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南京保衛戰·1937

第15章 5、失城陷地

南京保衛戰·1937 顾志慧 6549 2018-03-18
就在國民政府倉促決定死守南京的時候,東京方面也在決定進一步地擴大戰事。參謀本部在收到報告稱“因此次戰況好轉,對南京方面精神影響很大”之後,下村第一部長命令作戰課根據作戰目的,研究是否需要一齊向蘇州、嘉興一帶進軍施壓。儘管此時尚未考慮進擊南京的問題,但最後還是決定派遣作戰課長河邊虎四郎前往一線了解實際情況。 河邊虎四郎動身前往中國戰場的同時,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方面已經開始受到來自國內各方面“此次如不撤銷控制線,恐將會貽誤追擊時機”的壓力。而等河邊作戰課長親自到達第一線之後,更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已遠遠超出了他之前的預計。隨著華中方面軍兵分兩路:上海派遣軍主力沿滬寧鐵路線西進,同時以重藤支隊、第16師團在常熟白茆口迂迴登陸;而第10軍主力則沿太湖南岸向吳興集結。從11月15日,以丁集團幕僚會議提出“中國軍隊已處於潰散狀態,如果把握戰機,斷然實施追擊,二十天即可佔領南京”為標誌,華中方面軍事實上已經分裂成兩支失去了統一和協調的互相獨立軍團了。

不過有趣的是河邊虎四郎雖然是來上海與日本陸軍華中方面軍確定下一步軍事行動的,但是他很快便發現這一問題在華中方面軍中認識很一致。華中方面軍司令部事實上也贊同佔領南京的意見,而大多數方面軍司令部的幕僚其實和他們在第10軍的同僚看法完全一致,認為,“現在敵軍的抵抗,各陣地均極微弱,如不繼續進攻,不僅錯失戰機,且令敵軍恢復其士氣,造成重整其軍備的結果,恐難徹底挫敗其戰鬥意志”。 不過雖然上海軍方面並不積極,不等於不想攻占南京。當河邊少將在設置於音樂學校校舍的軍司令部與武藤章參謀副長談話的時候,許多閒聊的參謀都認為,“打了南京,敵人就垮了”。但柳川軍就不同了,第10軍一直始終保持著“一直追擊到南京”的決心。而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將的想法其實也頗為積極,甚至非常熱心地建議:“沒有關係,南京我們把它拿下來,一定得打下去。”但是卻同時也說,“目前軍隊很疲勞,我沒有主張馬上打!”

其實早在8月15日編成上海派遣軍的時候,松井石根就曾經向首相近衛文麿表示:“上海派遣軍的作戰使命就是陷落南京,擊垮國民政府的政權。這是帝國軍人肩負的使命。”但是此刻在形勢一片大好之下,松井石根卻突然首鼠兩端起來,甚至發表出這種前後矛盾的說法。究其原因無非是他一直指揮的上海派遣軍此時師老兵疲,士氣遠不如柳川平助的第10軍來得高昂罷了。 丁集團的士氣和上海派遣軍此時的疲憊相比,的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點河邊虎四郎也很清楚。上海軍派遣軍參謀長飯沼守少將不停地向來自東京的欽差大使表示:“上海軍的士兵們相當疲憊了。”而至於其他司令部幕僚則紛紛負責提供證據,甚至西園大佐等上海派遣軍參謀們連“師團司令部一級要是對軍司令部發起牢騷,那可就完了,此前一直毫無怨言、默默服從的第9師團,如今也開始逐漸發起了牢騷”都拿來作為疲勞的證據。

