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抗美援朝的凱歌

第9章 第八章大規模進攻的第三次戰役

抗美援朝的凱歌 刘培一 5280 2018-03-18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沉重打擊之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發動的“聖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徹底破產,變成了聖涎節向“三八線”以南的總崩潰、總退卻。這種情況的發生,太出乎美國朝野的意料了,因而立刻陷於一片混亂之中。美國輿論界驚呼這次失敗是“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是一場“噩夢”。美國統治集團內部在失敗的責任問題上互相攻訐,矛盾更加尖銳。有的人指責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判斷錯誤,指揮笨拙,要求把他的“聯合國軍”總司令的職務撤掉;有的人認為應該歸咎於政府的政策,要求撤掉國務卿迪安·艾奇遜的職務,“徹底打掃國務院”,甚至建議國會對總統哈里·杜魯門實行彈劾。美國前總統赫伯特·胡佛更十分沮喪地斷定:“聯合國在朝鮮被共產黨中國打敗了。現在世界上沒有任何軍隊足以擊退中國人。”英、法等國對朝鮮戰局更加憂慮,深怕把力量陷在朝鮮而削弱其在歐洲的勢力。

美國政府在這種極為難堪的情況下,連忙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內閣會議,以及國務卿、國防部長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三巨頭”會議,並立即派遣要員同前線統帥磋商,以尋求擺脫危機、挽回敗局的出路。他們經過一系列的會議和磋商之後,同意麥克阿瑟關於朝鮮戰爭現在已是“在完全新的情況下,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完全新的戰爭”的觀點,承認朝鮮形勢的發展使美國“面臨一場嚴重的危機”,“我們可能要節節敗退,就像我們前次所遭受的失敗一樣”,但仍然決意堅持其侵朝政策,聲稱“聯合國的部隊不打算放棄他們在朝鮮的使命”。其具體措施是,一方面在政治上操縱聯合國大會通過成立所謂“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的決議,打出“先停火,後談判”的幌子,企圖爭取喘息時間,準備再戰;另一方面在軍事上加緊擴軍備戰,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要求美國人民為侵朝戰爭做出“任何必要的犧牲”。設立國防動員局,擴大徵兵計劃,要把美國軍隊由250萬人增加到350萬人,要在一年之內把飛機、坦克的生產能力分別提高5倍和4倍以上。接著,於1950年12月23日,命令剛剛接任敗退中因車禍身亡的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職務的馬修·李奇微(原任美國陸軍副參謀長)組織“聯合國軍”和南朝鮮13個師另3個旅,約20餘萬人的兵力,加築“三八線”上原有陣地,建立縱深防線和整頓軍隊,準備抗擊志願軍和人民軍新的進攻。

李奇微上任後,看到他接管的竟是一支張惶失措的軍隊,便“放棄了立即轉入進攻的打算”,不得不把“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的防線從縱深加大到北緯37度線,把南朝鮮軍放在第一線,美英軍放到第二線以後。同時向部隊交代,如果一旦被迫放棄陣地時,就有秩序地按照調整線實施後撤。 中共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早在“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開始向平壤和向“三八線”潰退的時候,就對戰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對應當採取的方針進行了充分的考慮。中央軍委、毛澤東認為,雖然取得了兩次戰役的重大勝利,扭轉了朝鮮戰局,但尚未大量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要贏得這場戰爭還必須作出很大的努力。當得知“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退守“三八線”,美國當局玩弄“先停火、後談判”的緩兵之策時,毛澤東致電彭德懷司令員,要求志願軍必須克服和忍受一切困難,協同人民軍打過“三八線”去。他指出,目前美、英等國正要求志願軍停止於“三八線”以北,以利其整軍再戰。因此,志願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我們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他還指示志願軍:此次南進,希望在開城南北地區,即離漢城不遠的一帶地區尋殲幾部分敵人,然後看情形,如果敵人以很大力量固守漢城,則志願軍主力退至開城及其以北地區休整,準備攻擊漢城條件;如果敵人放棄漢城,則在平壤、漢城間休整一個時期,然後再戰。

