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創業細節全書

第20章 第十九章激勵,永恆的主題

創業細節全書 赵凡禹 5689 2018-03-18
所謂激勵,用術語來說,就是組織通過設計適當的外部獎酬形式和工作環境,以一定的行為規範和懲罰性措施,借助信息溝通,來激發、引導、保持和規劃組織成員的行為,以有效地實現組織及其成員個人目標的系統活動。對企業來說,激勵是永恆的主題。要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達到企業目標的順利實現,管理者就應該懂得正確的人事激勵原則,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勵措施。 獎勵要與貢獻程度相當,這是獎勵的一個重要心理學原則,體現了獎勵以貢獻為主的特徵,使獎勵成為導向目標,激發人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充分發揮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如果激勵措施不是建立在業績考核的基礎上,不是按員工的貢獻程度合理髮放,就不會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

獎勵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獎金了,獎金是用貨幣表現的物質獎勵,它無疑是能滿足個人低層次需要的外部獎勵。然而,獎金的數值又標誌著人的超額勞動的質和量的多少,表現著人的努力程度與能力水平的高低,因而又具有內部獎勵的含義。獎金終究能起到哪種獎勵的作用,取決於獎金發放的方法。方法得當可以使它起到內部獎勵與外部獎勵的雙重作用,可以作為調動員工生產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如果方法不當,發的再多也只能起到外部獎勵的作用,甚至還會引起人際矛盾,影響員工積極性的發揮。 如何才能使獎金起到激勵作用?那就要在分配獎金的過程中與“兩頭掛鉤”,一頭與經營的效益掛鉤,業績好的、創造超額利潤多的可以多拿,業績不好、沒有完成利潤定額的就不能拿或是少拿。另一頭要與員工個人成績掛鉤,按個人超額完成任務的質量與數量發獎。超產多、質量好的多發,不超產、質量次的不發。只有這樣,才能體現獎金的本意。這樣的獎金,員工不僅將其看成是滿足生理需要的物質保障,而且還從獎金中看到自己勞動的質和量、自己的能力與努力、領導與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於是獎金成了個人成就的標誌。這樣一來,獎金就成了滿足員工低層次需要與高層次需要、外在需要與內在需要的統一物,獎金的激勵作用也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讓我們一起實現夢想 這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主要經營電腦的軟硬件服務,公司成立於2001年,到2003年在行業內已經小有名氣,公司成員不多,只有十多人。老闆徐洋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他總喜歡給員工講述他的夢想,同時鼓勵他們要經常尋找自己的夢想,並為了夢想而努力。 不僅如此,作為總經理的徐洋還把幫助員工實現夢想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並且定期召開夢想大會。在大會上,每一個員工都可以說出自己的夢想,然後大家一起討論如何才能實現這個夢想。有的說想在兩個月內掙到五萬元;有的說想和自己的愛人去巴黎旅遊;有的說想得到一款最新的戴爾筆記本等。 當徐總聽完他們所說的夢想以後,便組織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夢想是不是可以在短期實現,一旦確認可以實現,他便和大家一起討論如何實現。作為老闆,他根據公司為了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所需要花費的金錢和精力的多少,為他們制定不同的工作目標,並規定好完成日期,例如在三個月內把銷售量提高20%,在半年內開發出適合中小企業的財務軟件等。他會對大家進行跟踪調查,制定嚴格的績效考核辦法。在這個過程中他會經常出來幫助大家,以便讓他們盡快實現自己的夢想。一旦在規定日期內完成了製定工作目標,他將代表公司贈送給他們夢想大禮——當然就是他本人想要的夢想了。

他經常鼓勵員工們,人一定要有夢想,並且應該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去努力,只要你的夢想是合理的,當你努力到一定程度後,你的夢想自然就會實現的。 對於員工來說,這不是直接的獎勵,沒有金錢來得快,但那是大家經過努力而獲得的報酬,為自己夢想而努力的喜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所以,公司員工忠誠度相當高,戰鬥力十分高漲,士氣如虹,業績當然在飛速地增長。作為公司老闆的徐洋當然高興,因為公司的業績在飛速地提高,他的夢想也實現了。 作為公司老闆,當然要想盡辦法讓業績飛速發展,關鍵因素當然取決於員工的積極性,案例主人公的這種激勵方法值得小企業家們藉鑑。獎勵要考慮個體需要的差異,同樣的獎勵內容或形式,對不同的人,或者一個人的不同時期,其激勵效果也不盡相同。根據需要層次論,對不同的個體採用不同的獎勵內容和形式,將會起到較好的效果。

