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抗美援朝的凱歌

第8章 第七章震驚世界的第二次戰役

抗美援朝的凱歌 刘培一 13217 2018-03-18
美國出版的《用兵之道》(作者德魯·米德爾頓)一書,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20世紀選出16個改變歷史進程的重大戰役,其中就有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第二次戰役。當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彭德懷說這次戰役“確定了抗美戰爭的勝利基礎”。當時主持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工作的聶榮臻則稱頌其為“志願軍震驚世界的第二次戰役”。這次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有著不可忽視的特殊重要意義,尤其是對我們這個長期遭受帝國主義侵略與欺凌的中華民族來說,更是一個極其光輝的篇章。 1950年11月5日,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勝利結束,“聯合國軍”被迫從鴨綠江邊退至清川江以南,其在感恩節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徹底破產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及首戰獲勝,引起全世界矚目。

美國政府和“聯合國軍”總部認為,志願軍參戰的意圖不外以下三種:一是為保護邊防安全和鴨綠江電力設施;二是為從戰略上牽制和削弱美國的軍事力量,打一場有限規模的消耗戰;三是企圖把“聯合國軍”完全趕出朝鮮半島。他們認為,中國在建國伊始、百廢待興情況下不敢和美國進行全面戰爭,美軍迫近中朝邊境時才出兵朝鮮表明是為了保護邊防。 如何對待志願軍參戰? “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等人認為,志願軍雖入朝不多,但大隊人馬和物資正自中國東北湧過鴨綠江,有使“聯合國軍”“全部被殲的危險”,主張“轟炸滿洲”,將戰爭擴大到中國領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損失嚴重的英、法等參戰國則認為,中蘇訂有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轟炸中國東北有挑起新的世界大戰的危險,主張先在中朝邊境劃定緩沖地帶,爾後通過政治方式解決。美國最高軍事決策機構——國家安全委員會研究了是否立即“進攻滿洲”問題,總統杜魯門既不願在沒做好大戰準備的情況下冒擴大戰爭的危險,又不肯放棄已經“勝利在望”的佔領全朝鮮的大好時機,遂決定繼續堅持軍事進攻,迅速佔領全朝鮮,與此同時,在其國內積極從各個方面做進行大戰的準備。麥克阿瑟擬訂的繼續堅持軍事進攻、再次大舉北侵的計劃是:首先發動空中戰役,以航空兵嚴密封鎖中朝邊境,阻止中國繼續向朝鮮戰場增加兵力,並從空中打擊朝鮮北部的中朝人民軍隊,隨後發動攻勢,東線美第10軍經長津湖西進,西線美第8集團軍由清川江北上,東西兩線的鉗形攻勢在江界以南的武坪里會師,圍殲中朝人民軍隊,並在鴨綠江冰封前搶占全朝鮮,聖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非常重視這一戰役,稱其為“總攻勢”。他們將在漢城地區的美軍主力第9軍第25師及新入朝的土耳其旅、英第29旅等,調到西部前線;將新從美國本土調來的美第3師以及英皇家陸戰隊等,調到東部前線,空軍增調2個最新式的噴氣式戰鬥機聯隊和一些其它飛機;海軍大量艦艇也駛向朝鮮北部海域。 “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在前線的地面部隊已有5個軍13個師3個旅和1個空降團,計22萬餘人,比第一次戰役增加9萬餘人,且主要增加的是美軍,並擁有飛機1200餘架,坦克1000餘輛,火砲1萬餘門。 在準備大舉進攻的同時,美國政府還一面通過英國、瑞典向中國試探,圖謀以所謂“保護中共利益”為誘餌,換取中國坐視其侵占整個朝鮮;一面由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奧斯汀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要志願軍“撤回”中國,否則“目前的衝突可能不限於朝鮮區域”,以此要挾志願軍撤兵。

