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馬到功成·馬雲向左,馬化騰向右

第10章 第一章讓我們一起“大回晌、大影響”

戴著眼鏡,長相斯文的馬化騰,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書生氣十足。但互聯網的眾多巨頭們都視他為“公敵”,因為馬化騰擁有互聯網最賺錢的工具之一——騰訊QQ。當互聯網業內人士眼熱於騰訊龐大的用戶群時,馬化騰卻說,騰訊要做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 沒有百度李彥宏的海歸經歷,也不像阿里巴巴馬雲那樣“不懂互聯網”,技術出身的“土鱉”馬化騰,在2007年被《時代》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100人之一。然而,直到此時,馬化騰的知名度仍不高。 不過,要是提到騰訊QQ,幾乎家喻戶曉。你知道馬化騰這個人嗎?不知道。這應該是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的第一感覺。的確,和那隻胖胖的小企鵝相比,馬化騰顯得“無名”許多。但創造騰訊QQ的人,正是這個“無名”的馬化騰。

其實,在創立騰訊公司之初,馬化騰沒有想到那隻並不起眼的小企鵝日後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甚至會改變中國人的上網習慣。 1998年底,畢業於深圳大學的馬化騰在深圳創辦了騰訊公司。 10年之後,騰訊公司從最初的即時通訊工具QQ發展成了集在線遊戲、新聞門戶、在線商務以及QQ即時通訊工具為一體的網路平台。讓我們來看看下面一些數據: 2007年7月13日,QQ同時在線用戶數突破3000萬。這是中國即時通信市場發展的新的里程碑,標誌著中國網民由此開始進入“溝通新時代”。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出現在2001年2月,當時OICQ(QQ的前身)同時在線人數突破100萬,成為當時國內即時通信工具超越國外競爭對手的標誌性事件,QQ也從此踏上了騰飛之路。

3000萬,這個數字相當於澳大利亞總人口的1.4倍,或者北京和上海人口的總和;就行業來說,超過排名第二的即時通信工具10倍以上。 如今,全世界的人越來越多地從互聯網上獲取新聞資訊,同時也更加樂意通過在線聊天的方式與親友、同事和事業夥伴進行溝通。 QQ已經成為中國人僅次於電話和手機的第三大溝通工具。而在使用頻率上,QQ甚至超越電話和手機。這表明,以QQ為代表的在線即時通信平台,已經深刻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與溝通方式,中國人已經進入一個多向度溝通的“新時代”。 2008年初,騰訊公佈了關於QQ用戶數字的最新資料,同時在線人數已突破4000萬。截至2008年3月31日,騰訊即時通訊工具QQ的註冊賬戶數已經超過7.834億,活躍賬戶數超過3.179億,QQ遊戲的同時在線人數達到400萬,騰訊網已經成為中國瀏覽量第一的綜合門戶網站,電子商務平台拍拍網也成為中國第二大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

很多人認為騰訊的誕生和發展是中國互聯網的一個傳奇。但馬化騰知道,“傳奇”光環的背後,是許多不為人知的艱難與困惑。創業之初,為了能讓騰訊存活下來,馬化騰率領自己的團隊做網頁、做系統集成、做程序設計……什麼業務都敢接。 由於不懂市場和市場運作,馬化騰曾拿著騰訊的產品向運營商推銷,卻經常被拒之門外,“甚至連見我們都不見”。閉門羹吃多了,一鼻子灰的馬化騰“感覺挺挫折”,但他還是決定鍥而不捨,他不斷自勵:“經過很多次的嘗試後,總會有用戶接受我們。”當馬化騰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QQ放到互聯網上供用戶免費使用時,奇蹟發生了,就連馬化騰本人也沒有想到,QQ居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發展了500萬用戶! 在這之後,馬化騰的騰訊才開始有了點騰飛的感覺。 QQ這種即時通信工具在互聯網產業中展現出了極其美好的發展前景。現在回憶,馬化騰認為騰訊是在“對專注的堅持下”取得了第一筆風險投資,使公司有了生存下去的基礎。

