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麼難

第4章 第03章為什麼我們的蔬菜這麼貴

“神醫”褪色,為何出現張悟本? 你張悟本都能夠看得出來,那以前皇帝的那些御醫都不懂? 農產品遭爆炒,實質到底是什麼? 所以我呼籲什麼?呼籲政府開始抓人,逮捕。為什麼逮捕?因為這叫做壟斷。 經濟變局來臨,呼喚農業新戰略。 產業鍊和反壟斷法的共同結合。其最後真正目的是給予我們老百姓消費者一個最穩定的零售價格。 我們的湖南衛視挺牛的,搞了個《超女》、搞了個《快女》,現在又搞出個張悟本同志。 2010年2月1日,湖南衛視的《百科全說》播出的張悟本先生談養生,擠進了史上同時段收視率最高的前三甲。據說有不少人一到固定時段就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看他的脫口秀。張悟本同志寫了本書,叫,已經賣了300萬冊。當然你們可能要問我,郎教授你批評張悟本是不是因為嫉妒?我必須要承認是有一點。我的書賣得大概只有他的十分之一,在這方面,我確實和他有不小的差距。

我發現其實這個人很有意思,我聽他講的話就想笑。 《生命時報》的記者在2010年5月12日來到奧林匹克中心西南門處的悟本堂,發現他是唯一一個坐診專家。預約號的價格從過去的兩三百漲到當時的兩千,翻了好幾番,而且已經排到年底了。他是怎麼建議這些花了大價錢的人的暱?他建議要多吃綠豆。這個建議實在太有意思了,連綠豆都沾了張悟本的光,價格一路飄升。 在藉助強勢傳媒迅速竄紅,得到“神醫”、“2010年最火養生專家”、“京城最貴中醫”等諸多頭銜之後,眼下的張悟本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跌下神壇。 2010年6月1日,張悟本的坐診地點,位於北京奧體中心西南門的悟本堂,在被定性為違章建築後開始拆除。張悟本所寫的,曾在各大圖書排行榜連續排名第一的銷售冠軍—在全國書店下架,捧紅張悟本的湖南衛視電視欄目《百科全說》也在6月7日停播。張悟本因媒體大紅大紫,如今卻陷入了一場媒體發動的討伐張悟本以及張悟本現象的輿論風暴。更為有趣的是,有人注意到,2010年上半年以綠豆為代表的農產品,就是在張悟本極力鼓吹綠豆養生療效後開始了大幅上漲,而在張悟本遭遇討伐之後,這些農產品價格又開始回落,那麼,張悟本究竟說了些什麼?他的說法跟農產品價格上漲之間有聯繫嗎? 2010年上半年發生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張悟本的養生方法成本低廉、簡單易學,而且這套不用吃藥的食療理念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最著名的就是“綠豆說”了,他說綠豆不但能夠治療近視、糖尿病、高血壓,還能治腫瘤。所以綠豆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的必買品,少則三五斤,多則幾十斤,而且價格也不斷被推高。有的攤主甚至說,綠豆漲價都是張悟本的功勞。我們根據媒體的報導,以張悟本的名義銷售的某品牌綠豆甘草湯已經賣到了138元,還有售價38元一瓶的醋泡黑豆,剛剛推出半個月,每天就能賣出100瓶,成了該公司最暢銷的產品,都是因為大家都想養生惹的禍。你有沒有想過,這個社會怎麼了?這種簡單的騙局都能夠騙得人團團轉。請讀者想一想,我們每個人的體質都是不一樣的,哪有一種藥可以包治百病的?對了,綠豆還不算藥,只能算是食品。是食品的話,就更不可能了。難道以前我們都吃綠豆的話,就不會被人家稱為“東亞病夫”了嗎?難道都吃綠豆,咱們就不會再有什麼病了嗎?而且請各位讀者再深入地想一想,連你張悟本這種水平都能夠看得出來的簡單醫理,以前皇帝那些御醫、華佗等名醫難道都看不出來嗎?你怎麼可能發明出一種產品一吃就可以治百病的?這明明是胡扯嘛。而且我可以告訴大家,只要說能治百病的,一定是騙局。但這種事在中國就能騙得老百姓團團轉。為什麼?主要還是因為我們中國老百姓在醫學上的愚昧所導致的。根據衛生部2009年的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平只有6.48%,這個低水平的醫學素養才是張悟本學說能夠橫行的唯一原因。不過我不想談他了,我想用他做個引子,談個有趣的話題,就談談他推薦的綠豆和我們非常關切的大蒜吧。

