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中國超過美國還要多少年

第6章 第三章我們怎麼成為發達國家:當代世界國富國窮之真相

我們從一個簡化的問題開始,即城里人為什麼富,鄉下人為什麼窮? 這是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經濟學問題。說它簡單,是因為它本來就很簡單;說它複雜,是因為我們大量的水貨經濟學者把它搞複雜了。 你回到100年前、工業化早期的歐洲,去解釋城里人為什麼富,農村人為什麼窮,只須用到一條極為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就是在任何一本微觀經濟學教科書中關於完全競爭市場和非完全競爭市場的理論。 完全競爭市場的商品,價格總是最低的,生產它的廠商在長時期中僅僅獲得零利潤(意思是賺到的錢僅僅夠支付廠商自己的勞動付出,也就相當於沒賺錢)。 而非完全競爭市場的商品,則具有一定的壟斷性,依據壟斷力量的強弱,廠商可以不同程度控製商品的市場價格以實現最大利潤。壟斷性的廠商總是能獲得比競爭性廠商更高的利潤,生產競爭性產品的廠商肯定沒有壟斷性廠商獲得的利潤率高。

競爭性廠商拿自己的產品去和壟斷性廠商的產品交換,肯定是吃大虧的。 儘管這種交換在現實中不是體現為物與物的交換,而是競爭性廠商賣了自己的產品獲得貨幣,再用貨幣去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如果他買的恰好就是壟斷性的產品,他就吃虧了。 試想一下,假如這一個國家的電視機只有你一個人能供應,那麼你可以變著法子來獲得最大的利潤,比如,你把第一台電視機賣給最富裕的那個人,售價一個億,不買拉倒,依次類推,你可以總是把每一台電視機賣給出價最高的那個人,你的利潤將是最大的。或者你認為這樣對同樣的電視機定不同的價格可能不現實,你仍然可以找到一種產量和價格的最佳組合。假設電視機成本是4900元,定價2萬元,可以賣出1000台;定價1萬元,可以賣出4000台;定價5000元,可以賣出10000台,你經過比較,中間這個方案利潤最大,那麼你就生產4000台電視機,定價1萬元出售,獲得最大的利潤。

但是如果這個國家突然出現了無數個和你一樣的電視機廠商,你就慘了,你會發現你再也沒辦法隨意定價和確定產量了,更別提把每一台電視機都賣給出價最高的人。道理很簡單,這個價格你不賣,無數的人等著賣,所以同樣的電視機最終競爭會使得價格跌到靠近成本的價格,比如5000元。 農民就是與生俱來地處於這麼一種悲劇狀態,他們就是這麼一種面對無數競爭者的“電視機廠商”,當然,他們的產品是糧食而不是電視機。 沒錯,農民為什麼窮? 就在於農民都是競爭性的廠商,農民提供的產品,幾乎都是競爭性的產品,無數的單個農民之間相互競爭,不同農民之間的農產品接近於可以相互完全替代,這足以把農產品價格壓到最低,單個的農民對市場價格沒有絲毫影響力。

而與此同時,城里人提供的卻都是或多或少帶有壟斷性的工業產品,有的是高度壟斷的產品,比如醫療、交通、高端品牌商品、金融服務等等,這一類產品價格高得離譜;有的是中度壟斷性產品,比如普通品牌服裝、各類家電、各類電子產品等等,這一類產品不同廠商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但並不激烈,價格還是要大大高於完全競爭的狀態;有的是輕微壟斷性產品,比如廉價服裝、廉價包裝食品等等,這一類工業產品,由於過於低端,國內有數量繁多的廠商進行競爭,其競爭性基本上接近於農產品了,其壟斷性是輕微的。 這注定了從事農業生產的絕大部分農民是不可能靠農業發家致富的,因為你們生產的是競爭性產品,卻要和城里人生產的壟斷性產品相交換,每交換一次你們就吃虧一次,你們生產的越多、交換的越多,你們吃的虧就越多。這才是剪刀差的真正含義——競爭性產品與壟斷性產品相交換的結果。城里人因為提供的都是比農村人更具壟斷性的產品,所以從整體上看,城里人一定比農村人富裕。

