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浪潮之巔

第82章 第6節著名的風投公司

浪潮之巔 吴军 4056 2018-03-18
就像華爾街已經等同於美國金融業一樣,在創業者眼裡“沙丘路”(Sand Hill Road)便是風險投資公司的代名詞。沙丘路位於矽谷北部的門羅公園市(Menlo Park),斯坦福大學向北一個高速路的出口處。它只有兩三公里長,卻有十幾家大型風險投資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科技公司至少有一半是由這條街上的風險投資公司投資的。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在中國稱作紅杉風投)、KPCB(Kleiner,Perkins,Caufield&Byers)、NEA(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Mayfield等等。 NEA雖然誕生於美國“古城”巴爾的摩,但經營活動主要在矽谷,它投資了五百家左右的公司,其中三分之一上市,三分之一被收購,投資準確性遠遠高於同行。它同時是中國的北極光創投的後備公司(backing company)。 Mayfield是最早的風險投資公司之一,它的傳奇之處在於成功投資了世界上最大的兩家生物公司基因科技(Genentech)公司和Amgen公司(這兩家公司佔全世界生物公司總市值的一半左右)。除此之外,它還成功投資了康柏、3COM、SGI和SanDisk等科技公司。而所有風投公司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便是紅杉風投和KPCB了。

Sequoia是加州的一种红杉樹,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可能也是最長壽的)生物。這种红杉樹可以高達一百米,直徑八米,壽命長達兩千兩百年。 1972年,投資家唐納德·凡倫汀(Don Valentine)在矽谷創立了一家風險投資公司,以加州特有的紅杉樹命名,即Sequoia Capital。該公司進入中國後,取名紅杉風投。 紅杉風投是迄今為止最大、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公司。它投資成功的公司佔整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市值的十分之一以上,包括蘋果公司、Google公司、思科公司、甲骨文公司、Yahoo公司、網景公司和YouTube等IT巨頭和知名公司。它在美國、中國、印度和以色列有大約五十名合夥人,包括公司的創始人凡倫汀和因為成功投資Google而被稱為風投之王的麥克·莫利茲(Michael Moritz)。

紅杉風投的投資對象覆蓋各個發展階段的未上市公司,從最早期到馬上就要上市的公司。紅杉風投內部將這些公司分成三類: ㈠種子孵化階段(Seed Stage)。這種公司通常只有幾個創始人和一些發明,要做的東西還沒有做出來,有時公司還沒有成立,處於天使投資人投資的階段。紅杉風投投資思科時,思科就處於這個階段,產品還沒搞出來; ㈡早期階段(Early Stage)。這種公司通常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概念和技術,已經做出了產品,但是在商業上還沒有成功,當初它投資Google時,Google就處於這個階段。當時Google.com已經有不少流量了,但是還沒有掙錢; ㈢發展階段(Growth Stage)。這時公司已經有了營業額,甚至有了利潤,但是,為了發展,還需要更多的資金。這個階段的投資屬於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紅杉風投在每個階段的投資額差一個數量級,分別為十到一百萬、一百萬到一千萬和一千萬到五千萬。 相比其它的風投,紅杉風投更喜歡投快速發展的公司(而不是快速盈利的),即使它的風險較大。蘋果、Google、Yahoo等公司都具備這個特點。那麼如何判定一個公司是否有發展潛力呢?根據我對紅杉風投的了解,它大致有兩個標準: 第一、被投公司的技術必須有跳變(用紅杉風投自己的話講叫做Sudden Change),就是我常說的質變或者革命。當然,如何判斷一個技術是真的革命性進步還只是一般的革新,需要有專業人士幫助把關。由於紅杉風投名氣大,聯繫廣,很容易找到很好的專家; 第二、被投公司最好處在一個別人沒有嘗試過的行業,即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比如在蘋果以前,微機行業是一片空白,在Yahoo以前,互聯網還沒有門戶網站。這樣的投資方式風險很大,因為以前無人能證明新的領域有商業潛力,當然,回報也高。這種投資要求總合夥人的眼光要很準。相對來講,紅杉風投的合夥人經歷的事情較多,眼光是不錯的。

對於想找投資的新創業的公司,紅杉風投有一些基本要求 1.公司的業務要能幾句話就講得清楚。紅杉風投的投資人會給你一張名片,看你能不能在名牌背面的一點點地方寫清楚。顯然,一個連創始人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業務將來很難向別人推銷。 2.就像我前面講的那樣,如果該公司的生意不是十億美元的生意,就不用上門了。 3.公司的項目(發明、產品)帶給客戶的好處必須一目了然。 4.要有絕活,這就不用多說了。 5.公司的業務是花小錢就能作成大生意的。比如說當初投資思科,是因為它不需要雇幾個人就能搞定路由器的設計。讓紅杉風投投資一個鋼鐵廠,它是絕對不干的。 對於創始人,紅杉風投也有一些基本要求 1.思路開闊,腦瓜靈活,能證明自己比對手強。

