聯輝。但等了2天仍不見動靜,龍景山又率領隊伍轉移到八里排(又叫塘下坳)繼續埋伏。 8日上午10時許,從梅坑方向忽然來了1個班的敵人,護送3個軍官向韶關方向走去。他們通過我軍伏擊地段時,便派出6名士兵登山搜索偵察。因為我軍隱蔽得好,敵人沒有發現什麼痕跡,便揚長而去。 下午4時半,羅聯輝一隊人馬終於進入了我軍伏擊圈。當羅聯輝行至距我軍機槍陣地僅20多米時,我軍指揮員一聲令下,戰土們立即以猛烈火力向敵人射擊。與羅並行的翁源縣稅務局長羅鎮民及其1名馬弁立即被擊斃,羅聯輝一個筋頭滾到坑溝裡,走在後頭的那個營長,趕快掉頭逃命去了。激戰半個小時,共斃敵17名、傷敵20名、俘敵40多名,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44枝、子彈3箱、物資一大批,俘虜羅聯輝。後來,羅聯輝在先遣支隊部一次轉移中尋機逃跑,結果被我軍追擊擊斃。 1948年12月初,省府派張漢良任新豐縣長。他帶著30多名職員及保安團1個加強排,由廣州出發沿廣韶公路北上,走馬上任。我粵贛湘邊區縱隊東江3支隊3團獲悉此情報後,決定集中5個中隊共400多人,在新豐邊境的楊梅潭地段設伏,再打掉一個敵縣長。 12月9日深夜,部隊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伏擊陣地,以1個主力中隊封鎖去路及新豐方面的來敵,2個中隊在正面的小山頭居高臨下擔任主攻,1個中隊堵截退路,1個中隊作為預備隊守團部。 10日上午10時左右,當張漢良的隊伍全部進入我伏擊圈時,機槍、步槍、手榴彈一齊向敵人打去,10多分鐘就結束了戰鬥。敵人除死傷者外全部被俘,張漢良束手就擒。 是役,我軍繳獲輕機槍3挺、擲彈筒4支、步槍30餘支、物資彈藥一批。我人民武裝對被俘的張漢良及其以下官兵經教育後全部釋放。 1949年6月,解放大軍已勝利渡過長江,以勇不可擋之勢繼續追殲殘敵。為了掃清大軍南下道路的障礙,北江1支隊決定消滅新豐縣城的敵人。這時,獲悉國民黨新豐縣長陳中瑞正在動搖,有可能爭取起義或投降。 於是,支隊領導決定在做好以武力解放新豐縣城的同時,派人去與新豐縣自衛總隊長陳德馨及新豐縣長陳中瑞談判,勸他們棄暗投明。陳德馨表示同意,但陳中瑞十分狡猾,以“新豐士紳不同意”為由,企圖拖延時間,等待援兵解救。 於是,北江1支隊決定,由主力4團和1團以及地方武裝共1000餘人,攻打新豐城。 6月12日下午3時許,我軍部署就緒,即開砲轟擊敵據點,威逼敵人放下武器未果。 晚11時,4團飛虎連突擊隊兩次猛烈攻打敵碉堡,至下午僅2時將敵打垮,我軍佔據了敵碉堡及北樓背一片山頭高地。 13日凌晨,陳中瑞趁著夜暗,企圖佔領象嶺後向東突圍逃跑。但他們剛爬到半山腰,就被我東2團打回縣府。這時,陳中瑞看到四面被包圍,逃跑無望,便於早上8時在縣府前掛起白旗,表示無條件投降。陳中瑞、陳德馨帶領官兵400餘人退出縣府,交出重機槍1挺,輕機槍5挺,步槍500多支,彈藥、物資一大批。 新豐縣城宣告解放,鮮豔的紅旗在城頭高高飄揚。新豐縣城解放之後,國民黨廣東省政府仍不甘心失敗,一邊派遣新、英、佛3縣“剿共”司令陳樂夫率領1個團千餘人重犯新豐。 一邊再委派許子平為新豐縣長。但許子平知道前幾任新豐縣長的下場,因此他決定由廣州乘火車到大坑口下車,再轉乘汽車回老家翁源,招兵買馬,拼湊起自己的一套人馬,然後從翁源出發去新豐上任。