志願軍取得第一次戰役勝利後,戰爭形勢尚未根本好轉。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和彭德懷司令員判斷,“聯合國軍”可能重新組織反攻。是時,“聯合國軍”正向前線大量增兵,運來大量新式武器裝備。而志願軍這時仍沒有空軍,沒有海軍,沒有坦克。已抵達戰場的砲兵,在美空軍嚴密封鎖的情況下,直接支援地面作戰也有一定困難。且第一次戰役損失的兵員尚未得到補充。朝鮮人民軍還處在整頓之中。敵人由於第一次戰役被殲不多,又很快得到補充和增強,進攻氣焰也很囂張。西線“聯合國軍”退至清川江南後,旋向飛虎山進攻。東線繼續猛攻黃草嶺。敵發起空中戰役後,每日出動1000餘架次飛機,轟炸和封鎖鴨綠江與圖們江上所有橋樑,並摧毀由此往南直至戰線的所有交通工具、軍事設施、工廠、城市和村莊。由於美方掌握絕對製空權,志願軍連續在夜間行軍作戰,部隊疲勞,運輸車輛損失亦大,入朝20天即損失汽車600餘輛(佔當時入朝汽車總數3U%以上),糧彈供應困難。而且中朝人民軍隊數十萬人,集聚在清川江至黃草嶺以北的狹小地區內,無迴旋餘地,對長期作戰不利。

毛澤東主席高瞻遠矚,指出:給“聯合國軍”第一個打擊後,總的形勢對中朝方面有利,只要抓住戰機再給敵人一至兩個較大的打擊,就能從根本上改變朝鮮戰局。他決心利用敵人恃強驕傲的心理和對志願軍入朝實力及意圖判斷上的錯誤,採取誘敵深入,尋機各個殲敵的方針,爭取在11月至12月初的一個月內,東西兩線各打一、二個仗,共殲敵七、八個團,將戰線推進至平壤、元山一線。為保證這一戰役切實取得勝利,確定迅速調第9兵團入朝,進至長津地區,轉變東線戰局;東北軍區用一切可能方法,保證東西兩線糧彈、被服(保障禦寒)之供給。要求前線要修幾條寬大公路,通達德川、寧遠、孟山地區。同時,在國內大力開展抗美援朝運動,加強海邊防和剿匪肅特工作,作應付敵人擴大戰爭的準備。還派伍修權出席聯合國大會,揭露與控訴美帝國主義侵略中國領土台灣與朝鮮的罪行。

11月6日,“聯合國軍”開始試探性進攻。 7日,志願軍開始誘敵深入,先後放棄黃草嶺、飛虎山、德川等地。東線沿海地區由人民軍部隊節節阻擊。把敵軍誘向預定戰場。但敵人也不輕易上鉤。西線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等人接受第一次戰役分兵冒進而失利的教訓,擔心中國的強大部隊在什麼地方埋伏著,疑慮重重,前進遲緩。東線美軍主力陸1師,有170多年建軍歷史,4次出國作戰,自稱“從來沒有打過敗仗”,它也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不按計劃前進。如何讓“聯合國軍”相信志願軍是真正撤退,而敢於分兵冒進,這也是個大難題。志願軍上上下下為此想了許多辦法。如:節節抗擊,逐漸減少抗擊天數;逐漸減少誘敵部隊的數量;在路上丟棄一些破舊武器和物資,等等。 16日,彭德懷司令員還命令一線各部隊,由靠近前線之現地繼續北撤,“不要向前進之敵反襲擊,讓敵人大膽進至我預定地區”。志願軍政治部並就地釋放100名美軍和南朝鮮軍戰俘,以擴大我優俘政策的影響,又通過他們回去宣傳志願軍可能退回中國。

這樣便進一步迷惑了敵人,使敵人錯誤地認為中國軍隊“怯戰退走”,並斷定其空中戰役已使中國國內部隊“不能進入戰場”,志願軍在朝兵力最多不過6萬至7萬人,“不是一個不可侮的勢力”,遂加快北進速度和發動總攻勢的準備。 21日,西線“聯合國軍”進至預定發起總攻勢的“攻擊開始線”;東線進至長津湖地區及鴨綠江邊的惠山鎮。 在“聯合國軍”兵力日益分散冒進的同時,也即在其嚴密封鎖鴨綠江和中朝人民軍隊後方每條通道的時候,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12個師15萬餘人,夜行曉宿,晝隱山林,控制電台,隱蔽地進入東線長津和厚昌江口地區。這樣的大部隊行動,聯合國軍竟無察覺。第9兵團接替了第42軍的東線作戰任務,使志願軍在東線也擁有絕對優勢的兵力。隨後第42軍隱蔽地轉入西線,又加強了西線兵力。這時,西線第50、第66、第39、第40、第38、第42軍,共23萬餘人,已分別轉移至定州西北、龜城、泰川、雲山、德川以北、寧遠東北地區待機,並抓緊時間作戰前準備。由第42軍2個營與人民軍1個聯隊組成的游擊支隊,也滲入敵後,與尚在敵後的人民軍取得聯繫。