我想跟各位談兩組不同類型的農產品是如何被操縱的。一種是可儲藏的,一種是不可儲藏的。可儲藏的包括大蒜、綠豆、黑豆、辣椒等等,不可儲藏的就是綠色蔬菜。 首先談談這些可儲藏的產品為什麼會被操縱。它一般有三個前提。 第一個前提:它是非常不起眼的產品。如果是大米就不行,大米要是漲價5%或者10%的話,監管部門會立刻出面打壓。但是監管部門不會去注意大蒜這種做菜時爆爆鍋的東西,也不會注意做綠豆湯的綠豆。 第二個前提:一定要產量大跌的那一年才可以建倉,例如大蒜和綠豆都是2009年建倉。為什麼?以2008年為例,我們中國大蒜出口日本受限,所以這些大蒜被反銷到國內,結果就衝擊了國內市場。 2008年大蒜的價格是1塊錢一公斤,導致2009年大蒜的種植面積全面下降。比如山東金鄉就下降了三分之一。 2009年山東種植面積下降30%,河南下降50%,而且由於氣候的反常,大蒜主要產區山東又碰到倒春寒,山東南部4月份竟然飄雪,所以大蒜產量大幅下降。綠互也是一樣,2007年價格特別好,所以2008年我們農民大量種綠豆,綠豆種多了,價格就下跌了,所以2009年又不種了。剛好又碰到天氣異常,東北大旱,可播種綠豆減少29%,因此很多農民棄豆轉種其他作物。所以大蒜也好,綠豆也好,剛好都在2009年年初碰到產量大幅度下跌,價格極其便宜,所以炒家這個時候就開始建倉了。

2010年上半年,大蒜、蔬菜、綠豆等農副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引發了民眾對物價的種種擔心與猜測。在這些農產品中,大蒜首當其衝。僅半年時間,大蒜價格的上漲幅度就超過了10倍。此外,綠豆的零售價格也由2009年的每公斤7元左右漲到了每公斤20元左右,部分綠豆甚至賣到每公斤24元,漲福高達300%。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催生了新的網絡詞彙,“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瘋”、“辣翻天”,分別被網友用來描述大蒜、雜糧、玉米和辣椒的行情。據農業部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監測,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全國菜籃子批發價格指數一直在160點以上高位運行,同比上升12個點左右;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平均價格每公斤3.51元,同比高出0.84元,上漲31.5%。 2010年上半年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與人為操縱有關,那麼,這種操縱又是如何進行的呢?


第三個前提:產地必須特別集中,便於收購。圖3-1上畫圈的地方就是大蒜的主產地,比如說山東金鄉就有60萬畝,產量佔全國60%;河南中牟有40萬畝,占到全國大蒜出口量的30%,大蒜產地非常集中。綠豆的產區相對來說,也很集中,基本都在黑龍江省西部、吉林省西北部、內蒙古東部這一塊,參見圖3-2的圈圈。 建倉還可以分成幾步曲。

圖3-1 大蒜的產地

圖3-2 綠豆的產地
第一步曲:一定要控制上游。控制上游的花費並不大,圖3-3是從2008年11月21日到2010年5月25日的大蒜價格走勢圖。 2008年大蒜價格大概最高是1塊錢一公斤。 2009年產量大幅下跌,大蒜價格跌到了4毛錢一公斤,炒家迅速建倉。我們做個簡單的計算,看看需要多少錢就能操縱整個市場。 2009年山東金鄉的庫存是95萬噸,如果在2009年2月到5月入倉的話,控制1/3就可以控制價格:30萬噸乘上4毛錢一公斤,也就是說,你只要花1.2億元就可以了,可以說是非常便宜的。最後翻了幾番讀者知道嗎? 4毛錢一公斤的大蒜,最後賣到了12塊一公斤,比玩股票爽多了。所以我建議股民們以後別炒股了,都炒大蒜吧。


