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復興之路·中國崛起的30個歷史關鍵

第126章 二、經濟高速增長帶來新問題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經濟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打破禁錮人們思想的各種條條框框和傳統觀念,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積極思考,勇於探索,出現了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暢所欲言、生動活潑的局面。那一時期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理論戰線思想最活躍的時期,而關於經濟發展戰略問題,是當時討論的一個重點。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發展格局的形成,以及計劃管理和市場調控的此消彼長,經濟增長的動力由原來單純的政府推動轉變為政府和人民雙重推動,人民群眾強烈的脫貧致富願望爆發出來。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3個方面:一是靠制度變革產生的體制效益推動;二是政府繼續大規模投入;三是民間資本投入和引進外資。

上述動力在經濟增長方面的表現,就是外延型和內涵型增長並駕齊驅,它們共同推動了中國20多年來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這種增長是以加快發展和致富為第一目標的。一方面,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發展格局的形成、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高新技術和高科技產業的迅速成長、大量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都使得經濟增長具有內涵型增長的性質。另一方面,大量技術含量低、能耗高、污染大、規模不經濟的企業數量猛增,並形成過度競爭;因部門和地區利益導致的國家投資重複建設、為吸引外部資本而競相降低資源價格和環保門檻,都使外延型擴張成為經濟增長的另一景觀。 傳統的計劃經濟,“短缺”是常態,供給不足是製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一輪接一輪的旺盛需求成為推動經濟高速增長的強大動力。但是,自從1996年實現經濟“軟著陸”以後,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未出現的買方市場出現了,內需不足開始成為製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這種供求關係的變化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原來依靠旺盛需求支撐的經濟效益不高的國有企業和部分鄉鎮企業陷入困境。 1997年,竟然出現國有企業總體虧損的局面。

買方市場的形成,標誌著中國長期實行的粗放型、外延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難以為繼。經過20多年的以外延型方式為主的經濟高速增長,中國資源不足和環境破壞問題更加嚴重,成為製約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最突出因素。在對外經濟關係方面,僅僅依靠過去的低勞動力成本、佔用自然資源來支撐的“兩個利用”也很難再有較大的擴展,環境脆弱的中國已經不可能再作為高能耗、污染大產業的轉移地。 中國經濟形勢的變化,使中國共產黨面臨著許多過去沒有遇到的新問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階層之間,以及人口與資源、發展與環境之間出現的新的不平衡,越來越成為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製約因素。這就對1978年以來的發展觀念提出了挑戰。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中國共產黨開始了關於經濟發展問題的新探索,並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觀念和政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