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時寒冰說:經濟大棋局,我們怎麼辦

第2章 第一節昔日"萬元戶"今日255萬

通貨膨脹是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心的問題。這種現象頑強地闖入我們的生活當中,讓人感到緊張,又讓人覺得無路可逃。 沒有人不想應對通脹,但發現難度越來越大,可選擇的餘地越來越小。 能夠幫助我們做出最佳決策的,是對未來趨勢的了解和把握。只有當趨勢了然於心,人們才能知道自己身處何方,才能冷靜地找到應對之路。 這條路並不復雜。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了解一個又一個此前被忽略的現象和細節,一步步地找到問題的源頭。而答案,都包含在這個過程中:通貨膨脹究竟怎麼發生的?除了已知的原因,它背後還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 是的,這些看起來很平常的問題,如果走進去,就會發現一個令人驚訝的世界。這個世界潛伏在深處,將所有的經濟現象、金融現象、國際關係等串聯起來,猶如一座構造完美的宮殿。

只有當您走進去才知道,當今世界原來是這樣的,我們面對的問題原來是那樣的。當一個個謎團解開後,這個世界在你面前突然變得透明而清澈。您俯身看著這個世界,或者悲憫或者難過或者喜悅或者興奮…… 是的,經濟學並不神秘,讓我們一點點地把一個個謎團解開。 人們對貨幣購買力的下降和物價的上漲一直是深有感觸。但貨幣到底在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應該說,全球貨幣的氾濫,已經達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就全球範圍而言,絕大部分國家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貨幣超發問題。 2011年2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長向松祚撰文指出: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基礎貨幣或者說國際儲備貨幣從380億美元激增到今天超過9萬億美元,增速超過200倍,而真實經濟增長還不到5倍。全球貨幣或流動性氾濫是今日世界金融和經濟最致命的痼疾。 ①

貨幣超發,購買力必然下降,這是一個規律。 有專家測算,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間,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月平均值為4.81%。如果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時擁有100萬元,到現在只值當年的15萬元。 ② 其實,如果根據貨幣購買力與日常消費品的價格進行比較,1978年的100萬元的實際貶值程度要超過85萬元。一個最簡單的對比是,現在的百萬富翁與20世紀80年代的萬元戶相比,哪一個購買力更強? 中國金融40人論壇學術委員、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鍾偉,曾經從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居民人均儲蓄兩種方法,分別選取1981年、1991年、2001年和2007年四個時點,對"萬元戶"財富的變遷進行測算。從居民人均儲蓄看,上述四個時點居民儲蓄總額分別為523億元、9200億元、7.4萬億元和17.3萬億元,考慮人口變化之後的人均儲蓄為52元、800元、5900元和1.3萬元。這樣算來,1981年的"萬元財富"相當於當時人均儲蓄的200倍,折算到現在差不多是255萬元。結論顯而易見:過去30年,錢本身的確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不值錢"了! ③

在貨幣超發洪流中,中國也已經成長為世界巨人。 為了讓讀者都能看懂相關數據,在這裡簡單介紹一點貨幣常識。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要求,現階段我國貨幣供應量劃分為如下三個層次: M0=流通中的現金,即我們通常所稱的現金。 M1(狹義貨幣量)=M0+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量)=M1+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④ 大多數經濟學家所接受的廣義貨幣定義,是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貨幣定義,即貨幣是指公眾持有的通貨加上公眾在商業銀行的所有存款。弗里德曼的貨幣定義一般用符號M2表示,有時也稱為廣義貨幣。 ⑤ 人們通常用廣義貨幣供應量/國內生產總值(M2/GDP)的比例來說明貨幣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量化比例關係,反映一個經濟體金融深化的程度。促使M2/GDP維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比例,對一個經濟體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一般而言,M2/GDP越大,貨幣超發越嚴重。