在隨後的十年間,馬化騰創造了一個奇蹟:騰訊公司不僅改變了數億中國人的溝通習慣,甚至還創造了一種文化。 很多人已經習慣說:“別CALL我,Q我。”時尚青年男女背著企鵝背包、穿著QQ服裝、床頭擺著QQ相架、床上扔著QQ靠枕……他們甚至形成了所謂的“QQ族”。網民更將QQ視為一種新的溝通方式,在網絡的虛擬世界裡,他們通過QQ盡情展示著才情、智慧和幽默,QQ寄託著網民太多的情感和希望。而這一切,都源於那位年紀輕輕、文質彬彬的書生領袖——馬化騰。 早在2006年,騰訊2006年全年財報和第四季財報中顯示,騰訊淨利潤10.6億元,遠超過百度、新浪、網易、搜狐,成為中國贏利最多的互聯網公司。 2008年5月14日,騰訊發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業額達到14.3億元人民幣,較2007年同期增長85%;淨利潤為5.3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4%。

好消息接踵而來,瑞信將騰訊的股票目標價提高,高盛和花旗銀行都建議投資者增持騰訊股票。香港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在2008年6月10日讓騰訊成了恆生指數成分股——一隻網絡股破天荒地獲得了藍籌待遇。 雖然現在如日中天,但在發展之初馬化騰也遇到過困境。在馬化騰成功拉來IDG和盈科數碼220萬美元投資後,註冊人數繼續以陡峭的曲線瘋長,如何找到贏利模式成為騰訊發展的關鍵。 最初騰訊的主要贏利分為三部分,即互聯網增值服務、移動及通信增值服務和網絡廣告。 馬化騰探尋贏利模式是從網絡廣告開始的,在2000年7月25日新一版騰訊軟件中,一個BANNER廣告條就被塞在消息接收端中。儘管隨後騰訊的網絡廣告銷售開展得很不錯,但是,相對於每天新增註冊用戶幾十萬(最高時每天新增用戶曾達80萬)、一個月就要新加兩台服務器的投入而言,網絡廣告有點杯水車薪。

2000年底中國移動推出的“移動夢網”,為馬化騰和騰訊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商機。 當時馬化騰的情況是,擁有逼近億級的互聯網註冊用戶量,而且這些用戶含有大量的消費訴求。但是,馬化騰苦於沒有收費的渠道,移動夢網通過手機代收費的協議(運營商分15%、SP服務商分85%)解決了他的這個大難題。馬化騰迅速開展收費會員業務,限制頁面註冊,開展移動QQ業務,並在增值服務業務方面發展起來。 移動QQ聊天是騰訊真正走向贏利的第一步,是即時通信業務平台的一次拓展。通過網絡註冊的QQ號碼與手機號碼的綁定,手機成了移動的QQ,可以隨時接收線上好友的信息,從原來單純的“PC對PC”聊天模式發展到“PC對手機”及“手機對PC”的互動模式,短信業務量大增。

而騰訊互聯網增值服務的內容主要包括會員服務、社區服務、遊戲娛樂服務三大類,具體業務包括電子郵箱、娛樂及資訊內容服務、聊天室、交友服務、休閒遊戲及大型多用戶在線遊戲等。 除此之外,QQ卡通品牌的外包則成為騰訊的一個特殊收入來源。 1999年馬化騰與原本做生產、銷售服飾、禮品和玩具的廣州東利行合作,依靠東利行固有的渠道和製造優勢,結合QQ品牌優勢,推出了QQ品牌專賣店,這成為我國互聯網文化在線下的一種創新發展模式。除了QQ卡通玩具、服飾之外,騰訊還推出了獨立的衍生品牌“Q-Gen”,放大QQ的品牌外延,縱深發展服裝業。馬化騰不但可以擴大騰訊的品牌影響力,而且可以分享10%以上的代理費分成。

馬化騰曾表示,“移動業務只能體現騰訊核心價值的周邊部分,基於PC的增值服務才是騰訊真正的核心價值”。隨著騰訊的日益成熟,馬化騰的路漸漸寬闊起來。 從1998年到2008年,十年間,馬化騰讓騰訊這隻小企鵝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強大。即便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2008年,馬化騰仍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2008年11月12日,騰訊公佈了截至9月30日為止的2008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核財報,總收入為人民幣20.245億元,同比增長91.4%,權益持有人應佔贏利為人民幣7.371億元,同比增長72.9%。 即時通信註冊賬戶總數達到8.562億,比上一季度增長4.1%。 即時通信活躍賬戶數達到3.551億,比上一季度增長3.9%。

