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四野檔案

第11章 第十章“塔山虎”傳奇

四野檔案 翟唯佳 7586 2018-03-18
誰要是叫胡奇才狠上了,不死也得扒層皮。在新開嶺吃下“千里駒”。有“塔山虎”在,誰能逞威!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一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該縱隊是由山東膠東軍區地方兵團擴大編成的。 1937年12月,中共膠東特委書記理琪等以堅持昆嵛山斗爭的紅軍游擊隊為骨幹,在山東文登縣天福山發動抗日武裝起義,成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第三軍。 1938年9月,第三軍與掖縣抗日游擊第三支隊合編為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五支隊,高錦純任司令員,宋澄任政治委員,吳克華任副司令員,下轄六個團,共7000餘人(12月,歸八路軍山東縱隊建制)。 1939年秋,第五支隊整編為第十三、第十五團,又以黃縣、掖縣地方武裝組成第十四團。

1940年9月,第五支隊改稱第五旅(吳克華任旅長,高錦純任政治委員);同時成立新第五支隊,下轄第一、第二、第三團。 1942年7月,膠東軍區成立,第五支隊整編為第十六、第十七團,與第五旅同歸膠東軍區領導。 1943年,膠東軍區部隊整編,取消第五旅番號,軍區直轄五個軍分區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六團三個主力團(第十五、第十七團分別編入各軍分區)。 1945年9月,膠東軍區部隊在對敵大反攻中擴編為山東解放軍第五、第六師和警備第三、第四旅。這便是四十一軍的前身部隊。四十一軍前身部隊在膠東地區堅持抗戰,參加大小戰斗數百次,不僅為膠東抗戰立下了戰功,而且鍛煉了部隊,並湧現出一大批善打硬仗惡仗的虎將。塔山阻擊戰時任四縱副司令員的胡奇才,便是其中的一個。

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遲浩田在80年代任濟南軍區司令員時,曾在山東臨胸聽過一位老翁唱過一首抗戰歌謠:胡奇才,真勇敢,帶領八路軍打冶源,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一個翻譯官。 許多當年山東八路軍的老人,每每談到胡奇才死打硬拼的狠勁時,無不手翹大拇指稱讚不已。他們都記得抗日戰爭時期打小張莊的戰鬥。那會兒部隊連攻了幾次也未能拿下敵人小張莊據點。胡奇才火了。他將各班排的共產黨員和連排幹部抽出來,組織起一支敢死隊。隨後集中起全團的號兵,吹響了震撼人心的衝鋒號。他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一次沖鋒就拿下了日軍據點。之後,胡奇才的狠勁兒就在膠東出了名。日本人怕跟胡奇才交火,偽軍則只有望風而逃的份了,只恨爹娘給自己少生了兩條腿。山東的老人說,誰要是叫胡奇才狠上了,不死也得扒層皮。山東八年抗戰,四十一軍前身部隊得到了鍛煉,打出了威風。

1945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向東北發展,並爭取控制東北的戰略部署,膠東軍區副司令員吳克華、政治部主任彭嘉慶、副主任歐陽文率領山東解放軍第六師、第五師一部及部分獨立團,共1萬餘人(膠東軍區其餘部隊後來發展為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七軍),分批從海路挺進東北,11月進至遼寧安東(今丹東)、莊河、營口等地區,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縱隊(轄第一、第二支隊,12月支隊改稱旅)和第三縱隊(轄第四、第五旅),歸東北人民自治軍遼東軍區領導,擔負剿匪、擴軍和開闢根據地等任務。 1946年2月,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第三縱隊,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吳克華任司令員,彭嘉慶任政治委員,胡奇才任副司令員,歐陽文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蔡正國任參謀長。下轄由第二縱隊第一旅改編的第十旅;由第二縱隊第二旅改編的第十一旅;由第三縱隊改編的第十二旅。全縱隊共2.3萬餘人,屬遼東(南滿)軍區領導。

當時的東北戰局是,國民黨軍正處在戰略進攻勢頭上,而兵力和裝備均處於劣勢的我軍,則被迫進行戰略防禦和退卻。用東北老百姓的話說,“看那架勢呀,共產黨是不大行了。”部隊中也普遍存在著程度不同的悲觀情緒。 但是四縱卻用一系列的勝仗,改變了人們對時局的看法: ——1946年4月6日,國民黨第五十二軍軍長趙公武,率苦難其第二十五師及“五大主力”之一的新六軍第十四師,再犯本溪。四縱十旅在金鐘山陣地頑強阻擊了敵第十四師的多次進攻,並趁敵潰敗之機發起反擊,將潰不成軍的第十四師追至蘇家屯東南的長嶺子、二道溝子一帶。 12日,四縱向喘息未定長嶺子守敵,再次發起猛攻。激戰至下午,將國民黨所謂的“王牌師”擊潰。此次戰役,四縱共計斃傷國民黨軍精銳十四師副師長以下1300餘人,俘敵600 餘人。

