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華為狼道

第15章 第十四章華為會上市嗎?

華為狼道 刘文辉 2748 2018-03-18
相比於接班人謎團,華為上市的問題更受到公眾的關注,畢竟像華為這樣的國際化企業沒有上市的很少。 華為官方顯然對此也沒有形成統一意見,因為從華為方面傳出的聲音,既有華為不差錢的說法,也有華為曾先後兩次謀劃在國內外上市,但都未能成功的說法。信息本身的矛盾性,讓公眾充滿了疑問。 華為到底願不願意上市,這個問題到目前還沒有相對明朗的答案。從2001年開始籌備上市,華為上市的消息已經整整炒作了11年。其間一度平息,但前不久又因為華為要融資15億美元的消息,再次掀起波瀾。 華為不願意上市嗎?顯然不是。有兩件事能夠說明:第一,華為曾經希望在國內的創業板上市,但因為科技含量不高被“發審委”拒之門外。第二,華為曾在2001年專門成立上市籌備小組,負責上市有關事宜。任正非也明確說過,華為上市是早晚的事情。因此,華為應該是有上市的意願的。

關於華為上市被拒的故事,現在看來似乎是一則笑話,但事實的確如此。在央視2套的一期對話節目中,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曾談到這件事。 據說早在十幾年前,“創業板”開設的時候,政府專門成立了“發審委”,負責企業的篩選。當時,“發審委”的委員都是清一色的院士,科技含量十足,但應用價值的觀念比較單薄。李揚參與了“創業板”方案的設計,據他所說,院士的價值取向是看企業在理論上是否有貢獻,而不是企業能不能賺錢。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華為沒能通過論證,原因是沒有科技含量。 實際上,“發審委”的評價並沒有問題,只不過在理念的設定上有了偏差。對於企業來說,當然不可能以追求理論創新為目標。按照李揚的說法,當時的創業板是由政府選擇,現在則是由市場選擇,在機制上不可同日而語。

2001年,華為的規劃是先引入戰略投資者,然後再整體赴海外上市。為此,華為曾先後與IBM、NEC、摩托羅拉等國際巨頭溝通,邀請對方入股。 2001年5月,華為董事長孫亞芳曾親赴IBM和對方的首席財務官面談。 然而,由於華為只願意拿出30%的股份,而且還希望多引進幾家投資者,分散股權。這樣一來,這些國際巨頭很快就失去了興趣,百分之幾的股份對他們來說幾乎沒有任何意義。華為之所以如此做,業界普遍認為是任正非不想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 因此,華為是願意上市,也是能夠上市的,只不過由於公司自身的原因,上市的想法似乎並沒那麼迫切。然而,隨著華為國際化力度的加大,公司的資金壓力會越來越大。 2011年5月,媒體曾披露華為要融資15億美元,很顯然就是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同時為公司轉型做好準備。

近幾年來,華為國際化收購力度不斷加大,雖然在美國的收購計劃經常受阻,但並不影響華為在全球的收購計劃。小型收購對華為來說不是問題,但涉及大規模的資產收購,國際巨頭通常都會通過資本運作和現金捆綁的方式進行,華為卻只能採取現金收購,壓力可想而知。 因此,華為雖然有上市的壓力,但也有上市的願望,上市應該是早晚的事。 那麼,華為到底何時能夠上市呢?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必須明白華為之前沒有上市的原因。綜合多方看法,華為一直沒上市的原因有三個方面。 第一,華為不乏融資渠道。 從創業起,華為就曾遭遇資金瓶頸。由於其民營企業的身份,創業初期的華為根本無法獲得銀行的支持,在跨國企業和國有企業環伺中因為資金緊張而屢遭考驗。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華為一度以高利貸的形式採取同業拆借的方式融資。然而,這種資本運作的方式風險高、代價大,不適合華為這樣的小企業。

隨後,華為找到了另外一種融資方式,就是和國內的郵電部門合資,並在郵電部門的職工中集資。這樣,華為才解決了早期的資金問題。後來,員工集資成了華為母體最有效的融資手段,內部配股就是那時候開展起來的,這有力地推動了華為的發展。 與此同時,華為還通過收購產品或產品線的方式,或者是合資開發新產品線的方式,做大後再出售,此舉也為華為帶來不少現金收入。比如安聖,為華為帶來了7.5億美元的現金,讓華為輕鬆度過了IT業的冬天;與3Com公司合資的H3C,僅3年時間就為華為帶來8.82億美元的收入;與諾基亞西門子公司合資的“鼎橋”,同樣讓華為獲益匪淺。 2008年的時候,華為還準備以20億美元出售49%的手機業務股權,受金融危機影響,最終擱淺。

就像業界所說的,華為總是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進入新領域,培養做大後轉手賣出。對於特別看好的領域,也會全資收購,然後加大投入,全面控制市場。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華為保證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收入。 另外,隨著企業的逐步做大,華為也逐漸受到了政府各級部門和銀行的照顧,終於為其打開了貸款之門。 2004年,國家開發銀行與華為簽訂過一項協議,根據這項協議,國家開發銀行在未來5年,將向華為提供100億美元的融資額度。 有了這些融資渠道,華為在資金上並沒有什麼壓力,因此不急著上市。 第二,華為股權結構的影響。 2010年上海世博會閉幕期間,任正非在華為上海研究所發表講話,就孫亞芳離職等問題表明態度。講話中他提到,華為公司有近7萬名員工持有虛擬的受限股,他們將集體地決定公司的命運。

當前,華為的工會委員會持股98.58%,任正非股份僅有1.42%。問題不在於任正非的股份太多,而是太少了。如果任正非的股份多一點,控制權就會大一點,更利於梳理內部股權關係。由於股權太過分散,上市前必須首先擺平內部股權關係,也就是要和持股委員會談妥條件。 2001年上市失敗,據說內部股權混亂也是障礙之一。 第三,任正非希望接班人問題解決後再上市。 用任正非的話說就是,華為上市之日,也就是他退出之時。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上述三個原因。 第一,融資渠道。 這個原因是針對以前的華為,根據華為目前的狀況,為了加大國際化的步伐,爭取打開美國市場,以及推動企業轉型,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華為要想實現這樣的目標,原有的融資渠道不足以解決問題,上市是唯一的選擇。從這一點上來看,華為上市應該比較急迫了。

第二,股權結構。 從目前各方面消息來看,華為並沒有在這方面作出努力,也就是內部股權結構依舊保持原狀。當然,這並不是說華為內部不可以提前擬好符合員工利益的解決方案。但無論如何,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畢竟不是短期能解決的。要解決這樣一個大難題,非要說一個期限的話,最起碼也得要兩年的時間。 第三,接班人問題。 這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如果由孫亞芳或是郭平、徐直軍、胡厚崑之一接班的話,那麼此四人隨時可以接手,畢竟都是公司的老人,各方面經驗也很豐富。如果是孟晚舟接班,也最起碼還得要兩三年時間,讓她熟悉除財務之外的其他業務。最麻煩的可能就是由任平接班,以他的資歷,少於5年時間幾乎是不可能的。 綜合以上幾點,再加上一些未知因素,即便華為有意上市,最起碼也要有3~5年的準備時間。也就是說,華為最早也要在3年後才可能上市。這還是最理想的情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