不過真正對河邊作戰課長產生影響的還是參謀本部的老同事——方面軍參謀長、先任參謀本部第三部長塚田攻少將所提出的:“部隊疲憊不堪,得找地方休整一段時間。”以及方面軍參謀副長、先任第一部作戰課長武藤章大佐表示的“方面軍司令部人員大都勁頭十足,可上海派遣軍激戰之後疲勞感嚴重,而且需要補充人馬和彈藥器材,因此很難窮追猛打”。如此一來,河邊作戰課長從現地得到的印象自然便是“總的來說,就是不可能猛追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華中方面軍司令部滿心歡喜地準備按照當時中央省部的方案在蘇州、嘉興一線先休整一下。 還沒有回到東京的河邊作戰課長便在向參謀本部的匯報中大談上海派遣軍方面從飯沼守參謀長到西園大佐、川上中佐等一眾參謀均死氣沉沉,甚至到了追擊戰的緊要關頭也仍然是士氣低沉。當然,河邊也感覺到上海軍的確太過於疲勞了,但關鍵還是上海派遣軍將敵情看得太嚴重了。

之所以局勢會發生如此之大的逆轉,完全是因為中央省部此時在是否攻打南京這個根本問題上意見不一,最不同意攻打南京的是參謀次長多田駿,而抱積極態度的則是第一部長下村定。多田次長認為:“不能擴大戰爭範圍,連這個蘇州、嘉興一線不都太超前了嗎?”而下村第一部長則積極認為應該速戰速決。 事實上此時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之中還有一種聲音是在進攻南京的同時,在中國廣東地區投入兵力,展開兩棲突擊,以便與南京作戰遙相呼應,從而在根本上打擊中國政府。但是下村對這份計劃根本沒有興趣,甚至他在河邊虎四郎去上海之前,就一直對所謂的“作充分準備”不太積極,他的打算是“劃定一定範圍,將兵力集中一下,就進攻南京”。 所以其實河邊虎四郎去上海之前,其調查的最終結論便已經在參謀本部第一部內達成了共識。畢竟戰況,下村比誰都心知肚明。在他的手邊,早已擬訂了華中方面軍下一步的作戰計劃,開始攻擊南京的時間表已經定在了昭和十三年(公元1938年)的一月中旬,但是多田駿老成持重的意見卻也不能置之不理。於是參謀本部方面決定等待河邊虎四郎返回東京,並聽取其報告後,再商討南京問題。而中央省部方面則乾脆不對接下來的戰事發展作任何處置。

同一天華中方面軍兼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在這個陰轉小雨的日子裡回到上海派遣軍司令部,這一天上海派遣軍方面的戰況和天氣一樣不佳:“進攻常熟附近敵軍陣地的行動不能如願,證明今後對該陣地發動強攻也是極為困難的;昨天已經命令第11師團,如果可能的話,派出一支有力的隊伍利用民船渡過昆城湖,從常熟南部地區登陸後,即從敵軍背後發動攻擊,這個作戰方案已經研究好了,不過這個方案需要不斷使用所有的渡河器材和一部分中國人的民船。部隊是由接替陣亡了的淺間義雄出任步兵第22旅團所屬步43聯隊長一職的花谷正大佐指揮的兩個步兵大隊和1個砲兵中隊組成,預定明天傍晚出發,利用水路向常熟南部約兩公里的莫城鎮附近推進。” 雖然參謀們竭力強調“如果這次行動成功的話,常熟周圍的進攻就容易得多”,但是松井石根還是很不樂觀。不過唯一讓他感到一絲慶幸的是隨著全軍追擊行動的進展,給養供應可以利用蘇州河、瀏河、白茆河、滸浦河。現在主要運輸都是通過水運,也有一部分利用陸運,不過估計基本能夠達到目的。因為太倉一帶的中國大米出產最多,就算是暫時糧食的給養運不到,部隊也可以通過掠奪來獲得,所以不用擔心糧食問題。第9師團在擊潰了楊家巷、唯亭鎮一帶的小股中國軍隊後,已經推進到了陸涇橋附近的中國守軍陣地。而就在松井石根還為前線苦惱不已的時候,一列將日本國家的命運捆綁於其上的戰車卻在東京緩慢地發動起來。