公平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提出來的。這一理論又叫社會比較理論,主要探討獎酬分配的公平性對員工積極性的影響。亞當斯認為,員工的積極性既受到絕對報酬的影響,也受到相對報酬的影響。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進行兩類不同性質的比較,它們都會使人產生不公平感。一種稱為社會比較,即把自己付出的勞動和所得報酬與他人相比較;另一種稱為歷史比較,即把自己現在付出的勞動和所得報酬與過去進行縱向、歷史的比較。進行社會比較和歷史比較後,如果比率相當,則認為公平合理而感到滿意,從而心情舒暢,努力工作,否則就會感到不公平、不合理而影響工作情緒。 公平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公平是一種平衡穩定狀態,報酬過高或過低都會使員工感到心理上的緊張、不安。所以,為了消除和減少這種緊張不安,你就要讓員工在進行兩種性質的比較時,都感到比較滿意。

七十年前的管理方法 20世紀40年代的寶元通百貨公司的管理方法是:完全由考核結果來決定提升和受獎。考核的內容包括“意志、才能、工作、行動”四個方面,每半年評比一次,評比的依據主要是組長和門市糾察的日記,在日記中專設“人事”一欄,每天記錄售貨員在這四方面的表現。組長以上和不屬於售貨小組的人員,則由人事部門直接掌握考核。 經過這樣的考核,職工就有可能由每月0.5元的工資一步步往上爬,一直爬到寶元通“九等三十六級”的頂峰。主任級以上職員就是通過這樣的考核逐步提升起來的。這種做法可以給人一種這樣的印象:凡是能力較強而又積極工作的,在寶元通必有出頭之日;凡是考核成績不好的人,絕無僥倖提升的可能;表現極差者甚至有被辭退或者開除的危險。寶元通規定每年將總盈餘的31.5%分配給全體職工,正是這種考核制度的存在,使得每年分配時,大家對各自的數額基本上都沒有異議。而在平時工作中,員工都是盡力而為,使得公司效益不斷增長。

充分利用激勵制度,就可能極大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保證企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而要保證激勵制度的順利執行,就應當像寶元通一樣,不唯親,不唯上,不唯己,只唯實,公平處置,這樣才能讓所有員工都心服口服,幹勁十足。 作為企業領導者,你的任務就是要盡可能縮小和消除員工的不公平感。如果結果與投入的比率較低,就應該增加結果,減少投入;如果結果與投入的比率過高,就應該減少結果,增加投入;如果不公平感是因為當事人誤解所產生,就應該給予解釋和克服。總之,要學會應用公平競爭的理論,在獎酬分配上盡量做到公平合理。 縱觀現代經濟的發展,不難看出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企業培訓的競爭。未來,企業獲得優於競爭對手的唯一途徑,就是比競爭對手學得更快。重視培訓、重視員工全面素質的提升和企業文化的認同,把企業建成學習型組織,通過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最終實現企業與員工“雙贏”,是企業獲得發展的根本手段。

而員工培訓,根據其主要內容,大體上可分為知識培訓、技能培訓和素質培訓三種。 (1)知識培訓是員工獲取持續提高和發展的基礎,員工只有具備一定的基礎及專業知識,才能為其在各個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 (2)技能培訓。知識只有轉化成技能,才能真正產生價值。員工的工作技能,是企業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和產生最佳效益、獲得發展的根本源泉,因而技能培訓也是企業培訓中的重點環節。 (3)素質培訓。員工具備了紮實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業務技能,但如果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思維習慣,那麼他們給企業帶來的很可能不是財富,而是損失。而高素質員工,即使暫時在知識和技能方面存在不足,但他們會為實現目標而主動學習和提升自我,最終成為企業所需的人才。所以,此類培訓是企業必須持之以恆進行的培訓重點。

“讓有能力的人先培訓” LG把培訓作為鼓勵員工努力工作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它把員工分為“技術職社員”和“經營職社員”兩大部分,培訓中心根據員工的不同要求,為其設立不同內容的課程,然後讓各部門員工選擇參加。 培訓分“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公司文化、思維理念的培訓課程通常是“必修”,非常專業化的課程一般為“選修”。通過這樣的課程設計,把公司的經營目標與員工的專業要求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讓員工在了解公司文化、公司“核心力量”的基礎上得到了最需要的專業培訓。 在LG,每個員工的培訓機會不是均等的。新員工只有一些最基本的培訓,而做到高層管理者的員工,則有去韓國總部培訓中心,或去國外參加專門培訓,或去進修MBA之類的機會。公司的很多課程都是專門為“核心人才”設立的。公司的理念是“讓有能力的人先培訓”,有發展潛力的員工的培訓機會更多。

另外,LG有全球性的Internet,中國和韓國可直接交流課程的各種設置、培訓的方式和方向等。例如在中國可以查看韓國培訓中心的課程運營表,決定是否參加某個課程。 全面培訓很重要,但認清員工的能力和需求,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採用適當的主題、深度及培訓形式也是很重要的。企業應把所有那些合乎條件、渴望學習的員工都納入培訓的範圍,尤其是企業的高級主管人員,應首先接受培訓。 企業員工培訓,作為直接提高經營管理者能力水平和員工技能,為企業提供新的工作思路、知識、信息、技能,增長員工才乾和敬業、創新精神的根本途徑和極好方式,是最為重要的人力資源開發手段,是比物質資本投資更重要的人力資本投資。有效的企業培訓,其實是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過程。