即時通信服務最高同時在線賬戶數達到4530萬,比上一季度增長7.9%。 “QQ遊戲”門戶最高同時在線賬戶數(僅包括小型休閒遊戲)達到440萬,比上一季度增長11.2%。 互聯網增值服務付費包月用戶數為3030萬,比上一季度增長16.1%。 移動及電信增值服務付費包月用戶數為1480萬,比上一季度增長10.4%。 再來看看騰訊2008年上半年的業績摘要: 總收入為人民幣30.327億元(4.421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84.8%。 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為人民幣20.358億元(2.968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94.2%。 移動及電信增值服務收入為人民幣6.266億元(9140萬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55.6%。

網絡廣告收入為人民幣3.674億元(5360萬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94.7%。 毛利為人民幣21.912億元(3.195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92.6%。 經營贏利為人民幣15.026億元(2.191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117.8%。 期內贏利為人民幣11.942億元(1.741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91.2%。 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贏利為人民幣11.784億元(1.718億美元),比2007年同一時期增長88.6%。 騰訊的各大業務線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已形成了即時通訊業務、網絡媒體、無線和固網增值業務、互動娛樂業務、互聯網增值業務、電子商務和廣告業務七大業務體系,並初步形成了“一站式”在線生活的戰略佈局。 與中國其他互聯網公司相比,馬化騰領導下的騰訊無論是在營業收入,還是在各項業務的發展速度上,都走在前列,成為互聯網行業最賺錢的企業。 2002年3月QQ的註冊用戶數突破1億的時候,騰訊的主營收入仍來自於無線。運營商對SP政策的改變讓馬化騰吃盡苦頭,如何對一些服務收費成了擺在他面前的一個難題。 騰訊的最大用戶群是學生,他們只能支付幾元的小錢。馬化騰心裡清楚,“用戶不會願意為了這點小錢不停地跑到郵局匯款”。付費通道,是馬化騰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而且這個通道必須既順暢,又方便。 於是,在2002年5月,馬化騰推出了虛擬貨幣系統。這種虛擬貨幣被命名為“Q幣”,定義為1個Q幣代表1元人民幣,即大家所說的“兌換”。用戶付費後通過等值面額的卡號、密碼與QQ號關聯進行“充值”。馬化騰的目的很明確,讓QQ用戶擁有自己的“資產”。當然,“如果用戶不買Q幣,那Q幣就不存在,Q幣的價值和用戶的充值價值是匹配的。” 擁有Q幣的用戶,在馬化騰構建的虛擬世界中就會享受到很多服務。 Q幣的具體用途有以下幾條: 1.號碼服務。在騰訊的號碼服務中,使用Q幣可以申請QQ行號碼和會員號碼。 QQ行號碼提供會員級的密碼保護、手機取回密碼、手機鎖等服務,而會員號碼除此之外還提供會員靚號、好友分組上傳/下載、會員密友、會員郵箱等一系列服務。 2. QQ秀。使用Q幣可以在QQ秀商城給自己或朋友購買各種虛擬商品:服飾、場景、化妝……而且,還可以到QQ照相館和網友一起合影! 3. QQ遊戲。從QQ2003版起,已經有了QQ遊戲功能。使用Q幣可以兌換遊戲幣,還可以購買遊戲中的道具! 4. QQ交友。在QQ交友中心不僅可以查到各種網友的資料,還可以查到對方的QQ號碼,甚至可以給他/她贈送虛擬禮品。