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中美國·從激烈對抗到超級融合

第36章 對中國的懷疑可以保持沉默了

在西方的“中國熱”不斷升溫的同時,西方人對中國的懷疑也越來越深。在經濟學家和投資者眼中,中國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也是不可持續的。儘管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支出在不斷增加,但國家支出仍然是中國消費支出的主體。他們普遍認為,除非中國經濟減輕對國家支出的依賴,否則中國的經濟發展就不能持續。與那種認為中美貿易是在以犧牲美國的利益為代價來惠及中國的觀點一樣,這種認識也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 2003年和2004年,美國國內關於中國的討論大多認為,中國的發展令人難以置信,但必將經歷重大調整。因為中國經濟過於依賴國家支出以及對外貿易和外國投資,消費者消費需求不足,法制不夠健全。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國舊的銀行系統將要不堪大量不良貸款的重負。在2004年美國的總統大選中,中國又被渲染成正在迫近的威脅,美國經濟令人感到擔憂,美國製造業工人失業的原因也被算在了中國頭上。與此同時,很多人警告,美國通貨膨脹加劇的危險已經迫在眉睫,美國的利率也將上漲,而這些都將導緻美國經濟增長的放緩。

後來的事實證明,上述看法幾乎完全是錯誤的。美國的通貨膨脹仍然維持在較低水平,利率沒有上漲,經濟增長依然強勁。美國人看待問題的傳統模式已經過時,他們所掌握的數據也不完整,並且美國人最嚴重的錯誤在於,他們認為中國的金融體係無力應對中國的變化。不錯,中國經濟發展中是面臨著問題,但是這些問題也得到了中國領導人的高度關注,並且中國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是幾乎所有美國人都沒有預料到的。我們一直以來關注的都是中國市場給美國企業提供的機遇,而美國企業同時也在促進中國的金融改革。如果沒有美國企業所發揮的作用,中國的銀行和很多企業可能面臨更多困難。目前的分析模式都沒有考慮到全球性機構對中國國內經濟產生的影響,然而這種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它的存在讓事實的發展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