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培訓不僅能讓“後人乘涼”,即便在當下也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員工的綜合素質提升了,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增強了,企業盈利能力自然提高。美國一家權威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培訓的投資回報率一般在33%左右。以摩托羅拉公司為例,它每年向全體僱員提供至少40小時的培訓。而每1美元的培訓費,可以在3年以內實現40美元的生產效益。公司認為,素質良好的公司僱員們已通過技術革新和節約操作為公司創造了40億美元的財富。摩托羅拉公司的巨額培訓收益,向我們證明了培訓投資對企業的重要性。 就企業而言,對員工培訓得越充分,對人才越具有吸引力,越能發揮人力資源的高增值性,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培訓不僅提高了職工的技能,而且提高了職工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對工作目標有了更好的理解。 國際管理大師湯姆·彼得斯說:“公司或事業唯一真正的資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開發人力資源,以做好工作。”這指出了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它是最寶貴的戰略性資源。事實上,在公司如海、競爭如潮的今天,一個公司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它能不能進行有效的人力資源開發,能否將公司全體員工的能量都釋放出來,實現公司利潤的幾何倍增。 完善有效的人力資源的開發,就是“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位置上”。但一般來說,管理者並不太可能一步到位地把人才放到最合適的地方上,這就需要公司的管理者對員工進行持續的考察工作,待考核完成後,再做調整。 百事可樂公司就是這樣做的。雖然可口可樂的銷售比百事可樂多,賺頭是百事可樂的兩倍,但百事可樂卻在飲料業之外,經營餐館業和快餐業,這些利潤是可口可樂沒有的。所以,百事可樂的毛收入得以每5年翻一番,這個成就是令人驚嘆的。而公司總裁韋洛威認為,自己成功的秘訣就在於“人”字。 用卡洛威的話來說,公司管理者的任務就是“操縱人的方向盤”。卡洛威制定了各類人員的能力標準,每年他要不斷地在分公司中巡迴,與部下進行交流,主持大約600次業績考核。如果經過考核發現某個人不符合他的職位所需的要求,他就會提醒他進行改進。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再進行考核,如果已達到要求,第二年就會按慣例提高要求。 這樣的考核使得韋洛威得以將公司的管理人員分為四等:最優秀的(將得到提升);合格的(可以晉升,但目前暫不安排);基本合格的(仍在現崗位工作或去接受專門培訓);不合格的(將被淘汰)。就這樣,韋洛威操縱著人的方向盤,將公司的航船駛向勝利。 留住人才,用業績說話 一個生產塑料加工機械的老闆,在事業小有所成的時候,決定提高本企業的檔次,生產技術含量更高的高技術產品。為此,他挖空心思從一家研究所聘請了一位博士做工廠的技師。 這位博士認為,他們製造的塑料加工機械,只要做一下簡單的改良,就可以變成數控的機床,在市場上一定很受歡迎。這一改良意見,正合老闆的意思,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經歷了很多困難。 原來,這家工廠的老職工很多,他們認為這個博士對工廠沒有什麼貢獻,對塑料加工機械也不了解,只是靠有幾點理論,就得到老闆的信任,拿的工資比他們還高,心中很不服氣。而博士也沒有把這些老工人放在眼裡,這種相互不服氣的心理當然要反映在工作中。在新的數控機床的實驗中,博士無法得到老工人的支持,而博士在實際的操作中也確實不如這些工人熟練。一個簡單的改良,一下子變得非常困難。 對這種情形,老闆不是沒有發覺,但在處理時,卻感覺到非常困難。這些人都是廠裡的老員工,跟了自己很多年,如果批評他們,他們一定會非常不滿,認為老闆不重視他們,說不定一氣之下,拍拍屁股不干了,這就會使工廠的生產受到影響。而勸博士,又會使他認為自己得不到重視,老闆也不重視新技術、新產品,自己學習的專業既然是那麼吃香,何必在這裡受窩囊氣,乾脆跳槽算了。 思前想後,老闆最終下了決心,他力排眾議任命博士為總工程師,有權在全廠調配人員。博士很感動,覺得自己總算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放棄了跳槽的想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努力克服自己實際操作中的不足,並儘力和老工人搞好關係,終於在很短的時間製造出了新的加工機械。 產品投放市場後,受到很大歡迎,工廠效益的提高給這些老員工帶來了實惠,大家的不滿聲音也就消失了,工廠出現了一片新氣象。 要想使企業得到發展,就必須重用人才。很多企業家都能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在遇到類似衝突時,處理的手法就不同了。有的老闆礙於情面,不願意得罪老部下,結果新的人才受到排擠,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長此以往,人才跳槽就成為難以避免的事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