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中國超過美國還要多少年

第10章 第六章事實真相:美國經濟是印錢購物的空殼經濟

我在前面談了太多的金融虛的一面,其實,金融最初是好的,在它沒有變質為投機泡沫和淪為國際剝削工具之前,它對經濟發展乃至於一個國家的富強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注意,我這裡的意思是指金融在最初是可以實實在在地幫助一國創造巨大財富實現國強民富,而不是指前文說的當代新帝國主義依靠金融國際剝削對別國財富的掠奪而維持富足。 我這裡就來談談金融之“實”,看它與美國建國後最初兩百年(從1776到20世紀中期布雷頓森林體系成立之前。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後,美國金融為美國謀求財富的途徑越來越演變為虛的國際剝削,幫助本國的實體經濟自己創造財富的實的一面不斷減弱)崛起之間的關係。 美國其實是一個金融立國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建立靠的是金融(借錢打仗),立國之後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金融(主要是股市)也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先來看金融與美國建國的關係。我們知道,美國獨立戰爭始於1775年4月19日“來剋星敦的槍聲”,這一仗打了兩個月,英軍傷亡一千多,“美軍”傷亡五百。戰爭打了一年多以後,1776年7月4日第二屆大陸會議宣布美國獨立。 從這時候開始,才是“美軍”真正艱難的日子。 8月27日英國海軍攻下曼哈頓的長島,“美軍”慘敗。之後,華盛頓不得不領導“美軍”開展長達四年的“游擊戰”,而不敢大規模和英軍作戰。 “美軍”的頹勢根源在於經費問題。他們怎麼籌措軍費? 宣布獨立後的美國祇有十三個州,本來可以徵稅,靠稅收維持軍費,然而這實際上不可行,因為獨立戰爭打英國人的理由就是反抗英國人對北美殖民地徵稅,“美軍”根本不可能自己也去征稅,否則就失去人民支持。最後,“美軍”只能靠金融和債務市場。主要分為五個方面:其一,政府印錢,發行“大陸幣”,1775年到1780年間總共印37次;其二,大陸會議決定政府發行政府公債;其三,13個州湊的“份子錢”,這些州自己也發行了債券籌錢;其四,國際貸款,主要是從法國借;其五,拖欠士兵工資,打欠條。在前一兩年,這些金融措施很好使,越往後則越艱難,大陸幣無限發行導致了超級通貨膨脹大大降低了大陸政府的信譽,大陸幣和債券都越來越被北美人民反感,“美軍”籌得的軍費越來越少。

到了1780年下半年,北美已經沒人願意購買政府債券,同時大陸幣也無人接受,13個州也彈盡糧絕、無法再支持,在所有人看來,美國獨立戰爭看樣子都要失敗了,北美將重新淪為英國殖民地。 然而,“美軍”靠“國際金融”扭轉了戰局。華盛頓派去法國的助理成功說服法國國王再藉250萬法國金幣給“美軍”。可是遠水不解近渴啊,如果等到金幣運到北美,“美軍”可能早就被全殲了。這時大陸政府內天才的“金融家”漢密爾頓(此人後來成為美國第一任財長)的一個簡單的金融安排就解決了問題,這哥們在法國金幣沒到之前就用這些金幣作抵押,向北美人民重新發行巨額債券,終於籌得了救命錢,這筆錢讓“美軍”一直打到了1781年9月,終於在法國海軍的支持下徹底打敗了英軍,美國獨立戰爭結束,這是美國真正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開始。

