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第5章 第三章好口才要講究禮儀

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赵凡禹 7060 2018-03-18
在本章中我們主要討論一下說話時的禮儀問題,在說話的時候注意必要的禮節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這體現了一個人的知識和修養,另一方面也表達了說話者對聽者的尊重程度。本章中有些內容比如首語、站姿這幾種形體姿態的運用問題我們前面已經作了簡單的介紹,本章則主要從利益的角度再進行適當的介紹,以求使讀者認識到恰當的形體語言的重要性。 所謂首語就是通過頭部活動傳遞信息。它包括點頭、搖頭、側頭、昂頭、低頭等。這裡說的首語,僅僅是指頭部的整體活動傳達的信息,而不包括頭部的器官傳遞的信息。 點頭可以表明這樣一些意思:同意、致意、肯定、承認、贊同、感謝、應允、滿意,也可以表示理解、順從等情緒。搖頭表示這樣一些意思:不滿、懷疑、反對、否定、拒絕、不同意、不理解、無可奈何等。歪頭(側頭)也有多種含義:表示思考;表示天真,譬如小孩子在聽大人說話或者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喜歡歪著頭,並託著腮幫。昂頭可以用來表示充滿信心、勝利在握、目中無人、驕傲自滿等。頭一直向後仰,還表示陶醉。低頭表示的情緒有:順從、聽話、委屈,也可以表示另有想法等。

在首語的運用方面我們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則:一是動作要明顯,尤其是它發揮替代功能的時候,如到底是點頭還是搖頭,要讓對方看清楚,正確領會。二是要注意配合其他交際語言的使用。如點頭的時候配合“嗯”,就不至於產生誤會。也可以配合其他體態語言使用。有很多成語就體現了這一特點,譬如“點頭哈腰”、“昂首闊步”等。三要注意一些文化差異。如前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表示同意就是將頭向前伸,土耳其人表示否定要把頭抬起來,特別是保加利亞和印度的某些民族,用點頭表示否定,用搖頭表示肯定,與我們的習慣恰好相反。這就要求我們在與這些有文化差異的民族交往之前,先弄清楚他們的習慣。 手勢語也是一種表現力很強的體態語言,是傳情達意的有力手段之一。手勢語就是通過人的上肢特別是手來傳遞信息,是表現力極強的一種體態語,能彌補口頭語言和表情語表達的不足,手勢語的適當運用能幫助表達特殊的情感。手勢絕不能不分時間、地點、場合而濫用。手勢語要優美大方,使用手勢語的幅度、姿態、頻率要與口頭語言、表情語言和諧配合。如果下意識地濫用打手勢,會使對方曲解你的意思,甚至會被認為缺乏教養而引起反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手勢語言的運用範圍也是相當廣泛的,頻率也相當高。譬如:我們在街上“打的”時,手一招,司機就知道你的意思了;在開大會徵求意見的時候,舉手就表示贊同或者是支持;當不能滿足對方要求的時候,搓手錶示很為難;還有雙手交叉表示自信心和優越感;攤手錶示坦誠或者無可奈何。 在歐洲,人們見面時習慣用“擺擺手”來打招呼。其具體作法是:向前伸出胳膊,手心向外,但胳膊不動,只是用手指上下擺動。如果歐洲人前後擺動整隻手,則表示“不”“不對”“不同意”或“沒有”。美國人打招呼時總是擺整隻手。而在世界許多地方,擺手錶示讓人走開。在希臘和尼日利亞,在別人面前擺動整隻手意味著極大的侮辱,距離越近侮辱性越大。在秘魯,前後擺動整隻手則表示“到這兒來”。