志願軍由於連續進行了兩次戰役,部隊已相當疲勞,後勤補給也更加困難。彭德懷接到毛澤東的電報後,結合著部隊當時的情況,對戰爭形勢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朝鮮戰爭仍然是相當長期的、艱苦的。敵人由進攻轉入防禦,戰線縮短,兵力集中,正面狹小,自然加強了縱深,對聯合兵種作戰有利。敵軍士氣,雖然較前低落,但還有26萬左右的兵力。政治上,敵馬上放棄朝鮮,對於帝國主義陣營說來是很不利的,英、法兩國也不要求美國這樣做。敵如再吃一、二個敗仗,再被消滅二、三個師,可能退守幾個橋頭陣地(釜山、仁川、群山),也不會馬上全部撤出朝鮮。所以,志願軍目前仍應採取穩進。 毛澤東同意彭德懷的意見,認為彭德懷對敵情的估計是正確的,必須作長期打算,速勝的觀點是有害的。但此時越過“三八線”再打一仗,然後進行休整是必要的。不過在戰役發起前,只要有可能,即應休息幾天,恢復疲勞,然後投入戰鬥。因為主動權掌握在志願軍和人民軍手裡,可以從容不迫地作戰,不使部隊過於疲勞。毛主席又於12月24、26兩日,就戰役的部署問題再次電告彭德懷。

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彭德懷下定決心發起第三次戰役,集中志願軍6個軍(第9兵團因凍傷減員較大,留在元山、咸興地區休整),並建議人民軍新到前線的3個軍團同時實施進攻,粉碎敵人在“三八線”的防禦,如發展順利,即相機佔領漢城、洪川、江陵一線,爾後轉入休整,準備春季攻勢。同時根據“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的防禦是把南朝鮮軍作為第一梯隊,把美英軍作為第二梯隊的梯次部署,以及“三八線”附近東部為山區、西部多為沖積平原和丘陵的地形特點,定下了具體作戰部署:志願軍第38、第39、第40、第50軍並加強6個砲兵團組成右縱隊,由志願軍副司令員韓先楚指揮,於高浪浦里至永川地段正面實施多路突破,並分別從兩翼向七峰山、仙岩里迂迴,斷敵退路,首先集中兵力殲滅漣川以南的南朝鮮第6師,再殲汶山地區的南朝鮮第1師,得手後向議政府方向發展勝利;志願軍第42、第66軍並加強1個砲兵團組成左縱隊,由第42軍軍長吳瑞林、政治委員周彪指揮,在永平至馬坪里地段上突破,首先集中主力於永平至龍沼洞地段殲滅南朝鮮第2師1至2個團,得手後向加平、清平里方向擴大戰果,切斷漢城、春川間交通,另以1個師由華川渡北漢江向春川以北的南朝鮮第5師積極佯攻,策應人民軍第2、第5軍團南進。建議人民軍第1軍團主力於東場里以東地區向汶山方向佯攻,配合志願軍右縱隊殲滅南朝鮮第1師;人民軍第2、第5軍團由楊口、麟蹄間突破,向洪川方向攻進,配合志願軍左縱隊圍殲南朝鮮第7師。