那麼,我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多少呢? 據2010年11月2日的《中國經濟周刊》報導: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與GDP之間的比例正在加大。到2009年年底,中國GDP總額為33.54萬億元,是1978年的92倍。而同期的M2從1978年到2009年年底,增加了705倍,達到60.62萬億元。截至2010年9月末,M2餘額比GDP多出了42.774萬億元。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表示,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央行存在貨幣超發的問題,特別是2009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採用了"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也坦承:"在抗擊危機期間,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擴張型的,國家有意地擴大了貨幣供應量,這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有針對性的舉措,它幫助中國經濟實現了快速企穩回升,如果不這樣做,經濟一定會出現很嚴重的下滑局面。"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問題,我們不妨把中美兩國的M2對比一下: 1990年,中國的M2餘額為1.53萬億元,2010年年末已經達到72.58萬億元,20年間,M2增長了46.44倍。 美國1990年M2為3.28萬億美元,2010年年末為8.848萬億美元,20年間,M2增長了1.69倍。 如果僅從廣義貨幣供應量上看,中國的貨幣供應量顯然已經遠遠超過美國。當然,中國貨幣供應量的增速更是快於美國,這有中國貨幣化程度基數較低的緣故,但即使剔除這個因素,就兩國經濟體的規模而言,中國的貨幣顯然是太多了。 ⑥ 吳曉靈直言:"過去30年,我們是以超量的貨幣供給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通貨膨脹來了! 超發貨幣的後果是非常直觀的,那就是貨幣購買力的下降和物價的上漲。 實際上,對於這一點,民眾無不有切膚之痛。隨便去菜市場轉轉,就會感知到食品類價格的上漲之快,是那麼的令人擔憂。因為在很短的時間裡,綠豆、大蒜和一些青菜等價格就已翻倍。 儘管如此,國內糧價仍然是被壓抑著的--國外的糧食價格比國內更高,有的品種比國內價格要高出1~2倍,甚至更多。這意味著,中國的糧食價格上漲動力依然強勁。 國內的糧價、菜價、食用油價格的上漲,乃是內因和外因合力推動的必然結果,尤其在國內外價差壓力之下,食品低價時代已經過去。 如果您希望過一段時間物價能夠回到從前,那麼,時間的無情流逝帶來的恐怕是一個更無情的結果。貨幣的貶值趨勢將頑強地延續,最後覺醒的人,只會在財富的流逝中,承受痛苦和無奈。

貨幣貶值,資源品價格必然上漲,而這種上漲並不僅僅體現在商品領域。 不妨對照一下中國A股2005年年底到2007年年底,2008年年底到2009年7月,以及2010年6月到11月中旬的走勢,無不是以黃金等貴金屬、稀土等稀有有色金屬和煤炭等傳統能源為代表的資源品(包含提升資源價值的技術加工相關品種)的價格走強為基石的。這難道僅僅是偶然的嗎? 這只能說,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在資源類趨勢方面達成了某種"默契"。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原理,在通貨膨脹方面體現得非常直接和分明。通貨膨脹從來都是從量變向質變悄然演化的。 我們現在所經歷的通貨膨脹,比起歷史上曾經發生的惡性通貨膨脹,依然是小巫見大巫。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發生了惡性通貨膨脹,有時通貨膨脹率甚至超過了1000%。 1923年那次通貨膨脹末期,物價水平較兩年前上漲了300億倍。即使是購買最基本的物品,也需要數量驚人的貨幣,買一片麵包就得要一手推車的現金。貨幣貶值得如此迅速,以至於在一天之中,要分好幾次向工人支付薪水,而工人也要趕回家將領到的薪水花出去,以免它變得一文不值。沒有人願意持有貨幣,通過貨幣的交易越來越少,物物交換重新出現並盛行起來。 ⑦ 德國一則舊時的報導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荒誕:一個家庭主婦裝了滿滿一手推車錢(僅夠買一點食品)去買點吃的,一個小偷趁她不注意,把一車錢倒在地上,推著車子飛快地跑了。車子比錢價值高得多、穩定得多也可靠得多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匈牙利發生惡性通貨膨脹時,流通貨幣每月平均增加12000%以上,這種狀況持續了一年,價格上漲更甚,每月上漲近20000%。 ⑧ 您也許會覺得這些例子有些極端,畢竟它們是在社會動盪時期發生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貨幣的貶值並非由於社會動盪引起,確切地說,更多的情形是貨幣貶值過快、貨幣體係出現系統性隱患引發了社會動盪。很多貨幣快速貶值的隱患在社會動盪以前就已經埋下,只是人們渾然不覺而已。當危機意識成為群體性反應的時候,貨幣的真實購買力就會突然呈現出來,猶如一張美麗的畫皮在剎那間脫落而露出猙獰的面容,令人猝不及防。 換句話說,人們感受到的是紙幣突然間跳水般地貶值,實際上貨幣的超發早就開始對應著急劇縮水後的購買力,只是暫時被遮掩了而已。