當許子平一夥進入新豐縣屬茶洞地區時,即被我當地民兵堵擊。到新豐城上任已不可能,他便帶著全部人馬逃回翁源老家,當起流亡縣長來了。但是許子平的好夢不長,當流亡縣長還不到20天。 1949年9月16日晨,我3團團長涂錫鵬即率部把周陂包圍了起來,以“護送”談判代表的名義,派出10多名手槍隊員進入周陂區公所,不費一槍一彈,就將許子平擒獲,其餘一小撮反動武裝也全部放下武器投降。 我軍解放了周陂,繳獲機槍6挺,步槍100餘支,為南下大軍進軍廣東掃除了一個障礙。 1949生5月初,翁江支隊機關由鄧楚白政委負責開赴佛岡徑頭地區,領導開展新區工作。主力4團由何俊才司令員率領向新豐、佛岡進發。為擴大我軍影響,主力4團白天行軍,廣泛開展宣傳工作、各地的人民群眾看到那麼多游擊隊白天向新豐、佛岡等地進軍,紛紛說:“國民黨反動政府命不長了。” 在我軍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下,2區的聯防隊向我軍投降,整個佛岡北部6個鄉,大部被我軍解放。國民黨91師272團得悉2區被我軍攻占後,立即派出1個營進駐2區煙嶺,企圖重新奪回2區。支隊司令部決定組織力量,相機殲滅敵人。 5月26日下午,敵人湧進煙嶺圩,一場搏鬥便在敵我之間拉開了帷幕。根據以往敵人“清剿”行動的規律,重佔煙嶺之敵,次日就會開進游擊根據地。 4團決定將部隊部署在徑頭東北方向的萊洞,迎擊進犯之敵。指戰員凝神屏息埋伏了1天,不見敵人的影子,支隊司令部決定,28日天亮前再設伏黃塘徑。結果,敵人還是沒有來。部隊便於黃昏時撤回徑頭湖洋村休息。我軍根據敵重佔煙嶺3天仍不出動的反常現象,分析敵人一則可能情況不明,不敢盲動,二則想麻痺我軍,決定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精神,在煙嶺南約2.5公里的張屋附近,出奇不意地伏擊敵人,但是,這一天敵人仍沒有行動。根據對敵情的分析,何俊才決定在掛牌徑設伏,因為,敵人不管是撤退或增援,都有可能經過掛牌徑這個地方。 早飯後,部隊立即向掛牌徑進軍。從粱坑到掛牌徑不過6公里,因天黑並剛下過雨,路滑難行,部隊到達徑邊的朱洞時,天已發亮。杜團長命令連隊休息待命,手槍隊立即進徑,分南、北兩組向前偵察和搜索,封鎖消息。 這時,何俊才他們從手槍隊員帶回的兩個小商販得知,很多國民黨軍隊正在(石龍村)吃飯,飯後就來煙嶺。這表明國民黨第272團另1個營已於5月28日抵達石龍村,但懾於我軍聲勢,不敢貿然進徑。石龍到掛牌徑南口洋布塘不過0.5公里,時間已不容許何俊才他們細看地形,把兩個小商販安置在安全地方後,杜團長立即命令:鐵鷹連埋伏於徑西,不得讓敵人佔領兩邊山頭,並負責掩護全團的進攻和退卻;鋼鐵連埋伏於徑北段東邊的山嶺上(即米仔碎山),一定要把敵人放進來再打,如南面先打,則負責阻擊北面來援之敵;海流連1個排歸鋼鐵連指揮;飛虎連埋伏於徑南段東邊的山嶺上(即井公王山),也一定要把敵人放進來再打,如北面先打,則負責阻擊南面來援之敵。 各連都組織1個突擊隊,埋伏於徑邊;手槍隊在鋼鐵、飛虎2個連之間選擇地形埋伏,戰鬥打響後及時向敵衝鋒。一個殲滅敵人的天羅地網,在掛牌徑張開了。不久,敵搜索班出現在徑口東側的山頂,接著,大隊敵軍就在敵營長彭煥南率領下向北湧入。