可見手勢語是不能濫用的,必須要在合適的語境恰當地運用。 手指語是手勢語的一種,是指通過手指的各種動作來傳遞信息。這種體態語言自古以來就被廣泛使用。在韓癒的一篇墓誌銘中有“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一句。其中“指天日”是強化表達“誓死”的不變心願。另外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手指語還有替代功能。此外,手指語還有一種社會、民族約定俗成的傳遞信息的功能,這給交際帶來了方便。 “向上伸小指”這一手勢在中國表示“小”“微不足道”“最差”“最末名”“倒數第一”,並且引申而來表示“輕蔑”;在日本則表示“女人”“女孩”“戀人”;在韓國表示“妻”“妾”“女朋友”;在菲律賓表示“小個子”“年少者”“無足輕重之人”;在美國表示“懦弱的男人”或“打賭”;尼日利亞人伸出小手指,含“打賭”之意;在泰國和沙特阿拉伯,向對方伸出小手指,表示彼此是“朋友”,或者願意“交朋友”;在緬甸和印度,這一手勢表示“想去廁所”。

同樣,手指語的運用也有一些原則。首先,要看語境。在合適的場合使用特定的手指語,不然會鬧出笑話。其次,不要濫用手指語。在與別人交談的過程中,做出不友好的手勢,會發生意料不到的後果。最後,要注意手指使用的頻率、擺動幅度。如果頻率過多,幅度過大,輕則給人缺乏修養的印象,重則會給人張牙舞爪的感覺。 在我國最為常用的手指語為向上伸大拇指,表示“第一”“很棒”。如果能恰當地運用手指法可以讓交談變得更簡單、親切。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可能會說,鼓掌還不簡單嗎?雙掌一拍就是可以了。其實鼓掌也有一定的學問,在此就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鼓掌語就是交際者通過雙掌相拍發出聲響傳遞信息的體態語言。它在交際中也經常用到的。鼓掌語有三個特點:第一,它的表意相對來說顯得單純些,不如握手那麼複雜。一般要傳遞兩種信息:一種是正面的,表示歡迎、感謝、支持、稱讚等;另外一種是反面的,表示不滿、喝倒彩、鼓倒掌,當然這些用法在某種程度上講是不文明的。第二,鼓掌一般用來代替口頭語言、傳達信息,代替功能顯得很突出。一般在鼓掌的時候不說話,鼓掌本身就是表態。第三,鼓掌語言在更多的時候是用在大庭廣眾之中,表示全體的意志和態度。這時候不需要每個人都說一番話,限於人多,也沒有條件讓每個人都說話。

運用鼓掌語,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情況不同,運用不同程度的鼓掌。一般來說,有三種程度的鼓掌:第一種是應酬式的,動作不大,聲音也較輕,時間不長,僅僅是一種禮貌的表現;第二種是比較激動的,這種發自內心的掌聲,一般動作比較大,聲音也很響亮,感覺比較熱烈;第三種是比較狂熱的,心情難以抑止。要看當時的情況,區別運用。第二,要把握時機,在該鼓掌的時候鼓掌。第三,要根據場合和對象,決定鼓掌還是不鼓掌。鼓掌既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道德風尚。在觀看比賽的時候,對雙方都要尊重,要報以同樣的掌聲,給觀眾和客方都留下良好的印象。 舉起或揮動手臂來傳情達意,我們稱之為揮手語。在電影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在戰場上,要衝鋒的時候,指揮員通常會右手一揮,開始衝鋒陷陣。它不僅是動作指令,也鼓舞了士氣。一般來說,揮手的作用有以下幾種:

(1)身體站直,不要搖晃和走動。 (2)目視對方,不要東張西望,眼看別處。 (3)可用右手,也可雙手並用,不要只用左手揮動。 (4)手臂盡力向上前伸,不要伸得太低或過分彎曲。 (5)掌心向外,指尖朝上,手臂向左右揮動;用雙手道別,兩手同時由外側向內側揮動,不要上下搖動或舉而不動。 (1)全身直立,面帶微笑,目視對方,略略點頭。 (2)手臂輕緩地由下而上,向側上方伸出,手臂可全部伸直,也可稍有彎曲。 (3)致意時伸開手掌,掌心向外對著對方,指尖指向上方。 (4)手臂不要向左右兩側來回擺動。 揮手語也是一種很有表現力的體態語言,但是它使用的頻率不宜太高。運用要根據具體情況和表情達意的需要。