為勝利完成這次戰役任務和迎接爾後更加艱鉅的鬥爭,志願軍和人民軍加緊進行了準備工作。從國內增加赴朝作戰兵力和鐵道兵、工兵;經與朝鮮政府商定,志願軍就地籌借到3萬噸糧食以應急需;在中國東北、華北、中南各省市發動群眾為志願軍製作炒麵。周恩來總理還親自到北京的一些機關視察製作炒麵的情況,並同群眾一起製作炒麵。 12月下旬,一批炒麵運到前線,志願軍戰士們得知炒麵是祖國人民日夜趕製的,都非常感動。中朝人民軍隊各部到達指定位置後即展開臨戰訓練、偵察和準備強渡江河的器材,等等。 為了達成戰役的突然性,還決定把發起戰役的時間定在1950年除夕。 12月31日17時,志願軍和人民軍按照預定計劃,經過短促的砲火準備之後,在全線發起進攻。當時,“三八線”附近突然寒風呼嘯,大雪紛飛,氣溫驟降到零下20攝氏度。志願軍和人民軍在跨過臨津江、漢灘川、永平川和攀越海拔600至1000米的道城峴、峨洋岩、國望峰、華嶽山、高秀嶺等障礙時遇到了很大困難。

志願軍右縱隊第40、第39、第38軍各擔任突破任務的部隊,冒著敵人的砲火,頂著凜冽的寒風,奮勇徒涉冰冷刺骨的臨津江、漢灘川。經過1個多小時的戰鬥,先後突破了南朝鮮軍的前沿陣地,爾後迅速向萁防禦縱深發展進攻。第39軍從商朝鮮第6師與第1師的接合部突破後,軍主力於1951年1月1日拂曉前佔領了汶山東北的大村、武建裡,前進了10公里,並策應了第50軍渡過臨津江。該軍第117師向敵縱深猛插,於1日拂曉到達指定位置東豆川里以南的仙岩里,前進了15公里,並截殲南朝鮮第6師600餘人。從南朝鮮軍右翼突擊的第39軍越過漢濰川後,軍主力向抱川方向攻進,1日晨佔領抱川及其西側的新邑裡。該軍擔任穿插迂迴任務的第114師於1日中午進到指定位置七峰山後,發現七峰山西側風陽里有南朝鮮第6師1000餘人正在南逃,立即展開阻擊,殲其400餘人。從南朝鮮第6師正面突擊的第40軍突過臨津江和漢灘川後,其前峰第119師佔領了東豆川里東山。當晚,志願軍右縱隊繼續發展進攻,人民軍第1軍團也渡過了臨津江向坡川里前進。到2日晚,志願軍右縱隊和人民軍第1軍團進到坡川里、議政府東北至抱川以南一線,已突入南朝鮮軍防禦縱深15至20公里。

志願軍左縱隊第42軍涉過永平川,一舉突破南朝鮮軍第2師道城峴、峨洋岩陣地。該軍第124師不顧山高雪深,不怕敵機威脅,繼續猛攻,沿途打破敵人10次阻擊,於1月1日12時前出到濟寧里以南的石長裡,切斷了南朝鮮第2師的退路,2日協同第66軍主力將上南淙、下南淙地區之敵殲滅,圓滿完成了斷敵退路、圍殲敵人的任務;該軍主力在突擊中於加平以北花峴裡、中板裡、赤木基地區殲滅南朝鮮第2師1個多營,然後向加平方向發展進攻,2日10時佔領加平。第66軍主力踩著兩尺多深的積雪,克服敵人設置約雷區和鐵絲網、鹿砦等障礙,突破了國望峰、華嶽山、高秀嶺等陣地。隨後向敵防禦縱深猛突,在第42軍第124師協同下於上紅磧裡、下紅磧裡、上南淙、下南淙等地殲滅南朝鮮第2師第31、第32團和南朝鮮第5師第36團大部以及南朝鮮軍砲兵1個營,共斃傷俘3200餘人,繳獲各種火砲60餘門、各種槍1500餘支(挺),勝利地完成了預定任務。為此,志願軍領導機關致電祝賀第66軍取得的重大勝利,並給予通報表揚。該軍第196師第587團班長張續計,獨自連續奪取5個地堡,為部隊開闢了通路,榮立特等功。第586團第4連擔任突破華嶽山的尖刀連,經5小時激戰,攻占華嶽山主峰,獲“首破三八線英雄連”錦旗一面。人民軍第2、第5軍團各師突破南朝鮮軍陣地後,分別向洪川、橫城、原州方向前進,迫使南朝鮮第3師倉惶南逃。