11月24日,麥克阿瑟認為其“鉗形進軍的東路大軍已進入包圍態勢”,戰爭已臨“決定階段”,便於當天上午10時在東京發表《公報》,宣布開始發動聖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開始。他集中在朝鮮的全部美、英、土耳其軍和大部南朝鮮軍共22萬餘人,以美軍主力部隊為東西兩線的主要突擊力量,陸海空軍聯合向中朝邊境大舉進攻。其布勢是:以美空軍嚴密封鎖中朝邊境並對中朝人民軍隊從空中實施猛烈打擊,海軍從海上運送部隊並以火力支援陸上進攻,地面部隊主力美第8集團軍仍置於西線。以美第9軍指揮美第25、第2師,由立石、球場地區分別向碧潼、楚山方向實施主要突擊,其二梯隊土耳其旅於軍隅里地區、美騎兵第1師(機械化師)於順川地區機動;左翼以美第1軍指揮英第27旅、南朝鮮第1師、美第24師,由嘉山、古城洞地區沿京義鐵路向新義州、朔州方向進攻;右翼以南朝鮮第2軍指揮其第7和第8師,分由德川和寧遠以北地區向江界、渭原方向進攻,其二梯隊第6師於北倉裡、假倉里地區機動;英第29旅於平壤、空降第187團於沙裡院為集團軍預備隊。東線美第10軍以美陸第1、第7、第3師向武坪里,江界、滿浦進攻;南朝鮮第1軍團指揮其首都師,第3師沿東海岸向圖們江推進。

這一天,麥克阿瑟還飛到朝鮮臨空指揮,並沿鴨綠江飛行,窺視了中國領土。與此同時,敵人還大量散佈了美蔣要聯合“反攻大陸”的謠言。李承晚在記者招待會上大講:“民主國家和共產主義之間的戰爭不能停在鴨綠江。”美國政府還安排中國參加聯合國大會的代表於24日到達紐約,企圖在其軍事上取得勝利的時刻讓中國代表在聯合國受到政治上的圍攻。 就在“聯合國軍”甚為得意之時,彭德懷司令員根據戰役前毛澤東主席關於“德川方面甚為重要”的指示及其在戰役開始時擬定的作戰預案,吸收第一次戰役的經驗教訓,充分考慮當時敵情我情,制訂了志願軍第二次戰役反擊作戰方案。毛主席對方案又作了重要修改。 25日,西線英第27旅、美第25、第2師,南朝鮮第1、第7、第8師,分別進至定州、祈雨山、上九洞、新興洞、牛峴洞、豐田裡一線;東線美第3、陸戰第1、第7師、南朝鮮第3師、首都師分別進至社倉裡、柳潭里、新興里和新架坡、惠山鎮、清津一線。 “聯合國軍”進攻正面增寬,兵力愈形分散,東西兩線間隔75公里山區,兩線翼側均明顯暴露;前線與集團軍預備隊相距90餘公里,後方空虛;志願軍各軍已迫近其各師,他們尚無察覺。

25日,正當彭德懷司令員忙於戰前指揮,為即將開始的戰役反擊倍加操勞時,美機群突然轟炸志願軍大榆洞指揮所。彭德懷司令員在同志們救助下脫險,而毛澤東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卻不幸遇難,人們非常悲痛。 25日黃昏,按照毛澤東主席和彭德懷司令員制訂的反擊計劃,西線第38、第42軍,乘敵軍立足未穩,出其不意,首先對德川、寧遠之南朝鮮第7、第8師發起突然而猛烈的反擊。南朝鮮軍這兩個師與美軍相比,裝備較差戰鬥力較弱;這裡靠近兩線間隔區,翼側暴露;又是山區,不便機械化部隊運動,便於步兵穿插。雖然這些條件對志願軍有利,但志願軍仍將這兩個較弱的師作為“強敵”來認真對待。毛主席與彭司令員決定各以志願軍1個軍的絕對優勢兵力全殲;同時以第40軍攻擊進入新興洞、蘇民洞地區之美第2師,以割斷美軍與該兩師的聯繫;還電令第50、第66、第39軍,梯次東移,分別進入定州、泰川、雲山地區阻擊,吸引其當面之敵繼續向北向西攻進,共同保障德川、寧遠方向作戰。擔任攻殲任務的作戰部隊,對這兩個師也非常重視。攻擊德川的第38軍,採取分進合擊的戰法,其第113師沿著南朝鮮第7、第8兩師的接合部,乘夜爬過峻陡無路的755高地,徒涉岸邊已結薄冰的大同江,一夜前進100餘里,插到德川南,切斷敵人退路;第112師剛翻過1000餘米高的妙香山兄弟峰,插到德川西,在第40軍未趕到西倉的情況下,切斷了南朝鮮第2軍與美軍的聯繫;從正面進攻的第114師,又乘夜先奪佔了敵人的榴砲陣地,削弱了敵人的火力,並將敵壓縮到德川。第38軍對敵形成四面合圍後,於14時發起攻擊,15時,敵5000餘人突圍,附近的團均主動搶占高地截擊敵人。僅第336團第5連的18個人,即堵住1800餘人,斃敵180餘人。戰至19時,該軍將南朝鮮第7師5000餘人大部殲滅,駐該師的美軍顧問7人全部被俘。