自盧溝橋事變爆發以來,日本政府其實也自感國策始終沒有堅定統一的方案,政策有分散之嫌,迫切需要加以統一。而此時,日本政府為了適應時局的進展,作為加強內閣的措施,決定設置內閣參議,並經樞密院批准,於10月15日公佈了臨時內閣參議官制,設立了臨時內閣參議,參與籌劃有關中國事變的國務,任命了宇恆、荒木貞夫、安保、末次等退役大將,與町田忠治、前田米藏、秋田清、鄉誠之助、池田成彬、松岡洋佑等文官一起為內閣參政。隨後由於中國戰場的進展,迫切需要日本設置更為有力的統一國策機關,又於10月25日根據《為實行國家總動員計劃》的敕令,公佈了企劃院的官制,設立了直屬於內閣首相的由企劃廳和資源局合併起來的企劃院,管理原來由企劃廳和資源局管理的事務。

企劃院的具體事務是:負責起草有關平時、戰時綜合國力的擴充運用方案,審查有關平時、戰時綜合國力的擴充運用的重大大綱,以及對平時、戰時綜合國力擴充運用重要事項的預算統治等,提出意見,經由首相向內閣提出。此外並製定推行有關國家總動員計劃,謀求統一調整各廳事務。 而隨著11月6日意大利加入了《日德防共協定》,簽署了《三國防共協定議定書》,宣告以“東京—柏林—羅馬”為軸心的日、德、意法西斯鬆散的政治同盟關係正式確立。最終在11月18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設立大本營。這天,以《昭和十二年(1937年)軍令第一號》公佈了大本營令,並為了大本營與政府間統一聯繫,成立大本營與政府的協定機構——大本營政府聯絡會議。

大本營令是在11月17日制定的,18日公佈,預計20日設置,內容為:朕制定大本營令,命令實行。大本營令:第一條,在天皇大纛(注:古代軍隊或儀仗隊的大旗)下設最高統帥部,稱為大本營。大本營於戰時或事變之際,根據需要設置之。第二條,參謀總長及軍令部長為其各自幕僚之首長,運籌軍機,策劃作戰,根據最終目的,謀求陸海兩軍之通信協力互相策應。第三條, 大本營編制及工作,另行製定。而這也是繼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之後,日本第三次設置大本營。 中央省部設立大本營,並決定暫不擴大戰局的同時,第10軍司令官柳川平助卻作出了向南京繼續追擊的決定。由於攻占上海後,第10軍並未如同上海派遣軍那樣遭到中國軍隊的堅強抗擊,部隊傷亡甚少,故而一直是繼續乘勝西進,加之柳川本身與松井石根的不和、被統制派打壓的軍職生涯等原因,故而對於參謀本部所規定的作戰地域限制線,柳川平助很是不以為然。

就在軍司令部於11月15日夜決定“以軍主力獨立果斷地向南京追擊”之後,在11月19日上午7點,柳川平助在金山下達了《丁集作命甲第三十一號》命令指出:“敵軍因其指揮系統混亂,全軍呈現出濃厚的戰敗氣氛,估計是要將其主力重新集結於江陰、無錫一線以西地區,並拼命撤退,其軍隊已經完全喪失了鬥志。”因此第10軍“要不失時機地追擊敵軍至南京”。 具體的部署則是: 國崎支隊應該派一支小部隊確保平望鎮,主力經嘉善、吳興、廣德向蕪湖挺進,以切斷敵軍的退路。然後根據情況,做好派主力或部分部隊進入揚子江西岸南京背後的準備。第十八師團應迅速經吳興、廣德、溧水向南京追擊。應以其砲兵主力協助第一一四師團作戰,直至佔領嘉興。第一一四師團奪取嘉興後,派部分部隊確保該地。主力應迅速經吳興、長興、溧陽向南京追擊。應再派一支小部隊佔領石門灣附近,警戒軍左翼。第六師團應經松江迅速前進至吳興,準備向南京追擊。河村部隊應以主力協助國崎支隊及第十八師團蒐集吳興、南京之間的敵情,並以一部擔任指揮任務。第一後備步兵團應擔任沿北橋鎮、松江、嘉興、吳興市街一線及交通道路的掩護任務,其要領另行命令第二後備步兵團應迅速前進至吳興後待命。獨立工兵第三聯隊應迅速向嘉興前進。首先整修嘉興至吳興的道路。集團通信隊應按照通訊計劃行動。爾後,軍直轄部隊應前進至嘉興後待命。