可見,美國是靠金融打的獨立戰爭,靠著金融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建國之後,金融進一步成為美國富強的根基之一,簡單地說,金融主要在三個方面促成了美國的崛起,並維持了其繁榮。 第一是股市的建立和發達使得美國超越了英國。 我們知道,股市最初是在英國興起的,然而1720年英國政府因為南海公司的“股票泡沫事件”帶來的金融危機,一氣之下關閉股市長達130年之久。到1850年英國醒悟過來重新允許私人公司發行股票、恢復股市的時候,美國已經在股市上遙遙領先了。這意味著什麼?你得知道股市對於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股市是人類迄今為止實現社會化大生產、鼓勵創新的最佳機器,美國用這個機器捷足先登,迅速成為世界創新的中心,把英國遠遠甩在了後面。

股市是怎麼在促進經濟增長和各領域創新上發揮威力的? 很簡單,股市可以讓未來財富變現,也就是說,一個很有前景的公司,它的股票就會受到追捧,人們因為看到這個公司未來的收益而提前投資該公司(以便分享該公司未來的收益),這樣一來,凡是前景好的公司都能把未來的收入提前拿到手,這些資本投入到生產,使得公司更加以百倍的動力迅猛發展。什麼樣的公司是有前景的公司,當然是創新的公司,具有開發新的產業、新的利潤領域的公司。所以,股市天然地鼓勵創新,鼓勵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個人獲得巨大財富,形成財富與創新之間的良性互動。 英國金融是受海洋貿易激發出來的,主要是銀行、政府債券和公司債券,而美國金融主要是圍繞技術創新的股市。陳志武說,18、19世紀美英資本主義的核心差別就是美國具有英國不具備的股票文化,而這個差別是美國能超越英國的重要原因。以19世紀中期最為關鍵的鐵路技術為例,本來火車和鐵路是英國人發明的,但是美國卻因為有發達的股票市場而後來居上,率先建立了貫通全國的鐵路網。那時候大量的美國鐵路公司在新英格蘭、芝加哥等地成立,而當時全美國人都認為鐵路是新世界到來的象徵,積極參與其中,於是在紐約和波士頓各地迅速掀起購買鐵路股票的熱潮,1860年代左右的美國證券市場交易的大多數都是鐵路股票。這為美國鐵路建設迅速籌集了足夠的資本,促成了美國鐵路網的建成。美國股市還促成了美國各種近代發明的大爆發。

比如著名的愛迪生1875年發明電話之後,建立了貝爾電話公司,到1892年他的公司和另一家電力公司合併成一個新公司,1902年這家公司股票上市,借助股市的力量,這個公司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公司,這就是通用電氣公司。總之,英國開創盛世靠的是海外貿易,它在金融上的依托是債務、銀行和保險;而美國的盛世則是靠股市支撐的技術創新,它的依托是以股票為代表的風險資本。這也就決定了美國超越英國。 第二是政府債券,就是美國國債。赤字財政極大,使得美國政府可以用足夠的財力去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以國家力量推動技術創新、發展軍力。 第三是信貸消費。這其實是美國維繫繁榮的根基。 美國早在1850年代就進入了消費瓶頸時代,當時美國最大的縫紉機公司的一項銷售方式的創新,拯救了美國經濟,開創了美國經濟從此以後蓬勃發展的百年神話。 1856年一台縫紉機要100美元左右,而美國普通家庭年收入才500美元,所以縫紉機就滯銷。怎麼辦,這家公司的銷售總監想到妙招:先讓美國家庭用上縫紉機,然後讓他們分期付款。首付5美元,以後每月付幾美元。這樣,消費的瓶頸就解決了,該公司20年內賣出了26萬台縫紉機。這種銷售技巧迅速蔓延到所有行業,例如,鋼琴、汽車、後來的電腦、等等,並且不再是分期付款這種簡單模式,更多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介入進來提供借貸資金服務,美國經濟從此最大限度地擺脫了消費瓶頸。你要問了,借錢是需要還的,今天消費多了明天不就少了嗎?長期看不是沒有任何好處嗎?這當然是大錯特錯,借貸消費的真正奧妙遠不止於解決了當時的消費瓶頸,還在於借貸消費會創造天量的就業崗位來生產滿足這些新需求的產品,這些就業崗位會大大增加你的未來收入。