他們感慨地說:“共軍的反攻竟組織得如此巧妙而嚴密,簡直是在夢中當了俘虜!”攻擊寧遠南朝鮮第8師的我第42軍,採取南北夾擊的戰法,先以其2個師從東西兩線間隔地區插向寧遠以南,第126師負責阻逃打援,第124師由南向北兜擊。第125師由北向南正面攻擊。該師第374團第1營,乘敵火力尚未展開,即突破敵人陣地,隨後向敵縱深猛攻,直插寧遠城。經激烈巷戰,打亂敵指揮機關,使敵失掉指揮,一片混亂。與此同時,該師主力也將寧遠城以北之敵大部殲滅。此時敵發現第42軍主力向其後方穿插,遂一面著其二梯隊團進行阻擊,一面從城區向南逃退。第42軍乘勢發起猛烈追擊,至26日也殲第8師大部。擔負割裂任務的第40軍,則將美第2師主力箝制於新興洞及其以南地區,並殲其一部分。至此,按照毛主席、彭司令員部署,一舉打開了戰役缺口。 26日晚,擔任正面阻擊的3個軍向其當面之敵發起猛烈地攻擊。

27日,西線志願軍已殲滅南朝鮮軍2個師大部及部分美、英軍,佔領了德川、寧遠及盂山地區,打開了戰役缺口,並迫使美第1、第9軍開始回縮,還在雲山東南柴山洞利用俘虜喊話,爭取美軍第25師1個建制工兵連共115人投降。 “聯合國軍”為堵塞戰役缺口,急調土耳其旅和美騎1師一部,從軍隅里和順川地區向德川方向機動。彭司令員判斷:在當晚東線志願軍發起攻擊後,西線敵軍可能退向清川江南岸。隨即按原定方案,令第38、第42兩個軍於當晚向軍隅里和三所裡、順川和肅川攻進,實行雙層戰役迂迴,以求切斷進入清川江北敵之後路,配合正面4個軍首先殲滅美第9軍兩個師,爾後在敵撤退中,抓住並殲其一部。 美軍9軍是美侵朝部隊的主力。它轄下的美第2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加過著名的諾曼梯登陸,自稱“永遠不是第二的美2師”;美第25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馬尼拉登陸作戰的主力,曾獲得不少勳章獎章;美騎兵第1師是美軍中歷史悠久、戰功卓著的老部隊,全師已無一匹馬,但仍沿用其老稱號;土耳其旅也是以剽悍著稱。這些部隊都是戰鬥力較強的。 27日黃昏,第38軍正在漫山遍野搜索南朝鮮第7師的散兵,未得休息,就集合好一個團出發一個團。該軍主力2個師沿德川一軍隅里公路及其北側平行急進。在嘎日嶺和於口站分別遭到土耳其旅和美騎兵第1師阻擊。該軍第113師經安山洞沿小路向軍隅里南三所裡迂迴,奉命留2個營在德川打掃戰場,1個營去安州南炸橋,全師實際只有2個團插向三所裡。他們克服連日作戰行軍的疲勞和山高路險等困難兼程前進,吃生苞米充飢,砸吞河裡冰塊解渴,堅持急行軍。路上遇敵,以猝不及防的動作迅猛攻擊;敵人糾纏,則以小分隊抵抗掩護,大部隊繼續前進。天亮後敵機群飛臨上空,情況非常危急,他們利用已深入敵後,敵人不易辨別的條件,機智地摘掉偽裝,使敵機誤以為是撤退的敵人隊伍,騙過敵機,實現了大部隊在敵機群臨空威脅下的晝間開進,14小時前進140餘里,於28日8時前到達三所裡,切斷美第9軍由軍隅里向順川的後路,一舉震憾了敵人整個陣勢。 當天夜間,東線第9兵團在“聯合國軍”尚誤認東線志願軍只有2個師時,以第27、第20軍2個軍7個師的兵力,冒著蓋馬高原的奇寒,跋涉於沒膝深的大雪之中,向進入長津湖地區之美軍發起突然攻擊。至28日晨,完成對柳潭里新興里之敵的包圍,並佔領了富盛里、死鷹嶺、新垡里和小漢垡,切斷了各被圍美軍之間及其與黃草嶺以南美軍的聯繫,還逼近社倉裡,與美第3師第7團對峙,東西兩線大量美軍主力陷入困境。 28日夜,被震驚了的麥克阿瑟在東京緊急召集朝鮮西、東兩線指揮官及美遠東空、海軍司令,研究如何擺脫朝鮮戰場困境。在眾議無法挽回敗局的情況下,麥克阿瑟指示沃克,“為避免被從東面迂迴包圍”,可於“必要時自行撤退”,扼守平壤一線。第10軍撤往咸興、興南一線。 朝鮮戰局也震驚了華盛頓美國最高決策當局。 28日(即東京的28日夜),華盛頓收到麥克阿瑟的報告,杜魯門立即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特別會議,研究扭轉敗局的辦法。接著,杜魯門又召開內閣會議研究,均無良策。就在這時,中國特派代表伍修權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發言,控訴美帝國主義侵略台灣和朝鮮的罪行,使美國決策當局同時受到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打擊。 29日,麥克阿瑟在驚恐中又向杜魯門建議,調台灣蔣介石軍隊入朝,參加保衛平壤作戰。