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浪潮之巔

第57章 第5節峰迴路轉

浪潮之巔 吴军 1891 2018-03-18
惠普新的舵手是馬克·赫德。他上任前大家對他是否能扭轉惠普這個老、大、難的公司也心裡沒底。也難怪,九十年代以前,惠普的高利潤很高,節奏慢一些也沒關係,惠普的很多老員工已經習慣了不緊不慢的做事方式。這種樣子顯然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微機市場上生存。在產品上,惠普和競爭對手相比一點優勢也沒有。兩年後,雄辯的事實證明,作風直截了當的赫德正是醫治惠普的良醫。赫德很少花時間做那些漂漂亮亮的Powerpoint投影膠片,而是直接在白板上寫寫畫畫。赫德很少講大道理,從來是用數字說話。他做一小時報告,常常要引用幾十個數字,平均一分鐘一個。 赫德一上任就對惠普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首先裁撤了水平很高但是對惠普用處不大的研究部門。惠普的研究院歷史久遠,除了惠普自己早期的各個研究所,還包括從康柏繼承下來的原來DEC的研究院。後者曾經是美國僅次於IBM研究院的計算機研究院。惠普研究院包括有圖靈獎得主在內的許多著名科學家。但是,既然惠普已經成為了一個家電公司,那麼養這麼多科學家的必要性就不大了,因此赫德果斷地裁撤了該部門。同時,赫德對其它部門也進行了相應的瘦身,惠普一共裁員一萬五千人。同時,為了減少動盪,赫德基本維持了公司2004年的架構,即分成服務業(TSG)、個人電腦(PSG)和打印設備(ISG)三個主要部門,(當然還有一些小的獨立部門)。

赫德做的第二件事是從Dell手中奪回PC機的市場佔有率。赫德採取了和Dell直銷模式相反的代銷方法。以前,Dell靠直銷大大降低了流通渠道的成本,使Dell成為美國最廉價的品牌機。 Dell的直銷方式至今被認為是它成功的經驗。惠普併購康柏後,很長時間裡試圖抄Dell的模式,但是做得不成功,反而有點邯鄲學步的味道。赫德知道別人成功的經驗對自己未必合適,因此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代銷模式。以前,計算機類的電子產品主要是由Circuit City和百思買(Bestbuy)這樣的電器連鎖店代銷。這些店會提供一般百貨店沒有的對於大電器的售後服務。可是,今天PC機基本上是開機就能用,報廢以前不會壞,不需要什麼服務。惠普後來加強了和美國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以及最大的會員店Costco的合作,將惠普的PC機直接放到這兩家店的貨架上。在短短的幾個季度內,惠普的市場佔有率就超過Dell,居世界第一位。

惠普的另一大業務是打印機,針對數碼照片的普及,惠普乾脆推出了很多專門打印照片的專用彩色噴墨打印機。這種打印機只有一本三十二開的字典大小,不需要聯入計算機,就可以從照相機或者內存卡上直接打印4x6寸的高分辨率、高質量照片,非常方便。這些打印機銷路很好。同時,惠普針對專業打印社,推出了多種寬幅高分辨率打印機。經過努力,惠普基本上扭轉了打印機市場份額下滑的頹勢。 我們在前面提到,惠普衰退有兩個原因,一是前任領導的能力問題,二是它身處的電器行業受亞洲製造的衝擊。現在,惠普的第一個問題解決了。赫德顯然是一位稱職的領導,在他的領導下,惠普經過一年左右的努力,利潤率幾乎翻了一番,公司的股票也漲了一倍。惠普又重新走上了穩步發展的正軌。但是,現在的惠普已經從一家科技公司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家電公司之一。它在計算機服務領域的增長遠沒有它在製造業增長快。但是,另一個結症顯然不是誰能解決的。計算機製造業受反摩爾定理的製約,同時受到亞洲,這裡主要是日本公司的衝擊,日子不會很好過。對於投資者來講,這也許並不是件好事。因為現在計算機和電器製造業的利潤不僅低而且極不穩定。下圖是這五年來,家電行業股票(包括索尼、松下和美國的一些電器公司等)和大盤走勢的對比,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家電行業的股票(藍線)不僅回報不如大盤(紅線),而且忽上忽下像做過山車一樣,這是投資者最不喜歡的。

更糟糕的是,惠普已經被打上了消費電子公司的標記,這樣對於嚮往創新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來說,惠普就不再是他們工作的首選了,這對惠普的長期發展不利。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受到安迪-比爾定理的影響,為了運行Windows Vista,惠普的計算機會賣的不錯,表面上看它的業績還會不錯,但是它的市場份額,尤其是海外市場的份額會受亞洲製造的蠶食,前景不是很美妙。 惠普雖然是一個大公司,但是它從來沒有領導過哪次技術浪潮。因此,它開創出一個新行業的可能性不大。 (它不同於蘋果,後者從來就有創新的基因,因此可以完成從微機到iPod再到iPhone的過渡。前者則很難轉型。)它是當年以半導體和計算機硬件為核心時代的矽谷的代表,而今天的矽谷,半導體已經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惠普已經不能代表今天矽谷的潮流了,這也是我在開始時講惠普是黯淡了的巨星的原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