隨著這道命令的下達,日本陸軍第10軍開始全軍出動,向南京發起追擊。 而華中方面軍兼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將獲悉柳川平助指揮的第10軍已經進抵到了陸軍參謀本部所劃出的限制線的時候,是在11月18日的夜間。 11月19日,松井石根正式得到了丁集團突破限制線的消息,雖然松井石根大將對此作出的反應是:“方面軍不承認集團獨自進行的南京追擊戰,只同意將兩個師團集結在嘉興、平望、南潯鎮之間的地區,為其後的作戰做準備。可以派遣部分先遣隊去前方。”但這不過是他打壓柳川平助氣焰的托詞,隨後鬆井石根還是要求上海派遣軍參謀長飯沼守少將立即下達了“上海派遣軍必須決斷地擴大戰果”的命令。 其實松井石根也很清楚,即便沒有丁集團的擅自行動,自己也認為向南京進軍是當前解決中日之戰的唯一的選擇。 其實松井石根也很清楚,即便沒有丁集團的擅自行動,自己也認為向南京進軍是當前解決中日之戰的唯一的選擇。因為他這個中國通對於中國的情況是再熟悉不過了,在他看來只有攻占南京,從根本上對國民政府形成壓迫,才能迫使中國投降,一舉解決中日問題,否則的話,一旦南京國民政府獲得喘息的機會,必將恢復並加強戰鬥意志,這等於是為日後解決問題增加困難。現在這個時機毫無疑問是最佳的選擇。 而柳川平助在第10軍3個主力師團——第6師團、第18師團和第114師團陸續登陸之後,除了一部便經松江向青浦進擊,加入京滬線作戰,而主力則向楓涇、嘉善進攻。這一地區的中國守軍是右翼軍第10集團軍劉建緒部,在與日軍激戰於乍浦、平湖、嘉善一線後,已經損失重大,再也無力阻止第10軍的攻勢。 自11月8日以來,日本陸軍第10軍主力向楓涇進迫,中國軍隊在這一地區設防的預備11師以及第109師傷亡慘重,最終於11月10日楓涇淪陷。隨後第10軍主力便立即沿鐵道南下。雖然中國軍隊曾計劃利用既設工事進行抵抗,但還是無法阻止日軍前進。 不過相比之下,日軍第10軍最為凶狠的一招殺棋則是由青浦越過淀山湖西進的谷壽夫的第6師團,11月14日,第6師團便派出了平望鎮支隊,攻占了蘇浙交界的平望鎮,而後與嘉興附近的日軍部隊會合,繼而沿太湖南側地區向西進犯。而中國軍隊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為了能夠鞏固吳興防務,只能命令新近增援到的廖磊第21集團軍、周祖晃第7軍佔領菱湖鎮、大錢鎮一線,阻擊日軍西進。 第114師團在11月19日推進到嘉興城附近,並會同第18師團開始攻擊嘉興。日本陸軍第10軍以第18師團及第114師團主力在重砲兵的掩護下,從19日晨發起進攻,經一天激戰攻占嘉興後,立即派出部分部隊向西展開追擊,同時以第114師團一部進攻平湖。而就在這一天,滬寧鐵路線上的重鎮蘇州城也陷落了。 在第10軍的刺激之下,疲憊不堪的上海派遣軍也開始按照命令展開追擊,位於前鋒位置的第13師團首先突破了中國軍隊在肖家橋、謝家橋附近的陣地。