農民要發家致富大概只有四個辦法: 1、脫離農業,進入工商業、金融業等等具有壟斷性的能生產具有壟斷性產品的行業。 2、碰運氣。禱告讓你所種植的農產品因為天災全國減產一半,而你的農產品沒有減產。或者買彩票買股票中大獎走大運。 3、生產具有壟斷性的農產品。這一點國內只有山東的部分農民做到了。他們的大棚蔬菜質量上乘,形成了與普通同類農產品的差異化和無可替代性,山東部分地區種大棚蔬菜的農民年收入十萬算少的,他們的好東西賣給日本、韓國,最差的才考慮賣給國內。 4、串謀。所有農民聯合起來,聯合定價,算出一個利潤最大的產量與價格的組合,低於這個價格俺不賣給你。這若在現實中能辦到,對城里人那可是滅頂之災啊,因為你不吃糧食就得餓死,所以農民可以任意定最高的價格。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句口號多麼可怕了吧,如果真的聯合起來,恐怕沒有一個資本家僱得起工人了,因為工人對自己的勞動漫天要價。 別說是全世界的無產者聯合起來,看看美國,全美國的工人聯合起來,就把美國的通用汽車整垮了,在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通用的老總好不容易忽悠美國政府給他們300億美元救濟。結果通用的工會竟然拒絕老總降工資的提案,美國人民一聽,你們這些不知死活的傢伙,竟然無恥到這種地步,算了不給你們錢了,你們自生自滅吧,美國政府聽人民的,當即取消了這筆救濟款。 上面的分析,我們似乎完美地解釋了城里人為什麼比農村人富裕的問題,然而,我要告訴各位,這個解釋在一百年前是完美的,但是用在今天,則是欠缺的。因為,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走入人類心靈世界的經濟。

我們要有新的解釋,或者說要具體化、時代化,與時俱進。 我告訴各位,當代經濟存在的是這麼一個規律,即虛實相間,虛高於實。 我這裡的虛,不僅僅是指產品的形態虛擬化,而是指一切用於滿足人類心靈需求的產品,這種產品可以是物質形態的,也可以是虛擬的。比如,一件時髦服裝,它是物質形態的,但它除了保暖遮羞,更重要的是帶來精神的愉悅,時尚的虛榮滿足;本身就是虛擬產品的則更多,比如金融產品,比如電視節目、電影等等,乃至於前文提到的隨時在五星級酒店出現的門童的開關門的動作。 我這裡的“實”就是指除此之外的傳統產品,就是那些只能滿足人的本能、生理需求的產品。 虛實相間,就是說當代世界同時並存著這兩類產品產業,虛高於實,就是說虛的產品總是比實的產品具有更高的價值,獲得更高的利潤。

從這一原理出發,城里人比鄉下人富裕,在於城里人生產的是“虛”的東西,而農村人只能生產“實”的東西。 若要更具體地解釋所謂城里人生產的“虛”的東西,一是城里人的產品都或多或少能滿足某種精神需求,具有精神層面的效用,而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比如品牌服裝,它不僅是用來保暖遮羞,還可以用來顯擺,這一顯擺的妙用就值錢了;二是城里人有虛擬產業,主要就是指金融信用行業。 農民呢?只能生產滿足最低生理需求的未經加工的食品,或者少量工業原材料,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大米就是用來吃,沒什麼大的精神效用,大米也就不會有附加價值。 這麼一來,城里人用高附加值的虛的東西,來交換農民毫無附加值的實的東西,農民當然窮,城里人當然富。

這年頭,家電汽車都下鄉了,你說農民要養多少豬,賣多少大米才能換來一輛小汽車? 就別說小汽車了,就是城裡商人搞的各種五花八門的名牌服裝,農村人要買的話,那得多少大米換一套西服? 一套西服才耗費多少布料、多少人工? 城里人就是玩虛的,讓西服變成一種精神產品,愛面子的農民兄弟也不能不買啊,逢年過節,婚事大喜,總會買點吧?一買你就上當了,買一次吃虧一次。 城里人用虛的東西換農民實的東西,這就是當代城鄉窮富的解釋。 各位已經發現,我們對於城鄉之間的描述,與當今富國與窮國之間的現實狀況多麼的相似。 是的,在今天的國際經濟格局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此,發達國家為世界提供的是虛的產品,發展中國家則是提供實的產品。

我們看當今世界的金融體系,是不是牢牢地掌握在歐美日發達國家手中,無人能撼動,他們提供的這些虛的金融產品,可以在全世界招搖過市,席捲財富。 再看時尚業,是誰在引領世界潮流,那些賣到天價的時裝,正充當著歐美剝削全球的有力工具,發展中國家的權貴們、資本家們,正揮霍著從廉價勞動力中剝削得來的財富去交換這些貴的要命的時裝。 娛樂業,美國是全球唯一的帶頭大哥,歐日韓緊隨其後,在世界各地引爆他們的票房。 奢侈品,這是以法國為首的西歐的專利。 …… 是的,發達國家在精神上主導了這個世界,我們都以他們的產品為榮,任何一件產品打上了他們的標籤,就具備了無窮的魔力與魅力,讓我們為之傾心,為之陶醉,在我們沉迷的夢幻中,他們在高貴地數著我們貢獻的錢,永遠數不完的錢。