圖3-3 大蒜價格走勢圖
第二步曲:控制中下游。建好上游之後,你也得控制住中下游,為什麼呢?請你想一想,如果上游建好倉之後,準備拋售怎麼辦?萬一拋售被下游接了,都給你買光了,那你怎麼打壓價格?如果你要全面收購呢?你收購之前,可能下游都先幫你收購了,這也不行。所以一定要讓下游跟中游聽上游的話。上游建倉完成之後馬上進入第二步曲,控制中下游。怎麼控制中下游?搞代理,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三級經銷商或者代理商。你對每一級經銷商都收取非常貴的代理費、經銷費,其實也就相當於保證金。你敢不聽話嗎?你不聽話我就修理你,扣你的保證金。炒家就是透過這種保證金的方式,將上中下游整條產業鏈嚴密控制住的。 第三步曲:輿論造勢。以圖3-3為例,2009年9月份,輿論造勢,熱炒甲流概念,拉抬價格。 10月份繼續輿論造勢,包括說大蒜是提高免疫力的天然藥物;食用大蒜可以讓感冒發生機率減少三分之二,所以建議每天生吃大蒜;2009年山東大蒜種植面積下降20%,等等,再度拉高價格。

第四步曲:對敲。就像股市一樣。怎麼對敲呢?這些炒家拿出20%的貨賣給自己人,就在2009年10月、11月期間來回對敲,把價格敲上去,說白了,就是火上澆油,自買自賣。最後在2010年的四五月間將大蒜拉抬到了豬肉的價格,立刻套現離場,讓後來的資金接盤。 談完大蒜之後我再談談綠豆,其實兩者的炒作方式是一樣的。圖3-4是2008年11月11日到2010年5月30日的綠豆價格走勢圖。讀者可以從圖中看出來,炒大蒜四步曲也同樣用在了炒綠豆上。

圖3-4 綠豆價格走勢圖
第一步曲:上游建倉。以圖3-4為例,2009年2月份,1公斤綠豆4塊錢的時候炒家開始建倉,和大蒜差不多,大概兩億元就能控制市場。

第二步曲:控制中下游。和大蒜一樣搞代理,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三級經銷商或者代理商,將上中下游整條產業鏈嚴密控制住。 第三步曲:製造概念。 2009年的年底開始輿論造勢,包括西南、東北大旱,綠豆減產,日本綠豆需求量大增等等,綠豆價格慢慢被拉升。在2010年2月1日綠豆價格下跌這一天,張悟本在湖南衛視開始大吹綠豆的醫療功效,從這個時候開始,綠豆價格一路飆漲。因此,我們實在很難相信張悟本是無辜的,正是因為他的介入才一改綠豆的下行趨勢,轉為大幅度的飆漲。 第四步曲:對敲。根據圖3-4顯示,在2010年4月間,綠豆炒家自買自賣,推波助瀾,從而再度拉抬了綠豆價格。而到了2010年5月份之後,綠豆炒家開始套現離場。

在2010年上半年的農產品漲價行情中,不僅湧現出“蒜你狠”、“豆你玩”等網絡詞彙,隨著水果、蔬菜的上漲,“菜奴”、“果奴”的說法也不脛而走。根據有關媒體在5月末的調查,菜市場中近20種蔬菜,至少1/3的蔬菜要價超過每斤4元,每斤1元以下的蔬菜幾乎絕跡,蔬菜市場已經正式進入了以元為交易單位的“元時代”。按照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CPI的上漲幅度為2.8%,農副產品是主要的推動因素之一,其中鮮菜價格上漲24.9%,鮮果價格上漲16.4%,推高CPI約1.9個百分點。如果說,炒作大蒜、綠豆這些便於儲藏的品種,還存在充足炒作週期,有利於資金操盤的話,那麼,新鮮水果、蔬菜這些不便於儲藏的品種,資金操盤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法呢?