各位是否覺得我有點自相矛盾,一方面說金融是毫無價值的虛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說金融是當初美國富強的根基。 其實這不矛盾,而是看問題的兩個層面而已,說金融之虛,主要是說它跨出國門成為剝削手段之後,它成為了一種投機推動的龐氏騙局,說金融之實是指金融原本的功能,它本來是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服務,促進創新的。 美國依靠金融立國,靠金融實現經濟崛起,也靠金融維繫繁榮。本來,美國靠著金融的實實在在的功能就可以一直發達下去,然而世界經濟一體化不斷加強之後,美國很快就發現用金融虛的一面去全世界圈錢,財富來得更快,規模更龐大,從此,金融國際剝削成為了美國的國家戰略,自從美元成為世界貨幣霸主以來,美國金融就蛻變為在全球作惡多端的惡魔了,美國金融在全世界張開血盆大口,虹吸財富,不斷地實現著空手套白狼,做著無本萬利的營生。

走出國門的美國金融,其作惡手段我在第五章已經說了四種。這裡不再重複,需要補充的是,美國借貸消費也憑著美元的地位而走出國門,美國人借全世界的錢來消費,主要就是把國債賣到全世界,美國政府再把這些借來的美元又轉手借給美國老百姓進行消費。 這種跨出國門的借貸消費與一般的借貸消費的區別是,它很可能是一種“可持續”的借貸,我的意思是,它可以一直借下去而不用歸還。這種可持續的借貸是由兩個原因導致的。 第一,美國人面對的是全世界的債主,可藉面極廣,可以藉了東牆還西牆,手頭總是有“免費”使用的別人的美元。 第二,外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與美元流動本身的可持續的循環。比如說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吧,中國賣了價值1萬美元的貨物給美國,中國收到1萬美元,美國收到貨物。

而一轉眼,中國拿著這一萬美元又去買了美國的國債,美元又回到了美國,美國人繼續藉這些錢來買中國的東西……如此循環往復,美國人不用還錢,卻在這種動態中白白獲得了貨物。這種可持續的國際借貸只有美國人才能做到,這種可持續性的借貸,其實已經和印錢購物沒什麼區別:借來的錢反正是不用還的,這和印刷出來的是一樣的,或者說和天上掉下來的是一樣的。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然而,作惡多端的美國金融卻從來不會死,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言美國的衰敗和美國金融的破產。因為,美國人已經非常嫻熟地玩著印錢購物的把戲,虛實有度,從來不把自己玩死。可持續的循環借貸消費只是美國印錢購物的一種,下面我就來全面揭開美國印錢購物的迷局。

認識美國經濟和金融的真相,要從這次金融危機開始,第一步就是要看清這次所謂的金融危機其實是美元危機。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已經看出來了,包括我在本書開篇中提到的那篇《美國在技術層面上已經破產》就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表面上看,這次金融危機是美國人揮霍無度的借貸消費導致的危機,或者說是美國“債務經濟模式”的危機,就是美國在全世界借款把全世界都掏空了,沒法再藉下去了,這樣以次貸危機為導火索,爆發了美國人無法償還債務為特徵的危機。 而實質上,這是一次美元危機,那就是由於美國人不干活,不事生產,專靠借貸和印錢來購物,美國經濟就空殼化,已經沒什麼實際的財富與美元所代表的財富相對應。隨著借貸消費的規模不斷擴大,這種空殼經濟與美元地位不相稱的矛盾就日益突出,到最後就會以金融危機的形式爆發出來,金融危機其實是對美元的客觀質疑和警告。