通過人的身體姿態傳遞信息,在當今社會,不僅是“修身養性”的基本要求,還是用來表示儀表、傳遞信息的重要體態語言。 體姿對一個人整體形象的塑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人的體姿與人的相貌有同等的重要性,共同顯示出一個人的氣質和風度。如果“站無站相”,“坐無坐相”,即使相貌再漂亮也會大打折扣。外表相貌是天生的,而體姿是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向理想姿態轉變。 體姿語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指說話雙方的空間距離,二是指各種不同的身體姿勢。這裡主要討論體姿語運用的總體要求:準確、適度、自然、得體、和諧、統一。 坐姿語就是通過各種坐的姿勢來傳遞信息的語言。我國古代就非常講究,所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坐姿包括就座和坐定的姿勢。入座時要輕而緩,走到座位面前轉身,輕穩地坐下,不應發出嘈雜的聲音。女士應用手把裙子向前攏一下。坐下後,上身保持挺直,頭部端正,目光平視前方或交談對象。腰背稍靠椅背,在正式場合,或有尊者在座,不能坐滿座位,一般只佔座位的2/3。兩手掌心向下,疊放在兩腿之上,兩腿自然彎曲,小腿與地面基本垂直,兩腳平落地面,兩膝間的距離,男子以鬆開一拳或二拳為宜,女子則不鬆開為好。非正式場合,允許坐定後雙腿疊放或斜放,交叉疊放時,力求做到膝部以上併攏。

無論哪一種坐姿,都要自然放鬆,面帶微笑。在社交場合,不可仰頭靠在座位背上或低著頭注視地面;身體不可前俯後仰,或歪向一側;雙手不應有多餘的動作;雙腿不宜分開過大,也不要把小腿擱在大腿上,更不要把兩腿直伸開去,或反復不斷地抖動。這些都是缺乏教養和傲慢的表現。 在交流中,選用什麼樣的坐姿,要受語境的限制,我們要根據場合選用適當的坐姿。運用正確得體的姿勢語言可以配合有聲語言更加有效、生動地傳遞信息,運用得好可以增強有聲語言的表達效果,甚至在不便說、不願說的情況下,巧妙運用體態語言可以收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一個人的坐姿是他的修養和個性的體現。得體的坐姿可以塑造說話者的良好形象,否則就會讓人反感。從這一點看,也可以說是“坐如其人”。

立姿也可以叫站姿,立姿語就是通過站立的姿態傳遞信息的語言。從一個人的站姿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狀態,有很多人站立時喜歡用一隻腿做支撐,是一種十分放鬆的狀態,有的人喜歡倚靠在什麼東西上,這些都不是可以在正式場合運用的站姿,讓人感覺鬆懈、不禮貌,我們一定要注意挺身直立,脊背挺直,目光平視,表現出愉悅、自信的感覺。 站立是人們生活、工作及交往中最基本的舉止之一。正確的站姿是站得端正、穩重、自然、親切。上身正直,頭正目平,面帶微笑,微收下頜,肩平胸挺,直腰收腹,兩臂自然下垂,兩腿相靠直立,兩腳靠攏,腳尖呈“V”字型。女性兩腳可併攏,肌肉略有收縮感。如果站立過久,可以將左腳或右腳交替後撤一步,但上身仍須挺直,伸出的腳不可伸得太遠,雙腿不可叉開過大,變換也不能過於頻繁。站立時,如有全身不夠端正、雙腳叉開過大、雙腳隨意亂動、無精打采、自由散漫的姿勢,都會被看作不雅或失禮。

