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中美國·從激烈對抗到超級融合

第31章 “中美國”:文化融合

現在要說的是中國的最後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與經濟結構轉型一樣重要,但是它更加難以量化,這就是文化。 “中美國”不只是兩國經濟的融合,更是兩國文化的融合。 2002年,我首次坐飛機來到上海。按照“中國通”的標準來衡量,我不過是一個初學者。我不會講漢語(現在也不會)。雖然我從書本上了解到中國的一些悠久歷史,但是,無論是與那些幾十年如一日地研究中國的學術界同仁相比,還是與那些沒有讀過很多書卻可以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往來自如的企業家相比,我對中國的了解還很少。在一個下雨的夜晚,我獨自在街上漫步,我感覺到我對這個國家還一無所知,就如同我對所要建立的投資基金的未來一無所知一樣。 我以前去過很多國家,但是從未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充滿活力。馬路上車流穿梭,河道裡排列著霓虹燈點綴下的船隻,從前殖民者留下的碼頭現在燈光閃爍,東方明珠電視塔在浦東一側若隱若現,這一切讓我彷佛置身於電影的情境之中。隨後的5年中,我去了中國的很多工廠,還去過很多老城區和新城區。當初我對中國的第一印象隨著我的旅程的增加而日益加深。聽上去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感官印象真的可以有效地預測即將發生的事情。一個多世紀之前,當歐洲人來到紐約,他們也是憑直覺感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一些有別於他們生活環境的東西。他們為眼前的喧鬧與忙碌而感到震驚,而且當他們開始與當地人交流時,這些感覺得到了印證。早在19世紀,一位叫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的年輕法國人提出了與“美國印象”相似的觀點。但是,在他那個戰爭四起的年代,國家最關注的就是征服更多的疆域。在19世紀末,大片土地被統治者劃入統治疆域,城市伴隨著工業化發展而逐漸繁華起來。

後來美國登上了歷史舞台,在這個國家,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美國人看重未來而非沉湎於過去。 19世紀末,在投入大量時間研究美國之後,詹姆斯·布萊斯勳爵(Lord James Bryce)完成了一部名為《美國聯邦》(The American Commonwealth)的著作。在這本權威著作中,他寫道,即使他知道那是一個陷阱,自己還是心甘情願地被捲入其中。 “美國總能夠贏得他人的欽佩,親身感受美國生活之後,你就會明白其中的緣由。美國人個個都是充滿希望的,他們會和那些融入他們生活的人主動交流,他們會讓這些人認識到一個事實:如果美國和歐洲都出現政治決策失誤,甚至美國的失誤還要更為嚴重一些,但美國人所受的影響也會遠遠小於歐洲人。在寫本書時,我無數次對我所敘述的事實失去信心,但同時,每當我動搖的時候,都會感受到美國強大的精神力量,此時我動蕩的心境就會再次恢復平靜。”

今天的中國與曾經的美國有很多相似之處。在中國,同樣是事事皆有可能,中國發展潛力巨大,而且中國同樣熱情飽滿地面對當代問題。但是中國也曾經因為腐敗問題而受挫,中國人也同樣有人性弱點。這一點在城市中顯得尤為真切。中國城市的發展有快速和混亂等特點,但是,總的來說,發展變化明顯。 還記得第一次去上海,我要和幾位律師朋友在上海南京路商業區的一座新落成的辦公大廈裡會面。我對那裡並不熟悉,所以我走錯了樓層。這座辦公樓很普通,就像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的辦公樓一樣。但是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應該站在一塊印有“華為”字樣的金屬標牌前。這個名稱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它對中國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以及“中美國”來說卻意義非凡。那晚我去大街閒逛,商業街兩旁掛滿了印有姚明笑臉的巨幅廣告牌。這個兩米二六的小巨人那時候剛剛進入NBA,在休斯敦火箭隊打中鋒。而且,那時他也剛剛與全球最大的運動鞋生產商簽訂代言合同。火箭隊希望得到一個好隊員,而耐克公司更是雄心勃勃,它希望姚明能夠幫助耐克公司開拓中國消費市場的新領域。華為和耐克,前者是有實力的高科技公司,後者是人盡皆知的運動鞋製造商。中國在鄧小平及其後任領導人的改革基礎上,逐漸融入新的全球商業體系之中。與此同時,眾多美國企業正在那裡張開雙臂,準備迎接中國融入世界體系之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