——5月中下旬,為配合東北民主聯軍的四平保衛戰,四縱在239 遼南保安第一、第二團的配屬下,發起了鞍(山)海(城)戰役。 24日,部隊掃清鞍山外圍據點,25日黃昏,攻克鞍山市,全殲國民黨守軍第一八四師第五三一團。隨後四縱轉兵進逼海城。 29日,四縱從東城突破海城後,向敵守軍發起了政治攻勢,迫使守敵第一八四師師長潘朔瑞率師直和第五五二團宣布起義。解決海城後,四縱部分部隊又揮師大石橋,向該地守敵第一八四師第五五零團展開政治攻勢。該團拒不投降,棄城向營口方向後撤。四縱部隊奮起追擊,於6月2日在大甸子、石灰窯將該團全殲。至此,國民黨第一八四師全部被四縱解決。 鞍海戰役,共計殲敵3300餘人,爭取國民黨軍起義2700餘人。四縱首創了東北戰場上,以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相結合,殲滅國民黨軍一個整師的範例。鞍海戰役的勝利,使敵瀋陽感到重大威脅,迫杜聿明從北線抽調四個主力師向南迴援,從而打破了國民黨軍向北滿解放區繼續進攻的計劃。

——鞍海戰役後,杜聿明感到後院太不安全,於是決定先收拾掉南滿的共軍主力三縱、四縱後,再圖北滿。 10月,杜聿明調集了八個師10餘萬兵力,分三路向我南滿根據地大舉進攻。在此之前,改變整個戰場的被動形勢,同時要求第十師歸建回援。 胡奇才在新開嶺地區,為美式機械化裝備的第二十五師佈置下了口袋。 新開嶺位於安東賽馬縣(今丹東市鳳城縣)境內。伏擊陣地就選在了新開嶺東面一條東西走向的袋形谷地。此處兩邊是高山,璦陽河和寬(甸)賽(馬)公路從谷底並行穿過。只要控制住周圍的製高點,任憑你真是“千里駒”也休想通過。 戰鬥於10月31日10時打響。隱蔽集結在新開嶺的四縱部隊,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對進入山谷的敵二十五師形成袋形包圍。

“千里駒”果非等閒之輩。在抗戰中也算得上是一員勇將的師長李大麻子,立即捉住了戰場的關鍵——老爺山。老爺山是戰場的製高點,可以俯視和控制整個戰區,由四縱十一師部分部隊防守。但在美械化裝備的第二十五師的猛烈炮轟和瘋狂衝擊下,老爺山陣地和404 高地很快失守。敵人先是由一個連防守,後又增加到一個營。最後,又增加到一個團。 能不能殲滅“千里駒”,就看能不能拿下老爺山。胡奇才命令十師二十八團務必拿下。山是那樣陡,最陡的地段坡度竟達70度;坡又是那樣的滑,一夜的雨雪已將泥土和腐葉泡成了水嘰嘰的滑梯。即使沒有守敵的密集火力的威脅,爬上去也實屬不易。 星夜兼程趕到了新開嶺的第十師二十八團,氣都沒待喘勻,就開始投入戰鬥,向老爺山發起了數次猛攻。但二十八團九次攻擊都未奏效,且傷亡慘重。到最後,全團算上炊事員,就只剩300多人了。而此時,各路敵軍都紛紛向新開嶺逼近,其中號稱“虎師”的新二十二師距離已不到一天的路程。

胡奇才心急如焚。繼續打下去,若一天之內再解決不了戰鬥,就會反被優勢之敵所包圍,後果將不堪設想;但如果撤,眼看就要打癱的“千里駒”又會蹦起來,並且更加猖狂。 縱隊幾位領導一碰頭,認為直到眼下主動權還在我們手中。我們困難,敵人更困難。能不能取勝,就在這最後的幾小時。一咬牙,一橫心:打! 預備隊第三十團全部投入,縱隊幾位主要領導全部下到師,下到團。集中全部炮火掩護十師強攻,十一師和十二師則從側後全力攻擊。 “砂鍋搗蒜,一錘子買賣。”胡奇才下了死命令,限時務必拿下老爺山,全殲二十五師! 團長、政委帶突擊連,參謀長帶尖刀排,冒著雨點般的機槍掃射,一鼓作氣,終於拿下了老爺山陣地。縱隊炮火隨後轉向敵二十五師指揮所和山谷中的敵軍。敵坦克、汽車和幾百輛大車紛紛起火。失去了老爺山這個最後倚託的敵第二十五師頓時亂了營,一批批地向賽馬集方向突圍逃竄,卻被早候多時的四縱十一師、十二師部隊堵截住了。