但是不可儲藏的蔬菜的價格上漲又是怎麼回事呢? 2008年12月河南汝州的大白菜六分錢一公斤,甚至一車才賣10塊錢,如果實在賣不完,就爛在市場裡,這個事情讀者經常看到,對不對?但是2010年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以上海市番茄批發價為例(圖3-5),2010年5月6日是一斤3塊錢,7日漲到4塊,13日又跌到2.5元,價格怎麼變動這麼快?圖3-6顯示福州市(亞峰)蔬菜批發市場的豆角價格,5月12日5塊錢,5月14日7塊錢,5月17日又降到5塊錢,5月24日跌到3.4元,這個價格波動跟股價差不多了,為什麼?因為基本上全部是操縱。 通過我們最近做的研究發現,有一些菜農、菜販子說,最近賣菜就像搞股票一樣。以圖3-5的上海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番茄和圖3-6的福州市亞峰蔬菜市場的豆角為例,讀者可以仔細看下,價格的波動是不是像買賣股票一樣?其實這些菜販子真的很可憐,拿出幾萬塊錢進貨,搞得自己每天心驚膽戰的,他們總在不停地琢磨,進貨價格高了賣不出去怎麼辦?可能今天價格漲了,明天就跌了,後天可能漲也可能跌。為什麼價格波動得這麼厲害呢?這是大中小三大批發商的博弈結果,這些批發商通過下面兩步曲操縱了蔬菜的價格。