而第11師團則在11月16日接到上海派遣軍的命令,為了配合第16師團進攻常熟,以步兵3個大隊為基幹,向昆城湖西岸的莫城鎮前進,並佔領莫城,切斷了常熟至蘇州的公路。 得到第11師團的支援,進展緩慢的第16師團佐佐木支隊自11月14日進入到支塘鎮北邊張家橋附近,並擊潰了擔負掩護任務的中國軍隊之後,連夜展開跟踪追擊,於11月15日進入到常熟以東約4公里附近,與在石墩湯莊附近築有碉堡的陣地上的中國守軍展開對峙。 11月15日,第16師團接到上海派遣軍的命令,要求師團應迅速攻占常熟,隨後沿著常熟至羊尖鎮、無錫公路及附近地區,朝無錫方向展開追擊,故而自11月18日起,師團長中島今朝吾便命令佐佐木支隊從公路正面展開進攻,同時逐步讓完成登陸的部隊向戰場推進。 由於從登陸地點到戰場之間沒有可以供車輛通行的公路,加之連日陰雨,道路泥濘不堪,第16師團根本無法按照計劃展開行動,所以師團砲兵聯隊完全無法參戰,佐佐木支隊的進攻中主要依靠第11師團及上海派遣軍直屬砲兵部隊的協助。在以1個步兵大隊從右翼實施保衛,同時以1個大隊利用水路迂迴,並在重藤支隊的協助下,第16師團主力好不容易突破中國軍隊的陣地,並在11月19日占領常熟。 而第9師團自高家灣附近出發後,以主力沿滬寧鐵路西進,15日到達崑山,接著又從17日起攻擊崑山、蘇州之間的中國軍隊國防工事,並迅速取得突破,並將進攻矛頭轉向蘇州。對於這一天的進展,松井石根還是很滿意的。重藤支隊和第13師團都突破了常熟北部的守軍陣地,向虞山及北方地區發起進攻,第11師團的花谷支隊比預定提前一天,於這天早晨利用水路佔了莫城鎮後,開始向常熟南灣方向發起進攻。 暫歸方面軍指揮的第3師團和第101師團,兩個師團的任務是第3師團缺片山支隊重新回歸派遣軍指揮,負責掃蕩太倉東部地區;第101師團,繼續掃蕩嘉定、羅店鎮以南地區,主力向真如附近集結。 而自11月14日,日軍第16師團主力從滸浦口一帶登陸,當天第11師團攻占太倉以來,古城蘇州就成危局之勢。 11月15日,在日軍第6師團的攻擊下,崑山淪陷。次日,吳江陷落。 11月18日晚,在日軍第6師團、第9師團、第116師團的南、中、北三路合圍下,蘇州城內外約四萬多中國守軍慌亂向無錫方向潰退。 11月19日黎明,日軍第9師團的前衛部隊進抵蘇州城東郊。在平門橋東側,與中國軍隊掩護部隊發生激戰。隨後日軍強行突破中國軍隊的阻擊陣地,上午9時,第9師團一部由平門突入蘇州城內,侵占吳江的日軍第3師團所屬片山支隊也同時北上,與第9師團合攻蘇州,當天下午14時,片山支隊由婁門突入城內,潰兵約2?000人成為日軍俘虜,至此古城蘇州陷落。 日軍攻占蘇州後,蘇州城內郊外、大街小巷均為一片血泊火海,日寇殺人放火,幾乎無惡不作。護龍街上,橫滿死人,葑門望星橋、婁門張香橋、胥門萬年橋、金門南新橋、閶門上塘街等地帶,到處都橫滿被日軍殺害的中國官兵和蘇州城的平民屍體,就連城樓上都掛滿了被害者的頭顱。姑蘇古城在這一天內,完全成了人間地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