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時寒冰說:經濟大棋局,我們怎麼辦

第21章 第三節動盪背後的大國角逐

埃及之後,接力棒傳到了利比亞。時間同樣銜接得幾乎天衣無縫--但隱含的內容要豐富得多,接下來我會幫您分析那令人驚詫的內幕。 利比亞騷亂點燃了突尼斯、埃及騷亂所聚集起來的資源上漲的能量,油價迅速上漲。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我在朝韓對立時的判斷趨於一致。這再次證明,大趨勢一旦確立,是不可違逆的,也是其他力量所難以改變的。 為什麼一輪到利比亞油價就上漲? 一個比較直觀的原因是,利比亞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主要成員國之一,是世界第十二大石油輸出國。 利比亞與伊朗對油價的影響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這裡面卻隱藏著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 卡扎菲是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死對頭。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卡扎菲無路可去,面對民眾的示威,以他的性格而言,他必將孤注一擲,用他的話來說:"將戰鬥到只剩最後一滴血!" 這也意味著,利比亞的局勢動盪比突尼斯、埃及更難在短期內結束,更容易將動盪蔓延和擴散,更容易引起內戰!而政府對反對派的鎮壓,也更容易引起西方發達國家的武力干預。

對於此前的突尼斯、埃及騷亂,美國政府的態度更多的是沉默。因為美國既要考慮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又要考慮不能違逆自己所倡導的民主浪潮。這是一種很難權衡的走鋼絲般的平衡。 但對利比亞就不一樣了。 卡扎菲躲過了無數次的暗殺,但這次,卡扎菲危機重重。因為,反對他的是他的國民,槍口對准他的,也不再是幾個散兵游勇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待利比亞問題上,歐洲比美國更積極。尤其法國,是整個西方對利比亞態度最強硬、最積極的一個。薩科齊是第一個承認利比亞反對派為利比亞"唯一合法代表"的總統--這意味著在利比亞利益較多的法國沒有為自己留下任何退路。薩科齊在國內支持率的下降,促使他急於轉移目標,而薩科齊的賭注意味著,他必然全力絞殺卡扎菲。一旦反對派勝利,法國將成為在利比亞的最大贏家--當然美國人不這樣想,他們做事更縝密、更有條理、更有遠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呢? 因為,利比亞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歐洲一直因為俄羅斯的天然氣大棒政策而擔驚受怕。而法國、意大利在美國公司被卡扎菲趕出去後,迅速佔領了利比亞石油、天然氣市場,這為歐洲減輕(當然不足以解除)俄羅斯天然氣緊箍咒帶來的疼痛提供了契機--從2005年開始,每年大約有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從利比亞的美麗塔天然氣基地,經過利比亞海岸,再通過海底管線出口到意大利西西里東南部,然後轉往意大利全境及其他歐洲國家。歐洲比美國更積極的原因也在於,怕美國搶占了先機,畢竟,美國的實力更勝一籌。 從美國方面來看,它與俄羅斯的對抗是必然的,無論俄羅斯多麼向西方靠近,它畢竟還是俄羅斯,是一個對美歐有威脅的大國。

如果幫助歐洲解決了部分"天然氣魔咒",將來,與俄羅斯對抗的底氣就多了點,至少,歐洲剛站在俄羅斯對立面,與美國並肩行動。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也樂觀其成,讓歐洲佔了先機。 從更深層次來看,在自己的同盟內部,美國最擔心的是德國而不是法國,支持法國的高調行動,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想壓制德國。 實際上,有關這一點,前美國總統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博士早就寫得明明白白了。美國的戰略棋局之宏大之縝密令人感嘆! 布熱津斯基指出:法國不僅謀求在統一歐洲中起主要的政治作用,還把自己視為有著共同關心問題的地中海--北非國家群體的核心。法國必須保留一塊在自己的影響範圍之內的主要的地緣政治地域,或者說保留一塊至少也要防止一個比法國更強大的國家出來主宰的地域。 ①