敵人的先頭部隊進入我軍的伏擊圈後,其中1個士兵突然離開隊伍,跑到溪邊喝水;我軍埋伏在溪邊樹叢後的1個戰士被他發現了,他一邊驚叫,一邊趕快往回跑。接著,掛牌徑戰鬥開始了。飛虎連6挺輕機槍射向敵群,敵人亂作一團,在狹長的徑上亂竄亂鑽,找尋掩藏之地。這時,杜國棟團長下令吹衝鋒號,各連的突擊隊如猛虎下山一樣向敵人衝去。 飛虎連1個排把陣地向南延伸,截擊那些還沒有完全進入我伏擊圈的敵人。向北竄去的敵人約20人,正好與鐵鷹連排長胡健雄率領的突擊隊相遇,當即被我軍斃傷近10人。在我軍火力威脅下,逃進西邊山窩之敵約百餘人,在營長的指揮下佔據了一個小坡,負隅頑抗,我軍突擊隊被阻在一條山溝裡。 我飛虎連邱連長立即指揮排長趙瑞珍、副排長楊兆太率一路由南向北打;副排長林路由北向南打;他自己帶領陳壽、石省兩名戰土,各配手榴彈4顆、衝鋒槍1支,在南北兩路火山掩護下,迅速佔領了小坡。 在我軍密集火力掃射下,敵營長彭煥南被擊斃,其餘敵人乃被全殲。敵人殿後部隊湧進西邊另一條山溝,企圖衝擊我鐵鷹連2排陣地;被我軍擊退後,改向2排南面一座山頭衝去。這座山頭我軍沒有部署兵力,如果被敵佔領,我軍便被置於敵人的火力之下。鐵鷹連長葉明輝意識到搶占這座山頭對確保戰斗全勝的重要意義,當機立斷指揮全連與敵人爭搶山頭。 敵人從山下往上爬,我軍從山腰衝殺過去,20多個正往山頂沖鋒的敵人,在我英勇的戰士們面前舉手投降。整個戰鬥不到1小時,共殲滅了敵92師272團1個營的大部分,斃、傷、俘敵營長彭煥南以下200多人,繳獲美式重機槍2挺、輕機槍6挺、炮2門、步槍100餘支、彈藥一大批。 1949年4月,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剿共”過程中,始興縣長兼縣自衛總隊隊長饒紀錦對蔣介石的反動政策逐漸產生不滿,慢慢地產生了離心傾向,曾5次向省府上書辭職,均未獲批准。在此進退維谷之際,在原國民黨64軍131師師長、粵中師管區司令張顯歧的開導和策動下,萌生了起義念頭。 自1948年秋冬起,南雄、始興兩縣游擊戰爭轉入了進攻的態勢,我始興的部隊先後打了幾個勝仗,又爭取了縣、鄉一自衛隊起義,大大削弱了縣自衛隊的實力。 1949年3月下旬,饒紀綿親自帶了縣自衛總隊1個大隊3個中隊進犯我清、化地區,我軍便將始興部隊主力集中起來,在竹子排小峽谷伏擊,全殲敵1個中隊,饒紀綿也差點被我軍活捉,弄得他狼狽不堪,慌忙竄回縣城。 這就使饒紀綿認識到,以他本身的實力無法同我軍對抗,依賴國民黨正規軍來維持局面也沒有多少指望了。 4月,我人民解放軍勝利渡過長江,揮師南下,他更感到國民黨反動派大勢已去,便準備起義轉向人民,找尋光明出路。饒紀綿與他的幾個親信頭目密商之後,便設法與我軍搭線。我軍在1949年6月知道了饒紀綿的起義意向。 始興部隊負責人鄧文禮想盡快同他會面商談起義的問題。經過研究,五嶺地委副書記兼北支隊副政委袁鑑文他們認為如能爭取饒紀綿率部起義,將會大大改變始興的鬥爭局面,並有利於整個粵北的戰局,應抓緊時機進行工作。於是,決定由鄧文禮與饒紀綿會面一次,以觀其態度。關於饒紀綿起義的事情,地委決定由袁鑑文負責處理,張華負責向華南分局匯報請示。鄧文禮於6月10日夜晚,在頓崗下古村邊樹林裡與饒紀綿進行會面商談。會談時,饒紀綿先開口說:“現在戰事已很明顯,蔣介石反動政府的滅亡,是指日可數了。