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王石管理日誌

第300章 10月26日為什麼偏偏是深圳企業?

王石管理日誌 陆新之 738 2018-03-18
依此再倒推看改革開放30年。這30年是放下民族偏見,放下意識紛爭,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融入西方主流體系中,放手與西洋人、東洋人競爭,解放中國人的勤勞、智慧,形成強大的競爭力的30年。正是在這一點上,深圳的企業做得很出色,按規則玩,但玩得最認真——在商言商,以商業推動個人富裕、社會進步、國家強盛。 在《中國企業家》歷年的“企業領袖”榜單中,按城市論,深圳有6位企業家共入選16次,僅次於北京,高於上海。如果不算國有控股企業,僅將改革開放以後創立的新興企業數據作對比,深圳的優勢就更明顯。在《經濟觀察報》與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辦的“2007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榜”上,15家本土企業,深圳企業佔了6家。深圳新興企業、企業家群體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一種“現象”。

一個從邊陲漁村起步的新城市,為何能培育出優秀企業、企業家群體?一般最容易想到兩個理由:(1)特區的優惠政策;(2)臨近香港的地理優勢。但王石感覺,這兩點解釋力不足。 因為從優惠政策上看,從一開始,深圳也並非唯一的特區;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不僅出現更“特”的經濟特區,沿海各省也推出各種地方優惠政策,吸引力不亞於特區;“兩稅合一”之後,即使是在表面上,特區也不再有政策優惠的優勢。 王石又敏銳地發現,從地理優勢上看,深圳優秀企業很少獲益於香港的產業轉移,尤其是金融、通訊設備、地產等行業;雖然深圳可以比較便捷地從香港輸入管理經驗,但從股權結構和治理模式上看,深圳優秀企業也與香港以家族企業為主的模式很不同。

是否有其他更有說服力的解釋?王石的答案是因為深圳的企業遵守商業規則,而且在商業規則的大前提之下做得很認真,很出彩。 商業社會之中,只有真正吃透了商業規則,真正按照商業規則辦事的商人,才能有最豐碩的回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