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外國小說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是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一九九—一九七七)用英語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納博科夫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市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一九一九年,他們全家為躲避俄國無產階級革命而逃亡到英格蘭,他進了劍橋大學。一九二三年大學畢業後他定居柏林,用俄語創作詩歌和短篇小說。後來由於納粹德國崛起,他流亡到巴黎,繼續用俄語寫作,出版了兩部長篇小說,在西歐文學界小有名氣。一九三八年至一九三九年,他在巴黎用英語創作了《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據說當時生活條件極為艱苦,他只好在衛生間裡寫作,把木板搭在一個坐浴盆上當桌子用。一九四〇年,他在納粹入侵法國之前移居美國,並帶去了此書的手稿。一九四一年,《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由美國新方向出版社出版。此書長時間沒有受到評論界的重視,直到他的長篇小說(一九五五年)獲得國際聲譽後才得到重新評價和認可。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中,主人公塞巴斯蒂安·奈特是一個虛構的俄裔英籍作家,他行踪隱秘,特立獨行,以擅長寫“研究小說”著名,但不幸英年早逝。故事的第一人稱敘述者V. 是塞巴斯蒂安的同父異母弟弟。為了反駁傳記作者古德曼對已故哥哥的歪曲,他決心為哥哥寫一部傳記。然而他對哥哥並不完全了解,加之缺少文學創作經驗,寫傳記有一定困難。他仔細研究了哥哥的作品和少量遺留文件,走訪了為數不多的知情人,力圖追溯哥哥生前的踪跡,特別是要解開其兩次戀情之謎。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一個有才華、有個性、有怪癖的小說作家形象呈現在讀者面前,而敘述者本人也在調查和寫作過程中思考人生,思考文學創作,成了書中的又一個主人公。

對於《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許多歐美評論家已從不同角度做了評論,其中“帶有不合理的魔幻色彩的文學偵探小說”(見英文版封底)這一評價似乎更為貼切。譯者認為,這部小說內容豐富,內涵深刻,我們至少可以從三個不同的層面來解讀: 從“偵探小說”的層面上講,這部小說具有撲朔迷離、懸念迭生的特點,敘述者V.雖然不是在偵辦犯罪案件,但也是在破解一個秘密。由於“破案”所需的線索散見於全書各章,因此讀者必須反复閱讀,和敘述者一起觀察、思考、分析,才能理出頭緒,得出符合邏輯的結論,並感受探秘的玄妙和破謎的驚喜。 從“現代主義小說”的層面上講,這部小說具有許多現代主義小說的特點,如意識流、內心獨白、戲謔性模仿、打亂時空順序的敘述等等,甚至帶有一點荒誕的(或者說魔幻的)色彩。主人公對人性和社會的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現代主義的反傳統思想和現代派作家對社會現實的消極看法。然而在小說快要結尾時敘述者還是暗示了某種“毋庸置疑的謎底”,相信作家去世後其精神將在作品中永存。

從“關於文學題材的小說”的層面上講,這部小說探討了一個作家的人格和生活經歷對其作品的影響,以及“研究小說”和“傳記”的創作方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敘述者V.雖然聲稱不想把哥哥的傳記寫成“小說化傳記”(biographies romancees),但從他講述的調查和構思過程來看,最終的成果仍不可避免地會帶有許多虛構成分,因為他沒有足夠的第一手資料(如塞巴斯蒂安的言談、日記、書信、論文等),只能以自己的回憶為基礎,從哥哥的小說作品中尋找其思想軌跡,根據知情人提供的線索進行調查、猜測、分析、拼湊和想像,這必然給他的敘述加上諸多主觀因素和虛構因素。 納博科夫的小說通常具有多重含義,因此除了上述三個層面之外,讀者還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出發閱讀這部作品,做出更多的解讀,感受更多的樂趣。

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譯者得到了南開大學孔延庚教授、谷恆東教授、陳曦教授、李珠副教授和天津大學潘子立教授在俄語、法語、德語方面給予的幫助,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