在我軍強大的政治攻勢下,敵軍紛紛舉手投降。當胡奇才和縱隊政委彭嘉慶來到黃家堡時,只見我軍一個班就俘虜了幾百名敵新開嶺戰役,首創了東北民主聯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滅敵美械裝備一個建制整師的最佳結果。因此在戰後榮獲毛澤東主席、中共偉大的遼沈戰役開始了。 蔣介石也終於看出了我軍的戰略意圖,立刻就“毛”了:如果一旦讓共軍卡住了東北咽喉——錦州,東北四五十萬國軍便將成為甕中之鱉,在劫難逃! 10月2日,蔣介石急飛瀋陽,召開了最高軍事會議。會上確定:由華北傅作義部抽調11個師,組成東進兵團,在第十九兵團司令侯鏡如指揮下,東進援錦;以瀋陽地區抽調11個師、3個騎兵旅組成西進兵團,在第九兵團司令廖耀湘的指揮下,西出援錦。蔣介石的如意算盤是:兩個重兵集團東西對進,既解錦州之圍,又可將我軍投入攻錦的東北解放軍主力,圍殲在錦州地區。

因此,東野必須在一個星期內攻克錦州,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東總將在塔山一線阻擊東進兵團的任務,交給了四縱、十一縱及3個獨立師。 “街亭雖小,於系重大”。錦州是東北的門戶。塔山又是錦州的門戶。 只要東進兵團突破塔山,要不了半天就能湧到錦州。一個星期內能否攻克錦州,關鍵在於塔山一線的陣地能否堅守一個星期。塔山村是遼東灣上一個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位於錦州城與錦西城之間,東臨渤海,西接白台山、虹螺山,緊貼錦西高地。兩錦公路穿村而過,北寧鐵路和村東一公里處的公路平行北上,是錦、葫敵人北進的唯一通道。塔山阻擊部隊的防線就以塔山村為中心,東至海邊,西至白台山、北山,正面寬12公里半。地形也都是緩坡丘陵,無險可恃。 塔山北距錦州外圍不到20公里,南距錦西敵人的前沿陣地只1、2公里。而且塔山南面的大東山、小東山、影壁山一線高地,全被敵人所佔據,使得我軍陣地完全處於敵居高臨下炮火射程之內。狹窄的地形也不允許四縱等部隊開展運動防禦戰,只能作陣地死守。兵力上敵眾我寡,裝備上敵強我弱,地勢上敵高我低。四縱就是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接受了塔山阻擊的任務。 總部要求他們必須像一顆堅硬的釘子一樣,死死地釘在那裡不能後退一步。 四縱政委莫文驊從四野總部開會回來後,傳達了總部首長的動員令:塔山阻援戰鬥意義十分重大。要拿下錦州,又必須把近在咫尺的錦、葫援敵堵住。因此,能否把援敵阻於塔山以南,就成了錦州能否攻克的關鍵。一定要告訴指戰員們,這次阻援絕不比攻城任務來得輕鬆,拿不出過硬的本領是經不起,熬不過的。 東野總部首長對四縱頑強的戰鬥作風是蠻有信心的。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在給四縱的電報中寫道:“你們必須利用東自海邊西至虹螺山下一線約20餘里的地區,作英勇頑強的攻勢防禦,利用工事大量殺傷敵人,使敵人在我陣地前橫屍遍野……而使我軍創造震動全國的光榮的防禦戰。” 10月10日,敵人不等煙台的第三十九軍到達,便在飛機、大砲和海軍艦炮的掩護下,以新六軍暫六十二師、五十四軍第八師、六十五軍第一五一師向我軍陣地撲來。 吳克華和莫文驊在縱隊指揮所裡,不斷地接到前沿部隊的報告:敵機低空投彈,砲彈密如蝗群,幾十分鐘落彈5000餘發。工事全被摧毀,鐵軌枕木漫天飛舞,平地犁鬆了幾尺土。炮傷甚大,一部分人震昏,耳鼻出血。敵衝鋒隊形密集,連、營、團長帶頭,督戰隊押後,不顧地形條件,猶如一群瘋狗,任憑怎樣射擊,還是毫無知覺似的“哇哇”叫著往上沖。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踏屍而過,一梯隊垮了,二梯隊上;二梯隊垮下去,三梯隊、四梯隊上。打也打不光,堵也堵不住。拼命死衝上來的敵人和我軍戰士絞在一起,抓頭髮、揪耳朵、摔跤、滾打,拼老命地於。我前沿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呈現拉鋸狀態。 