不知各位是否熟悉這句話,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 我要告訴各位我們的祖先真是充滿了經濟學智慧啊,這句流傳下來的話道出了亙古不變的經濟原理:“剝削”是發財的唯一通道。 請各位首先註意,我這裡用到這個詞並不是要回到馬克思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中去,我這個和他的那一套沒什麼大的關係,我是做純粹的、客觀的經濟分析,不帶任何意識形態色彩。 一個人怎樣才能發財,變得富裕,很簡單,就是他付出了很少,回報卻高的驚人,這就叫做發財。 如果一個人靠勞動一分力一分錢,他頂多就能養活自己而已,要發財,必須想辦法把別人的勞動成果無償地拿過來,至於怎麼拿,方法多得是。 比如,你可以掌握暴力,這樣就可以直接搶;當了皇帝收稅,天下子民都為你幹活;你可以靠騙,布下一個大騙局,讓數量眾多的人自願把錢掏出來給你,積少成多,你就發財了,比如前面說到的龐氏騙局;你還可以用錢生錢,古代只能是放高利貸、經商、囤積居奇,現代的話你可以是碰運氣炒股或者有過硬的關係靠消息炒股,當然還有其他金融方式;當然,現代很多產品都“金融化”,比如房子,你可以去投機房地產,一年翻一番,你就把別人的財富轉移到你那裡了。 這所有的發財方式,都是靠著“剝削”二字,也就是把別人的勞動成果占為己有,不論你用什麼坑蒙拐騙、投機倒把的方式,發財了就是本事。 人都是一顆腦袋兩隻胳膊兩條腿,單單靠自己真的不可能直接創造出什麼可以發財的財富。 你質疑說,比爾·蓋茨不就是靠自己成為了世界首富嗎? 是的,他是靠自己的專利,但請聽明白我的話,我是說人不可能直接創造可以達到發財級別的財富,比爾·蓋茨之所以成為世界首富,當然不是他直接創造了財富,恰恰是他通過他的首創專利產品作為“剝削”工具,讓無數人為他創造了財富而已。 明白了這些道理,對於我們上升到國家層面理解國富國窮的真相相當重要,對於個人成立的某些命題,放之於國家之間也照樣成立。 我可以先告訴各位答案:當今世界沒有一個發達國家不是靠著“剝削”別國而富強的,沒有一個發達國家不是通過各種設計精巧的中介物來讓窮國人民為他們勞動、為他們創造天量的財富的。這就是當代國際剝削(再次強調,我不是從意識形態的角度談這個問題)。 直觀地說,100年前,西方國家與其他國家的區別是,他們用高生產效率的工業產品來交換落後國家的農產品、原料,所以他們富足;今天,發達國家與落後國家的區別是,他們用高附加值的“心靈產品”來交換我們的“物質產品”,所以他們持續繁榮。 深層次地說,100年前,在世界範圍內的少數幾個率先工業化的國家,他們高效率生產的工業品,這種工業品對於大多數的國家而言都是稀缺的,他們有定價權,因為他們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壟斷性。他們把這種具有定價權、壟斷性的產品賣到全世界,交換數量眾多的窮國的、到處都是的農產品和原料,這就是原始版的國際剝削。 100年前的西方國家正是靠著這種國際剝削,而發家致富,席捲全球財富。一句話,他們用壟斷性的產品交換別人的競爭性產品,這就是最初的國際剝削的含義。 我為什麼把這種市場交易稱為剝削呢? 很簡單,在這種交易中,西方人用很少的勞動量,交換了世界窮國們的數倍、乃至數十倍、數百倍的勞動量。這種交換的基礎就在於少數幾個工業國對於工業品的壟斷性,我有的你們沒有,你們有的到處都是,所以我可以漫天要價,交換你們的“下賤”勞動產品。 100年後的今天,各國都有了工業體系,都有了門類基本齊全的工業產品,那麼這就意味著傳統的國際剝削就無以為繼了,怎麼辦,如果這樣下去,其他國家很快就趕上了發達國家,而如果發達國家不能使得別國的人民為他們白白付出巨量的勞動,他們是不會再保持富裕的:我說過了,一個單個的人單靠自己的勞動不可能直接創造可以發財的財富,一個國家單靠自己的國民也不可能直接創造可以達到富足的水準的物質財富。 不用擔心,當今的發達國家早就發明了一套新的剝削方法,那就是升級版的國際剝削,那就是用發達的心靈的經濟去比對你的實實在在的經濟,用“虛”來交換你的“實”。 好,你們這些傻瓜國家不是說你們也有工業品了嗎,那麼,我告訴你,我這個工業品表面上看起來和你的是一樣的,但是實際上要比你的高貴一百倍,因為我的是國際名牌。我的這個東西以一當百,你得拿一百個看起來同樣的產品來和我這個產品換才行。我們這些傻瓜國家被他們忽悠得暈頭轉向,覺得這很有道理啊,馬上成交。這就是每天每時發生著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國際貿易。 各位看明白了吧,當今發達國家只需玩弄一個概念,可以使得他們的勞動交換我們百倍的勞動,這樣的交換之下,他們能不物質極大豐富嗎?