我饒紀綿深深感到繼續為蔣介石賣命,必將難逃覆滅的下場。所以決心改邪歸正,投靠人民,實行起義,將功贖罪。”鄧文禮對他講明了黨的政策,對他準備起義表示歡迎和勉勵。最後,鄧文禮向饒紀綿提出幾個條件: 一、要等候命令行動,不要過早起義; 二、縣的黨政軍機構檔案資料保存完好,聽候處理; 三、不得再進犯、干擾我部隊的活動,要保護我部隊人員的安全; 四、要幫助我部隊蒐集情報。饒紀綿一一答應,表示保證照辦。最後,雙方約定了以後的聯繫人和聯繫方法。要率領1個縣的地方團隊和政府人員起義,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則人員多而復雜,思想行動不容易統一,必須進行艱苦細緻的工作,嚴守秘密,以免因時機未到而敗露;二則全縣駐有國民黨正規軍1個團,如起義意圖被識破就會遭到他們的鎮壓。 因而饒紀綿要求我方派出得力的干部去直接領導他們。我方也有這個考慮。經研究,決定從韶關地下黨抽調楊泰湖去擔當此任。楊去以後,饒紀綿委任他為縣自衛總隊的參謀,以利活動。同時又通過楊泰湖與曲江駐軍一些軍官的關係,介紹他侄子到始興駐軍271團團部當文書,以探聽情報,隨後,我軍又派始興幾名地下黨員,分別以國民黨縣黨部、縣政府職員的身份作掩護,協助楊泰湖開展工作。饒紀綿堅守信約,積極進行了兩個多月的起義準備工作。 1949年9月中旬,在葉劍英主持下,華南分局在江西贛州舉行擴大會議,討論和決定進軍廣東的作戰計劃。北2支隊司令員張華列席了會議。南下大軍決定於9月23日攻占南雄縣城,24日攻占始興縣城,要饒紀綿在大軍到達南雄前一天起義,並負責把駐始興縣城的39軍271團消滅掉。從饒紀綿本身的力量看,發動起義沒有什麼問題,但要同時消滅國民黨軍271團就有困難。袁鑑文和陳培興(五嶺地委委員)研究,決定採取“鴻門宴”的巧計殲敵。 大家認為“鴻門宴”的辦法最好,首先把敵人的頭目吃掉,消滅其指揮部,使敵人亂作一團,以便分別包圍強攻各個據點,達到各個殲滅的目的。接著,饒紀綿按照作戰計劃,調兵遣將,部署戰鬥,以點驗為名,迅速將全部武裝力量調集縣城,分點駐營,枕戈以待。 9月21日,饒紀綿召開自衛總隊營以上乾部秘密會議。 22日下午,饒紀綿又召開連以上乾部會作戰鬥動員。饒紀綿對大家講明了形勢、前途和出路,以及共產黨的政策和起義的意義,宣布了邊區縱隊的命令,得到了大家的熱烈擁護。 會上通過了由張顯岐、饒紀綿、何衍章等18人署名的起義通電,開完連以上乾部大會當晚,饒紀綿便以自衛總隊副總隊長何衍章和各營長的名義,邀請271團營以上軍官在縣城茶樓三樓宴飲,樓下樓上預先埋伏了10多人的突擊隊員,茶樓兩側佈置了50多人的警戒。 敵團長周治成、副團長楊某與2個營長和1個政治指導員,如往常一樣,在飽醉之餘,又大搓麻將牌直到深夜2時。這時,饒紀綿已指揮部隊包圍了271團各個據點,連周治成帶來的幾名衛士也被隔離包圍在茶樓的下面。 正要開始動手之際,由於我方個別人員露出緊張神態,周治成感到有點異樣,立即離開牌桌,企圖下樓逃跑。橫蠻凶悍的周治成拒不服從命令,與另一營長不顧一切衝下樓去,被楊泰湖當場擊斃,另一營長和政治指導員束手被擒。 只有副團長楊某乘混亂中從窗口跳進河中,負傷逃走。樓下的敵警衛也全部被俘。茶樓的槍聲成為起義開始的戰鬥訊號,各營立即集中火力,對敵人展開全面攻擊。