吳克華稱這種集團衝鋒為“飯館子”戰術——大塊肉猛往上端,叫你吃不光、喝不盡,最後活活撐死。看來要想不被撐死,就得中止敵人“上菜”,吳克華把縱隊參謀長李福澤叫來,讓他通知砲兵,集中人力轟擊敵人後梯隊集結地域,叫敵人的衝鋒接不上茬;同時通知前沿部隊加強陣地前反擊和二梯隊反沖擊。敵人不讓我們喘口氣,我們也不能讓他們舒舒服服。 在我軍的頑強阻擊下,第一天就打退了敵軍九次集團衝鋒。入夜後,戰士們才吃上了一頓飯,接著顧不上休息片刻,又冒著敵人的砲擊,開始重修工事的戰前準備。 翌日清晨,敵軍又投入了四個師的強大兵力,並改取中央突破的方法,即在兩翼猛攻塔山橋和白台山的策應下,全力突擊塔山。衝擊開始前,先是一個小時的砲火急襲和飛機轟炸。呼嘯而下的排炮和巨型炸彈,從前沿鋪向縱深,又從縱深鋪回前沿。整個塔山陣地剎時間化作了一片火海。接下來又是在連營團長率領下的整連整營整團的衝鋒。被我軍打退後,便再次炮火猛轟,待我陣地被轟成焦土後,又發起集團衝鋒。 這一天,從早晨7時至下午4時,連續九小時撕殺不斷,戰鬥遠比第一天激烈。三個主陣地都曾一度被敵突人,但四縱立即組織部隊反沖擊將敵殲滅,奪回了陣地…… 林彪的眼睛盯著錦州,但余光卻從未離開過塔山。塔山惡戰六晝夜,除去林彪主動詢問和四縱主動報告,單是十二師每天就要向林彪報告四次戰況。林彪在電話裡對師長江燮元一字一句地說道:“守住塔山,勝利就抓住了一半。告訴你:塔山必須守住!拿不下錦州,軍委要我的腦袋;守不住塔山,我要你的腦袋!” 虎將江燮元則手指著指揮所,對手下的團長、營長說:“我看著你們,你們看著我。是死是活咱們在一起,是死是活就在這裡,是死是活也要守住陣地!” 塔山惡戰六晝夜,縱隊副司令員胡奇才在前線坐鎮五天。四縱的老人回憶說:“胡奇才往那兒一坐,不用吭氣兒,那威勢就來了,什麼也不用想,許進不許退,你就往死裡打吧。” 10月8日至13日,我攻錦部隊掃清錦州城垣外圍據點直逼錦州城下。 蔣介石眼見得錦州城防危險,而九個師的援軍卻被堵在近在錦州門口的塔山,兩天時間裡竟然未能前進一步。蔣介石一面派出他的隨身參軍前來督戰,一面將兩天來都沒捨得用的華北“剿總”直轄獨立第九十五師——所謂“沒丟過一挺機槍”的“趙子龍師”也拉了上來,準備第二天大干。 蔣介石還不放心,又特意派九十五師的老師長羅奇為該部打氣。羅奇一到錦西就狂妄叫囂:“沒有趙子龍師拿不下的陣地!”他使出了軟硬兩手:一面在部隊中建立了龐大的督戰組織,規定逐級監督,怯陣者殺無赦;一面以每人50萬金圓券的高價,收買組織起一支“寧死不退”的“敢死隊”。 13日清晨,敵獨立第九十五師投入戰鬥後,果然與眾不同。第一沖鋒隊上來,全端著衝鋒槍,再一沖鋒隊上來,全是機關槍,清一色的自動火器。那些頭戴大蓋帽的軍官們,如同吃了“刀槍不入”的仙丹一般,遠遠地沖在隊伍的前頭,拼死賣命。衝擊受阻後,便將同伴的屍體壘成活動工事,向我陣地一步步推進。 在黑土地上也打了無數惡仗的四縱指戰員們,還從沒有見過如此兇猛的進攻。幾個回合過後,剛剛換上來的十師第二十八團就傷亡百人以上。打到黃昏,傷亡竟達800餘人。當夜,三十團換下了二十八團。而敵人的銳氣,也在這一天基本上被打光了。當天深夜,東野參謀長劉亞樓打來電話:錦州外圍據點已全部掃清,14日上午實施總攻。吳克華立即將這一消息傳達到各師,陣地上立時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而蔣介石也在這一天夜裡,下達了“拂曉前攻下塔山,14日進占高橋,黃昏到達錦州”的死命令。於是,在蔣介石的嚴令逼促下,敵人四個師在凌晨就發起了猛攻。敵指揮官也如同瘋了一般,既不講戰術,也不講隊形,是驅趕著士兵以密集的隊形,不顧死活地一波又一波地往上猛衝……上午10時,驚天動地的轟鳴聲從錦州方向傳來。錦州總攻打響了。我軍陣地上頓時一片歡騰。戰士們從戰壕里爬出來,在硝煙瀰漫的陣地上狂喊著:“同志們,老大哥打錦州啦,加油幹哪!”“范漢傑完蛋啦!” 隨著10月15日錦州的最後解放,侯鏡如兵團的攻勢也被瓦解掉了。據說在華北從未吃過敗仗的“趙子龍師”,臨走時,三個團只能湊成三個營了。 