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

第19章 第二章經濟學和知識-8

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 哈耶克 1181 2018-03-18
八 現在我必須轉向討論具體假設的條件問題,即假定人們在什麼條件下獲取相關的知識,以及人們可能會通過什麼樣的過程來獲取這種知識。如果對在這方面通常使用什麼樣的假設十分清楚,那我們就必須在兩個方面對其進行仔細檢查。首先,我們要探究一下,對於解釋趨向均衡的運動來說,它們是否是必需的,是否是充分的;其次,我們還必須表明這些假設可在何種程度上為現實所證明。但是,我恐怕自己目前正在步入這樣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很難確切說出這些根據我們所作的存在,趨向均衡的趨勢這一斷言和我們的分析很適合於現實世界這種聲明所做出的假設,到底都是些什麼。我不能自欺欺人地講,迄今自己已對這一點研究得十分深入。因此,我所做的一切只是提出很多問題,對這些問題,如果我們想弄明白我們論述的重要意義,就必須要逐個地找出答案。

經濟學家似乎完全同意,建立均衡的唯一必要條件是“論據的不變性”。但是,在我們了解到“論據”這一概念的模糊性之後,我們就會懷疑而且這種懷疑十分正當,這樣說對深入討論問題沒什麼幫助。即使我們假定——就像我們也許必須要做的那樣——“論據”這個詞在此是在客觀意義上使用的(必須記住,它包括不同個體的偏好),可是這仍然沒有說清楚,“論據”對於人們實際上能獲得所需的知識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它也沒有說清楚,這意味著是對人們這樣做所處條件的說明。某些作者感到,有必要把“完善的知識”作為一個附加的和獨立的條件加上,這無論如何都很重要。實際上,我們將會看到,客觀論據的不變性既不是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它之所以不是一個必要條件,是由於這樣的事實:第一,沒有人想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必定會永遠發生這樣的絕對意義上解釋它,第二,就像我們已經看到的一樣,一旦我們想把周期性出現的變化,或者以不變的速度進行的均勻變化等等包括在內,我們定義不變性的唯一方法只能是以預期做為參考。所有這些情況的全部含義是世界上一定存在某些可辨別的規則,這些規則使我們有可能正確地預言事件。但是,這一點顯然不足以證明人們將學會正確的預見,在不小的程度上,甚至就絕對意義上的不變性來說,同樣的話也是正確的。對任何一個個體來說,論據的不變性絕不意味著獨立於他本身之外的所有事實都不變化,因為在這種意義上肯定只有其他人的趣味而不是行為能夠被假定為是不變的,由於所有那些其他人在得到了外部事實和別人的行為經驗時,他們就會改變自己的決策,所以,沒有任何理由說明為什麼這些連續的變化過程會總是達到目標。這些困難眾所周知,我在這裡談到它們只想提醒讀者:關於均衡將達到的條件我們實際上知道的是何等地少。但是,我不打算順著這條思路走得更遠,儘管不是由於在未解的和有興趣的問題上人們缺乏獲得經驗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只是:人們的主觀論據將彼此相適應,並且符合客觀事實)這一問題,而是由於我認為還有解決關鍵問題的其它更富有成效的途徑。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