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外國小說 我們為什麼在越南

第24章 譯後記

近半年的鎮日案牘勞形,譯稿終得初成,竟有種鳳凰涅槃的感覺。的確,此書的翻譯歷程只能用“痛并快樂著”來形容,之所以有此感覺,只因了這部不同凡響的奇書! 本書作者諾曼·梅勒(1923—2007)享有“海明威第二”的美譽,1948年便以其在文壇聲名鵲起,1968年和1979年憑藉作品《夜幕下的大軍》及《劊子手之歌》兩度斬獲普利策獎,並榮膺“全國圖書獎”,馳騁美國文壇60年,是20世紀最偉大的美國作家之一。 a>寫於1967年,甫一出版便引起評論界一片嘩然。正如作者本人在該書前言中所述:“許多讀者會覺得與我最好的那本小說大相徑庭。然而我以為,我從未寫過比此書更為有趣的一本書。”此言不虛,該書創作手法獨具一格,融現實主義、自然主義、存在主義、象徵主義為一體,將美國當代社會的政治、經濟、道德、種族、生態乃至女性等諸多問題逐一針砭起底,表現了個人、社會、自然、動物之間的關係與衝突,並通過結尾安排主人公意欲奔赴越南戰場,意味深長地演繹並解構了美國的現代政治邏輯,不愧為一則對越戰爭的“政治寓言”,一曲悲悼美國“嬉皮士”的輓歌。正如作者所言,他似乎在引領一種圖騰潮流,在恐懼的領域裡另闢蹊徑。 “您面前的這本書就是一個圖騰,其中不乏作者的護身符,抑制詛咒、靜電以及我們這個電光四射時代無處不在的邪惡的護身符。”

這幅奇特的圖騰之作雖然簡賅而宏大,卻使我們兩位譯者飽受其苦,如處煉獄。諾曼·梅勒是一位獨闢蹊徑的後現代大師,他在這部小說中杜撰了形形色色的聽眾,而自己則化作叛逆少年D.?J.,思維跳躍,語言似囈語,似狂言,時而顧左右而言他,時而“力比多”萌動,粗俗至極地大談性事,倏爾倒敘,倏爾插敘,讓譯者應接不暇,抓狂不已。在他嬉笑怒罵、荒誕不經、粗俗不堪的語言背後隱藏著一雙冷靜超然的眼睛,將人性暴露到赤裸裸的地步,將美國社會類比於布魯克斯嶺的灰熊、馴鹿、叢林、苔原,這種悲壯而野性的氣氛震撼著主人公,也震撼著讀者,自然也震撼著譯者。 梅勒一向認為“寫作是項英雄般的任務”,儘管他亦被稱為“暴力狂”“極端分子”“男性沙文主義者”。若此,翻譯便是展現英雄史詩的任務,一項“癡人說夢”、明知不可為卻須硬為之的任務。幸運的是,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我們兩位譯者自始至終保持了良好的溝通,整個過程盡心盡力,無絲毫的懈怠與馬虎,只求譯文能夠忠實、通達和神似。然而,由於譯者才疏學淺,能力有限,雖竭力為之,或許仍難展現諾曼·梅勒那“亦正亦邪”、狂放不羈的風采。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