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毛澤東選集第七卷

第23章 紀念孫中山先生[1]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紀念他在中國民主革命準備時期,以鮮明的中國革命民主派立場,同中國改良派作了尖銳的鬥爭[2]。他在這一場鬥爭中是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 紀念他在辛亥革命[3]時期,領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豐功偉績。 紀念他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4]的豐功偉績。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給我們許多有益的東西。 現代中國人,除了一小撮反動分子以外,都是孫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 我們完成了孫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並且把這個革命發展為社會主義革命。我們正在完成這個革命。 事物總是發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過四十五年,中國的面目完全變了。再過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進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中國的面目更要大變。中國將變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中國應當這樣。因為中國是一個具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和六萬萬人口的國家,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而這種貢獻,在過去一個長時期內,則是太少了。這使我們感到慚愧。

但是要謙虛。不但現在應當這樣,四十五年之後也應當這樣,永遠應當這樣。中國人在國際交往方面,應當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消滅大國主義。 孫先生是一個謙虛的人。我聽過他多次講演,感到他有一種宏偉的氣魄。從他注意研究中國歷史情況和當前社會情況方面,又從他注意研究包括蘇聯在內的外國情況方面,知道他是很虛心的。 他全心全意地為了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導時代潮流的偉大歷史人物大都有他們的缺點一樣,孫先生也有他的缺點方面。這是要從歷史條件加以說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於前人的。 根據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人民日報》刊印。 --------------------------------------------------------------------------------

註釋 [1]這是毛澤東為紀念孫中山誕辰九十週年寫的文章。 [2]指孫中山同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中國資產階級改良派的鬥爭。一八九八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逃亡海外,組織保皇會,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同孫中山所代表的革命民主派相對立。孫中山在革命實踐中逐漸認識了改良派的面目堅決同他們展開鬥爭。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所代表的革命民主派以《民報》為陣地,在一九○五年至一九○七年間,圍繞著要不要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等問題,同改良派進行了激烈的論戰。在這場鬥爭中,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從而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和輿論上的準備。 [3]辛亥革命,見本卷第49頁註[22]。

[4]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在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提出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個問題的原則和綱領。隨著時代的不同,三民主義的內容有新舊的區別。舊三民主義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綱領。一九二四年一月,孫中山接受共產黨人的建議,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對三民主義重新作了解釋,舊三民主義從此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包含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和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綱領,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合作的政治基礎。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