至此,敵並不像李奇微所想像的有秩序地南撤,而是南朝鮮軍在“三八線”附近組織防禦的部隊爭相南逃,以致整個防線迅速土崩瓦解,李奇微在他的回憶錄中對這次潰敗作了這樣的追述:“元旦上午,我驅車從北面出了漢城,結果見到了一幅令人沮喪的景象。南朝鮮士兵乘坐一輛輛卡車,正川流不息地向南湧去。他們沒有秩序,沒有武器,沒有領導,完全是在全面敗退。有些士兵是依靠步行或者乘著各種徵用的車輛逃到這裡來的。他們只有一個念頭——逃得離中國軍隊愈遠愈好。” 1月3日,李奇微看到大勢已去,擔心志願軍會實施深遠包圍,使其聚集在漢城附近的10多萬部隊和全部重裝備處於絕境,即令除以一部兵力在漢城以北高陽、道峰山、水落山一線進行掩護外,其餘部隊向北緯37度線迅速南撤。他還親自趕到漢江大橋橋頭指揮了這場撤退。

彭德懷鑑於“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已無意組織抵抗,逃跑甚快,有可能放棄漢城,退守漢江南岸灘頭陣地,隨即決定乘勝展開追擊,擴大戰果,命令志願軍右縱隊協同人民軍第1軍團相機佔領漢城、仁川、水原、楊平;志願軍左縱隊協同人民軍第2、第5團乘勢佔領洪川、橫城、襄陽、江陵。同時命令各部隊在佔領上述各點之後,即停止前進,準備休整補充。 1月3日晚,志願軍和人民軍轉入追擊作戰。志願軍第50軍一部在高陽以北碧蹄裡擊退美第25師約1個營的抵抗之後,進至高陽以南佛彌地截斷了英第29旅的退路。經1夜激戰,全殲這個旅的皇家奧斯特來复槍團第1營及第8騎兵(坦克)團直屬中隊。繳獲和擊毀坦克31輛、裝甲車和汽車24輛。第39軍先頭部隊於迴龍寺與美第24師第21團遭遇,殲其一部,之後又在議政府以西釜谷裡殲滅英第29旅兩個連。第38、第40軍追擊至議政府東南水落山地區,擊潰美第24師1個團。志願軍左縱隊由加平、春川渡過北漢江,向洪川方向發展。人民軍第2、第5軍團繼續向洪川、橫城方向攻進,截殲南逃之敵。

4日中午至22時,志願軍第39、第50軍各1個師和人民軍第1軍團先後進入漢城。 5日,為了不使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據守漢江南岸,控制金浦機場和仁川港口,對漢城構成威脅和妨礙下一步作戰,志願軍右縱隊第38、第39、第40軍在漢城東北和議政府東西地區待命,第50軍和人民軍第1軍團(留1個師守衛漢城)繼續向南追擊。志願軍第50軍在果川、軍浦場殲敵一部,7日進占水原、金良場裡。人民軍第1軍團5日占領金浦,8日占領仁川港。志願軍左縱隊也繼續向南追擊,6日占領龍頭里、砥平里;到8日,又先後佔領楊平、梨浦裡、驪州、利川。人民軍第2、第5軍團於6日占領橫城,8日占領原州。 至此,志願軍和人民軍已將“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驅逐到北緯37度線附近的平澤、安城、堤川、三陟一線。第三次戰役結束。 這次戰役,志願軍和人民軍齊心協力,並肩作戰,經過連續7晝夜的艱苦奮戰,以每小時前進1公里的進攻速度前進了80至110公里,斃傷俘敵1.9萬餘人佔領了漢城,粉碎了“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據守“三八線”,整頓軍隊,準備再犯的企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