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復興之路·中國崛起的30個歷史關鍵

第89章 一、舊中國未能實現的設想

最早提出三峽工程設想的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孫中山便希望利用西方戰時的工業設備和科學技術發展中國實業。這一年,他在上海用英文撰寫了《國際共同發展中國實業計劃——補助世界戰後整頓實業之方法》,意在引起國際實業界的響應。 1919年,他在上海創辦了《建設》雜誌,將上文編譯為《建國方略之二——實業計劃》發表。在《實業計劃》之“改良現存水路及運河”一節中,孫中山對改良長江上游水路作瞭如下論述: “改良此上游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其灘石應行爆開除去,於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漢口,上達重慶,可得而致。”1924年8月17日,孫中山在廣州國立高等師範學校演講《民生主義》時,再次提及:“像揚子江上游夔峽的水力,更是很大。有人考察由宜昌到萬縣一帶的水力,可以發生三千餘萬匹馬力的電力,比現在各所發生的電力都要大得多,不但是可以供給全國火車、電車和各種工廠之用,並且可以用來製造大宗的肥料。”

孫中山開發三峽水電資源的論著發表後,國民政府工商部曾於1930年初擬在長江上游籌設水電廠,並著手收集有關資料和圖表,但對壩區的勘察工作始終未能進行。兩年後即1932年,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主持組成長江上游水力發電勘測隊。該隊查勘後提出《揚子江上游水力發電測勘報告》,計劃在西陵峽內黃陵廟和葛洲壩修建兩座總裝機容量分別為32萬千瓦和50萬千瓦的低水頭電站,總預算1.665億美元,但這一計劃僅僅是紙上談兵。 1936年,揚子江水利委員會顧問工程師、奧地利人白郎都也研究了開發三峽問題,設想改善川江航道,開發三峽水能,但在報告結尾處寫道:“社會經濟狀況凋敝,是項巨大工程殊難舉辦。” 抗戰後期,美國政府推行“金元外交”政策,派出戰時生產局局長納爾遜擔任中國政府的高級經濟顧問。納爾遜到重慶後便與蔣介石密商設立中國戰時生產局。 1944年4月,任中國戰時生產局顧問的美國專家潘綏向國民政府提交了一份題為“利用美貸籌建中國水力發電廠與清償貸款方法”的報告,建議由美國提供9億美元貸款和設備,在三峽修建一座裝機容量為1000萬千瓦的水電廠和年產500萬噸化肥的化肥廠,用向美國出口化肥的辦法還債。潘綏報告一發表,就引起中美朝野的高度重視。同年5月,世界著名水壩專家、美國墾務局總工程師、當時擔任印度巴克拉大壩工程顧問的薩凡奇博士,應中國政府之邀抵達重慶。他到任後便立即投入工作,先考察了大渡河和岷江,接著冒險查勘西陵峽,隨後提出了《揚子江三峽計劃初步報告》,即著名的“薩凡奇計劃”。在該“報告”中,薩凡奇建議在南津關至石牌之間選定壩址、修建電站。該電站設計壩高225米,總裝機容量1056萬千瓦,兼有防洪、航運、灌溉之利。這個以發電為主的綜合利用方案,當時被視為水利工程的一大創舉。

1945年,中國政府原則同意了薩凡奇的計劃。隨後,資源委員會邀集全國水利委員會、揚子江水利委員會和國家交通、農業、地質、科研等部門,組成三峽水力發電計劃技術研究委員會。同時,在四川長壽設立全國水力發電工程總處,在宜昌設立三峽勘測處,負責壩區的測量鑽探工作。 1946年,揚子江水利委員會組隊入峽進行地形測量和經濟調查。 4月,薩凡奇博士再度來華复勘三峽壩區。 5月,資源委員會與美國墾務局簽訂了由該局進行設計的技術合作協議,並先後派出54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去美國墾務局參加三峽工程設計、研究工作。同年,鑽探、航空測量等各項工作也逐漸展開。 1947年5月,在國內經濟形勢日趨惡劣的情況下,三峽工程設計工作奉命結束;8月,設計工作全部停止,除極少數人員留美外,大部分人員分批返回中國。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