蔣軍在台灣也作好了出動準備。但杜魯門擔心因此把戰爭“擴大”到台灣和其他地區,駁回此議。 朝鮮戰局日趨危機,杜魯門則日益焦慮。 30日,他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為了挽回朝鮮敗局,“我們一直在積極考慮”在朝鮮戰場“使用原子彈”。接著美聯社報導:“杜魯門總統今天說,正在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對付中國共產黨人”。杜魯門的講話意味著,有可能馬上要開始一切包括使用原子武器在內的世界大戰。於是在全世界立即引起軒然大波。 在華盛頓無法挽救朝鮮戰場危機的時候,28日,毛澤東主席致電志願軍領導人,祝賀志願軍殲滅南朝鮮第二軍團主力的大勝利。同時指出,已出現大舉殲敵的極好時機,要集中我西線主力殲滅美第2師、第25師、騎兵第1師三個師的主力。並指明:“只要這三個師的主力殲滅了,整個形勢就有利了。”彭司令員根據毛主席電令,一面激勵第113師堅決堵住逃敵,打退援敵;令一面第38軍主力迅速向第113師靠攏;第42軍速向順川、肅川進攻;正面各軍速向安州、價川方向攻進。 28日第113師在三所裡堵擊一天后,發現北面撤下來的敵人越來越少。而軍用地圖上軍隅里通順川又只此一條公路。該師領導人警覺到地圖是過去日本佔領軍印製的,朝鮮解放後可能建有新路。經偵察,果然在西邊10餘里有條傍鐵路的南北公路。這時該師雖然仍只有2個團,堵三所裡這一條路已顯兵力太少,上級交給的任務是在三所裡堵擊,但是美軍發現這條路被堵後,勢必從另條路南逃。該師領導人從戰役全局需要出發,當即決定將主力第337團擺到另條公路的龍源里一線,三所裡只留第338團1個營,將第338團主力置於兩條公路之間機動。 29日晨第337團佔領龍源里一線陣地後,便堵住了大量南逃之敵。這樣便將軍隅里南通順川的兩條公路全部切斷。 與此同時,第42軍在月浦裡殲敵1個營,繼續向新倉裡、順川方向攻進。第38軍第112師經於口站、裴德站戰鬥擊退美軍阻擊和第114師於嘎日嶺、枂站殲滅土耳其旅1個營後,於29日進至鳳鳴里南北地區。第112師又與美第25師撤退的約1個團的兵力交戰。正面的4個軍也已進至博川、寧邊、球場以南,從而使美第9軍所屬的美第2、第25師、土耳其旅全部和美騎兵第1師一部,以及南朝鮮第1師一部,陷入志願軍三麵包圍之中。只有經安州南逃肅川的路,尚未堵住。 29日,西線敵軍開始全線退卻。美第1軍由清川江北撤至安州,準備經肅川向平壤方向逃跑。美第9軍收縮至軍隅里地區,企圖經龍源里、三所裡向順川的兩條公路突圍。於是志願軍在平院裡、軍隅里、三所裡、龍源里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圍追堵截戰。 敵軍為了逃脫被圍殲的命運,在大量飛機、坦克和砲兵掩護下,向我第38軍第113師龍源里、三所裡一線陣地猛烈衝擊,奪路突圍。同時急調英第29旅與美騎兵第1師在順川的部隊北上救應。第113師在兵力上以少對眾,在火力上以弱對強,減員消耗較大,但仍繼續頑強堵擊兩面敵人,守住了陣地。 29日下午,該軍第112師於風鳴里地區對企圖迴轉軍隅里的美第25師約1個團,展開平行追擊,將其分割包圍,大部殲滅。隨即與第114師分別向雲龍里、龍興里地區攻進,與第113師一起與南逃之敵展開激戰。 30日3時,第40軍又殲美第2師1個營,攻占軍隅里,軍主力繼向安州攻進。第39、第66軍於風舞洞地區殲敵部分,迫敵潰逃後,第39軍於30日晨由軍隅里西渡過清川江,向龍源里以西攻進;第66軍尾隨第39軍渡江,於軍隅里地區肅清殘敵。第50軍從博川東南逼近清川江。 30日,敵以百餘架飛機、百餘輛坦克、數百門火砲,向龍源里、三所里以北第38軍堵擊陣地進行猛烈轟擊,掩護大批撤退下來的美軍拼命奪路,反复突圍。敵並調來B-29型轟炸機,大量投擲重磅炸彈、子母彈、凝固汽油彈、掠地殺傷彈。志願軍陣地猶如火海。許多指戰員不僅負傷堅持戰鬥,而且在烈焰焚身最痛苦的生命最後一剎,仍頑強殲敵,正如作家魏巍在其著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中寫到的第38軍第112師第335團第3連在龍源里以北鬆骨峰堵擊作戰中的情景: “勇士們……身上帽子上冒著嗚嗚的火苗向敵人撲去,把敵人抱住,讓身上的火,也要把佔領陣地的敵人燒死。