蘇聯時期,1盧布兌換2美元還多,但解體後,變成了40000盧布兌換1美元(這裡的盧布指的是舊盧布)。這種變化雖然表面上看彷彿是瞬間完成,實際上是早已鑄就。 19世紀中葉英國一位名叫格萊頓的議員說過這樣一句話:"在研究貨幣本質中受到欺騙的人,比談戀愛受欺騙的人還要多。" 貨幣為何有這麼大的欺騙性? 我們有必要從一些基本的常識入手,來更清楚地講明這一問題。 馬克思認為,實物是最早的貨幣。在中國,牲畜幣是最早的實物貨幣。 研讀史料帶給我的最大感受是,貨幣從最初產生所具備的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實用,且"不容易大量獲取"。 ⑨ 這是貨幣功能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上必須依託的基礎。一旦作為貨幣的商品過濫,就會喪失貨幣的功能,遭到拋棄。 貨幣必須"不容易大量獲取"才能確保其信譽度不減,確保其購買力不縮水。這種特性貫穿了紙幣問世以前的整個貨幣歷史--在紙幣之後,政府控制貨幣發行權,通過權力使貨幣對社會上的人而言,仍然是"不容易大量獲取"。 在金屬貨幣時代,由鑄幣價值與其所包含的金屬價值保持一致,出現了"自由鑄造"的現象。比如,前資本主義的西方,公民有權把經法令確定的貨幣金屬送到國家的造幣廠鑄成鑄幣,造幣廠代公民鑄造,或不收取費用,或收取很低的熔煉打造成本;公民也有權把鑄幣熔化,但嚴格禁止私自鑄造。 ⑩ 由於鑄幣價值與其所包含的金屬價值一致,政府幾乎沒有製造通貨膨脹的可能性,甚至還出現了政府鑄幣動力不足的問題。 在金屬貨幣時代,政府常常會非常"痛苦"。清代從19世紀初起,由於鴉片走私日益嚴重,白銀大量外流,國內開始出現銀荒,銀價上升。清政府鑄錢是按白銀核算成本的,銀價上升,必然使鑄錢成本增加。銀貴錢賤對政府財政造成了難以承受的鑄錢虧損。 據史料記載,雍正年間鑄造重一錢四分之錢,僅寶泉、寶源二京局每年即虧損白銀30萬兩。制錢的市場價格與其價值嚴重背離,還導致了製錢被大量私銷取銅的問題,使得流通領域裡制錢供應量嚴重不足,"流通日少",因此,當時的奏章中,屢屢提及"錢荒"問題。 金屬的特性,竟然使得這種貨幣時代的政府,在某些階段連鑄錢的動力也喪失了,出現了"錢荒",這種現像在今天這個紙幣滿天飛的時代,看起來是多麼遙遠! 開採貴金屬的工具和技術落後,貴金屬的生產數量比較穩定,限制了當局隨便發行貨幣圖利的機會。但是,統治者最終還是找到了簡單的讓貨幣貶值的方法:一種是讓金屬幣所含金屬小於它所代表的幣值;另一種是在鑄幣中加進其他賤金屬,導致貨幣"成色"下降而幣值不變。作為貨幣發行的絕對主導者,在這方面,政府並不缺智慧。 清政府如何解決"錢荒"問題呢? 方法是鑄造大錢。 1853年3月,清政府批准鑄造幣面價值遠遠高於其實際價值的大錢。比如,當千大錢,扣除成本,淨盈利約919文,為成本的11.3倍。這些措施實際上就是實行通貨膨脹政策,變相掠奪民眾的財富,緩解財政危機。錢價暴跌的結果是物價飛漲,咸豐十年的物價較之發行大錢、票鈔以前,茶葉上漲5倍,豬肉上漲6倍。第二年夏、秋間,物價再次飛漲。 國外也有類似的例子。 亞當·斯密寫道:我相信,世界各國的君主,都是貪婪不公的。他們欺騙臣民,把貨幣最初所含金屬的真實分量次第削減。在羅馬共和國後期,羅馬的阿斯,減到原價的1/24,含量名為1磅,實只半盎司;英格蘭的鎊和便士,現今價值大約相當於當初的1/3;蘇格蘭的鎊和便士,大約相當於當初的1/36;法國的鎊和便士,大約相當於當初的1/56。通過採用這些辦法,君王和國家就能以較小量的銀,表面上償還債務,並履行各種契約。實際上,政府的債權人因此被剝奪了一部分應得的權利。 更離譜的是,到了公元268年的喀勞狄二世時,羅馬的銀幣含銀量已經下滑到了0.02%。確切地說,應該叫鍍銀銀幣了。羅馬在公元138~301年,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當時最重要的商品小麥的價格竟然上漲了200倍!這直接導致了羅馬帝國的衰亡。 顯然,即便在金屬貨幣時代,也不斷有統治者在金屬的成色、比價上做手腳,以降低貨幣的含金量,製造通貨膨脹斂財。 國內外歷代統治者濫發貨幣的衝動,在金屬貨幣時代,畢竟還是有限制的。在降低成色的條件下,不管金屬有多賤,仍然要耗費某種東西進行生產,這一成本就是對貨幣數量的一個限制。而紙幣的數量可以按能忽略不計的成本無限地增長,所需的只是在同一張紙上印上較大的數字而已。 在紙上多印幾個"0"這種低成本的方式就可以達到掠奪民眾財富的目的,這正是紙幣帶給我們的惡果。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哈耶克說:"鑄幣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不斷貶值的歷史,或者是,鑄幣的金屬含量不斷減少,因而所有商品價格都不斷上漲的歷史……而這些通脹通常都是由政府製造的,政府也從中受益……最後,紙幣的出現讓政府獲得了一種更為廉價的詐騙人民的方法。" 儘管貨幣的發行往往被披上拯救危機等冠冕堂皇的外衣,但實際上,貨幣的濫發不僅拯救不了危機,反而產生出了更多的問題。