而我們又如何能不處於“勤勞而不富裕”的狀態。 事實上,當代發達國家遠不止玩這種貼標籤的遊戲,貼標籤他們還需要把物質產品生產出來,更絕的是,乾脆連物質產品都不用生產,直接拿虛擬的東西來賣給你,這就是我們前面說的金融產品、娛樂產品等等。 虛擬的東西作為國際剝削的工具而言具有更加強大的威力,因為它往往可以無限複製,並且複制起來不需要什麼成本和重複的勞動,你比如好萊塢大片吧,一部片子從拍完錄製在膠片中,美國人付出的勞動基本上就結束了,那隻不過是數量很少的幾個演員付出的個把月的勞動而已,然後這個膠片可以無限複製,全球公映,席捲全球財富;公映完了,還可以全球發行影碟,也是無限複製。 金融產品則更虛,複製電影還需要膠片或者光盤,金融產品只需要幾個電子符號就行了。他們這些虛的產品,都只需消耗極少的勞動,但是他們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呢?則是相當的高,一部好萊塢電影的全球票房動輒數十億美元,各位千萬不要傻傻地以為好萊塢創造了這數十億美元的財富,其實只不過是用電影這種工具讓世界人民的財富轉移到他們手中而已。 從實質上說,是他們通過電影這種把戲,實現了用極少的勞動交換我們成百上千倍的勞動的戰略目標。 我是不是瘋了,竟敢狂言燒掉這部號稱經濟聖經的偉大著作? 我相信各位只要讀懂了我前面的敘說,就不會認為我瘋了,而只會由衷地認同我的觀點。 《國富論》是個什麼東西呢? 它只不過是一部適合於描述100年前的那個時代的經濟著作而言,在已經走入人類心靈世界的經濟時代,這部著作徹底地out了!我希望各位不要再看它,買了的就燒掉吧。 《國富論》究竟講了些什麼玩意兒呢? 《國富論》共分五卷,我們來看看各卷的主要內容:第1卷,共11章,主要內容是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勞動力生產能力的原因,分析國民財富分配的原則;第2卷,共5章,主要內容是討論資本的性質、積累方式,分析對勞動力數量的需求取決於工作的性質;第3卷,共4章,主要內容是介紹造成當時比較普遍的重視城市工商業,輕視農業的政策的原因;第4卷,共9章,主要內容是列舉和分析不同國家在不同階段的各種經濟理論;第5卷,共3章,主要內容是分析國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為全民還是只為少數人服務;如果為全民服務有多少種開支項目,各有什麼優缺點;為什麼當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國債,這些赤字和國債對真實財富的影響等。 好了,各位,不用看了,從這些內容簡介中你就可以知道它絲毫沒有涉及當代世界國富國窮的任何方面,這樣一部著作或許能使一百年前的國家富強,它適合在那個少數幾個工業國家用工業品交換數量眾多的窮國的農產品和原料的時代指導一個國家如何富裕起來,它適合解釋傳統國際剝削時代的國富國窮之狀況;而在今天則只有我所提出來的升級版的國際剝削理論,才能解釋當代國富國窮的真相,才能為一個國家步入富足的發達國家指出一條明路。 當然,我說把《國富論》付之一炬,是一種玩笑話,並不是從它對於經濟學誕生和發展的意義上說的,而是從它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現實價值而說的。事實上這部著作是經濟學的開山之作,正是它開啟了(政治)經濟學作為獨立學科的歷史,而我們所熟知的看不見得手的市場經濟原理,就是《國富論》的中心思想。能在一百年前認識到這一點,實在是偉大的不得了,須知,我們的改革開放的進程就是對這一思想的運用而已。 亞當·斯密在那個時代就認識到了,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實際上是個自行調整機制,自動傾向於生產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貨品種類的數量。例如,如果某種需要的產品供應短缺,其價格自然上升,價格上升會使生產商獲得較高的利潤,由於利潤高,其他生產商也想要生產這種產品。生產增加的結果會緩和原來的供應短缺,而且隨著各個生產商之間的競爭,供應增長會使商品的價格降到“自然價格”即其生產成本。誰都不是有目的地通過消除短缺來幫助社會,但是問題卻解決了。用亞當·斯密的話來說,每個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牽著去實現一種他根本無意要實現的目的……他們促進社會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們真正想要實現的還要好。”