《美國在技術層面上已經破產》一文也寫道:這場危機的本質絕非一般意義上的金融危機,而是美國債務經濟模式(注:格林斯潘2004年第一次使用這個詞)走到了盡頭的危機,是美國“死不了又活不成”的信任危機,是第二次美元危機。 “次貸危機”不過是使技術上早該破產的美國,遭遇了一個破產的契機、或者說導火索而已。這次的金融危機實質是第二次美元危機。 第一次美元危機則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我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霸主地位。這個體係是一種金本位體制,就是美元綁定固定數量的黃金,發行美元必須有相應的黃金儲備,同時美國承諾35美元與1盎司黃金的自由兌換比例,就是說你拿著美元/黃金隨時可以去美國兌換黃金/美元。 1970年代初深陷越戰的美國產生了巨大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雙赤字”進一步導致歐洲國家不再信任美元,從而大規模地用美元換回黃金。 面對這樣的困局,美國總統尼克松竟然宣布廢除35美元與1盎司黃金的自由兌換的約定,世界一片嘩然,布雷頓森林體係由此瓦解,由此,引發了歷史上的第一次美元危機。 這場危機曾讓世界苦不堪言。然而,基辛格博士很快就成功遊說“歐佩克”組織將美元確定為國際石油市場唯一的計價和結算貨幣,美元的地位總算保住了,同時由於失去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黃金的約束美元變得完全虛空,從此開始了在全球肆無忌憚的剝削。 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緊接著發生了兩次石油危機,石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導致世界各國的美元需求大幅上升(因為美元是國際石油交易的唯一結算貨幣)。這就意味著,所有國家為了獲得石油都得儲備大量的美元外匯,各位請注意,奇妙的變化就從此刻開始。既然你們都得儲備美元,那麼我美國就只需要印刷美元就可以了,我印刷的美元當然不是白白給你的,你得拿貨物來跟我換。從此,美國的印鈔機開始滿負荷運轉,美國債務經濟模式就此拉開歷史序幕。 所謂債務經濟模式,就是說,美國不再需要一般性實業企業,除食品、一般性工業設備等生活生產的必需品外,其他商品都從國際市場購買,並藉此向世界輸出美元;其他國家為了國際貿易結算順利進行,不得不持有相當數量的美元儲備;為了美元儲備保值增值,這些國家又不得不去購買美國債券或其他所謂安全的美元資產。 因此,在世界上形成了這樣一個循環圈:美國所需要的商品,只需印刷鈔票去外國買就是了;美國買東西花掉的美元,通過出售美國債務(國債或公司債)重新回到美國本土,變成美國政府或公司可以任意支配的現金;這些現金被用在美國人身上,使他們有能力去消費那些從外國買來的東西;美國的商人通過在本土出售外國商品而獲得收入,然後繼續購買別國的商品。 (見《美國在技術層面上已經破產》)如此循環往復,只要美元國際結算貨幣的地位永遠不倒、外國政府永遠需要美元儲備,美國欠下的債務就永遠不必歸還。由於發現了這種債務經濟模式的巨大好處:不事生產而可以生活富裕。 從1970年代到21世紀初,美國干脆把幾乎全部物質生產都趕出了美國,到了今天美國僅剩下金融、高科技以及軍事工業作為國民經濟之本,其他的一般性商品生產均讓位於歐洲和亞洲。今天你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很難再找到標有“MADEINUSA”的一般性商品了。 了解了美國債務經濟模式的歷史,我們就明白了,美國的這種債務經濟之所以得以發生,根基在於美元的霸權地位牢不可摧,世界各國都需要儲備美元。所以美國債務經濟模式的危機,實質就是美元危機。但是現在問題來了,請問各位,既然從理論上講美國可以一直印刷鈔票,並不斷地從世界各國借錢,從而可以不斷地吹大借貸消費泡沫,而一直維持下去,那麼美國為什麼要主動去捅破泡沫,以致於爆發次貸危機呢?