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重燃中國夢想

第36章 第五節下一個世界經濟

重燃中國夢想 姚余栋 4182 2018-03-18
德魯克說,“每個人都在談'世界經濟',世界經濟的確是一個新現象,但是,它和大多數人——企業家、經濟學家或政治家——對這個名詞的理解大有出入”。我從經濟長期增長角度談世界經濟,因為它對人們生活福利最重要。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曼庫爾·奧爾森在《國家興衰探源》一書中問了一個深刻的問題: 人們往往在歷史的神秘法則面前感到困惑:為什麼許多聲威赫赫的龐大帝國逐漸衰亡或毀於一旦?為什麼許多蟄居蠻荒默默無聞的民族崛然興起,創造了巨大的財富與燦爛的文化?眾所周知,一度威震西方的羅馬帝國竟敗於散居的蠻族部落之手,從歷史上消失;號稱東方巨龍的中華帝國也不止一次地被它視為蠻夷的蒙滿部族或窮鄉僻壤的貧苦農民所滅亡。在中東與美洲也不乏同樣的例子:印第安文化的滅亡,甚至在墨西哥的阿茲特克帝國被西班牙的特遣艦隊征服之前,就曾多次被不知名的部落奪取了王位,帝國內原有的繁華城市與壯麗的金字塔早已被夷為廢墟。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區,或吳哥窟和世界其他文化的遭遇也大同小異。希臘古代的偉大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總結當時希臘城邦興衰史時曾經指出:“繁華都市的衰亡與弱小城邦的崛起,雄辯地說明了一個結論:好景從來不久長。”

曼庫爾·奧爾森接著列出了若干歷史事實: 無數歷史事實表明:偉大的成就往往由最卑賤無名的部落所創造。登上地中海文化高峰的並非龐大的埃及帝國而是先前無人知曉的愛奧尼亞半島上的居民。征服輝煌的希臘城邦帝國的羅馬人,原來也是不受重視的蠻族。 19世紀主宰全世界的西方基督教國家,脫胎於落後與混亂的中世紀歐洲社會,當時它們甚至無力抵禦伊斯蘭教徒、馬扎爾人與北歐海盜的侵略。而在西歐境內,領導西方進步潮流的往往又是那些地處邊遠而過去十分落後的國家:17世紀歐洲發展的中心在荷蘭北部諸省,該地一向貧困落後,而且長期受西班牙的統治;18世紀到19世紀初,工業革命最初在英國興起,而不是發生在當時最富貴豪華的法蘭西。到19世紀後半葉,達到帝國興盛頂點的英國卻不得不將深入進行工業革命的領袖地位轉讓於過去一直處於沉睡之中的德國與遙遠的美洲前殖民地——美國。

的確,世界經濟史表明,經濟增長對單個國家或地區來說,絕非一帆風順,存在長期增長加速和減速的轉折點。經濟出現強有力的增長之後會出現停滯和下降!甚至下降到所剩幾無的地步。 為什麼中國在1949年建國以後,特別是在1978年以後經濟增長速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而過去1840~1948年的百年中卻極為落後?為什麼非洲的許多國家幾百年經濟增長一直緩慢?為什麼拉丁美洲不少國家早就是中等收入的國家,近50年來經濟卻始終突破不了“中等收入陷阱”?農業革命是以中國、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等文明古國為先導的,為什麼只有中國和印度農業經濟僥倖延續?工業革命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最初在英國興起,那時,英國收入水平遠在世界其他國家之上,維多利亞時代無比榮光,可與中國的大唐盛世媲美。從19世紀早期到1900年,英國經濟一直處於世界第一。到19世紀後半葉,達到興盛頂點的英國卻不得不將深入進行工業革命的領袖地位“轉讓”給當時默默無聞的美國。今天,以人均收入而論,英國甚至已不在世界最富有的前10名國家之列,難以在短期內重振昔日雄風。

在20世紀的經濟增長史中,由於生產力革命的不斷爆發,給任何一個經濟體都帶來巨大的挑戰。許多國家經濟的興衰極富戲劇性,有時也令人嘆息不已。 19世紀末,德國在統一後急起直追,迅速逼近英國的工業化水平。而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迅速開始了工業化,成為亞洲經濟強國。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德國和日本經濟已完全崩潰,然而,之後卻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經濟奇蹟:前西德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很快就重新回到世界經濟發達的國家之列,其中德國還成為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火車頭”。但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德國經濟突然間失去昔日的榮光。 1991年後,日本經濟陷入長期停滯,經歷著兩個“失落的10年”。 1900年左右,美國悄然超越英國,登上世界經濟第一的寶座,1950年左右,美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40%,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經濟和金融中心。 20世紀70年代,“滯脹”一直困擾著美國經濟,再加上日本咄咄逼人的追趕,使這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無限風光的經濟巨人精疲力竭。但誰也沒能想到,美國經濟率先走出長期困擾的“滯脹”,年均增長率超過日本、前西德等主要競爭對手,美國在全球經濟的實力相對有所回升。更想不到的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開始了長達8年的強勁增長,財政赤字大幅度減少,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也驚人的低,經濟“好得難以置信”。在一片對新經濟的熱切期待中,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投資下滑,美國經濟硬著陸,可是美國消費依然故我,房地產價格繼續上漲。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2009年世界經濟陷入衰退。

