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歷代經濟變革得失

第67章 “文化大革命”:紊亂十年

歷代經濟變革得失 吴晓波 1562 2018-03-18
國民經濟的徹底紊亂是從1966年開始的。 5月,毛澤東親自發動“文化大革命”,他八次登上天安門,接見了1300萬人次的紅衛兵。這些熱血沸騰的學生喊著“造反有理”的口號,把教室砸得稀巴爛,將自己的老師綁起來批鬥,然後再衝進全國的所有寺廟,將佛像、書籍等文物盡數砸毀、焚燒。緊接著,工人也被發動起來,各種名目的革命造反組織紛紛誕生,他們喊著“保衛毛主席”的口號殘酷武鬥。 自“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中央決策機構陷於癱瘓,在過去十多年裡主管全國經濟的中央及部委領導,除了總理周恩來之外,幾乎全部被打倒或靠邊站,其中,劉少奇被“永遠開除出黨”,1969年冤死於開封,鄧小平和陳雲被下放到江西勞動。由於造反派的全面奪權,那套從上而下的計劃經濟指揮體系徹底癱瘓,經濟管理和統計部門被砸爛,各地的年報遲遲不能報齊。在局面最混亂的1967年和1968年,根本無法制訂全年度的全國經濟計劃,1968年也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沒有國民經濟計劃的一年。

這場空前的浩劫,一直到毛澤東去世的1976年才終結。十年“文化大革命”對中國當代史的影響是巨大的,它產生了兩個後果,一是大大延緩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二是將計劃經濟的弊端徹底暴露,為後來的改革開放創造了心理空間和體制空間。 “文化大革命”造成了空前的社會傷害和經濟損失。胡鞍鋼對“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經濟損失有過一個定量分析,據他的計算,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為9%左右,1952年到1957年的實際增長率為9.2%, 1978年到2003年的實際GDP增長率為9.3%,而1957年到1978年的實際GDP增長率為5.4%,也就是低了4個百分點,這個增長率同時遠遠低於亞洲的其他發展中國家。在196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1457億元,與日本相當。而到了1977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已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只相當於美國的十分之一。正是在這十年中,日本成長為一個超級經濟大國,亞洲“四小龍”紛紛崛起。另據安格斯·麥迪森在《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公元960—2030年)》一書中,對亞洲各國和地區人均GDP增長率的計算,從1952年到1978年,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是整體落後的。中國大陸人均GDP增長率是2.3%,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和台灣地區分別是6.7%、6.3%、4.8%、5.4%、6.6%。

就四大基本製度而言,“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中國是兩千年國史中,集權程度最高的一個時期。中央對地方擁有不容置疑的控制力,後者在政治和經濟上毫無自主的權力;全民思想被高度統一到了“無產階級專政”的路線上,思想“洗澡”運動此起彼伏;社會精英被基本消滅,知識分子被蔑稱為“臭老九”,自由商人階層被整體切除,數以千萬計的年輕人在農村消耗生命,即便是執政集團內的精英分子也遭到了一輪又一輪的清洗;在經濟制度上,命令型計劃經濟呈現出了它所有的特徵:經濟權力高度集中於中央政府的指揮體系;限制和逐步消滅商品、貿易關係的產品經濟模式;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優先的投資戰略;完全依賴國家投資,全面取締私人資本的經濟治理思想;限制按勞分配,推行平均主義的原則;反對權威主義;取消專業分工的準則;堅持自主封閉,反對國際貿易。後世有些信奉計劃經濟的人推演說,如果沒有“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中國經濟當時不至於如此一敗塗地。在他們看來,陳雲在上海對通貨嘭脹的整肅和“一五”計劃的成就證明了製度的有效性。其實,這種幻想是難以成立的。因為國家治理的邏輯從20世紀50年代至改革開放前一以貫之,並無重大更改,“文革”無非使得計劃經濟制度的負面性以更劇烈和更極端的方式呈現。

到1976年,中國是一個封閉自守的、與世界經濟體系基本“絕緣”、高度集中而沒有活力的經濟體,沿用司馬光對漢武帝的評價,此時的執政者“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