使用Q幣還可以申請成為QQ交友中心的高級會員並進行續費。 5. QQ賀卡。可以發送電子賀卡給好友,不僅可以發送到對方的信箱,還可以發送到對方的QQ上。 Q幣被設計出來後,馬化騰最初採用了在無線業務上合作多時的電信運營商的代收費業務,騰訊終於有了無線增值以外的收入。但電信的渠道不可控制,而且代收費成本極高。當時,不論固話還是移動運營商提成比例都在50%以上。 用戶該採用哪種渠道付費呢?馬化騰選擇了銀行卡。因為用銀行卡付費,手續費不過1%。於是,馬化騰迅速與多家銀行合作,推出銀行卡付費業務,凡是通過銀行卡充值的用戶可以得到9折優惠。 騰訊隨著發展壯大,開始有能力擴大渠道利潤。為了節省渠道成本,馬化騰用8.8折優惠來促使包月用戶使用銀行卡付費;針對那些不願意每月充值續費的用戶,馬化騰又開通了“一點通充值”——將QQ號和用戶銀行卡賬戶綁定,當Q幣、Q點低於一定數值時,銀行會自動向QQ賬號按設定數值充值。 在這個虛擬世界中,Q幣是單向流動的。用戶一旦充值便無法再將Q幣兌換成人民幣,於是,用戶花掉Q幣的速度以及是否願意持續使用Q幣,開始決定騰訊的生存狀況。 騰訊2006年年報顯示其2006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96.3%,達到28.004億元,而同期其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為人民幣18.253億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132.0%,在2006年度總體收入中佔65%,其中Q幣銷售功不可沒。 Q幣的大獲成功,讓很多人費解。用人民幣來購買Q幣,再用Q幣從網上買來各種虛擬的物品來裝飾自己的虛擬空間,而且6個月後這些物品就會自動作廢,這樣的行為真的有些不可思議。 馬化騰卻從不這麼看,他覺得這就像穿衣服,大家都穿免費的衣服那還有什麼意思?如果你能找到一件絕版的衣服,你就一定肯為此付費。馬化騰說:“這就是用戶的心理需求。” 馬化騰的騰訊就像一個超級娛樂城,QQ就是一張進城的免費門票。要想在這裡蓋房子,騰訊會提供裝修材料;要在這裡養狗養貓,騰訊就來負責寵物的衣食住行;還可以在這裡打牌下棋,看電影聽音樂。只要有Q幣,一切周到的服務都由騰訊來提供。 在馬化騰營造的網絡世界裡,Q幣的流通是暢行無阻的。所有的商品都是虛擬的,甚至這些商品過了騰訊規定的時間期限會化為烏有。但是Q幣又是真實的,它是QQ用戶在現實世界里通過各種途徑用人民幣買來的。 如果把騰訊看做一個國家,它在世界上應該算是第三人口大國。這個“國家”通行的貨幣就是Q幣,只要你擁有QQ,你的資產就是Q幣。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Q幣早已衝出了騰訊的“疆界”,可以用來購買其他網站遊戲的點卡、虛擬物品,甚至一些電影、軟件的下載服務。 可以說在目前的網絡虛擬貨幣中,Q幣是流通性最好的。 Q幣的特殊價值,讓不少人從中看到了商機,淘寶網等網站上,還有人專門開設Q幣與人民幣雙向兌換的“商店”,為虛擬貨幣與現實貨幣的對接,打開一條網絡通道。 馬化騰在不經意間,創造了一種新的“貨幣”。 從1999年將QICQ投放出來,到2000年4月,騰訊迅速擁有了超過500萬的註冊用戶量。憑藉OICQ的成功,馬化騰開始了擴張式發展。 2003年,馬化騰開始做門戶,成為新浪、搜狐的對手;後來做休閒遊戲和大型網游,跟陳天橋和丁磊狹路相逢;2005年,馬化騰又在網絡拍賣和在線支付上出手,追趕馬雲;此後,馬化騰更衝入搜索市場,將目光瞄向百度李彥宏。 馬化騰如此迅速地先後進入門戶、電子商務、在線遊戲、搜索等多個領域,其結果又是怎樣呢?沒用多少時間,馬化騰的騰訊便成了中國三家最大的綜合門戶網站之一、第二大C2C網站、最大的網上休閒遊戲網站,其社區服務QQ空間的活躍用戶數甚至超過了世界知名網站Facebook。 由於擁有高達億級的註冊用戶,馬化騰在推出任何一項產品和服務時都能享受到龐大用戶基數所帶來的好處,幾乎是一出手就成為該領域內不可忽視的強者。其實,馬化騰由最早的即時通訊轉向全面發展也有不為人知的“苦衷”。 1999年,馬化騰開始做IM(即時通訊),到2009年已經擁有了近3.5億用戶,全球排名第一。事實上,直到2003年以前,馬化騰都只在IM領域發展,並依靠和移動運營商的合作獲得無線收入。馬化騰佔有IM市場70%以上的份額,幾乎壟斷了中國的IM市場。但2003年微軟的MSN進入中國,成為騰訊的轉折點。