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外國小說 王,後,傑克

第15章 譯者後記

是納博科夫用筆名弗·西林(V. Sirin)於一九二八年在柏林用俄語創作的一部小說,同年十月出版;四十年後的一九六八年再由他的兒子德米特里·納博科夫譯成英語,並由他作了大量修改潤色。小說的英文名字是“King, Queen, Knave”,很多年來,有人把它譯成《老K,皮蛋,鉤兒》《國王,王后,侍從》《國王,皇后,侍衛》《貴人,女人,小人》等,本書選擇了作為書名,理由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納博科夫有一種貴族情結,因此選擇有封建貴族社會像徵意義的符號、詞彙作為書名比較適合,國王、王后和傑克(男侍)是封建社會的典型象徵,選用這種稱謂可以傳達納博科夫的本意。納博科夫貴族出身,祖父是沙皇時代的司法部長,外祖父是金礦主和百萬富翁,舅父曾遺贈他兩千英畝的莊園產業,青少年時期過著養尊處優、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革命剝奪了他所有一切,他被迫四海漂泊,潛意識中憧憬著貴族生活,心底里渴望著有朝一日能夠恢復貴族身份。書名反映了他的這種渴望。在小說中,他多次運用貴族人物(儘管這些人物的形像在小說中不太起眼),多次提及各種貴族頭銜,比如:德雷爾家附近住著一位伯爵,“……陽光依然燦爛地從右側照耀著大地,從伯爵別墅的角落後面照射來;伯爵的別墅處於較高的地勢,四周的樹木也較高大。”他家餐廳的牆上掛著一幅“身著長披風的老男爵”照片;瑪莎買了一幅油畫,掛在她祖父肖像的旁邊,祖父“的照片靠近那幅奢華的油畫……巧妙地將她祖父的照片轉變成一幅家族的肖像。'我祖父,'瑪莎會邊說邊指著那幅真跡油畫,然後緩緩地用手一揮畫個弧形,弧形中包括了那個不知名的貴族,受騙客人的目光就會從他祖父的照片轉移到那幅肖像畫上。”第八章提及百科全書時,也說到殺人老手萊斯特伯爵:“萊斯特伯爵的手法更加老練:被他殺害的人攝入少量致命的鼻煙就會快樂地打噴嚏。”還有第九章引用了德雷爾前女友埃麗卡喜歡的一首舊詩,詩歌的名字就叫《我是海布爾戈尼的男侍》,這位前女友還懷疑德雷爾的妻子對他不忠,她問德雷爾:“她對你忠誠嗎,你的王后?”事實上,納博科夫就是把瑪莎比作王后,這在小說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證,請看第九章中德雷爾的一段獨白:“我為什麼要在家裡養一個熱辣的小娼妓?也許,妻子所有的魅力就在於她的冷冰冰。畢竟,一時真正的幸福之後是應該有一陣冰冷的哆嗦。她就是那種寒氣。染了頭髮的埃麗卡沒法理解王后的冷漠就是最好的保證,最好的忠誠。”可見納博科夫使用King, Queen, Knave確實是暗指德雷爾、瑪莎和弗朗茲。

其次,納博科夫酷愛玩牌下棋,據說在流亡期間,他花了相當多的時間研究國際象棋的排局布陣,還在俄語移民報上發表了《詩歌與排局》,公開了他研究過的十八個棋譜。此外,King, Queen, Knave分別代表了撲克牌和國際象棋中的國王、王后和侍衛。據查,在撲克牌中,黑桃K象徵著大衛,公元前十世紀以色列王國的首任君主,紅桃K代表查理大帝,方塊K代表愷撒大帝,梅花K代表亞歷山大大帝,是馬其頓王國的國王;Queen和Knave也有類似的象徵。納博科夫在小說中曾多次提及下棋,比如小說在第七章中說道:“一位下盲棋的象棋大師感覺到他陷入困境的象和他對手萬能的王后之間形成了殘酷無情的關係。”在第十二章中作者有這樣的描述:“他們昨天遇見的兩個年輕人正側身坐在一條長凳上下棋……他倆跟德雷爾打招呼時,目光都離開了棋盤。他停留了一會兒,歡快地提醒白衣青年,黑衣青年的馬準備用之字形進攻叫吃白衣青年的王和後……棋盤上他的局勢已經非常危險。”當然,在這第二段引文中,作者是想用兩位青年下棋的局勢來烘托德雷爾處境的危險,瑪莎和弗朗茲試圖謀殺他的險情近在眼前,而德雷爾卻還樂呵呵的全然不知,就像白衣青年的王、後棋子已經被叫吃,他還蒙在鼓裡一樣。作者力圖藉此暗示讀者:人生宛如下棋,過河的卒子身不由己,前進路上坑坑洼窪,陷阱四伏,險象環生,危險迫在眉睫是常有的事情,世人必須時刻小心謹慎才行。

