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中美國·從激烈對抗到超級融合
★中美兩國的融合在兩個國家還相互隔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中美融合併非必然要發生的,但它的確發生了。 ★在這些年中,鄧小平採取了“摸著石頭過河”的方法,靈活且不固守傳統。 ★在後來很快成為擁有數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繁榮支柱的深圳的發展表明,市場經濟和國家計劃經濟之間並沒有內在衝突。 ★想要給國有企業注入新的活力是一回事,而要做到這一點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江澤民和朱鎔基的領導下,中國政府不僅是改革的擁護者,還成了改革的驅動者。 “黑貓白貓論”、“摸著石頭過河”都已經成為中國改革的經典口號,作者開篇論及中國改革政策的基礎,這有助於我們了解“中美國”背景下中國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幫助我們了解外國專家是如何評判中國的發展基因的。

中美兩國的融合在兩個國家還相互隔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中美融合併非必然要發生的,但它的確發生了。 20世紀70年代末,對於美國來說,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更獨特和遙遠了。那時的中國還是一個與世界隔絕的貧困農業國。 20世紀70年代,貿易僅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5%,對於中國這樣龐大的國家來說,這個數字低得驚人。實際上,與新中國成立前或20世紀50年代初相比,當時的中國更加孤立和游離於國際體系之外。 相比之下,20世紀70年代末,儘管深陷自我懷疑和隱憂之中,美國仍然在世界上居於主導地位。越南戰爭、國內經濟發展停滯、“水門事件”,以及所謂的“自由衛士”形象的破滅,都導致了美國的自信受挫和自我形象危機。與此同時,20世紀70年代,隨著其他國家生產的消費品不斷湧入美國和歐洲市場,美國製造業提供的就業機會開始減少。但是,即使面臨著當時蘇聯的軍事挑戰,即使日本和西德的經濟力量在不斷增長,美國仍然是全球的核心力量,在軍事上和經濟上都如此。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