各據點的敵人從睡夢中驚醒,倉皇應戰。由於敵人頑抗,起義部隊以猛烈火力給予沉重打擊。敵迫擊砲連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很快被解決了。其他頑抗的敵人,經過約2小時的激戰,被全部殲火。 這次戰鬥,共打死打傷敵團長以下官兵80餘名,俘敵官兵200餘名,繳獲無後座力砲2門、迫擊砲4門、機槍、步槍200餘支、手榴彈、子彈一大批。起義部隊在戰鬥中亦有一些傷亡。 起義部隊殲滅駐縣城的敵軍後,按照計劃向南轉移,於23日晨與我軍接應起義部隊的北2支隊2團會師。我軍2團首長戴耀等會見了饒紀綿等一些起義部隊的領導人,讚揚他們為人民立功的光榮行動。 接著,袁鑑文代表邊區縱隊向他們宣布命令,將起義部隊改編為新1團,屬北2支隊領導,團的編制按原樣不變,團長饒紀綿,副團長何衍章,只派楊泰湖為團參謀長,譚頌華為政治處主任(原為北2支隊2團政治處主任),另在各營連派1名教導員和政治指導員,以加強政治領導。 24日,我南下大軍解放南雄縣城後,沿南韶公路向始興縣城疾進。 敵440團聞訊,驚慌異常,企圖逃返曲汀。袁鑑文他們立即派新1團2個營另1個炮排,趕到崖婆石至古坑口約1.5公里長的地段依據險要地形佈置火力等待。 25日拂曉,敵團長張楊率領其部隊乘卡車狼狽而來,新1團等敵軍全部進入火網後,居高臨下,機槍、步槍一齊猛烈射擊,打得敵人暈頭轉向,死的死傷的傷,除小部分拼死逃脫外,大部被殲。共斃敵100餘人,俘200餘人,繳獲步兵炮2門、火箭炮2門、重機槍1挺、輕機槍4挺、步槍200餘支。這次戰鬥的勝利,動搖了粵北敵軍的第二道防線,為南下大軍進軍曲江掃清了道路。 24日夜,南下大軍進駐始興縣城,25日與我北2支隊會師。接著,新1團隨大軍進曲江、樂昌。粵北解放後,新1團奉命進行整編。從此,這支起義部隊在黨的關懷、教育和指揮下,踏上了新的征途。 潮澄饒平原,地處韓江下游的三角洲。這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口稠密,是有名的僑鄉。這裡北有潮州重鎮,南有汕頭港口,閩粵公路橫貫境內,水陸交通便利,是解放前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粵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國民黨反動派的武裝力量、魔爪遍布潮澄饒平原各地。 1945年8月17日,國民黨186師及地頭蛇洪之政部等大批軍隊,突然襲擊集結在居西溜地區堅持敵後抗日的韓江縱隊第1支隊,政委周禮平等12人在戰鬥中壯烈犧牲。有9位烈士被敵人割去首級。 為了適應急劇轉變的形勢,中共潮澄饒縣委於1945年11月,在澄海縣永平鄉召開會議,決定黨組織徹底轉入地下,建立單線聯繫,武裝人員除留1支小隊伍外徹底隱蔽,以便保存革命有生力量。 蔣介石於1946年6月悍然發動了反革命的全面內戰。國民黨反動派在潮澄饒平原建立各種“剿共”機構。潮安縣英塘村聯絡站、饒平縣南美村的轉運點、潮安的閣洲小學、澄海的下窖小學等黨的聯絡點和文教陣地,先後被敵破壞,一批共產黨員和革命同志被捕入獄,白色恐籠罩著潮澄饒平原。為了擺脫困境,中共澄饒豐縣委於1947年春節後,籌資同澄海樟林開明士紳陳府揚在蓮花山卓花村合辦建業農場,秘密集結武裝骨幹,著手進行恢復武裝的準備。 