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有掐住敵人脖子把敵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敵人倒在一起燒在一起。” 這是古往今來少有的壯舉!這篇非常激動人心的通訊,很快地傳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從此以後,中國人民即以“最可愛的人”來稱呼志願軍。 在龍源里把守這場堵擊戰最後一道“閘門”的第38軍第113師第337團第3連的指戰員們,也是以這種精神,卡在南逃與北援敵人中間,使南北之敵相距不到1公里而可望不可及,不得不放棄從這裡突圍的企圖。該連在打退敵人1個連至1個營兵力的多次沖擊後,陣地上遍地是炸斷的樹幹,彈坑連著彈坑,全連只剩下50餘人。敵人在發起最後一次集團衝擊時,連長張友喜帶領戰士與敵人反复爭奪,打退了敵人,守住了陣地。志願軍領導機關給該連記集體特等功。 據美國出版的《衝突》一書的記載,美第2師師長凱澤少將在龍源里以北目睹了其“永遠不是第二的美第2師”的情狀: “屍體橫七豎八地倒在溝里和公路上。大部分活著的,甚至那些還未受傷的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嚇得麻木不仁、呆若木雞。中國人的子彈猶如冰雹一樣落到岩石中間,他們有的站在車旁,有的趴在車底下嚎哭……由於臉上落了厚厚的塵土,或者是由於瞠目結舌而變了臉形,看上去他們好像戴了假面具。”“步2師在穿過敵人5英里長的伏擊圈時所經受的可怕的嚴峻考驗就是這個樣子。這天歸來時,受到伏擊的7000多人中大約有3000名傷亡——還損失了大量車輛。” 30日夜,第38軍向被包圍的敵軍出擊,8個步兵團象銳利的尖刀刺向敵人。第40軍的1個師也進至青谷裡,協同第38軍作戰。戰至12月1日8時,敵被迫遺棄大量輜重裝備,分散突圍。志願軍隨即轉入各個圍殲。 12月1日,彭德懷司令員親書嘉獎電給第38軍,電報說: “此次戰役我38軍發揚了優良的戰鬥作風,尤其是113師行動迅速,先機佔領了三所裡、龍源里,阻敵南逃北援。敵雖在百餘架飛機與百餘輛坦克終日轟炸掩護下,反复突圍終未得逞。致戰果輝煌,繳坦克、汽車即近千輛,被圍之敵尚多。望克服困難,鼓起勇氣,繼續全殲被圍之敵,並註意阻敵北援。特通令嘉獎,並祝你們重大勝利。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第三十八軍萬歲!” 西線作戰至1日19時,被圍之敵大部被志願軍殲滅,殘敵折轉西逃經安州奔向肅川以南。志願軍第40軍尾敵追至安州,並於當晚佔領安州。 志願軍於西線發起反擊後,東線之美第10軍和南朝鮮第1軍團仍在積極地執行麥克阿瑟的聖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計劃,繼續北進,並將美第7師主力與美第3師一部向陸戰第1師靠攏,進一步增強其主要方向的突擊力量,以影響與製約西線戰局的發展。 是時東線的態勢,對志願軍有利的是:敵5個師星羅棋布,兵力分散;志願軍欲殲之敵已進入預定戰場;志願軍大兵團已迫敵而居,敵尚不知;戰場山高林密,不利於敵機械化部隊運動。不利的因素是:第9兵團未發現敵25日後的調整,不知長津湖地區各點兵力增加,使用攻擊兵力不足;欲包圍各點之間距離均只有10公里左右,難於分割各個圍殲,預備隊第26軍尚在厚昌江口,需6天時間方能到達前線,難於機動和加強兵力;尤其不利的是由於第9兵團緊急入朝對戰區天候不了解,穿著單薄棉衣來到朝鮮北部高寒山區,大批糧食、被服、彈藥儲於鴨綠江邊,因敵機猖獗,山路峻險,大量汽車被毀,直到臨戰前夕尚未運到前線。戰區普降大雪,最低氣溫為零下三十攝氏度左右,人煙稀少,又難於就地籌措,使第9兵團作戰一開始即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進行。部隊各級領導雖作了一些努力,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7日夜,東線第9兵團第20、第27軍同時對長津湖地區美軍發起攻擊後,第27軍之第79師、第80師和第20軍之第58師,分別對柳潭里、新興里、下碣隅里之美軍實施包圍,因各點敵人實際兵力增多,志願軍攻擊部隊在數量上雖超過敵人,但他們少衣少糧少彈藥,戰鬥力有所減弱,減員較多,對所圍之點難於攻下。第80師攻擊新興里敵人,趁夜殺傷敵千餘,認為敵人只有1個營已基本殲滅,天明敵進行猛烈反撲,攻擊部隊不得不退出村落。第79師攻擊柳潭里之敵,殲敵一部後亦與敵形成對峙。 