圖3-5 上海農產品批發市場2010年4月27日到5月25日的番茄價格走勢圖

圖3-6 福州農產品2010年4月26日到5月24日的豆角價格走勢圖
第一步曲:降價。大批發商用這個方式打跑對手,控制上游。舉個例子,假設大中小三個批發商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兩塊錢進的貨,然後大批發商用1塊5毛錢的價格在市場拋售,造成虧損,他們的目的是要把那些中小批發商全部擠走,這樣他才能壟斷。壟斷以後他再回去控制菜源,怎麼控制?他們跑去找這些種菜的農民,告訴他們說,農民同志,市場價格一斤只有一塊半了,我給你2塊錢收購你的菜好不好?農民一聽非常激動,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人?給我2塊錢的價格,農民自然很高興地接受了。接著大批發商又說,不過你得答應我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你的菜全部讓我收購;第二個條件,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我什麼時候叫你去拔菜,你就拔菜,反正綠菜放在田裡面多兩三個禮拜也沒問題的。這個時候,如果又有新的對手進來怎麼辦?那就再來一次降價,再打到1塊5毛錢把新對手趕走,反正大批發商為了暴利,也不差這點錢。 第二步曲:控制中下游,造成缺貨現象。然後這些大批發商就告訴農民,不准他們現在拔菜,目的就是要造成市場缺貨的現象,拉高菜價,套現離場。他們幹的事情和炒綠豆、炒大蒜是不一樣的。因為大蒜和綠豆是可儲藏的,炒作的話是要打持久戰的。但是綠色蔬菜這玩意兒就不一樣了,它不能儲藏,所以只能是個短期活,價格必須在幾天之內大漲大跌。各位讀者應該為中國的市場經濟哭泣。為什麼?因為我們中國是一個從來沒有經歷過市場經濟的國家,卻總是把什麼事情都推給市場解決。比如說我們國家過去的醫改、教改、房改,政府自己扛不了了,就都不扛了,就把這些問題統統推給市場去解決,最後是什麼結果呢? “醫改之後看不起病,教改之後上不起學,房改之後住不起屋”。現在又把蔬菜價格推給市場,結果就只能是被操縱了。 2010年5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妙作農產品價格等違法行為。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切實加強農產品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農產品價格等炒作行為,堅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促進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隨著國家政府部門聯合出手,大蒜、綠豆等前期瘋漲的農產品市場價格隨即回落。更加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是雙管齊下的策略,即在要求國家相關部門組織市場監管和嚴厲打擊炒作農產品專項行動的同時,國家發改委派出了十幾個調研組到各地進行調研。據報導,本次發改委一行的目的,是從支特建設蔬菜生產基地、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高效物流體係等入手,研究穩定蔬菜等農產品生產和價格的長效機制。那麼,2010年上半年發生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到底與以往的市場價格上漲有哪些不同?在農產品生產體系中到底又需要完善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讀者看看我們剛剛講的可儲藏和不可儲藏農產品的操縱,就會發現他們是如何精心策劃來操縱這個市場的。過去我們思維里還有個誤區,我們總認為這些批發商是控制渠道,圖利一下自己,誰做生意不是為了掙點利潤呢,沒有那麼暴利的。還拿上面這個例子來說,農民種的菜賣給批發商是1塊錢1斤,然後因為批發商控制了渠道,它就可以以10塊錢1斤的價格賣給我們廣大消費者,我們沒有辦法不買,因為沒有其他人賣給我們,渠道都被這些大批發商們壟斷了,已經沒有競爭了。這樣的話,批發商就一下子賺了9塊錢。再看看我們政府是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的?政府僅僅是簡單地提高收購價。就好比過去批發商收購價是1塊錢,然後賣給我們10塊錢,從中賺了9塊錢。現在政府要求批發商把收購價提高到2塊錢,透過這個方式,把批發商的利潤壓縮到8塊錢。政府乾的事叫什麼?就叫做“下游不准漲價,提高農民的上游收購價”。我們的政府到現在還是在用這種古老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 要知道,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你突然發現,這些批發商已經不是過去賺9塊錢的那些人了。他們透過我前面講的四步曲和二步曲的方式,操縱可儲藏和不可儲藏的農產品。農民還是拿1塊錢,農民被剝削了。而我們廣大消費者呢?更慘了,過去10塊錢的菜,現在賣給我們就90塊、100塊,甚至賣到1000塊都有可能,我們消費者也被剝削了。整個市場就被這些炒家給操縱了,他們不僅剝削了農民,也剝削了全體消費者。而且這些炒家很可惡,我在2009年的下半年曾經批評過大蒜的操縱,這些炒家竟然找了一批人在網站上對我進行人身攻擊,他們實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又進一步操縱媒體對郎咸平開戰了,讀者可以想一下,這些人有多麼囂張。為了還擊他們,我不但繼續再次深入調研大蒜的操縱,同時把戰場擴大到其他可儲藏和不可儲藏的農產品,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保護農民和消費者的權益。 讀者可能要問我了,你認為我們政府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首先我得說一下,過去1塊錢給農民,9塊錢給批發商,10塊錢的零售價模式已經不復存在了。現在的這些批發商已經不滿足掙那麼點小錢了,他們會把價格炒到90塊,炒到100塊,甚至1000塊。所以我呼籲政府開始逮捕這些農產品炒家,因為他們操縱價格,形成了農產品的壟斷。什麼叫壟斷?聯合起來控制價格的行為就是壟斷,我們最近不是出台了一部反壟斷法嗎?我認為,反壟斷法必須用在這些人身上。 為了給政府更多的思路,我想談一下在美國如果圖謀壟斷市場、控制價格,會受到怎樣的懲罰? 2001年至2006年,樂金、夏普、華映、三星涉嫌多次操縱電腦熒幕和液晶電視面板的價格。美國司法部介入調查,我以前講到過,美國的司法部調查時很高效、也很嚴格的,最後搞得幾個廠商都不得不認罪。給它們的懲罰是什麼?樂金、夏普、華映三家總共罰款5.85億美元,這還不止,其中4名主管被判刑4個月到16個月不等。你看,其實我們不但可以高額罰款,同時也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可以判刑。三星比較識時務,非常配合司法部的調查,所以被免予處罰。 2010年5月21日,歐盟委員會向10家內存製造商,包括三星、海力士、英飛凌、華映、日立、三菱、東芝、爾必達、南亞、美光等開出3.31億歐元的罰單。原因是什麼?它們操縱了內存的價格!由於美光當了污點證人,被免予處罰。所以,我呼籲,請政府部門立刻派出公安到圖3-1和圖3-2中畫圈的地方,把那些大規模租用冷凍倉庫的人全部抓起來,他們肯定都是炒家,不會錯的。然後再利用反壟斷法起訴他們,因為這些炒家是我們農民和消費者的敵人。 美國新奇士種植者公司創立於1893年,是世界上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柑橘營銷機構。與很多食品公司不同,新奇士由加州與亞利桑那州6000多名柑橘種植者所共同擁有。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小型的個體果農,其中約2000名種植檸檬。每年,新奇士果農把他們的柳橙、檸檬、葡萄柚和其他許多應季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農業產業鏈出現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這種有別於傳統農業生產的新產業結構,使得美國農業形成了與美國其他產業部門相同的生產方式,其經營機制就此進入到現代管理體系中。繼美國之後,農業產業鏈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發展和完善。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農業產業鏈發展都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興起的,經過近20年的發展,農業產業化正由局部探索轉入全面推進。由於看好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關注農業領域,一場新的“上山下鄉”運動正在投資領域悄然展開。但是,隨著整個社會經濟格局的調整,包括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國農業產業化也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新挑戰,那麼,農業產業鏈的實質意義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構築我們自己的農業產業鏈呢? 最後,我想以美國新奇士模式作為我們的解決方案。新奇士模式是一種農業的產業鏈,包括種子、種苗、農藥、化肥、科技指導、股東、收購包裝、倉儲運輸、批發零售。這和工業產業鏈不一樣。 我呼籲學習美國的新奇士模式,整合整條農業產業鏈。也就是說,透過政府或者是中間批發商和農民做整合。怎麼整合? 第一步,給農民股權。農民的股權不是看他們實際出資多少,而是根據每個農民生產多少農產品來配給股權。如果農民A有5個橘子,農民B有3個橘子,農民C有2個橘子,那這三個農民的股權就是50%、30%和20%。

