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復興之路·中國崛起的30個歷史關鍵

第125章 一、赶超型戰略和政府主導型模式

建國以後,特別是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後,為了迅速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選擇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並通過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了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概括地說,從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經濟的發展,走的是一條政府主導型的,以追求經濟獨立、高速發展和共同富裕為主要目標的道路。這一時期,中國基本上實行的是“赶超型”發展戰略和“政府主導”發展模式。 從1956年至1978年,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戰略可以簡單概括為:主要依靠國內積累建設資金,從建立和優先發展重工業入手,高速度地發展國民經濟;實施“進口替代”政策,通過出口一部分農產品、礦產品等初級產品和輕工業產品,換回發展重工業所需的生產資料,並用國內生產的生產資料逐步代替它們的進口;改善舊中國留下的工業生產佈局極端不合理和區域經濟發展極端不平衡的畸形狀態;隨著重工業的建立和優先發展,用重工業生產的生產資料逐步裝備農業、輕工業和其他產業部門,隨著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以及其他產業部門的發展,逐步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但這種赶超戰略很快使經濟發展走入了一個誤區。為了實現“趕英超美”的宏偉目標,從1958年開始,中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煉鋼鐵”運動。全國各地紛紛組織“大兵團作戰”,砍樹挖煤,找礦煉鐵。工廠、公社、機關、學校、部隊都建起了土高爐,辦起了煉鐵廠,小土焦爐到處都有。同時,以鋼鐵為中心,興起了電力、交通、水利、文教等各條戰線的“全民大辦”。當時把各種“大辦”稱為“以鋼為綱,全面躍進”“一馬當先,萬馬奔騰”。 高指標逼出了瞎指揮,也逼出了浮誇風。在“大煉鋼鐵”運動中,各地為了完成任務,大造輿論,開展所謂大放“高產衛星”活動。一時間,各種“衛星”齊上天,中華大地好像真的發生了人間奇蹟,共產主義的天堂也好像只有咫尺之遙。但這種浮誇的泡沫不可能持續太久,很快,三年國民經濟困難局面開始出現。

那個時期片面追求不切實際的高速增長,急於完成工業化和現代化,是由以下發展方針支持的:產業發展方面,片面強調發展重工業,甚至提出“以鋼為綱”,忽視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在發展方式方面,主要依靠資金、人力投入,擴大基本建設,在經濟不很發達的地區建設新企業;在分配政策方面,堅持高積累,過分緊縮人民消費。其結果是,表面上看生產增長速度並不算慢,但是真正創造的財富很少,人民得到的實惠不多,走了一條重基建、輕生產,重重工業、輕農業和輕工業,高積累、低效益的道路。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