這就需要揭開美國印錢購物的最後謎底了。 我要告訴各位,上面說到的所謂債務經濟模式,並沒有從本質上準確描述美國經濟,美國經濟本質上是我已經反复提到過的:印錢購物。 美國經濟的持續繁榮,是印錢購物的經濟奇蹟,中國的三十年高速增長的經濟奇蹟,在美國人的這個經濟奇蹟面前註定是黯然失色的,因為美國人在人類歷史上首創了這種可以舉國不勞而獲,不事生產而生活超級富裕的“經濟模式”。 但是有趣的是,中國經濟奇蹟和美國經濟奇蹟又是綁在一起的,美國的經濟奇蹟,從客觀上和物質層面說其實是中國人幫他們創造的,連接二者的紐帶,就是印錢購物,三十年來,美國人一直在“幫助”中國印錢購物,消化中國的巨大規模的“過剩”產能。 什麼叫做印錢購物呢?它可以說這是一條還未被人類發現的一條經濟規律(美國也只是歪打誤撞而應用了它)。工業化以來的人類經濟都是產能過剩、消費不足的經濟,由於消費不足,工廠就不能開工,白白浪費掉了產能,從全社會的角度看,本來是可以創造多得多的財富的,而僅僅是由於沒有“利潤”,工廠就不能開工。 這時候你可以想像一下,假如上帝偷偷地發給所有窮人足夠的錢,讓他們去購物,那麼這些過剩的產能立馬就運作起來,整個社會的物質財富迅速增加。 這種財富的增加是什麼導致的呢?是貨幣的增加! 換言之,上帝扔過來的紙幣(它本來僅僅是紙而已),竟然就直接變成了豐富多彩的物質財富、工業產品。這個工作根本不需要上帝去完成,只需要中央銀行開動印鈔機就可以。 印錢購物的邏輯就是: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印刷鈔票就會直接導致相等價值的物質財富的增加!也就是說,中央銀行印出1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境內就會立刻相應地多出1萬億元的各種產品。而這一切都是偉大的印鈔機帶來的! 那麼中國的現實情況是如何的呢?很可惜,由於我們並沒有認識到印錢購物的原理,所以我們有巨大的產能過剩。 我的意思是說,我們的企業有能力生產出大量的產品,而我們國內卻只能消費掉一小部分。那怎麼辦呢? 出口唄,賣給美國人。 美國人是拿什麼買我們這些“過剩”的產能生產的產品呢?美元唄——印鈔機印刷出來的美元。 它的本質是紙,美國人用這些紙幫助了中國印錢購物——既然你中國不懂得印錢購物,乾脆美國來幫你的忙。要不是美國幫著我們印錢購物,我們中國的企業除了生產出能在國內賣掉的那些產品,就不會繼續生產,美國的印錢購物使世界範圍內“憑空”多出了巨額的物質產品,美國人是有功的。只不過,這些多出的產品都白白給了美國人而已。 換句話說,由於中國自己不會印錢消費,讓美國人鑽了空子,他們印刷美元來幫我們購物,消化了我們的“過剩產能”,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自己幹這種事情的,中國完全可以自己印錢購物,我將在第八章講中國應該怎樣印錢購物。 中國被美國(還包括歐洲等國)印錢購物的具體數額是怎麼樣的呢?下表列出了中國1996年以來的GDP結構中國內消費、投資、淨出口所佔的比重。 淨出口是出口減去進口的值,這就是我們的“過剩產能”,確切地說,是我們過剩的產能的一部分,到底是多大的一部分,很難說。也就是說,淨出口表示的是國內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國內賣不出去、賣到了國外的部分。因為中國的產能還遠遠不止於此,如果還有更大的內外需求來買中國貨,中國的廠商們還能生產的多得多,所以它自然只是中國過剩產能的一部分。我們的淨出口是不穩定的,但經常是高於10%和20%的,最高的時候可能接近GDP的一半,也就是說有時候我們生產出來的一半的產品都得賣到國外,國內消化不了。我們的淨出口中,出口到美國的佔了大頭。 中國到底白白送給了美國多少貨物?很簡單,統計一下歷年來中美貿易順差的總額就知道了,這個總額就是答案。