在塔山阻擊戰中,四縱頑強地抗擊住了敵五個師在海空軍配合下連續六晝夜的輪番進攻,直至錦州解放,陣地屹然未動。從而為主力攻克錦州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在整個防禦作戰中,四縱共斃傷俘敵6117人;而自己傷亡也高達3145人。 戰後,第四縱隊第十二師第三十四團榮獲“塔山英雄團”光榮稱號,第十師第二十八團榮獲“守備英雄團”光榮稱號,第十二師第三十六團榮獲“白塔山英雄團”光榮稱號,縱隊炮團榮獲“威震敵膽炮團”光榮稱號。有20名指戰員榮獲“毛澤東獎章”,僅十二師就有2026人榮立戰功。 在遼沈戰役中,四縱被授予榮譽稱號和榮立戰功的集體和個人,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均為四野備縱隊之冠。 1948年11月,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第四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一軍,歸東北野戰軍建制。吳克華任軍長,莫文驊任政治委員,胡奇才任副軍長,歐陽文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福澤任參謀長。所轄第十師改稱第一二一師,蔡正國任師長,李丙令任政治委員;第十一師改稱第一二二師,田維揚任師長,張秀川任政治委員。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二師調歸該軍建制改稱步兵第一五四師,左葉任師長,曹傳贊任政治委員。全軍共計6.4萬餘人。 1948年11月,四十一軍作為先遣兵團之一部秘密南下入關。 12月,第四十一軍參加平津戰役,配合華北野戰軍攻克康莊、懷來、張家口等縣中,切斷了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西退綏遠(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之道路。 1949年1月,參加包圍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北平後,擔負北平市的警備任務。同時,奉命改編傅作義起義部隊的第一零四軍第二零九師。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經唐縣、保定、涿縣,於25日到達北平。當天,由第四十一軍第一二一師第三六一團、第一二二師第三六四團、第一二三師第三六七團及軍砲兵團等組成的閱兵部隊,在北平西苑機場接受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檢閱。 1949年4月,四十一軍由華北向華中、華南進軍。 5月,編入第四野戰軍第十四兵團建制,並於河南新鄉改編國民黨軍第四十軍2萬餘人。 8月,四十一軍改歸第四野戰軍第十二兵團建制。 9至10月,參加進軍華南的中路,在衡寶戰役中,擔負正面突擊任務,殲國民黨軍5000餘人,俘虜國民黨第七軍副軍長凌雲上。 11至12月,參加廣西戰役,先後攻克全州、興安、桂林、靈川、荔浦、蒙山等縣市,殲國民黨軍8600餘人,俘敵第三兵團副司令官兼第七軍軍長李本一。 1950年1月,第一五四師調歸廣西軍區建制。 2月,該軍又改歸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建制。奉命由廣西容縣地區開赴廣東省淡水、高要、惠陽、黃崗等地執行剿匪作戰任務,並先後解放了南澳島、南鵬島。 1951年1月,進駐潮汕地區執行保衛海防的任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一軍在全國解放戰爭中,從東北轉戰兩廣,經歷主要戰役、戰鬥440餘次,解放縣以上城市30餘座,湧現出“塔山英雄團”等英雄部隊和鮑仁川、程遠茂等一批英模人物,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