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浪潮之巔

第77章 第1節風投的起源

浪潮之巔 吴军 2541 2018-03-18
哲學家黑格爾講:“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現實的。”(All that is real is rational, and all that is rational is real.)這句話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論》中成為最有進步意義的話。任何事情都有它發生、存在和發展的理由,當然如果這個理由不成立了,它終究就會消亡。風投在六十年代後(而不是二戰以前)在美國(而不是世界其它國家)蓬勃興起有它的社會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取代英國主導了世界的金融業,在二戰後的較長時間裡,美國是資本的淨輸出國,比其它國家有多得多的資本可以進行投資。傳統的投資方法是將資本投入到股市上去(Public Equity)或者購買債券(Bonds,比如國債)。前者一百多年來的回報率平均是百分之七左右,後者就更低了(美國國債的回報率是百分之五左右)。要想獲得更大的投資收益,過去的辦法只有投入到未上市流通的企業中去(Private Equity)。由於吃過1929年到1933年經濟大蕭條的虧,美國政府在很長時間裡嚴格限制銀行的各種炒作行為。直到七十年代時,閒餘資本只能進行投資,很難用於金融炒作。我們今天看到的許多純金融的一些遊戲,比如對沖基金(Hedge Funds),那都是八十年代以後的事了。

而對私有企業的投資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收買長期盈利看好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比如投資大師巴菲特經常做的就是這件事,他很成功的案例是在美國大保險公司Geico(原名政府僱員保險公司,Government Employee Insurance Company)快要破產時,百分之百地以超低價收購了該公司,並將其扭虧為盈,從而獲得了幾十倍的收益;另一種是投資到一個新的小技術公司中,將它做大上市或者被其它公司收購。後者就是風險投資的對象。 和抵押貸款不同,風險投資是無抵押的,一旦投資失敗就血本全無。因此,風投資本家必須有辦法確認接受投資的人是老老實實用這筆錢創業的實業家,而不是捲了錢就跑了的騙子(事實上,風險投資錢被騙的事件還時有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過羅斯福和杜魯門兩任總統的努力,美國建立起了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Social Security System)和信用制度(Credit System),使得美國整個社會都建立在信用(Credit)這一基礎之上。每個人(和每個公司)都有一個信用記錄,通過其社會保險號可以查到。美國社會對一個人最初的假定都是清白和誠實的(Innocentand Honest),但是只要發現某個人有一次不誠實的行為,這個人的信用就完蛋了——再不會有任何銀行借給他錢,而他的話也永遠不能成為法庭上的證據。也就是說,一個人在誠信上犯了錯誤,改了也不是好人。全美國有了這樣的信用基礎,銀行就敢把錢在沒有抵押的情況下借出去,投資人也敢把錢交給一無所有的創業者去創業。不僅如此,只要創業者是真正的人才,嚴格按合同去執行,盡了最大努力,即使失敗了,風投公司以後還會願意給他投資。美國人不怕失敗,也寬容失敗者。大家普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一點在世界其它國家很難做到(當然,如果創業者是以創業為名騙取投資,他今後的路便全被堵死了)。美國工業化時間長,商業發達,和商業有關的法律健全,也容易保護風險投資。

相比其他發達國家而言,美國是一個年輕的移民國家,很多美國人是第一代移民,愛冒險,而且想像力豐富,樂於通過創業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和經濟地位。美國的大學總體水平領先於世界,並且在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平衡得比較好,容易做出能夠產業化的發明創造。這兩條加在一起,使得風險投資人可以很方便的發掘到好的投資項目和人才。上述這一切原因湊到一起,就形成了風險投資出現和發展的環境。 高回報的投資一定伴隨著高風險,但反過來高風險常常並不能帶來高回報。任何一種長期賺大錢的金融投資必須有它內在的動力做保證。股票長期來講總是呈上漲趨勢,因為全世界經濟在發展。風險投資也是一樣,它內在的推動力就是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由於新的行業會不斷取代老的行業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專門投資新興行業和技術的風險投資從長期來講回報必定高於股市。因此風險投資看上去風險大,但是並不是賭博,它和私募基金都是至今為止收益最高的投資方式(回報率分別在15%和20%上下)。正是鑑於它的高回報,不斷有人和單位(Institute)願意將越來越多的錢放到風險投資基金中去,比如斯坦福大學將其退休基金的很大一部分放到在風投公司KPBC去投資。近三十年來,風投基金越滾越大,從早期的一年幾萬美元,到2006年的每季度六七十億美元。由於風投公司不公開財務報告,很難準確了解美國風投的準確規模,但是普遍估計2007年的美國的風投基金規模大約是二三百億美元。現在,美國自己已經消化不了全部的風投資本了,因此這些年美國大的風投公司也開始在海外投資,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投在了中國和印度(歐洲的風投至今仍然很少)。

從財務和稅務上講,風險投資和傳統的私募基金(以下簡稱私募基金)類似,但是它們的投資對象和方式完全不同。私募的投資對像大多數是擁有大量不動產和很強的現金流(Cash Flow)的傳統上市企業,這些企業所在的市場被看好,但是這些企業因為管理問題,不能盈利。私募基金收購這些企業,首先讓它下市,然後採用換管理層、大量裁員、出售不動產等方式,幾年內將它扭虧為盈。這時或者讓它再上市,比如高盛收購漢堡王(Burger King)後再次上市;或者將它出售,比如Hellman&Friedman基金收購雙擊廣告公司Double Click,重組後賣給Google。運作私募基金要求能夠準確估價一個問題重重的公司、具有高超的談判技巧和資金運作本領,但是最關鍵的是要能擺平勞工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藍領的工人和工會(因為私募基金一旦收購一個公司,第一件事就是賣掉不良資產和大規模裁員)。從這個角度上講,私募基金是在和魔鬼打交道,但他們是更厲害的魔鬼。

風險投資則相反,他們是和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打交道,同時他們又是更聰明的人。風險投資的關鍵是能夠準確評估一項技術,並預見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所以有人講,風險投資是世界上最好的行業。 要了解風投首先要了解它的結構和運作方式,然後了解風投的結構和決策過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