此前,捆綁在Windows平台上的MSN佔有中國IM市場10%的份額,是馬化騰最大的對手。 “當你發現根本沒辦法跟MSN硬拼時,就不得不想其他辦法。”硬拼,是指馬化騰仍不做其他業務,和MSN死耗在IM上。 MSN有微軟旗下的Office、Windows等強大業務線支撐,要打消耗戰,馬化騰只能坐以待斃。於是,他決定帶領騰訊向多條業務擴張。 自此,馬化騰開始了中國互聯網的“全民公敵”之路。不管馬化騰願不願意,幾乎所有互聯網公司都曾向他宣戰。所有一線互聯網大佬都開始警惕這只看似憨厚,實際上充滿攻擊性的小企鵝。 第一個動手的是馬化騰的老朋友丁磊。 2003年,網易大力推廣研發多時的IM工具網易泡泡。沒過多久,新浪、搜狐跟進了IM市場。接著,網游老大盛大、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老牌軟件商金山都推出了自己的IM工具。周鴻禕更是要把雅虎的IM技術拿給所有人共享,揚言要“圍剿”騰訊。世界範圍內,本來Yahoo、AOL、MSN三分天下,接著,eBay借收購Skype、Google通過自我研發也積極跟進。 除了騰訊,IM對其他公司都是副業。他們若是在IM上敗了,傷不了太多元氣;馬化騰若丟了IM,那就什麼都沒有了。感到壓力很大的馬化騰,索性放開手腳,“全民公敵”決定變被動為主動。 既然對IM動手最早的是三大門戶,馬化騰將第一個反擊點選擇在門戶網站上。 2003年,馬化騰挖來在Tom和網易先後擔任內容總監的孫忠懷,讓他籌建qq.com,大力打造騰訊的門戶之路。同時馬化騰又推出遊戲平台,主攻以棋牌類為主的休閒遊戲。當時在棋牌類游戲市場中,聯眾、中國遊戲中心等擁有百萬級的用戶,三大門戶分別有千萬級的用戶。但馬化騰擁有數以億計的QQ用戶,他的底氣很足。 到2004年年底,QQ遊戲的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100多萬,超過聯眾成為最大的休閒遊戲門戶。僅用兩年半時間,騰訊網成為流量最大的中文門戶。在此基礎上,馬化騰大舉進軍大型網絡遊戲。騰訊旗下的QQ幻想等遊戲很快便積累了百萬級的用戶,迅速躋身中國網游第一陣營。 與此同時,早在2003年馬雲閉門研發C2C的時候,馬化騰就有進軍電子商務的打算。他向馬雲提出合作,終因馬雲出讓的股份太少而作罷。等到了2005年淘寶大功告成、同時也推出自己的IM工具時,馬化騰隨即在2005年9月拿出了自己的電子商務業務。表面上看是馬化騰“入侵”到馬雲的領地,但對騰訊而言,頗有點“保衛戰”的意思。 擴張後的利益隨之而來,2006年第一季度,騰訊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包括網絡遊戲、社區等業務)達到5430萬美元,同比增長193%,與網絡遊戲老大網易的相應收入5620萬美元相差無幾。而騰訊的總收入高達8030萬美元,同比增長115%,遠遠甩開了網易,居中國互聯網之首。 馬化騰覺得自己是“被市場逼出來的”,互聯網市場變化太快,到底路怎麼走,誰也說不好,完全由自己主導。互聯網在數月內,就會有很多新東西冒出來,哪些才是熱點呢?這就需要看競爭對手的反應。看看別人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然後自己再選擇。有了競爭對手,才有參考,才有鬥志。面對“殺過來”的對手,是硬頂,還是迂迴作戰?馬化騰有自己的答案。 在對手的“圍剿”中,馬化騰轉守為攻。對於自己“不幸”成為“全民公敵”,馬化騰很平淡地說:“如果沒有壓力,我就不思進取,遲早耗死。” 付出總有回報,2007年3月5日出版的美國《商業周刊》,評選出中國十大重要企業,騰訊、百度等互聯網企業均位列其中。 《商業周刊》對入選的十大企業都做了點評,馬化騰的騰訊公司,其成長過程被稱為“帝企鵝日記”。 文章中這樣寫道:“騰訊是中國即時通訊領域中的領導者,它的網絡聊天工具QQ要遠遠強於微軟的MSN。騰訊將一隻可愛的企鵝作為自己的吉祥物,這使得該公司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中國網民的認識。與其他中國頂尖的互聯網公司相比,騰訊在投資人面前表現得非常低調,因為騰訊是在香港上市而不是在納斯達克。但是騰訊的即時通訊服務在中國市場上具有統治地位,為此,應該有更多的國外投資者了解並關注騰訊。” 2006年,馬化騰和騰訊的高層們專門開會討論了這樣一個問題:騰訊最終要做成一家甚麼樣的公司?