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

第42章 03.基洛夫被刺殺

1934年12月1日,是基洛夫的一個正常工作日,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天,這也是即將席捲全國的鎮壓狂潮掀開序幕的一天。這一天傍晚,當基洛夫走進列寧格勒州委機關所在地斯莫爾尼宮,向州委第二書記辦公室走去,當他在走廊裡停下腳步開門時,一顆子彈射中他的脖子。他搖晃一下,轉了半個身子,就一頭栽倒在鑲木地板上,鮮血從傷口裡向外冒。 兇手尼古拉耶夫是內務部的工作人員,而且有證據表明,在這次謀殺之前,他曾幾次企圖暗殺基洛夫,企圖靠近基洛夫時曾被其警衛人員逮捕。可奇怪的是,不久之後刺客就被內務部釋放了。這引起了基洛夫警衛人員的警惕,但內務部告訴他們,這事用不著他們去管,並以收繳個別警衛人員的黨證相威脅。最後刺客帶著武器再次潛入斯莫爾尼宮,慘案就此發生。詭異的是,在基洛夫遇刺時,平時戒備森嚴的列寧格勒州委大樓空無一人,不見一個警衛;基洛夫遇刺倒地後,大樓警衛人員就像從地底下冒出來一樣突然出現,將兇手按倒在地。

更令人奇怪的是,基洛夫的警衛隊長被提去接受審訊,他是被用有篷的大卡車接走的,裡面還有幾個手持鐵棒的契卡(“肅清反革命及怠工特設委員會”俄文縮寫的音譯)人員,一人坐在司機身旁。不久,基洛夫的警衛隊長死了。當時醫生做了“鑑定”,指出他是因車禍而死。他們當中有些人活到蘇共二十大時才說,鑑定書是被迫做出來的,警衛隊長是被很粗的鐵棒打死的。 從基洛夫被刺案的發生,以及整個偵查過程可以看到,有一隻有力的手,在指揮著整個事件的進行,這絕非尼古拉耶夫的個人行為。因此,無論斯大林是否指使過這次謀殺,他都會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件事消滅他的對手。 當時,基洛夫由於自己的才華,在全國的影響力不斷增長,到1934年時成為黨內僅次於斯大林的人物,享有很高的聲望。而且他獨立性強,才能出眾,善於團結工人,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會附和斯大林的意見,並且有時能贏得多數票。斯大林的猜疑與嫉妒就此爆發。而共產黨一些領導人對日益嚴重的個人崇拜及經濟建設中的問題感到不安,於是在第十七次黨代會上,醞釀著選舉基洛夫來取代斯大林,擔任黨的總書記職務。斯大林對此感到十分震驚。

所以,1934年的斯大林,已將“基洛夫被刺事件”變成他樹立黨內絕對權威以及建立完全獨裁統治的一個最重要步驟。因此他需要製造輿論,把手中的劍揮向他的敵人——一大批黨內優秀幹部,以及大批無辜的人。而在以後,他又把執行他命令的這些兇殘的劊子手處決,以平息一些人的仇恨。斯大林的陰險罪惡由此可見一斑。雖然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斯大林是這一謀殺行動的主謀,但他卻充分利用此事件,使基洛夫被謀殺成為大清洗的導火線,成為20世紀30年代蘇聯肅反運動的開端。 “特別程序”危害大 1934年12月1日晚,根據斯大林的建議,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通過《關於修改各加盟共和國現行刑事訴訟法典的決議》,規定對各個加盟共和國現行《刑事法法典》在“偵查和審理恐怖組織,和對蘇維埃政權工作人員進行恐怖活動有關事宜”進行如下修改:凡屬恐怖組織和對蘇維埃政權工作人員進行恐怖活動的案件,偵查工作不能超過十天;控告結論在正式開庭審判前一晝夜交給被告;原告、被告雙方都不參加審判;不接受判決上訴書和豁免請求書;極刑判決被宣布後立即執行。

當時,很多幹部沒有意識到他們在接受這個嚴酷與專橫決議的同時,也為自己挖掘了墳墓。這是斯大林戰勝敵方、清洗大批黨內乾部最有力的武器,因為這些人已經沒有什麼能保護自己了。斯大林再指揮內務部時就可以為所欲為、肆無忌憚,任何人都可以被說成是人民的敵人,是陰謀集團成員。 這個後來被稱作“特別程序”的規定,為政治清洗中採用非法手段羅織罪名、迫害異己打開了方便之門,成為斯大林隨心所欲清洗政治對手的工具。此後,肅反運動被逐步推向高潮。 當時,斯大林的一名親信——蘇聯總檢察長維辛斯基叫檢察官們放心,不要有任何顧慮。他在1937年3月份一次檢察工作會議上宣稱:“大家應該記住斯大林同志的話,在社會生活中,在我們自己的一生中,總有這樣的時刻——法律成為過時的東西,而應該被撇到一邊。”他又從學術上論證了一個前提:“即在國家的罪行中,被告的口供是最重要的和決定性的證據。正因為如此,內務部才不惜以一切手段逼取口供。”

1934年12月22日,蘇聯政府發表偵查基洛夫案的通報,首次提到有一個名為“列寧格勒總部”的恐怖組織,說尼古拉耶夫就是這個組織的成員,該組織主要由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反對派成員組成。 12月27日,蘇聯政府公開關於“列寧格勒總部”的控告結論,確認基洛夫被殺是該組織指使所為,並說謀害基洛夫是該組織謀害斯大林和黨的其他領導人的長遠計劃的一部分。在立即處死尼古拉耶夫後,1935年1月15日對“總部”主要成員進行了審判,季諾維也夫等人堅決否認自己與基洛夫案有任何牽連,儘管拿不出證據,法庭仍判處季諾維也夫有期徒刑10年,加米涅夫有期徒刑5年。 接著,蘇共中央向全國黨組織發出秘密信,要求各地動員所有力量深挖敵人,由此開始了遍及全國的大逮捕,製造了無數冤案。清洗名單是逮捕人的重要依據。保安機構要負責提出“可疑分子”的名單,並按照一定的標準把他們加以分類。根據蘇共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公佈的材料,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名單斯大林都親自過目,由他或他最親密的同事,例如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馬林科夫或伏羅希洛夫,來決定名單上那些人的命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