7月5日凌晨,中共澄饒豐縣委書記陳謙、副書記陳煥新、組織部長陳銳志和原中共潮安縣工委書記陳漢,在澄海蓮陽協利錫薄店(縣委機關)被捕,嚴重影響了潮澄饒平原武裝鬥爭的開展。但是,革命的火種並沒有被撲滅,共產黨人仍然拿起了武器。 同年8月,潮澄饒武裝基干隊改稱為第1政治武工隊,全隊共18人,配有輕機槍1挺、短槍16支、長槍4支。 10月又成立第2政治武工隊。這時,人民解放軍已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 為了配合全國革命形勢,在蔣管區點燃革命烽火,擴大政治影響,中共潮澄饒車山地區工作委員會決定襲擊樟林鄉公所和地主武裝守青隊,公開亮出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徵隊的旗幟。 1947年12月10日晨,以1武和2武的骨乾為主,準備入伍的地下民兵配合,化裝為上市農民,兵分3路:1路配輕機槍佔領東北面鼎臍山制高點,以防從潮安或饒平增援之敵;1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鄉公所,使敵來不及抵擋而就擒;1路迅速收繳存放在藥材店的守青隊槍支。此戰,生俘鄉公所全體人員,繳獲手槍1支,步槍19支,彈藥和物資一批。對被俘人員進行教育後發給路費遣散。然後,隊伍向蓮花山撤退,開進鳳凰山區。 武工隊首戰樟林告捷,揭開了潮澄饒平原武裝鬥爭的序幕。奇襲國民黨樟林鄉公所之後,1948年1月14日山吳健民代表潮汕地委宣布成立潮澄饒豐人民抗徵隊獨立中隊。全隊連同1、2武工隊共70多人,“獨中”隊長趙崇護,指導員莊明瑞。 “獨中”建立後,便乘國民黨廣東省第5區督察專員兼第5“清剿區”司令喻英奇“圍攻山地、掃蕩平原””清剿”計劃尚未完全就緒之時,於1月21日突襲潮(安)饒(平)豐(順)邊境鳳凰邊境山中心的鳳凰圩國民黨鄉公所和穀倉,將敵人的注意力引向山區後,轉而揮戈直插平原,從2月14日至2月29日,獨立中隊共殲敵2個警察所、1個自衛隊、1個警探隊、2個鄉公所、1個稅捐處,破敵穀倉4個。 大大鼓舞了革命人民的鬥志,有力打擊了喻英奇限期“滅共”的囂張氣焰,為打開平原武裝鬥爭的局面創造了條件。敵人遭受沉重打擊後,便進行了瘋狂的反撲,從2月至4月,先後有幾十名共產黨員和進步教師被捕入獄。中共潮安縣特派員王增輝等革命者10餘人先後被殺害,10多個參加開倉擔谷的農民也被槍殺,一時間,白色恐怖籠罩著潮澄饒平原。 1948年夏,喻英奇開始實施其“肅清平原,圍困山地”的第二期“清剿”計劃。他們一面組織若干主力團,重點進攻山區根據地,妄圖殲滅我軍主力;一面組織地方團隊,分區聯防,到處“清剿”,企圖消滅我平原地區的地下黨和武裝力量。 為了統一和加強平原武裝鬥爭的領導,1948年5月,我黨成立了中共潮澄饒平原工作委員會,書記邱河玉、委員林正昭、李詩銘。 8月,平原工委改為中共潮澄饒平原縣委,許士傑任書記,副書記為余錫渠,委員有餘仰韓、邱河玉、林正昭、李詩銘等。這時,原韓支隊11團的第4突擊隊整編後歸平原縣委領導。 1948年8月26日,平原縣委組織襲擊潮安江東井尾鄉公所,繳獲步槍22支,物資及冊籍一批。教砸壞該所電話總機。