1997年之前,一個常用的詞彙是——“東亞奇蹟”。在過去30年,東亞是全世界非發達國家中唯一的人均收入持續上升的地區。自1980年左右開始,絕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出現了所謂的“發展逝去的時代”,如拉丁美洲的債務危機和東歐的經濟轉軌困難。而東亞卻是例外,東亞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經濟發展速度。然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突如其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在金融危機衝擊之下,東亞各國和地區的出口大幅度下降,經濟增長率下滑,失業率急劇上升。曾經蒸蒸日上的亞洲四小龍,一年之間,全都跌在地上了。即便經過幾年的努力,東亞各國和地區在消化了銀行壞賬後,成就“東亞奇蹟”的高投資率仍然不能恢復,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印度的重新崛起是20世紀最後20年裡世界經濟格局所呈現的顯著變化之一。早在1947年印度獨立前,尼赫魯在著名的《印度的發現》一書中就表達了印度對自身的定位:“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么就銷聲匿跡。”1947年獨立後,印度受蘇聯的影響,採用了類似計劃經濟的體制,對經濟採取了管制和計劃,大力推進工業化。但這一經濟體制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問題,由於短缺經濟的出現,印度政府開始發放各類“許可證”。從1947年到1991年這44年,印度經濟年平均增長率是令人失望的,長期處於2%~3%左右的低水平,被稱為“印度式增長”。 印度搞了40多年的工業化,結果令人失望。 1991年,印度出現經常性賬戶危機,外匯儲備只夠支持兩週的進口。時任財政部長曼莫漢·辛格告訴總理拉奧,印度經濟正處在一個崩潰的邊緣,但這是一個機會,可能把“危機”轉化為“轉機”,大膽改變傳統做法,造就一個新的印度。在總理的支持和印度議會的同意下,曼莫漢·辛格的改革舉措獲得實施。印度政府於1991年撤銷對軟件出口及軟件公司贏利徵收的稅項後,軟件出口突然“井噴式”增長。 1999年,蔓延全球的對計算機“千年蟲”的恐慌又為印度軟件業的發展提供了天賜良機。印度的外包服務已經遍及全球,相當數量的跨國公司選擇印度承攬他們的軟件業務。信息服務業成為撬動印度經濟復興的槓桿,令習慣於走工業化道路的世界各國大跌眼鏡。

印度的自信心越來越強。印度著名的IT企業Infosys的首席執行官、有“印度的比爾·蓋茨”美譽的南丹·尼勒卡尼說:“幾乎所有的事我們都可以比他們做得更快、更便宜,也更好。”2005年8月15日,在新德里紅堡發表的獨立日演講中,總理曼莫漢·辛格說:“在一個國家的歷史上,一個時代來臨了,這是一個可以創造歷史的時代。我們正處在這樣一個時代的起點上,世界期待著我們有所作為,在全球的舞台上盡顯身手。我們的發展已經沒有外部約束。如果說還存在一些障礙的話,那也全部來自我們國內。”2008年1月15日上午,曼莫漢·辛格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的題為《全球經濟中的中國和印度》的演講中說:“20年來,我國的工業,特別是大中型工業通過結構重組,變得在全球都具有競爭力,這一進程還在繼續。近幾年來,我們創造了有利於發展創造力和進取精神的氛圍,我們的信息技術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成功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還有一些行業也正在興起,製造業和汽車配件業都頗具競爭力。印度新興的跨國公司也紛紛投資海外”。 2009年5月22日,曼莫漢·辛格在首都新德里正式宣誓就職,再次出任印度新政府總理。辛格表示,本屆政府將加快改革步伐,進一步推進上屆政府的經濟改革措施,並將工作重點放在發展農業和解決就業等印度國民普遍關心的問題上,爭取使經濟增長率達到9%。

世界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宣告新古典經濟學的危機。需求方面是重要的,但人類社會最根本的經濟矛盾還是在供給方面,更進一步,是有效供給不足。馬克思把科學家引入經濟學,在馬克思-庫恩的世界裡,生產力革命是必然的,又是黑天鵝事件,是人類永恆的經濟挑戰。誰也無法預料未來生產力革命的內容和形式,供給曲線將大幅度向右平移。在生產力革命面前,產業和企業的壽命越來越短,一個經濟體的“好日子”也可能越來越短。任何國家或經濟體的機遇都是平等的,誰能抓住生產力革命的機遇,誰能堅持經濟體制改革,誰就能後來居上。所以,預測未來國際經濟大格局的長期變化是困難的。 儘管如此,我懷著對生產力革命的懼怕和憧憬,試圖對印度和中國這兩個在工業革命中倒下的經濟巨人的重新崛起作出一些猜測。南丹·尼勒卡尼說:“在1830年,印度和中國經濟總量大約是世界的一半。印度和中國都同時錯過了工業化這條船。現在兩個國家看到了一艘新船,那就是信息化。一部分的現像只是追趕。”2009年,美國的GDP大約佔全球的25%,而中印兩國加起來還不到8%,中國和印度沒有能力帶動世界經濟走出衰退。如圖4-13,從20世紀最後20年開始,中國和印度人均收入都開始迅速增長。如果我的預測是正確的,從2009年到2049年,中國和印度的崛起是改變國際經濟格局的主導力量之一。 2008年1月15日,曼莫漢·辛格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的演講中說:“今天印度和中國都處於快速變革的時期,我們兩個社會的中心任務都是發展。我們的社會制度雖然不同,但是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當中印人口加起來有25億的大國擺脫束縛、發揮創造力的時候,它的影響注定是世界性的。世界知道這一點,也在密切地關注著。”可以有信心地說,“龍象齊飛”將是人類21世紀經濟發展的一大景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