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農民創世紀

第42章 鏖戰猶太商

農民創世紀 吴晓波 1801 2018-03-18
法國巴黎,浪漫之都。 1982年,平陽人胡法宗站在機場出口處,舉目一望,滿眼都是碧眼白膚的陌生人,再摸摸口袋,只剩下兩個法郎,他一點浪漫的感覺也沒有。 “到哪裡去,到哪裡去呢?”胡法宗嘀咕出了聲音,他想讓自己聽到一句中國話,哪怕是自己發出的也行。 但是,到哪裡去呢? 一個人匆匆路過他的身旁。 “你是溫州來的?”聽到他正用方言在自言自語,這個人便停了下來。 一個中國人,溫州人。 就這樣,胡法宗跟著他到了巴黎三區,那是巴黎最古老的一條街,也是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他被帶到了一個房間,門口掛著一塊牌於,用繁體漢字寫著:旅法華僑俱樂部。十年後,該俱樂部主席叫潘金照,也是一位溫州人。

如今已是旅法華僑了:商聯合會理事的胡法宗回憶說:“找到俱樂部,就算到家了。我那時沒有資金,就靠祝會來幫忙。” 祝會,是華人之間在經濟上互相支援的一種傳統方式。初到法國沒有本錢的人,就靠鄉親籌集資金,等賺到了錢再連本帶息償還。 “幫助我的共有34個老鄉,每人5000法郎,一共17萬法郎。我在三區租了個小門面,就開起皮革鋪了。” 胡法宗在國內時,是做皮革生意的。他所在的鄉有個很大的皮革市場,他是其中的一把好手。 但是,在三區他感到彆扭極了。 “那會兒,三區就是巴黎的皮革買賣中心了,但那是猶太人的天下。猶太人做皮革生意已經有幾百年,在全世界也是出了名的,他們幾乎把持了三區的皮革行業。”

胡法宗的鋪子前不斷有人來丟石頭、找麻煩。他進的貨,對街的猶太人也進,而且就是比他的便宜幾個法郎。 幸好那時在三區做皮革生意的浙江人多起來了,大家為了生存,就把店鋪都移到了附近,一是有個照應,再是容易形成一定的規模。 “別人認為同樣的生意擠在一起沒法做,但我們認為只有擠在一起才成氣候,這是浙江人的生意經。”胡法宗說,“同猶太人相比,大家進的原料都差不多,手藝也各有千秋,能比的就只有一項了,比勤勞。他一天做2個小時,我就做20個小時,他半夜關門,我就通宵不關門。” 這樣,中國人皮革製品的成本就比猶太人的低了,價格也下來了。營業時間長,生意也必定好一點。再然後。胡法宗他們又在款式設計上二下功夫,在適銷對路上動腦筋,步步為營,著著緊逼,到1990年前後,中國皮革製品在三區終於成氣候了。

“那競爭也夠狠的。”笑談如煙往事,胡法宗對他的對手猶存敬意。 有一年,一種套在椅子上的背墊很好銷。在三區,開始賣50法郎一副,猶太人先降價,到40法郎,浙江人馬上降到35法郎,再降到30法郎,再到20法郎,一年後,只賣7法郎。猶太人終於頂不住了,開始從浙江人的店裡進貨,後來全法國的商家都到這裡來批發。 1996年初,中央電視台記者到巴黎三區採訪時,三區的皮革業已有80%的市場份額被浙江人佔有了。 在街頭,中央台記者採訪一位過路的猶太商人,翻譯是胡法宗。這位猶太人顯得落落大方,他說:中國很好,祝賀你們。 如今,三區的皮革市場被稱為是“溫州模式的巴黎版”。 飄洋過海,伶仃一身,投親靠友,手藝謀生。近百年來,這幾乎是數十萬浙江人飄零天涯的寫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自信心的增強,今天的浙江人開始走出小天地,謀求更大的發展。這些年,東歐、獨聯體國家和北美地區與中國經濟的交往日漸頻繁,遠赴這些國家的中國人也日趨增多,市場細胞特別發達的浙江人便又動開了辦市場的念頭。然而,在異國他鄉辦市建場談何容易,在一些人看來甚至是一件匪夷所思的天方夜譚。但是,浙江農民還是想試試。 1995年,一座畫簷勾角、極富東方建築色彩的中國商城在“東歐第一城”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市中心開業,在當地頓時引起轟動。 這座商城的建造者便是一群來自浙江的農民。 據有關報導稱:“該商城以經營中國輕紡產品和日用小商品為主,佔地1.76萬平方米,並配套有2萬平方米的停車場。

近年來,中國商人大量擁入東歐國家,中國商城的出現受到了普遍的歡迎。 ” 最後,再說一則小故事。 恩格斯的故鄉是德國萊茵河畔的一座叫巴門市的小城。 1991年,一位浙江人不知怎麼地就“流浪”到了那裡,他在導師的故居前開了一間中國小餐館,故居的工作人員每個星期有五天在他那裡吃飯。 這位叫李為州的浙江人,就這樣朝夕相處,做了恩格斯的鄰居。處熟了,有的德國人就跟他開玩笑,“你是不是中國政府派來保護你們的導師的?” 李為州嘿嘿一笑,不作答。 晨鐘暮鼓之際,眺望著對面的紅房子,這位中國農民總會產生一種很親近的感覺,他很想對導師說點什麼。 或許,那位睿智而博學的老人也會對他的故事感興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