最後,會議得出的結論是:“受尊敬”的公司。這家員工平均年齡20多歲,以娛樂為主的公司,自上而下都顯得老成持重。 而在此次會議之前,馬化騰就曾多次公開談及騰訊的願景:騰訊要成為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 在馬化騰看來,最受尊敬有三個標準:一是口碑,他坦承,有些服務做得不夠好,用戶功能和用戶體驗也把握得不夠好;二是公司實力,不是要爭第一或第二,但要具備做事的實力;三是社會責任,騰訊有一個公益基金會,主要方向是青少年教育。 尊敬,就是義與利的統一。騰訊之“利”可觀,之“義”曾遭網友質疑,他們認為騰訊收費項目過多,有些收費不盡合理。馬化騰回應說,騰訊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這要算一種“大義”。他自己就收到過通過QQ找到伴侶的喜糖,何況收費不是強制性的,而是擺出來供選擇的,“如果免費服務也做成收費,那市場肯定就不答應”。 馬化騰走向“最受尊敬”還有一個必經門檻,就是多元化帶來的團隊膨脹及管理上的挑戰。 2004年3月700人,2005年3月1131人,到2006年已有約3000名員工,兩年間增加了3倍多,對此他採取了曾引起業界關注的末位淘汰制,“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要擺脫以前有一點'大鍋飯'的心態,短期可以溫情,但長期就會把自己害死。末位淘汰效果很好,大家更重視業績了,更重視用戶價格和用戶長期發展了”。 “公司發展得越大,我們的責任也就越大”,談及企業的發展,騰訊公司主要創始人之一、首席行政官陳一丹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責任。儘管才成立了10餘年的時間,但騰訊已經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互聯網即時通訊服務提供商,騰訊公司毫無爭議地成為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很多人都曾問過馬化騰,騰訊的未來怎麼走?實際上,騰訊剛剛成立時,這就是騰訊創業團隊的一個共同話題。很多人都希望騰訊未來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成為市值最高的互聯網企業,或者是成為收入和利潤最多的互聯網企業。 然而,馬化騰將公司的發展遠景定位在“成為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上。談及這個願景,陳一丹坦言:“騰訊很清楚自己的責任,我們的任何經營行為都可能會影響到上億的用戶,甚至會影響到整個行業的風向,只有得到用戶的尊敬和愛護,才能確保騰訊未來的健康發展。” 那騰訊如何做到最受尊敬?陳一丹說,全體員工都共同擁有、理解和執行的騰訊企業文化起到正確引領的作用。首先,不斷地承擔起更多的使命和社會責任,依托自身的網絡平台和資源優勢,去促進社會和諧繁榮;其次,騰訊要成為一家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服務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的企業,讓騰訊的產品和服務像水和電一樣源源不斷地融入人們的生活,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讓人們的生活更便捷、更豐富;再次,騰訊要成為一家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企業,憑藉“正直、盡責、合作、創新”的價值觀,時刻保持對用戶需求的敏感,重視用戶的體驗,超水平地滿足用戶的期望。在他看來,騰訊對於社會、用戶的責任和價值貢獻將在很長的時間內成為騰訊需要重點關注的戰略問題。 在談到為什麼將正直排在騰訊價值觀第一位時,陳一丹說:“我們希望我們的員工做人以德為先,正直是根本。”正直是一個很有寬度的詞語,既有公正、正義、誠信的內涵,也有尊重自己、別人、規律和製度的內涵。 “在企業的'正直'很簡單,就是員工做事做人都出於公心,出發點是為了能夠給用戶創造價值,為了有利於企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目前,企業社會責任在我國雖然是一個被廣泛討論的話題,但企業社會責任離深入人心確實還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在目前我國的社會環境中,優秀企業還肩負著一個特殊的社會責任,就是通過自身的行動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企業群體,以營造良好的行業氛圍,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所需要的。 由於中國互聯網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因此作為互聯網企業,經常碰到很多法律前沿的問題。學法律出身的陳一丹說:“作為互聯網行業領先的企業,因為積累的法律實戰問題和案例很多,看到的行業需要法律規範的地方有很多,應該有責任去代表行業或聯合行業,主動積極地就各類法律前沿問題同各級司法機關進行探討和交流,積極呼籲加強網絡環境下各項法律完善或法律保護,促進互聯網法律環境的健康完善。” 騰訊是中國互聯網企業中一個比較低調的公司,隨著企業不斷成長,在求發展過程中如何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是馬化騰關注的重點。 隨著騰訊實力的強大,馬化騰明顯感到能力越強,擔子越重,責任也越大。騰訊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企業,它和非常多的合作夥伴、企業、社會、政府、用戶息息相關。馬化騰說:“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是為股東負責,或者為投資人負責,或者為員工負責,更重要的是要為用戶、社會承擔起重要的責任。” 隨著2006年馬化騰啟動騰訊慈善基金會以來,騰訊已有了一個很好的平台來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馬化騰希望騰訊能夠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也希望帶動行業、社會其他有能力去投入的企業做得更多,能夠一起為中國的高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最終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 尊敬的各位用戶、騰訊網的合作夥伴們: 大家好! 在過去的2006年,美國的《時代》商業周刊將“2006年年度風雲人物”頒給了“YOU”——全體網民。可以說,這是整個互聯網發展歷史上的一件大事。這不僅標誌著互聯網融入傳統社會的完成,也標誌著以網絡為代表的平民文化已經成為我們這個多元社會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網絡打破了地域界限,證明了天涯只是咫尺;網絡超越了國界、民族、宗教,建造了人類最大的新群體勢力。每一個國家的“YOU”,都有斑斕色彩,擁有不同的網民生態、網絡文化、網絡生活,以及網民影響力。 每次上網,我都會和大家一樣,看新聞、找資訊、貼BBS、寫BLOG、體驗網絡購物,在網絡上,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們身處在這樣一個時代,天天活在網上,潛在網中,每個網民都希望藉網絡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獲得共鳴,並找到積極回應的人,找到一種在人群中被回應的價值感和成就感,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而蓬勃的力量。作為服務最多中國網民的互聯網企業,騰訊所希望提供的就是這樣的一方天地,一個為中國網民提供“大迴響、大影響”的網絡互動平台,因此今年騰訊網將“大迴響、大影響”確立為最新的品牌口號! “大迴響、大影響”來自於很多普通網友給我們的震動。