再則,小說中的三個主人公德雷爾、瑪莎和弗朗茲分別代表了現代生活中典型的King, Queen和Knave。西方社會喜歡用King來比喻某個階層或行業的巨頭、大亨等。德雷爾是個大商人,還涉足金融股票等行業,身纏萬貫,在工商金融界中,他就是個大王或國王,而小說中的他一舉一動都很像貴族王爺,衣著考究,出手寬裕,打球滑雪,揮金如土,情人簇擁,瀟灑倜儻。瑪莎是大亨的法定妻子,沒有子女,丈夫已經立下遺囑,準備把萬貫家產遺贈給她,她就是“花花公子王國”的王后,雖然已經人到中年,但依然年輕漂亮,像許多中外的王后一樣,其美麗外表的背後隱藏著陰險刻薄,貪得無厭,心狠手辣;為了滿足自己的淫欲,她可以不擇手段,甚至起念謀殺她的丈夫,簡直就是一隻毒辣的母老虎,其實丈夫德雷爾就把妻子視作母獅,在寵愛她的同時也非常害怕她。下面的對話活龍活現地展現了王與後之間的微妙關係:“'獅子醒啦?'德雷爾邊說邊像孩子一樣用拳頭揉揉眼睛。'你們去哪裡啦?'瑪莎瞪著眼睛問道。”國王與王后之間的關係如此這般令人唏噓,妻子就像兇惡的母獅,丈夫則像乖巧的孩子,這樣的感情如何能夠得以維持,如何能夠天長日久呢? Knave在英語中有“(撲克牌中的)傑克,男僕,出身低微的人”等意思,既然弗朗茲是“花花公子男士用品商場”裡的一名職位低微的職員,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德雷爾王國”中王后的侍從或“面首”,而且納博科夫有希望藉用撲克或像棋棋子的形象影射三位主人公的意圖,那麼將Knave譯成“傑克”比較適中,它比“鉤兒”典雅,比“侍從、男侍、小人”委婉,因為“傑克(Jack)”在英語中可以指“僕人、侍者、男孩”等,這正好與撲克牌中“傑克(Knave)”以及小說主人公之一弗朗茲的身份相吻合。弗朗茲出身卑微,窮困潦倒,到柏林舅舅的商場裡謀取了一份銷售員的工作,苟且偷生。他整天庸庸碌碌,恍恍惚惚,無知不仁,愚笨麻木,不學無才卻渴望奢淫,為了從舅舅舅母那裡獲得更多的利益,不顧廉恥,與舅母勾搭成姦,以致發展到瑪莎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叫他做愛他就做愛,叫他殺人他就積極準備,竟然到了百依百順的地步,活脫脫一個封建王國的男僕形象!其實他只是王后的寵物,瑪莎也確確實實把他當成一隻寵物、一個玩具,請看:“……很快,她會試著誘惑性功能不足的弗朗茲重新振作起來,她費了一番周折才達到目的(商店裡的那份工作讓這只可憐的寵物累壞了!)……”第五章中有:“一個小時後,她離開了,她答應她可憐的寵物:下次她不太會採用殘酷的避孕措施。”還有:“擦得十分乾淨的眼鏡片後面,弗朗茲的眼神完全是一副唯命是從的樣子。然而,他卻想不出任何辦法。他的想像完全受到她的控制,隨時準備為她服務……”一家現代企業的“王后”如此荒唐,如此不知廉恥,躍然紙上,值得深思。

另外,這部小說曾被改編成電影,納博科夫在小說中多次提及戲劇和電影,如在第十一章裡他描寫道:“一層樓裝飾了一幅巨大的廣告,宣傳七月十五日晚首場上映的那部電影,電影是根據戈爾德馬的劇本改編的,好幾年前這部戲劇曾轟動一時。廣告由三張巨大透明似的撲克牌組成,很像彩色玻璃窗;晚上如果電燈一亮,效果也許非常好:國王身穿一件褐紫紅色的晨衣,傑克身穿一件紅色圓翻領毛衣,王后則穿著一套黑色的泳裝。”在第十三章裡,他描寫德雷爾與年輕情人約會時的情景:“他給伊索爾達掛了電話……他百般奉承,求她晚上短暫約會一次,但是伊索爾達說她很忙,建議他明天或後天再給她打電話,帶她去看電影的首場公映,然後看情況再說……”很多年前,這部電影譯成中文時其譯名就用,從約定俗成的角度看,不另闢蹊徑為上策。