可以把立姿分為莊重嚴肅型、恭謹謙虛型、傲慢自負型和無禮粗鄙型。在這四種不同的形態中,傲慢自負(一般是雙手交叉在胸前,兩腳向外分開,斜倚式站著,目光睥睨)和無禮粗鄙(通常表現為歪斜著身子,一腿在前,一腿在後,或交疊著雙膝站著,抖動著腳尖),對於一個有教養、有身份、善於交際的人來講,都是要盡量避免的。不管對方的態度如何,也不管交際是否順利,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能失禮。 步姿語或者說是走姿語,就是通過行走的步態傳遞信息的語言。與坐姿語和立姿語不同,步姿語是動態的,所以要放到動態中來研究。 經理在禮堂作年終總結報告,宣布年終獎勵名單,念到了一個職員的名字,這時,大家催促他上台領獎。從座位上走出到領到獎品,這個過程大概需要變化運用三種步姿,由最初的穩健自得型到自如輕鬆型,再到莊重禮儀型,正是這種步姿的變化,適應了交際需要,給人們留下良好的印象。 簡要介紹一下上面提到的三種步姿的類型。所謂穩健自得型就是行走的時候,步履穩健,昂首挺胸,仰視闊步,步伐較緩,步幅較大。這種步姿的含義就是“愉快、自得、有驕傲感”。自如輕鬆型是指行走時心情輕鬆,步子的幅度適中,步速不緊不慢,上身直立,兩眼平視,兩手擺動自然。這種步姿的含義就是“自如輕鬆,比較平靜”。再有莊重禮儀型是指行走的時候,上身挺直,步伐矯健,雙膝彎曲度小,步姿幅度和速度都適中,步伐和手的擺動有強烈的節奏感,眼睛正視前方。這種步姿的含義就是“莊重、熱情、有禮”。另外還要介紹一種沉思踱步型的步姿。行走的時候,步子速度時快時慢,快的時候,步子比較急促,慢的時候,低視地面,緩緩徐行,或者偶爾抬起頭來看一下。 一般情況下,只是要求人們行走穩健自如,步子不可邁得太大,雙臂的擺動要與腳步相協調。每一步都要抬起腳來,鞋不要在地板上拖拖拉拉。女性的行姿要在穩重大方中略帶矜持,切忌扭捏作態和矯揉造作。做到這些就是基本禮貌了。 我們都知道握手是用來表示友善的方法,其實握手能夠表達的情感要復雜微妙得多。先講一些握手的具體禮儀。 握手一定要用右手握手,要緊握對方的手,時間一般以1~3秒為宜。當然,過緊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經心地接觸對方的手都是不禮貌的。被介紹之後,最好不要立即主動伸手。年輕者、職務低者被介紹給年長者、職務高者時,應根據年長者、職務高者的反應行事,即當年長者、職務高者用點頭致意代替握手時,年輕者、職務低者也應隨之點頭致意。和年輕女性或異國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握手時,年輕者對年長者、職務低者對職務高者都應稍稍欠身相握。有時為表示特別尊敬,可用雙手迎握。男士與女士握手時,一般只宜輕輕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時應脫帽,切忌戴手套握手。握手時雙目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或問好,與多人同時握手時應順序進行,切忌交叉握手。在任何情況下拒絕對方主動要求握手的舉動都是無禮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淨時,應謝絕握手,同時必須解釋並致歉。握手的力度要因人而異。初次見面,彼此不大熟悉的人握手,不宜用力。如雙方是熟人,又是偶爾相見,可適當用力或延長相握時間;不管生熟與否,都不宜用力過大。握手要注意場合和分寸。同外賓握手,應該照顧到對方的風俗習慣,同時又要熱情、友好、大方、不卑不亢。 握手的作用有很多,如表示友情、誠意、祝愿、諒解、合作、期待、鼓勵、歡迎、告別、熱情、充滿信心、達成協議、消除誤會等等。 現代社會是一個注重儀容的文明社會。從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審美水平、文化修養以及綜合素質。整潔大方的儀表,不僅能展示自己的個性魅力,更能體現您對別人的禮貌。 穿著打扮具有明顯的信息暗示功能,服飾的顏色、式樣、檔次和搭配,均可以顯示一個人的性格愛好、文化修養、生活和風俗習慣。有研究表明,講究衣著打扮的人自尊心和工作責任心較強,而穿著過於隨便者多半不拘小節。在初次交往中,講究衣著打扮的人能給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們就簡要介紹穿著打扮中的“TPO”原則。 在服飾打扮上,必須完全服從國際公認的“TPO”原則。 