28日,被圍之敵一面堅持向西向北攻進;一面加修工事抗擊志願軍進攻;同時為溝通聯繫,企圖打通退路。受柳潭里、下碣隅里敵人兩面夾擊的第59師,於死鷹嶺與西興里陣地又殲千余美軍。 28日夜,第80、第79、第58師繼續對被圍之敵進行攻擊,第80師迫內洞峙之敵棄屍300餘竄至新興里。第58師攻占下碣隅里機場大部,殲敵800餘人。 經過連續兩天作戰,是夜進一步查明被圍諸點之敵,共有1個師部4個團另3個砲兵營、一個坦克營共10000餘人,比我原估計的敵軍數量多出一倍。這一方面為大量殲滅美軍創造了條件,另方面部隊由於凍餓及戰鬥減員,殲滅這些美軍也有較大困難。兵團領導人決定集中兵力各個殲敵,首先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殲滅新興里之敵,爾後,再轉移兵力逐個殲滅柳潭里、下碣隅里之敵。 第20軍集中第60師和第58師部分部隊,於小民泰里、富盛里地區,把在50餘架飛機掩護下,由黃草嶺以南北援的美陸戰第1師1個陸戰營、1個坦克營、英皇家海戰陸戰隊第14特遣隊及南朝鮮陸戰隊一部,計1000餘人,坦克、汽車100餘輛放進陣地,採取攔頭、斷尾、截腰的戰法,將其大部殲滅。志願軍179團一面緊縮包圍,對殘敵施加軍事壓力,一面利用俘虜喊話,迫敵投降。被圍的美、英軍和南朝鮮軍派出軍官四人為代表談判求降,我第179團派出代表闡明寬待俘虜政策,接受其投降。投降的美、英軍和南朝鮮軍官兵共240名,其中美軍中校1名,少校2名。 當第20軍主力在富盛里地區聚殲北援之敵時,下碣隅里的美軍也向南攻擊,企圖南北對進打開通道。位於下碣隅里東南的1071、1高地東南的小高嶺是其南進的必經之路。第58師第172團第3連連長楊根思率該連第3排守衛著小高嶺。敵人向3排陣地上傾瀉了大量的炸彈、砲彈、燃燒彈,陣地上硝煙瀰漫,烈火熊熊。敵人數次搶奪小高嶺,都被8排擊退。楊根思在彈藥告罄後,帶領戰士們用刺刀、槍托、鐵鍬、石塊與敵拼殺。最後全排僅剩2名傷員仍堅守著陣地。當敵人發起第9次攻擊,有40多個美軍爬近山頭,而支援分隊尚未趕到的危急關頭,已負傷的楊根思抱起一個5公斤重的炸藥包,拉燃導火索,縱身向敵群衝去,炸死了爬上來的敵人,自己也壯烈犧牲。 相繼,第9兵團決定第27軍集中第80師、第81師(欠1個團)的兵力與優勢火力,先殲滅被圍美軍中戰鬥力較弱、數量也相對較少的新興里美第1師1個加強團,爾後再轉移兵力逐個圍殲其它被圍之美軍。在部署上,他們把主力放在敵後,進行四面圍攻。為防止下碣隅里、柳潭里敵人向新興里增援,第58、第79師也採取了箝制措施。與此同時,第27軍預備隊第94師,兵團預備隊第26軍,亦從後方緊急前調,準備下步參加圍殲柳潭里及下碣隅里的作戰。 30日晚,第27軍主力經15分鐘炮火襲擊,於23時對新興里之敵發起攻擊。 12月1日,敵在傷亡慘重、外援無望、即將被殲之際,於11時在40餘架飛機掩護下,以10餘輛坦克為先導,向南突圍,並突破志願軍兜擊部隊之陣地。 1221.1高地一線的第81師、第242團,居高臨下,堅決阻敵南逃;參加圍攻的第80師各團,也不顧敵航空兵襲擊,分路向敵猛烈攻擊,將敵大部殲於新興里、新垡里地域。殘敵南逃,第242團第1營截殲殘敵於泗水、後浦以北。這一戰鬥,第27軍主力在極其困難條件下,全殲美軍1個加強團。 新興里戰鬥後,毛澤東主席致電第9兵團,“慶祝我第9兵團的兩次殲敵大勝利”,提出:“應加緊殲滅被圍之敵”,“並應準備與必然增援”的美軍與南朝鮮軍作戰,“切實注意增強黃草嶺南北阻援和阻止突圍之力量”。 12月1日,在全殲新興里美軍的同時,西線“聯合國軍”南逃,東線敵人亦全線動搖。進入清津、惠山鎮及新架坡之敵相繼撤退。與此同時,被圍於柳潭里之美陸戰第1師第5、第7兩團,亦全力進行突圍。當第9兵團正調集部隊準備圍殲柳潭里之美軍時,美第5、第7兩團於1日在50餘架飛機掩護下,以坦克群為先導,在付出重大傷亡後,於4日逃至下碣隅里。這時第9兵團正調預備隊第26軍急速南進,準備執行圍殲下碣隅敵之任務。出於風雪迷漫,部隊前進遲緩,剛到達一部,下碣隅里之美軍即在空運出1000餘名傷員後,於6日突圍南撤。 在朝鮮西、東兩線沉重打擊下,麥克阿瑟從驕狂不可一世的頂點,跌落為驚弓之鳥。這時他認為志願軍入朝參戰的兵力已“增加到50萬”,並已逼近平壤至元山鐵路線區域,嚴重威脅其側後安全,深感處境“愈來愈危急”,如不急速後撤,全軍面臨著“實力不斷地消耗,以致最後全軍覆沒”的危險。他於12月3日命令西線部隊立即撤出平壤,東線隊部立即撤到咸興,然後向“三八線”實施總退卻。 