從我們前文介紹的中國外匯儲備的形成機制就可以知道,大體上歷年中美貿易順差總額就等於中國的美元外匯儲備,截止到2009年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21316億美元,價值這麼多的貨物就是美國歷年來“幫”中國“印錢購物”消化的部分。 事實上,美國不但“幫助”中國印錢購物,而且把無私的國際主義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全世界任何一個產能過剩的國家,都得到了美國人的熱情幫助,截止到2007年9月底,美國累計的貿易赤字總額已達6.44萬億元美元,價值這麼多的貨物就是美國人在全世界幫別人印錢購物白白得到的。當然,這6.44萬億美元大體上就等於世界各國的美元外匯儲備之和,因為世界各國的美元儲備就是靠賣給美國人貨物而得到的(扣除從美國進口的部分)。印錢購物的美國,創造了真正的世界經濟奇蹟,這30年來他們累計從全球白白得到了價值6.44萬億美元的貨物,須知,這些商品的大多數是諸如中國製造之類的廉價商品,6.44萬億美元所代表的實物量是無比巨大的,這和美國自己賣給別人的高價“虛擬產品”是地下天上的區別。事實上,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天大的忽悠。 我告訴各位,美國人進口貨物的價值和他們出口的價值完全是兩碼事,前者是忽悠,後者是實實在在的真實財富;美國的GDP和中國的GDP也完全是兩碼事,前者是忽悠,後者是實實在在的財富。我在開篇中假設的中美日之間貿易的例子,就能很好的說明這個問題。 現在我再通過一個更簡單的類似的寓言來說明這個問題。話說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A國和C國,A國的貨幣叫做美元,C國的貨幣叫做人民幣(很巧,這兩個貨幣名稱和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某兩個國家的貨幣名稱一樣),美元和人民幣之間按照固定的8∶1的比例兌換,A國人從來不生產任何物質產品,他們的GDP全部都是“服務業”構成,C國的GDP則幾乎全都是由製造業的物質產品所貢獻。所謂的A國的服務業是什麼玩意兒呢?就是今天我為你服務,明天你為我服務,今天我給你揉揉肩,明天你給我搥搥背,我給你揉揉肩你給我一萬美元服務費,明天你給我搥搥背我也給你一萬美元,A國GDP就有了兩萬美元。你得知道,這兩萬美元可以從C國買到很多廉價商品呢,比如說兩萬件襯衫。因為A國和C國之間的匯率保持在8不變,所以A國人總是可以從C國買到這麼多的貨物。 這下你看明白了,原來啊,A國所謂的服務業就是一套把戲,通過這套把戲把A國中央銀行印刷出來的美元“發到”老百姓手中,這套把戲的要訣是要把服務業的工資定的相當高,這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美元發到A國人手裡,讓他們有足夠的美元去換取C國的物質產品。沒錯,A國和C國就是現實中的美國和中國,不要以為這是講故事,這其實是血淋淋的現實。 美國的GDP中服務業高達80%,服務業就是美國人互相之間虛張聲勢,互相服務,今天我幫你開一下衛生間的門,你給我100美元,美國GDP就增加了100美元;明天你給我搬個家,我給你500美元;這個月我幫你女兒輔導一下鋼琴,你給我1000美金…… 美國的GDP就是這麼來的,有價值嗎? 沒有任何價值,服務業的高工資不過是更快地把銀行印刷的錢分到美國人手里而已,讓他們有足夠的錢去購買大量中國商品,實現富足生活。其實,本來美國人壓根不用去幹活,就躺在家裡等著美國銀行印刷的貨幣發到手裡,拿到錢就去買中國貨。但這樣搞有點太不好意思,被中國人發現了也說不過去,所以為了掩人耳目,那就發明高工資的龐大服務業吧。你看,我們美國人是通過服務業賺的錢哦,不是政府發給他們的,還有我們美國人也是創造財富的,我們的服務業創造了我們80%的GDP。 世界上還有比這更荒唐的事情嗎? 我看很難找。