綜上所說,譯名採用比較簡潔委婉達意,符合作者的原創意圖並尊重前人的貼切譯法。 納博科夫是多才多藝的,他既是大學教授又是昆蟲專家,既是文學家又是翻譯家,既是詩人又是學者,既是批評家又是劇作家。他一生勤奮寫作,發表了十七部長篇小說、五十二篇短篇小說、九個劇本、四百餘首詩歌、一部傳記、三部文學專著。為此,他獲得過美國文學藝術學院獎、美國文學院榮譽獎章等多種獎勵。他精通英語、俄語、法語、斯拉夫語和羅馬尼亞語等多種語言,翻譯了許多經典名著,將莎士比亞、羅曼·羅蘭、歌德、繆斯等介紹給俄羅斯人民,把萊蒙托夫、普希金等譯成英語,架起了英語世界和俄羅斯民族之間文學交流的橋樑。 納博科夫是國際性的,他生於俄國,流亡德國,就讀英國,移居美國,死於洛桑。因此他的作品有著“聯合國”的味道,小說經常涉及歐美各國的風土人情、文化典故。因為納博科夫家族在家裡就同時說俄英法三種語言,他又曾經在英國劍橋大學學習斯拉夫語和羅馬語,可以說是個語言專家,所以這種語言專長在他的小說中都得以充分展現,小說中的人物經常出沒於歐洲、美洲等世界各地,主人公們在交談中時不時會冒出一句外國話,非常典型地顯示了這一特點。

流亡常常是納博科夫作品主人公的經歷,這與他本人的經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布爾什維克革命打破了他的生活,他中學畢業就逃離俄國,逃亡克里米亞,此後在西歐、北歐、北美的許多地方流亡,有著豐富的流亡生活經歷,因此很多作品寫流亡者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比如《瑪申卡》寫的是一個名叫加寧的流寓異鄉的俄國青年軍官;描寫的是商人赫爾曼偶遇流浪漢費利克斯;從某種意義上說,寫的就是窮小子弗朗茲流亡柏林的故事。 謀殺也是納博科夫小說的一大特色,這也許與他父親的暴死有關:一九二零年他全家因革命僑居柏林,他父親在那裡創辦了一份移民報紙《舵手》,一九二二年三月,父親為了保護一位政憲民主黨領袖被俄國君主主義者誤殺。父親的暴死對他的一生影響甚大,因此他的作品反復出現謀殺情節,比如寫了商人赫爾曼謀殺流浪漢費利克斯,以騙取高額人壽保險;《微暗的火》中謝德被誤殺;則描寫了“王后”瑪莎為達到與情人弗朗茲永久苟合,策劃謀殺丈夫德雷爾……

死亡是納博科夫小說中不可缺少的主題之一。在他的最後一部俄語長篇小說《天賦》中,年輕人雅沙和魯道夫同時愛上女主人公奧莉雅,而奧莉雅也同時愛上這兩個年輕人,於是三人決定集體自殺;在中,奪去洛麗塔貞潔的劇作家奎爾蒂被亨伯特以洛麗塔父親的名義槍殺了;在中,女主人公謀殺親夫未成,於是焦急鬱悶,急火攻心,風寒入骨,不幸患病死去。中直接或間接提及死亡的情節、句子、詞彙比比皆是,比如:在第七章中,送德雷爾乘出租車去達沃斯度假後回到別墅,瑪莎和弗朗茲有一種異樣的感覺:“當他倆回到空空的屋裡時,弗朗茲覺得他們是剛參加完葬禮歸來。” 傷感又是納博科夫小說的一大特色,他遠離故土客居他鄉,柏林、布拉格、巴黎、戛納、芒通、昂蒂貝、弗雷瑞斯……不管事業如何發達,納博科夫的內心總是灰色的,總是悲酸鬱悶的;尤其是當一個養尊處優衣食、無憂生活十全十美、繼承了宏大莊園的貴族子弟被革命剝奪了所有一切,被迫流亡海外,父親死後不得不自食其力打工謀生(有時兼任好幾份工作)的時候,其鬱悶痛苦的心情、傷心欲絕的情緒可想而知。這些情緒在納博科夫的不少小說中都有體現。所以,的基調是灰色的,請看小說對窮光蛋弗朗茲初到柏林時的窘迫境況的描寫:“弗朗茲覺得他別無他擇,只有整天離開這棟房子,去從事房東老頭為他虛構的工作,在外面一直待到傍晚五六點鐘……到了傍晚,他已經精疲力竭,沒法再實施自己的計劃,他蓄謀已久的輝煌計劃,從容地沿著性感誘人的街道閒逛,第一次好好地看一看那些真正的娼妓……他在破爛不堪的酒吧里、在大型公園相當舒適的長凳上作長時間休息。他進入地鐵深處,在紅色的皮質座椅上棲息,呆呆地看著那些閃閃發光的柱子,柱子快速反射著各種金色的映像;他焦慮地等待著漆黑的哐啷作響的黑暗最終被奢華和邪惡的極樂世界所取代,那個世界一直在躲避著他……他鬱悶地在城市中心和北部的一條條街道裡游盪……”儘管外部世界五光十色精彩紛呈,可對於貧困的弗朗茲來說,這些都不屬於他,他的內心是苦悶的灰色的,為了省下幾塊租金對房東謊說自己已有工作,房東為了節省電費,每天逼著弗朗茲早早離開房間去幹他並不存在的工作……沒有親身經歷過類似的艱難困苦,沒有真正品嚐過流亡者一貧如洗生活的人是難以寫出如此生動逼真的情節的。