T(Time)指時間,指服飾打扮必鬚根據時間來決定,這是個廣義的概念,既指時令、季節,又指具體月日或星期幾,也可具體到一天內的白天、黑夜、鐘點、時辰。一個在三伏天還身著深色長袖制服的人,給人的第一印像不會太好。 P(Place)指地點、場所、位置、職位,即服飾打扮應與所處的場合相協調。 O(Object)代表目的、目標、對象,試圖通過穿著打扮來達到給對方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印象的目的,有目標地來選擇服飾。 具體說來,穿著打扮既要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範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努力使穿著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調一致。 一個人的行為好似一面鏡子,反映出他的文化蘊涵、知識水準和道德修養。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是社交中的無聲語言,是個人性格、品質、情趣、素養、精神世界和生活習慣的外在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看某個人的行為是優雅還是粗俗,實際上就是看其行為舉止是否符合禮儀的要求。有些人在個人行為舉止上不拘小節,把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舉止行為當作小事,而不加註意和重視。其實,文明舉止恰恰是從一些小事情做起的。如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弱、病、殘、孕婦讓座,這看起來是小事,卻反映了你的文化素養和文明程度。文明的舉止往往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樂意與你接近;而粗俗的舉止便會使人疏而遠之,必將影響你的社交活動的開展。由此看來,個人行為舉止不是一件小事,在人際交往中,應使自己的行為舉止符合文明規範的要求。要做到舉止文明,首先要克服行為舉止是小節問題的模糊思想,要從小處著眼,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其次要注意文明舉止的養成和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要養成良好的行為舉止習慣,還要注意兩點:首先,講究禮貌禮節,舉止有禮是自我心誠的表現,一個人的外在舉止可直接表明他的態度。其次,要養成各種良好的個人習慣,克服各種不雅舉止。 美國第三屆總統杰斐遜和他的孫子駕著馬車出去,在路上碰到一個陌生的奴隸脫帽向他們鞠躬行禮。杰斐遜舉起帽子還了個禮,但他的孫子忙著和別人講話,沒有理會那個奴隸。杰斐遜嚴肅地說:“我的孩子,難道你允許一個奴隸比你更有紳士風度嗎?”這裡提到了紳士風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總是在講,這個人有紳士風度,那個人沒有等等,那麼究竟什麼是紳士風度呢?一般來講,紳士風度的起碼內容是要彬彬有禮,待人謙恭,衣著得體,舉止不俗,富有教養。紳士風度,從傳統意義上說,一般是屬於比較有錢有地位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士的。但有錢卻未必就能表現出良好的紳士風度,我們這個社會現在有錢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有紳士風度的人卻不多見,有錢人的粗俗野蠻舉止,倒是每每引人側目,有些人西裝革履,一身名牌,其實一肚子米糠,真可惜了他那一身好行頭。 我們認為,風度的背後,往往要靠知識才華來支撐,否則就是虛有其表。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也是相同的道理。風度的美不單是外在美,它有深刻的內蘊。優良的品質、淵博的學識、寬闊的心胸、堅強的意志、豁達的性情、遠大的理想、真誠的關心,頗有感召力,倍受人們的推崇。而這些都是通過個人的修養獲得的。而且,優美的風度實際上離不開優美的言談舉止,言談的智慧和舉止的優雅是風度的美容術。而灑脫的外表、周到的禮節同樣必不可少。再有誠懇坦率的態度、飽滿昂揚的精神狀態,這些也都是良好風度必不可少的構成要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