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小趨勢

第20章 國際

小趨勢 马克·佩恩 6828 2018-03-18
國際買房者 如果問任何一個房地產經紀人——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還是在電視上假裝的——買房的關鍵是什麼,他們都會說“地點、地點、地點”。你可以拆掉一棟房子,然後再把它蓋起來,但你沒有辦法創造出海景、山景或者是當地理想的就學環境,如果那裡沒有的話。買房就是買地方。 這些日子,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美國最受追捧的地方正在被來自美國以外的人買走。我們大家都知道,全球化意味著將各大洲和市場分隔開的經濟壁壘正在被一個單一的、統一的體制所取代。說到買房,如果你認為隔著一兩片海就能使你避免與外國人競爭,那你得重新想想了。外國人擁有在美國的住宅所有權可能是房地產市場中最火的趨勢。人們曾經感到奇怪,為什麼紐約公寓住宅的價格會持續上漲,儘管常住紐約的人數基本沒變?答案是,對同一地塊的競爭增加了,其中很多競爭來自海外。中國和韓國政府也許正在購買我們的債券,但世界各地的上流階層正在被美國的房地產吸引過來。令人吃驚的是,關於外國人擁有美國的房產,竟然沒有任何首尾連貫的記錄,因此,我們不得不從零碎的信息中拼湊出個大概情況來。

2005年,一項對佛羅里達州房地產經紀人的調查發現,87%的房地產經紀人在過去12個月內至少與一位國外買主做成了一筆生意,將近10%的房地產經紀人擁有一位完全國際化的客戶。 2005年,在邁阿密—勞德代爾堡(Miami-FortLouderdale)的房屋交易中,國外買主至少佔30%;在佛羅里達全州的房屋交易中,國外買主佔15%。 但是,這一趨勢不僅僅出現在佛羅里達。紐約的一個房地產專家估計,2004年,在購買曼哈頓公寓的人當中,外國居民占到了三分之一,而在2003年,只佔四分之一。拉斯維加斯的兩處樓盤甚至在蓋好之前,至少有10%的房子就歸了外國人。在休斯敦、亞特蘭大、芝加哥和科羅拉多,都可以看到外國人購房增加的情況。那些將豪宅掛單出售的美國房地產公司正在接待越來越多的國際客戶,他們都是訂閱它們的雜誌和訪問它們網站的外國人,而像21世紀房地產(Century21)和佳士得物業(Christie'sGreatEstates)這樣的美國房地產經紀公司正在全球範圍內開設越來越多的辦事機構。

在臨近大洲的某一個地方買房的人的構成和動機也是不相同的——這取決於買者。 ▲歐洲人。在過去的幾年,與美元相比,歐元升值50%以上,英鎊升值35%(甚至同美元相比,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亞元也升值30%到40%)。結果,美國的房子與他們自己國家的房子相比,似乎格外便宜。你去過英國那些岩石密布的海灘或德國那些雜草叢生的海灘嗎?佛羅里達柔軟的沙灘和米老鼠對於我們的歐洲鄰居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中南美洲人。來自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巴西和墨西哥的買主喜歡美國的政治和經濟安全,如果他們自己國家的不穩定持續增加,他們就認為美國的房產不僅是一種安全的投資,而且是一處有保障的住所。他們還欣賞美國所提供的個人自由和政治自由,更不用說購物了。除此之外,南佛羅里達和得克薩斯與他們國家相似的氣候以及有利的西班牙語的語言環境,使美國的房子倍受追捧。

▲亞洲人。隨著亞洲國家經濟的增長和東西方經濟往來的增加,在美國擁有一個落腳的地方對於許多亞洲家庭來說,已經越來越有吸引力。美國的房地產經紀人一直在不遺餘力地討好他們,他們用中文給豪華公寓取名字,舉辦提供亞洲食品的新聞發布會。 一般而言,飛機票的價格在全世界範圍內的下降首先不僅使人們去外國旅遊變得更容易,而且也會使人在第一個家和第二個家之間來回跑變得更容易——房地產經紀人說,這一直是買國外房產的第一步。此外,像多種貨幣抵押貸款這樣的新手段——讓你用自己國家的貨幣在國外獲得抵押貸款,在房子所在國的利率變得對你有利時,再將自己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外國貨幣——也大大方便了外國購房者。好幾家美國銀行正在調整政策,以便使那些向美國納稅的外國居民更容易地獲得房屋貸款。

在紐約,在向外國人開放這座城市方面,唐納德•特朗普(DonaldTrump)是一個主要因素。紐約的大多數建築一直是合作住宅(co-ops),因為合作住宅幾乎可以用任何理由來拒絕任何人的要求,所以他們過去是非常謹慎地看待沒有外國購買者這一情況的。但後來特朗普開發了分戶出售公寓(condos),而分戶出售公寓的銷售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管制的,因為他們提供的是獨立的公寓套間,而不是公司的股份。現在絕大多數新建築都是分戶出售公寓,所以外國買主就湧了進來。 很大程度上說,在國外買房是一件花費相當大的事情。 2005年,外國人在佛羅里達州購買的房屋均價大約是30萬美元,而其中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價格超過了50萬美元。但是隨著亞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中產階級的發展壯大,我們可以預計這一業務將得到擴大。