得手後,隊伍經梅州過江東佘厝洲轉入冠山隱蔽。 1949年3月,為了進一步打擊敵人,擴大政治影響,中共潮澄饒平原縣委又組織襲擊了汕頭市近郊的澄海歐汀警察所,圍殲了駐隆都店市深田仔的饒平自衛大隊第6中隊許在和部。為配合主力作戰,平原各武工隊組織大批民兵,全面襲擾敵人,牽制各地駐敵。這時,敵人也在瞅我軍的空子。 6月12日,敵馬漢初部300多人,乘我4支隊主力出擊饒中時,進攻鳳凰山根據地,到處燒殺搶掠,強姦婦女,無惡不作。 隨著山地和平原武裝隊伍的發展壯大,單靠殲滅小股敵人,奪取武器和物資已不能滿足武裝鬥爭尤其是山區主力作戰的需求。因此,平原黨組織及其武工隊,在廣泛發動群眾反抗“三徵”的過程中,積極開展徵募工作,發動地下民兵和城鄉進步青年入伍,不斷解決部隊的兵源、武器和給養問題。 潮澄饒平原經將近2年的工作,在100多個鄉村建立了地下民兵組織,發展了數千名民兵,並在一批轉運點建立武裝基干隊。許多民兵一經動員,紛紛要求參軍入伍。 1948年由平原突擊隊護送上山入伍的就有400多名,僅永平鄉就100多人先後入伍。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後,潮澄饒平原學校的進步師生,紛紛要求投奔革命,黨組織又動員和護送了大批師生入伍。 5月9日,澄海縣立中學108名學生集體上山;潮安金山中學和韓山師範學校120多名師生,也分別於5月15日和6月1日上山入伍。 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夏,廣州中學大學地下學聯部分成員以及泰國、菲律賓、香港達德學院等回來參加革命的80多名黨員和青年,也分別由平原突擊隊和武工隊護送上風凰山,使山地主力部隊不斷壯大。 我地下黨和突擊隊、武工隊積極開展對敵策反工作,並取得了成效。在粵東,有個老少皆知的楊短手。原是閩粵邊區海上著名海盜烏森部下,曾參與劫奪日軍貨輪。抗日勝利後,被國民黨收編,任少校軍官,被騙往廣州“受訓”,其部屬被繳械遣散。在革命形勢的影響下,楊短手思想發生變化,想與我軍搭線,中共平原縣委決定由余錫渠負責這一工作,派林正昭到福建詔安宮口一山洞與楊會晤。經過教育,楊表示願棄暗投明,1949年春即帶隨從4人攜械來澄投誠。平原縣委負責人許士傑、余錫渠在永平鄉親自接待,派突擊隊護送他們上山參加革命。 汕頭學警中隊長卓積基,系廣東省中山縣人,抗日時期參加國民黨軍隊,對國民黨當局的倒行逆施有不滿情緒,流露出傾向革命的思想。地下黨獲此情況後,決定,由余錫渠負責這一工作,派人與其接觸,經考察卓確有棄暗投明的願望。於是,又派林正昭赴仙與卓秘密會晤,在幫助解決其後顧之憂後,約定於1949年4月16日晚,利用學警夜間“肅靜行軍”演習之機,率部起義。 這次學警起義79人,帶來輕機槍兩挺,三八步槍58支,左輪手槍1支,子彈2000多發。學警起義在國民黨統治區造成很大影響,特別是起義隊伍從國民黨在潮汕的統治中心汕頭市拉出來,一夜之間順利通過3縣1市各關卡,更是震撼了敵人,並引起敵內部互相猜疑,惶恐不安。國民黨汕頭警察局長兼警訓所所長曾雄、警訓所教育長何世雄等受了處分。 楊短手的棄暗投明和卓積基的率部起義,在潮汕各階層發生了強烈的反響。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