現在你明白了,美國的GDP本質上是印出來的,所謂的服務業就是把印出的錢發到美國人手中的一種方法。 你會發現,美國大多數的人都在從事“服務業”,所有這些行業的工資都高的驚人,基本上這些行業都能拿到三四萬美元的年薪,比如護士可以拿到4萬美元,每年拿三四萬美元是美國人的主流,在人數上佔據超過50%的多數,就是這些人構成了美國的龐大的中產階級,美國的中產階級是服務業“服務”出來的,從本質上也就是銀行印出來的。當然,“更高級”的服務業拿到的薪水則更高,比如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比如在那里幹活的華人鄒恆甫和林毅夫)一般能拿到20萬美元以上的年薪,美國大學教授(比如在耶魯大學的中國人陳志武)、金融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也能到這個水平。 美國2009年的GDP高達14.33萬億美元(無疑是世界第一),各位現在知道了美國GDP其實與財富的創造毫無關係,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印出來的。 美國人為什麼可以靠這種虛擬GDP活下去,從不用擔心會買不到足夠維持富足生活的物質產品?很簡單,還是回到前面的邏輯,這是由於美元的地位和世界各國的產能過剩導緻美國可以印錢購物,印出的錢就能換回來貨物。 我想有必要再完整地解析一下美國印錢購物經濟的資金和貨物的系統循環,以便清楚地了解美國印錢購物是如何運作的,基本上也可以看作是對本書前面內容的一個總結。 (一)印錢。 這沒什麼好解釋的。 (二)發錢與購物。 發錢基本上就是上一節講的,通過服務業的高工資把貨幣發到美國人手中。購物也就是美國人拿這些錢去買貨物,主要就是中國製造。 (三)資金“回籠”。 美國人用錢買外國貨,美元就到了外國人手中,變成了人家的外匯。為了繼續下一輪發錢,美國就要想辦法把這些美元搞回美國來。 回籠美元的方式主要有: 1、向全球發行美國國債,忽悠各國拿外匯儲備來買,這一招相當有用,很多國家都拿出一半或更多的外匯儲備去買美國國債,比如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就在9000億美元左右(現在減持之後是7000多億了),中國總共的外匯儲備是兩萬億美元多。外國政府得到國債憑證,美國回收的是美元。 2、通過“剝削中國的四駕馬車”在全球虹吸美元回國。金融、娛樂業、品牌、專利技術這四駕馬車實際上並非僅僅針對中國,而是針對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如此,美國人都要用這四件法寶來虹吸美元。美國就是用金融在全球到處忽悠錢財,在全世界到處收取品牌費、專利費,在全世界上映好萊塢電影、佔領世界的每一塊銀幕。 通過這兩個方式,美國有效地回籠了散落在全世界的美元。 (四)新一輪印錢購物。 回籠美元之後,如果不夠,再印點,新的一輪循環開始,把錢發到美國老百姓手中,然後購物,然後…… 現在我來提一個問題,既然美國本來可以印錢購物,又何必辛辛苦苦用那麼多花招去回籠資金呢?乾脆不回籠算了,花出去的不收回來,不夠用了咱再印就是了。 美國為什麼沒有這樣做? 我覺得最好的解釋是美國人其實壓根就沒有認識到印錢購物的原理,他們只是歪打誤撞而應用了這個原理,雖然已經用了幾十年了,但是他們根本就沒弄明白其中的真諦,所以也就沒有這麼大的膽子,沒有直接全靠印錢算了。 我們再回到本章第三節提到的問題,既然美國人可以循環、可持續地進行印錢購物,他們為什麼要捅破次貸泡沫,為什麼不繼續印錢填補所有資金窟窿? 最好的解釋仍然是美國人沒有弄明白印錢購物的原理,他們看到金融泡沫、潛在的爛賬壞賬就心虛的不得了,當這些爛賬達到一定程度後,他們嚇得尿了褲子,趕緊自己捅破算了。因為他們頭腦裡仍然被傳統的金融學所佔據,覺得泡沫不可能一直吹下去,如果繼續吹下去一定會帶來難以想像的災難。所以,捅破泡沫帶來的金融危機(也就是美元危機),實際上是美國人的“無知”(對印錢購物的無知)導致的一種本來不必要出現的災難,這純屬一場“誤會”。 