不能不感嘆,美國人分析得太透徹了。 這意味著,在北非的動盪問題上,法國將更積極。當然,就北非的利益和棋局的安排來說,美國與法國是一致的--不同之處在於,法國的所作所為都在美國的大棋局之下。 顯然,在利比亞問題上,歐洲和美國正在趨於一致。 利比亞動盪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利比亞的反政府武裝突然崛起,反政府勢力不僅在短時間內控制了利比亞多個城市、大部分石油設施,甚至還在2月28日擊落一架政府軍戰鬥機。如此戰鬥力,沒有西方的暗中支持是不可能的。西方國家都將積極支持反動派,以便未來在新組建的政府中,能夠有更多影響力。 可以想像,西方國家絕不會放過這次機會。卡扎菲要么向反對派妥協,和平解決內戰,要么在短期內平息動盪(這兩點利比亞都很難做到),否則,把利比亞放在大棋局上的美國,在利比亞利益較多的法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必然組團幫助他走向死角--無論是從意識形態、價值觀還是自身利益角度出發,他們都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西方國家在起初聽任卡扎菲鎮壓反對派而不做激烈反應,其實是給足卡扎菲塗抹自己形象的時間,因為發達國家需要一個條件--民眾的憤怒,只有在這種憤怒的支持之下,他們才能對利比亞動武。別忘了,西方國家基本上都是小政府,政府必須小心地順著民意行事。 西方發達國家這次必然竭盡全力除掉卡扎菲--這次是真正意義上的"劫財又劫色"。 據2011年3月3日的《環球時報》報導,通過各國對卡扎菲家族資產的查封了解到,卡扎菲掌握著無法估量的驚人財富。僅美國查封的卡扎菲家族資產就達到300億美元,加拿大24億美元、奧地利17億美元、英國10億美元。 卡扎菲把錢財送到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西方國家再用這些錢扶植卡扎菲的反對派,間接等於卡扎菲僱用殺手刺殺自己,何其諷刺!

當卡扎菲寧肯撒落砲彈也不願意將財富分給民眾,就意味著,當憤怒的火焰燒紅天空,沒有人再相信語言--無論它多么生動。 一旦西方國家決定對利比亞動手,將跟針對伊拉克時一樣,先從設立禁飛區開始。因此,只要他們一旦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也就意味著,瞄準卡扎菲的槍已經上膛,僅剩下扣扳機而已。 另外,還要特別注意一點:美國會竭盡全力通過中東亂局,離間阿拉伯國家,在製裁利比亞的時候,西方國家將拉親歐美的相關阿拉伯國家一起行動,由此造成的後果是阿拉伯國家的分崩離析,離心離德,如此,將來轉向伊朗的時候,才能把外圍阻礙和威脅,清除殆盡。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將因在相關國家的投資而受損--50個大項目涉及188億美元。西方發達國家借助利比亞動盪,輕而易舉地對中國的利益造成了重創!這一幕與當年美國打擊伊拉克後的情形何其相像。

這說明了什麼? 如果對大棋局有宏觀的把握,中國至少應該謹慎在利比亞、敘利亞、黎巴嫩、蘇丹、伊朗等國家投資,因為,這些都是大棋局上變數最大的部分。說得再直白點,它們都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既定目標之內,是擺在槍口下的棋子。 在利比亞之後,馬上就會輪到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國家:敘利亞!因為,它是反以色列最堅決的國家之一,同時,與伊朗一樣,也是真主黨、巴解組織游擊隊的最重要支持者。當輪到敘利亞時,也就意味著,實質性的大幕正式揭開。 寫到這裡,我需要強調一點:這一趨勢的演變與利益息息相關,但並非完全始於利益。美國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會把普世價值觀方面的推廣和普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它極力追求兩全其美--儘管這一點的確很難做到。

如果我們無法理解這一點,就無法真正洞悉美國人的行事原則。 19世紀英國政治家和作家本傑明·迪斯雷利有一句名言:"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句十分醜陋的錯話,從它問世到現在,一直在不停地誤導人。實際上,只有永恆的朋友,才有永恆的利益。利益重要,但利益不是一切。中國近年來道德淪喪與價值觀的扭曲不無關係。 利益不是核心,中國早有教訓。回顧一下,中國在自身最困難的時候援助的國家,最終為什麼忘恩負義,與我們反目為仇?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這個紐帶,不能說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當今的國際關係中,中國面臨的最大一個難題或者障礙是:你與對方共同的價值觀是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只有共同的利益而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紐帶依然脆弱。

再看看北非幾個國家的內亂,哪個不是因自身的內在原因所引起?打敗他們的是他們自己,而不是敵人。或者說,他們真正的敵人不在外部,而在內部。 只有理性地分析局勢,才能把握趨勢,才能找到問題的癥結。 我之所以畫蛇添足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當下的中國,利益至上論已經佔據主流,人們的思維定式是一切遵從於利益最大化。這種誤區如果用到研究國際關係或趨勢發展方面,會犯下嚴重的錯誤。而且,無論是朋友還是對手,還是敵人,只要曾經有恩於中國,就應該銘記心中,以感恩之心對待。惟其如此,中國才能有真正久遠的朋友! 當中東地區的這些老強硬派被自己國內憤怒的民眾趕下台,讓伊朗的大門逐漸洞開,伊朗更加孤單。當這一切結束,戰爭之門還會遠嗎?

但不管怎樣,當亂局蔓延到利比亞,石油的武器已經舉起。從利比亞騷亂開始的那一刻起,石油踏上了上漲之路。而其未來的趨勢,則取決於大棋局的走向。隨著動盪從北非向海灣的蔓延,石油等資源將"王者歸來"。 註釋: ①(美)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