有人說納博科夫是色情作家,他的名著曾一度遭到法國、比利時、新西蘭等國的禁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說法也有道理,因為不倫之戀是納博科夫小說的又一特徵。中繼父佔有繼女、中的舅母與外甥的通姦並企圖謀殺親夫都是例證。然而,如果讀者想在小說中尋找色情細節,那會非常失望,因為在他的小說中人們找不到真正稱得上色情的情節。不過,他描寫的戀情非常獨特,常常是有悖社會倫理的不倫之戀。比如:他的男女主人公的歲數常常相差很大,是種種異端怪癖的戀情,中三十七歲的繼父亨伯特邂逅十二歲的少女洛麗塔;里中年的舅母愛上了二十來歲的外甥……這些畸形變態、違反倫理的戀情可能就是引起批評家們鞭撻、西方社會一度禁售的原因,但是如果往深裡探究,它們也有可能是納博科夫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是納博科夫飽讀經典、深受西方文學名著影響的結果,是西方世界窮途末路和資產階級腐朽生活的體現。

納博科夫非常喜歡在小說中運用德國文學中活人的幽靈的寫作手法。在中,他通過發明家創造的男女機器人來表達這種理念。第一次表演的男機器人神氣活現,表現出色,它代表了德雷爾;第二次表演時,那個骷髏一般的僵硬女機器人“砰”的一聲結束了短暫的生命,它預示著瑪莎的死亡;第三個笨蛋一樣的機器人沒能完成預定的表演,它實際上是弗朗茲命運的象徵。 納博科夫是運用比喻、意象、雙關、含混、鏡像、典故、時空交錯等寫作手法的大師,他運用自己的廣博知識把作品編織成迷宮一般,藉以激發讀者積極參與,使閱讀成為一種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智力遊戲。在中他使用了鏡子意象,數十次提及鏡子。比如第二章:“浴室裡有一面面孔大小的旋轉鏡子—一面奇形怪狀的放大鏡,鏡子上還附加了一盞電燈。”再如第三章:“……鏡子裡映照出他穿著灰色法蘭絨衣服的寬厚背影,以及梳得溜光的一縷縷黃褐色頭髮。他突然轉身,彷彿感到背後有人在註視著他,然後離開了餐廳;鏡子裡只留下餐桌白色的一角,邊櫃閃爍的晶瑩微光穿透了漆黑的背景。”還有:“辛苦工作了一個晚上的鏡子映照出她綠色的禮服、白淨的脖子、烏黑濃密的髮髻,以及閃閃發亮的翡翠耳飾。她依然沒有註意到鏡子的關注,當她緩慢地四處走動,放好水果刀時,她的身影不時在鏡子裡再現。”第四章:“此時此刻,他似乎置身於一個四周佈滿鏡子的大廳,奇妙的是,大廳開了一扇門,通向一個水汪汪的深淵,在最意想不到的許多地方水光粼粼……”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使穿戴端莊齊整;以史為鏡,可知存亡興替;以人為鏡,可觀本身得失。鏡子是旁觀者,它對小說中三位主人公的一舉一動以及他們的醜行、惡行洞若觀火,納博科夫用此意象旨在告訴讀者:瑪莎與弗朗茲的戀情不是愛情而是濫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瑪莎的死證明了這一道理,人們應該引以為戒,以免重蹈覆轍。

納博科夫的作品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俄裔美國作家的創作手法和小說風格,也能使國人從一個獨特的視覺加深對西方社會的理解。 感謝上海譯文出版社陳姝和吳炎小姐,沒有她們的真誠幫助和認真編輯,此書的問世是不可能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