事實上,美國的泡沫就是可以無限吹大的,無論吹到多大都可以,都不會有什麼風險,你美國祇管不斷地印刷美元填補一下漏洞,並繼續幫助全世界印錢購物就可以了。 為什麼說美國的金融泡沫可以無限吹大? 因為全世界的產能過剩是無限大的!我不是指在某一時刻全世界的產能過剩是無限大,而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年一年加總的產能過剩是無限大的,你美國的泡沫也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吹大一百倍吧,你也得一天天一年年慢慢吹大吧?只要美國金融泡沫(印錢購物的泡沫)變大的速度別超過世界產能過剩累積的速度,就完全沒問題。 我可以打個比方把這個問題說得更明白點,比方說每年美國之外的所有國家過剩的產能總共可以生產價值8萬億美元的產品,這意思就是世界各國在本國賣不出去的產品總和價值8萬億美元,那麼,你美國印錢只要不超過8萬億美元,就沒問題,什麼次貸漏洞,那些還不起錢的老百姓,美國政府印錢幫他們填上就行,還可以繼續發錢給他們去購買全世界的物品。在全球有8萬億美元過剩產能的情況下,你美國印刷一萬億美元,就會導致世界範圍內多生產一萬億商品,印刷兩萬億元就是兩萬億商品,印刷八萬億元就是八萬億商品,如同變魔術一般。 本章(也是本篇)的最後,我想做一個總結,也是回答在第一章中提出的問題,中國經濟到底是不是龐氏騙局? 答案是否定的,美國經濟才是巨大的龐氏騙局。 為什麼中國經濟不是龐氏騙局呢? 很簡單,中國的GDP主要是實實在在的物質產品堆起來的,都是實在得不能再實在的財富,也就不符合龐氏騙局的首要條件:標的物是毫無價值的東西。 至於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即便它真是大泡沫,與中國每年生產的總的物質產品相比,也算不了什麼,況且房地產再怎麼泡沫,它最原始的標的物——房子,也是實實在在的財物,而不是像龐氏騙局中的郵票、小動物之類的東西一樣純粹是忽悠。 總之,中國經濟絕非龐氏騙局,最多你只能說中國經濟的某個角落存在龐氏騙局。 相比之下,美國經濟則非常接近真正的龐氏騙局。首先美國已經是印錢購物的空殼經濟,他本國基本上不生產物質產品,符合了龐氏騙局的首要特徵。其次,美元本身就是一種龐氏騙局,美國的印錢購物經濟正是靠美元的龐氏騙局去維繫的。 為什麼美元是龐氏騙局呢? 因為美元實質上是廢紙,一方面布雷頓森林體系破滅之後它沒有了黃金與之相對應,另一方面美國經濟的空殼化導致已經沒有足夠的實際產品(財富)與之相對應。作為廢紙的美元之所以在現實中有價值,就在於全世界都在做美元的龐氏騙局接力賽:因為所有國家都認可歷史上形成的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A國、B國、C國、D國……無數的國家互相之間都可以用美元來購買對方的貨物,A國認為美元有價值是因為B國、C國、D國等都接受美元來買他們的東西,同理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美元有價值就在於它能買其他國家的東西,而不在於美元本身有價值。 美元的龐氏騙局進行下去,就是各國不斷地增加美元外匯儲備,不斷地“投資”美國國債和其他證券,你把這些美國國債和證券的價格就看做是美國(把美國這個國家當做一個商品看待)的價格的話,世界各國的舉動不就和本書第一章中列舉的所有龐氏騙局一模一樣了嗎? “美國”這件東西根本就是一個空殼子,由於世界各國都沒有認清美國,而認為“美國”很有投機價值,所有國家都一個接一個地去買“美國”,不斷地抬高美國的價格,由於世界是如此之大,世界上的國家是如此之多,綜合起來的財富是如此之多,所以在這個龐氏騙局中似乎總是有持續不斷的接盤者,這個龐氏騙局幾乎成了一個永不破滅的騙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