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承認:"過去20年中,如果有哪些貨幣政策被證明是有效的話,那就是通貨膨脹對經濟造成的長期傷害將超越其對經濟的短期拉動作用。" 那麼,為什麼貨幣的濫發越來越嚴重了呢?這種現象背後的動力在哪裡? 哈耶克認為,由於政府壟斷了貨幣的發行,必然存在濫發貨幣的衝動。過多的貨幣會使正常的市場經濟價格體係發生紊亂,造成經濟的周期波動。解決這一周期的根本辦法是打破政府的貨幣壟斷地位,允許私人機構發行貨幣,讓貨幣像一般商品一樣進行競爭,最後幣值最穩定的一種或幾種貨幣會存活下來,成為日常經濟中的通用貨幣。處在競爭環境下的貨幣面臨著隨時被淘汰的危機,所以會把幣值穩定作為第一目標,貨幣中性得以實現,經濟不再受到貨幣的外在衝擊,週期性的波動也會永遠成為歷史。 看起來這是多麼理想化的一種境界!但是,在歷史上,這種理想化的狀態的確存在過。 在美國工業化大規模展開之前,由政府做後盾的美元只是當時美國各州、銀行、公司、商人和採礦企業所發行的多達8000種的貨幣之一。 1863年,美國政府才強制推行了貨幣的標準化。 1871年,日本的明治維新使得日元成為日本的統一貨幣;德國馬克在德國境內的統一發生在1873年。這些年表至少說明一點,貨幣統一併不是自古以來的常見規律,沒有經受長時段歷史的檢驗。 美國投資家威廉·貝克也認為,如果貨幣發行存在競爭,次貸危機或能避免。他指出:"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如果允許更多的銀行(比如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發行紙幣同其他銀行競爭,並通過清算銀行進行定期贖回,就會比今天更及時地發現問題。" 當下,在電子貨幣時代,的確有些貨幣的"形態"開始出現。目前已有大量交易以虛擬的電子貨幣為媒介而成交。我們的信用卡、各類貴賓消費卡、飛機里程積分都可以部分充當貨幣的職能,多種多樣的貨幣背後有著多種多樣的後盾,都已經不同程度地向國家壟斷貨幣發起了挑戰。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恐怕很難判斷那麼多貨幣或者貨幣形式孰優孰劣,但是市場終究會告訴我們答案。能在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的商品或者貨幣,就是好的。 當然,就現狀而言,沒有也不可能有一個國家的政府會接受貨幣的非國家化理論,人們只能無奈地接受貨幣貶值的現實。 由此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貨幣的大量過剩。 註釋: ①向松祚.美聯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根源和後果. ②33年前100萬現在只值15萬追回通脹偷走的85萬.廣州日報,2010-9-17 ③鍾偉.貨幣化進程宜有反思.中國經濟信息,2009(17) ④黃達.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⑤(加)傑格迪什·漢達.貨幣經濟學.郭慶旺,劉曉路,陳衛東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⑥這裡沒有考慮M3等因素,因為美國的金融、證券市場發達,其M3更大。遺憾的是,美聯儲從2006年3月開始不再公佈它的M3數據,而2006年2月,美國的M3是M2的1.53倍。美聯儲所用的M1,包括流通現鈔、活期存款(無利息的支票賬戶存款)以及旅行支票,M2是在M1的基礎上再加上包括貨幣市場存款賬戶、貨幣市場共同基金(非機構)及其他流動性較強的資產,如10萬美元以下的小額定期存款、儲蓄存款、隔夜回購協議和隔夜存於歐洲非美國銀行的美金等。 M3是在M2的基礎上再加上一些流動性不強的資產,如10萬美元或以上的大額定期存款、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機構)、中長期回購協議及中長期存於歐洲非美國銀行的美金等。 ⑦(美)米爾頓·弗里德曼.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斷.安佳譯.商務印書館,2006 這段話同時被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貨幣銀行學》引用。剛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我一度懷疑是不是作者弄錯了,因為300億倍實在太大了!後來,又查閱了其他相關資料,儘管數據有出入,但基本上都是用多少億倍來表示的,說明當時的通貨膨脹的確是非常嚴重的。 ⑧弗雷德里克·S.米甚金.貨幣金融學.劉毅等譯.第六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⑨張友直.中國實物貨幣通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⑩黃達.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