在不久前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有超過15萬的網友通過騰訊網向總理建言獻策,關注國計民生;在2007年的除夕之夜,有近50萬人次的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同胞通過騰訊平台觀看春晚,與國內的親友在線守歲,“合家團圓”;去年熱帶風暴肆虐我國湘南地區之時,十幾萬網友通過騰訊的平台踴躍捐款、奉獻愛心;還有很多的騰訊用戶自發組織起來關注公益、關注環保、關注弱勢群體,這其中有關注環保的QQ義工、關愛青少年成長的QQ母親、關心社會發展的QQ兩會群,傾心教育事業的QQ老師;更有更多的網民每天都在通過騰訊的平台進行著工作、學習、生活和娛樂,進行著情感的溝通,傳遞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他們不僅代表了未來,還代表了主流的價值觀念,他們在傳遞著他們自己的“大迴響、大影響”。 “大迴響、大影響”來自於互聯網發展給我們的啟示。當今時代,互聯網已經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從去年開始,博客、視頻網站、交友網站等眾多web2.0的概念就成為全球互聯網產業的熱點。作為互聯網上內容的使用者和創造者的千千萬萬個網民,推動網絡進入了社區化的時代。多元化、個性化、強調原創和交互成為社區的顯著特徵。任何人都可以在這些社區中來充分地展現自己的才幹,有效地激發自己的潛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創見。 社區化的道路代表了產業發展的趨勢,而由社區所產生的影響力也將推動產業的發展。可以預見,互聯網產業在經歷了“注意力經濟”、“服務體驗經濟”後,將進入“影響力經濟”時代。同歐美髮達國家一樣,未來中國的互聯網也將更多地與傳統行業深度整合,體現互動平台的價值,也會有更多的企業開始在網絡中和他們的用戶建立健全的品牌關係。騰訊本身也是這種趨勢的倡導者和實踐者。目前,已經有很多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企業開始嘗試利用騰訊的平台與消費者進行線上品牌溝通。 “大迴響、大影響”的力量將幫助產業融合,為社會創造價值。 “大迴響、大影響”也來自於騰訊對於企業發展戰略的思考。騰訊要成為一家甚麼樣的企業?在過去8年的發展道路當中,我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現在,我們給出了三個答案: 首先,騰訊要成為一家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騰訊目前有超過2.3億的活躍賬戶,這對於我們來說既是榮耀,也是壓力,這就不斷地要求我們承擔起更多的使命和社會責任,依托自身的網絡平台和資源優勢,促進社會和諧繁榮;其次,騰訊要成為一家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企業,讓騰訊的產品和服務像水和電一樣源源不斷融入人們的生活,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讓人們的生活更便捷、更豐富;最後,騰訊要成為一家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企業,要時刻保持對用戶需求的敏感,重視用戶的體驗,超水平地滿足用戶的期望。 正是在這樣的期望下,騰訊開始逐步明確並清晰企業的發展戰略。從1998年騰訊QQ第一次開始吸引用戶的關注,到今天,騰訊進一步打造出擁有2.3億活躍賬戶的即時通訊服務QQ、中國流量第一的互聯網門戶qq.com、5700萬活躍賬戶數的QQ個人空間、271萬最高同時在線用戶數的QQ遊戲平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提出了“在線生活”的理念,細分了網民對於資訊、溝通、娛樂和商務的需求。而“大迴響,大影響”,也正是表明了我們對用戶更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表明,騰訊將更加重視網絡的匯聚力、影響力和創造力對於用戶的價值。 網絡的空間是無窮的,網民的創造力也是無窮的。騰訊願意與全體用戶以凝聚2.3億的個體之力來推動互聯網時代的變革進程,以釋放2.3億個體的匯聚之力來展現每個網民的個性力量。讓我們一起“大迴響、大影響”,構築一個全面匯聚文化觀念的互聯網和諧社區。 讓世界迴響希望,讓生活演繹精彩!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