2.公司和創始人的基因要好。當然這裡不是指生物基因。紅杉風投認為,一個公司的基因在成立的三個月中形成,優秀創始人才能吸引優秀的團隊,優秀的團隊才能奠定好的公司的基礎。 3.動作快,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打敗現有的大公司。剛剛創辦的小公司和跨國公司競爭無異於嬰兒和巨人交戰,要想贏必須快速靈活。 有志創業的讀者可以記住紅杉風投的聯繫方式: 美國3000Sand Hill Road4-180,Menlo Park,CA94025電話:650.854.3927,傳真:650.854.2977 中國北京朝陽區霄雲路36號國航大廈2408室,郵編100027 中國上海南京西路1366,恆隆廣場二座2808室,郵編200040

找紅杉風投前,創業者要準備好一份材料,包括 1.公司目的(一句話講清楚)。 2.要解決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尤其要說清楚該方法對用戶有什麼好處。 3.要分析為什麼現在創業,即證明市場已經成熟。 4.市場規模,再強調一遍,沒有十億美元的市場不要找紅杉。 5.對手分析,必須知己知彼。 6.產品及開發計劃。 7.商業模式,其重要性就不多講了。 8.創始人及團隊介紹,如果創始人背景不夠強,可以拉上一些名人做董事。 9.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想要多少錢,為什麼,怎麼花。 在風投行業,能和紅杉風投分庭對抗的只有同是在1972年成立的KPCB了。 KPCB是它的四個創始人Kleiner、Perkins、Caufield和Byers名字的首字母。近年來,它甚至有超過紅杉風投之勢。

KPCB成功投資了太陽公司、美國在線(AOL)、康柏電腦、基因科技、Google、Ebay、亞馬遜(Amazon)和網景等著名公司。它投資的科技公司佔Nasdaq前一百家的十分之一。 KPCB投資效率之高讓人膛目結舌。它最成功的投資包括: ㈠1999年以每股大約0.5美元的價錢投資Google一千二百五十萬美元,這筆投資的回報今天近千倍; ㈡1994年,投資網景四百萬美元獲得其25%的股權,回報250倍(以網景公司賣給美國在線的價錢計算); ㈢1997年投資Cerent八百萬美元,僅兩年後當思科收購Cerent後這筆投資獲利二十億美元,也是250倍。這可能也是它收回大規模投資最快的一次;

㈣1996年投資亞馬遜八百萬美元,獲得後者12%的股權,這筆投資的回報也有兩、三百倍。 它早期成功的投資,包括對太陽公司和康柏電腦等公司的投資回報率不低於上述案例,只是美國證監會沒有提供在線的記錄,無法計算那些投資準確的回報。從這些成功投資的案例可以看出,風投公司追求五十倍的回報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KPCB另一個特點就是合夥人知名度極高、聯繫極廣,除了活躍的投資人約翰多爾和布魯克·貝葉斯(KPCB中的B),還包括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前國務卿鮑威爾和太陽公司的共同創始人Bill Joy等人。 KPCB利用他們在政府和工業界的影響,培養新的產業。比如鑑於戈爾同時擔任了蘋果公司的董事,KPCB專門設立了一項培養蘋果iPhone軟件開發公司的一億美元的基金。考慮到今後全球對綠色能源的需求,KPCB又支持戈爾擔任主席的投資綠色能源的基金,並且專門集資四億美元建立了專門的基金。 KPCB通過這種方式,在美國政府制定能源政策時施加影響。 KPCB的這種做法是一般風險投資公司學不到的。

除了綠色能源外,KPCB主要的投資集中在IT和生命科學領域。在IT領域,KPCB將重點放在下面六個方向: 通信 消費者產品(比如網絡社區) 企業級產品(比如企業數據管理) 信息安全 半導體 無線通信 想創業的讀者可以從中找找好的創業題目。 作為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公司。 KPCB依然保守著“禮賢下士”的好傳統。 KPCB的合夥人,包括多爾本人,經常去斯坦福大學的“投資角”參加研討會。多爾本人對年輕的創業者保證,他一定會讀這些創業者寫給他的創業計劃書和Email,雖然他可能沒有時間一一回复。 KPCB對創業者的要求和紅杉風投差不多,要找KPCB的準備工作也和找紅杉風投相似,我們就不再贅述了。中國是KPCB在美國本土外唯一有辦公室的國家,它在北京和上海設有分部,聯繫地址是:

北京100738 北京東長安街一號東方廣場C座503-504房間 上海200031 淮海中路1010嘉華中心2505 最後補充一點,除了紅杉風投和KPCB,日本的軟銀集團(Soft Bank)是亞洲最著名的風投公司,它成功地投資了雅虎和阿里巴巴,並且控股日本雅虎。 IDG雖然在美國沒有太大的名氣,但是它最早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反而比紅杉風投和KPCB成功。 雖然風險投資的目的是追求高利潤,但這些高利潤是它們應得的報酬。我對風險投資家的敬意遠遠高於對華爾街,因為風險投資對社會有很大的正面影響,而華爾街經常會起負面作用(最近美國的金融危機和油價暴漲就是華爾街造成的)。風險投資通常是為創業者雪中送炭,不管創業成功與否,它們都在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的更新。而華爾街做的事,常常是將一個口袋裡的錢放到另一個口袋裡,並從中攫取巨大的財富。 風險投資者是創業者幕後的幫手,但是他們不能代替創業者到前台去表演。創業的關鍵還在創業者自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