(《國富論》,第四卷第二章) 然而我要告訴各位的是,只知道“看不見的手”,只是簡單地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是遠遠不夠的,在走入人類心靈世界的現代經濟中,我們更需要把握的是“看不見的心”。 “看不見的手”已經不足以使一個當代國家成為富國,它只會使你納入國際市場而成為發達國家剝削的對象,因為發達國家已經高度嫻熟地運用著“看不見的心”的理論和戰略,通過升級版的國際剝削來讓你為他們打工、白白勞動了。所以,亞當·斯密《國富論》只能造就當代窮國,而不是使一個國家變得富裕。 不僅“看不見的手”的理論不可能造就當代富國,該書另一個重要的國富邏輯放到今天也需要得到修正。他在《國富論》中認為國民財富的產生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勞動力的技術、技巧和判斷力,二是勞動力和總人口的比例。他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說一個社會參與產品生產的人越多,勞動的技術越高,那么生產的財富就越多。這個邏輯放在200年前他的那個時代,顯然是成立的,因為那個時代基本還沒有發生產能過剩的現象,勞動力越多、技術越高,生產的越多的產品都能賣出去被國民享用,換言之,生產了多少產品,就有多少產品被國民享用了,生產產品越多國民越富足。 而今天的世界是一個產能普遍過剩、消費不足的時代,這一邏輯則需要稍加修正。 為什麼呢? 你只要稍加思考就會知道,亞當·斯密說的那兩條所決定的其實是一個社會的總產能,而不是一個社會的總產品產量(也就是財富總量)。只有在產能不過剩的情況下,總產能才會和總產量相等。可惜,工業化以來的世界各國經濟都是產能嚴重過剩的經濟,並且到今天為止仍然是一種常態。你勞動力再多、總體技術再高,也只是產能高,而這種非常高的產能卻由於市場需求不足(主要是消費不足),有很大一部分不能開足工,也就是有很大一部分(相當大的部分)本來有能力生產的產品,卻不能生產出來。這也就是說,現代社會中有很大一部分本來可以冒出來的財富,卻由於“消費不足”而沒有冒出來。怎麼想辦法讓這些本該生產的財富得以生產出來,才是當代國富的另一大重要邏輯! 事實上,馬克思、凱恩斯都對此問題有深刻認識,他們的經濟理論和製度、政策構想主要就是用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很少人能看清這一點)。因為馬克思和凱恩斯都認識到了現代經濟問題的癥結: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導致了社會中本來可以創造出來的非常巨大的財富不能被生產出來。 馬克思構想的社會主義,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這也正是(構想中的)社會主義制度對比資本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同樣的勞動力數量和技術水平,社會主義制度能生產出比資本主義高得多的社會財富,人民能過上比資本主義富足得多的生活。在馬克思的邏輯中,這是毫無問題的。 對此問題的更詳細論述在本書第八章第二節,那裡介紹了馬克思和凱恩斯分別設想的解決產能過剩的辦法,實踐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前者設想的公有製下的計劃經濟終告失敗,而後者設想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國家干預則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我提出的設想是什麼呢? 這仍然在第八章中,我告訴各位結論,只有印錢購物才能最完美地解決現代經濟的產能過剩,使得社會生產出最大的財富。 所以,到底什麼樣的國家才會成為當代發達國家? 我可以先給出一個簡單的結論,第一,這個國家必須是從“心”制定國家發展戰略的國家,“看不見的手”必須讓位於“看不見的心”;第二,實施印錢購物戰略解決產能過剩問題。這兩點,將是本書後文的兩個核心,我所有的論述都將是圍繞這兩點來展開。 而具體到中國,我會告訴各位,我們存在一夜暴富的機會,只要我們實施印錢購物,我們就能在一夜之間成為生活富足的發達國家,而只要我們同時實施心的戰略,我們則一定能在某個時候在經濟上全面超越美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