圖3-7 新奇士農業產業鏈模式
第二步,聘請職業經理人貫穿經營整條產業鏈。整條產業鏈的利潤分配必須公開、透明。每一個產業鏈環節必須賺合理的利潤。也就是說,農民不應該只賺1塊錢,他應該賺3塊錢,最後的利潤應該按照50%、30%、20%的股權比例來分配這3塊錢。把中間環節壓縮到2塊錢,最後零售價就不是10塊錢,而是5塊錢了。 我們把這種新的產業鏈整合和反壟斷法結合起來,結果是農民得到了實惠,消費者也得到了實惠。你不要看這個事情小,你能做到這一步的話,就做到了我一再呼籲的藏富於民的第一步。過去我們要花10塊錢買的菜,現在5塊錢就可以買到,消費者就可以省下5塊錢。如果農民過去只能賺1塊錢的話,現在就可以賺3塊錢,農民也就富裕了,這就是我所說的藏富於民。 在跨國企業已掌控中國植物油定價權的情況下,如果進一步取得糧食流通的控制權,會使中國失去糧食定價權,給中國糧食宏觀調控和糧食安全造成被動。於是,在國際糧價高漲的情況下,中國阻斷了國際市場向國內的傳導通道,暫時保持了國內糧食價格的基本穩定。中國糧食生產對外依存度雖然較低,但中國化肥生產中硫磺與鉀肥高度對外依賴,國外有可能通過提高肥料成本,抬高中國糧食價格。 一家跨國企業,通過幾年的發展,在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居壟斷地位,佔中國市場份額的60%~70%。掌握了中國植物油銷售的終端渠道,然後再建立或收購麵粉廠、大米加工廠,用植物油的銷售渠道進入糧食消費市場,這是一條明顯的佈局式的戰略路線圖。 業內某權威指出:世界四大糧商一方面建立糧食加工流通企業,一方面開始尋找糧源。中儲糧是中國最大的糧食儲備企業,是四大糧商合作的首選對象。三年後四大糧商會成為中國糧食加工銷售的龍頭。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普遍存在外資優於內資的思想,給他們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建立或併購糧食加工企業。即使跨國糧商不與中儲糧合作,他們也能找到糧源。 這位權威人士又透露出我們的短板:目前,中儲糧作為中國最大的糧源控制企業,具有較強的實力,卻沒有糧食加工業務。中糧集團有加工業務,卻不能掌控糧源,銷售網絡也不夠。華糧集團雖然在中國屬於比較大的企業,但實力與跨國公司不能相提並論。目前中國糧食市場調控存在的一大問題是只有儲備,沒有加工品和銷售的控制,這樣就會給調控帶來風險。 糧食安全的關鍵在加工流通領域,跨國公司想用低價糧食衝擊生產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掌握了糧食加工流通,就掌握了糧食製成品的定價權,這會影響到中國糧食市場的調控。跨國糧商不僅有強大的資金優勢,而且通過食用油已建立起營銷網絡,並樹立了一系列品牌。他們利用這些優勢,與中國糧食加工企業競爭,會有很強的殺傷力。 本文摘自〔英〕拉吉·帕特爾(Raj Patel)的《糧食戰爭:市場、權力和世界食物體系的隱形戰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