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解密華為

第25章 準備過冬的“棉襖”

解密華為 余胜海 1737 2018-03-18
一遇到“冬天”,任正非就想到“現金為王”的硬道理,而解決之道就是出售業務。華為曾多次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通過犧牲部分非核心業務來保全公司的整體業務,渡過難關。 2001年華為曾通過出售電氣業務部門獲得7.5億美元,緩解資金壓力。 2005年又出售華為3Com的49%股權,換取8.82億美元。 從2002~2007年,華為快速發展的背後,多項財務指標迅速下滑。華為營業利潤率從2003年的19%下降到了2007年的7%,淨利潤率則從14%下降到了5%;另一方面,華為的資產負債率卻在攀升:2005年之前,華為負債率控制在50%以下,而2007年已達67%。 無獨有偶,2008年上半年,中興實現營業收入197.29億元人民幣,淨利潤5.57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率只有2.8%。

國內兩大電信生產商“雙雙過冬”的事實表明,價格戰就是由這兩家企業挑起的。而就在電信CDMA網絡的300億元的設備招標中,華為7億元的報價,也讓業界一片嘩然。 首次報價報得最高的是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約為140億元;中興通訊報價居中游,約為80億元;最低的是華為,約為7億元。從7億元到140億元,有19倍的差距,價格大戰十分兇猛。 任正非也在思考價格戰帶來的威脅,在一次2005年的講話中,他表示:“華為要快速增長就意味著要從友商手里奪取份額,這就直接威脅到友商的生存和發展,可能在國際市場到處樹敵,甚至遭到群起而攻之的處境。但華為現在還很弱小,還不足以和國際友商直接抗衡,所以我們要韜光養晦。”

從現在來看,韜光養晦的方式就是與“友商”進行合作。多年來,華為與摩托羅拉進行代工方式的合作;與3Com成立合資企業成功地進入美國數據通信市場;現在華為與NEC、松下、西門子等成功地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為下一步建立區域性產業聯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8年,在危機意識洗禮了華為8年後,任正非又一次提及“冬天”。他說,“要對經濟全球化以及市場競爭的艱難性、殘酷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並提醒員工,“經濟形勢可能出現下滑,希望高級幹部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也許2009年、2010年還會更加困難”。 任正非的這番言論,正值中國電信市場的形勢不錯、電信重組正在進行之時,3G牌照很快就要下發,運營商正籌措千億元資金進行規模投資,人們的普遍觀點是,通信設備商的春天就要來了。

但是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商華為的首席執行官任正非卻再度提起了“冬天”。這已經是任正非第三次有所預警,經過對內外部各種情況和矛盾的衡量,國際的市場形勢面臨衰退,這讓華為再次警醒。 任正非的東瀛之行,給了他新的思索和啟示。日本寧靜、祥和、清潔、富裕與舒適的畫面,與10年前一樣,不同的是這10年日本正經受戰後最嚴寒和最漫長的冬天。為什麼在低增長的時期,日本人仍然那麼平和、樂觀和敬業,這不由得讓任總想到了自己的企業。華為已經出現了10年的高速增長,員工和企業都是在良好的發展環境中成長,如果華為也遇到冬天,它是否也能應付自如呢?畢竟,冬天終將來臨! 華為的超前意識,讓它提早地註意到了這個問題,並且正在尋找對策。任總正著手為華為的冬天準備棉衣。

奮鬥是一個民族崛起的動力,也是增進企業競爭力的途徑。日本企業面臨著僱傭過剩、設備過剩和債務過剩三種過剩,但在困難面前,他們依舊忍耐、樂觀、勤奮、奮鬥,而且也清醒地認識到企業能不能做好的關鍵是有沒有核心競爭力。華為還沒有遇到日本企業今天的困難,但是能積極地尋求增強企業的應對能力,也許能在困難真正來臨時,保存好實力。 任正非認為華為今天的成績,機遇的成分大於企業本身的素質與本領,能向日本企業一樣在困難之中還能好好地存活,才是企業真正的成功。任總清醒地認識到華為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這些地方不改進,華為是難以繼續前行的,更不用說增強防禦能力。但是,華為意識到了這一點,也正在努力地自我完善。 華為人是低調的,但絕不是悲觀的,他們同堅信冬天會來臨一樣,也堅信冬天總會過去。

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成功只屬於有準備的人,華為就是極早準備棉襖的人,也必會在變化無常的市場中獲得長久的生存。華為積極地增強自身的防禦能力,從本質上講,這是在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正如任正非所說,唯有惶者才能生存,只有具備憂患意識的企業才能在市場中長久生存。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