根據這一情況,12月4日,毛澤東主席指示志願軍準備先打平壤,“如平壤敵已退,則向三八線攻進。”是時西線志願軍糧彈也已基本耗盡,遂克服困難,組織部分部隊正面追擊。 6日,志願軍第39、第40軍各一部和新近開到前線的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一道,收復了被美軍佔領47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臨時首都平壤。同時,由游擊支隊配合敵後人民軍各部隊,截殲、追殲退卻中的“聯合國軍”,並收復了元山、沙裡院等許多重要城鎮。 東線下碣隅里之美軍南撤後,同時撤至咸興地區之美第3師北援接應。志願軍鑑於擁有現代化裝備之美軍機動能力強,決心以多路追擊與層層阻擊相結合,更多地殲滅逃敵。按照毛澤東主席指示,第9兵團已於6日前預先將原於下碣隅里及富盛里的第20軍兩個師調到黃草嶺南北地區;另著追擊社倉里美第3師1個團並殲其1個營的第20軍第89師進至下通里地區,以進行層層阻擊和打援。當下碣隅里美軍突圍後,第9兵團又令第26,第27軍,分別從正面跟踪追擊和右翼平行追擊。 這時,部隊已斷糧數日,凍餓減員嚴重,仍頑強作戰。 8日晨,美陸戰第1師撤至黃草嶺北,志願軍一部200餘人先將橋樑炸斷。堵住全部南逃美軍。美陸戰第1師空運來橋樑,在志願軍火力封鎖下,無法近前架設。美陸戰第1師著其精銳部隊攻擊高地,被我殲800多人,未能近前。從嶺南來援的美第3師部隊進至嶺南堡後莊,亦被嶺南志願軍阻住。美陸戰第1師撤退部隊在斷橋前,陷於絕境。 8日夜,衣著單薄、凍餓數日的志願軍堵擊部隊,全部凍僵在陣地上。 9日,美陸戰第1師再次攻擊高地時,高地已無一聲槍響。這樣,美陸戰第1師部隊方得修復和通過斷橋,繼續南逃。 17日,毛主席致電志願軍和第9兵團,表彰“9兵團此次在東線作戰,在極困難條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並表明中央對由於氣候寒冷、給養缺乏及戰鬥激烈而犧牲的同志,“極為懷念。” 在此前後,阻擊與追擊部隊又連連給逃敵多次打擊。人民軍第3軍團也參加了追擊作戰。由於元山等地已經收復,東線“聯合國軍”只得從海上撤退。他們以強大的陸海空火力掩護美陸戰第1師撤退,中朝人民軍隊仍緊追不捨。敵從連浦機場又空運走1000多傷員後,逃向興南港,調集各種艦船300餘艘,於24日全部乘船從海上逃向“三八線”以南。中朝人民軍隊一直追上碼頭。此時,志願軍西線6個軍已進至“三八線”。至此,戰役遂告結束。 此次戰役的勝利,大大超出志願軍的預期目的。志願軍在朝鮮軍民配合下,從11月6日到12年24日,連續作戰49天,殲滅南朝鮮第7、第8兩個師和土耳其旅大部,給美第2、第7、陸戰第1三個師以殲滅性打擊,重創美第25、騎兵第1兩個師,其他敵所有參戰部隊,也都受到不同程度打擊。據極不完全的統計,共殲敵3.6萬餘人,其中美軍2.4萬餘人。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也死於戰役尾期。志願軍繳獲與擊毀各種炮1000餘門、汽車3000餘輛、坦克與裝甲車200餘輛、飛機20架。收復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八線”以北的全部(除襄陽)領土,並收復了“三八線”以南的甕津半島及延安半島,扭轉了朝鮮戰局,為朝鮮戰爭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這一戰役的勝利震驚世界,給美帝國主義侵略者及以美國為首的侵略集團以沉重打擊,使美國統治集團內部及其侵略陣營內部矛盾日益加深。杜魯門與麥克阿瑟互相攻訐,推諉戰敗責任。有的參戰國也要求撤兵。美《紐約先驅論壇報》稱:這次戰役“是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失敗”。這次戰役的勝利,有力地揭穿了美帝國主義的紙老虎本質,極大地鼓舞了中朝軍民和世界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保衛世界和平的勝利信心。毛主席在轉發這次戰役第38軍的作戰經驗時批示:“在志願軍的作戰經驗中證明,我軍對於具有高度優良裝備及製空權的美國軍隊,是完全能夠戰勝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