涉外房屋交易事關重大,甚至不只與購房者及其代理商有關。國際買主人數的上升可能對房地產業已經產生了某些影響,比如越來越多的銀行正在改變它們關於購房貸款的規定(儘管如果外國買主不再用現金支付,他們對於美國賣主來說就可能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購房文化也可能出現某些調整。來自某些國家的國外買主喜歡壓低他們的報價,直到成交的最後時刻還咄咄逼人地討價還價,而且還要求在房子之外贈送一些產品——比如家具或門房服務。 全球化也可能影響到房屋的設計。一些中東的買主不喜歡廚房緊挨著待客區域,因為對於客人而言,看著女人在廚房準備食物是不合習慣的;一些拉丁美洲的買主不喜歡主臥室離孩子的臥室太遠。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對於我們其他人而言,外國購房者對房屋價格上漲產生了影響。當非本國公民買了曼哈頓三分之一的公寓時,這就把很大部分收入處於中等水平的美國買主擠進了曼哈頓稍次一級的住宅之中,而把大量低端買主趕到了皇后區。在豪宅方面,委內瑞拉的買主可能會抬高邁阿密高端住宅的價格——但如果加拉加斯(委內瑞拉的首都)出現經濟倒退,這些買主無法償還房屋貸款,那麼他們給他們的美國鄰居留下的就是那些價格急劇下跌的房子了。各國經濟之間不斷增加的相互依賴關係現在擴展到最不具有流動性的交易——房地產交易——上來了。

一些立法者認為這一趨勢值得關注。在2007年初,銀行建議要方便外國購房者的貸款,加州的一名立法者對此作出了回應,他提出一項議案,這一議案使銀行向沒有社會安全號碼的購房者發放抵押貸款成為非法。到目前為止,這一議案被拒絕了,因為在很大程度上說,它被認為是地方主義的,是不必要的。但事實可能並不總是如此。雖然美國為它在全球經濟中所起到的作用而自豪,但外國人在美國購買房產所承擔的利率比美國人在海外購買房產所承擔的利率要高得多,這件事實際上並不讓美國人感到自豪。只要你試試在墨西哥城或百慕大群島買一套公寓,你就會知道他們會讓你費多大的勁。 我們要保護我們國內的資產。 2006年,當美國人得知美國即將把某些紐約港口的所有權轉讓給阿聯酋迪拜政府所屬的一家公司時,爆發了一次持續幾週的全國性的抗議活動,這次抗議活動最終改變了這個決定。 2005年,當建在加州的優尼科石油公司(Unocal)馬上要賣給一家由中國政府支持的中國公司時,又爆發了促使取消這一決定的公眾抗議活動。截止到2007年,沒有一個美國人對日本和中國持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國債券表示滿意。

在美國的一些社區中,豪宅一幢接一幢地被外國買主買走,這完全不同於“接管”美國的基礎設施、大型的公司或貨幣。但現在至少是評價外國人購買美國房產的趨勢的時候了。 外交政策專家很快指出,大多數美國人讚成國際交往,拒絕孤立主義的觀念,這一觀念認為美國在國際上應該“只關注自己的事務,而讓其他國家按照它們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方式處理自己的問題”。確實應該如此,但另一方面,贊同孤立主義立場的美國人的人數在2002年到2005年間急劇攀升——從30%攀升到42%,這是自1960年開始進行這項調查以來最高的讚成率。顯而易見,對外國“投資”持贊同看法的美國人的人數(占到53%)比對外國人擁有“所有權”持贊同看法的人(33%)要多,但很難弄清買房是投資還是擁有所有權——尤其是,至少2005年在佛羅里達進行的一項調查中,有超過一半的外國買主說,他們買房是為了度假和/或臨時工作,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說他們買房是為了投資。

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你是美國房產的一個外國買主,你可能要謹慎地研究你的投資——他們是不是把海景公寓中完全看不到海景的底層賣給了你?是不是只有你付了房屋的全部佣金,而其他人都打了折扣?既然很多外國買主花錢只是為了尋找一些樂趣,或者是為了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以防本國經濟的失敗,那麼他們就能夠很快行動,而無需像美國買主那樣傾其所有地去買房。另一方面,雖然買美國的房子也有陷阱,但根據美國的規定,買房需要提供社會安全號碼,需要沒完沒了的信用審查,所以實際上,買房比買股票和債券更令人放心,所以大批外國人紛紛來美國買房。難怪波拉特(Borat)說“歡迎來到美國”。 LAT夫妻[英國] 前面我們談到了那些與比自己年輕的男人約會的女人,她們與年輕男性約會,但通常無需保持長期的忠誠關係。我們也研究了通勤夫妻,他們雖然結婚了,但卻住在不同的城市,至少在一周的工作時間內是如此。如今在家庭生活走向非傳統化過程中又出現了一種意想不到的變化:生活在同一城市卻住在不同住所的夫妻,他們維持著長期的、一夫一妻的關係。

這一趨勢的領頭羊在英國,截止到2006年,英國整整有100萬對彼此忠誠專一,但居住在不同屋簷下的夫妻。 結婚已經過時了。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forNationalStatistics)的數據,英國的結婚率(每1000個人中結婚的人的比率)從1991年的12‰下降到了2005年的9.2‰。但是現在,甚至非婚同居似乎也過於親密了。在好幾個西歐國家,發展最快的生活方式就是LAT——“住在不同的地方卻共同生活”的夫妻。 在英國,這種夫妻有100萬對——在16歲到59歲的人當中,每20個人中就有3個。這意味著不居住在一起的彼此忠誠的長期夫妻與居住在一起的彼此忠誠的長期夫妻一樣多。 LAT夫妻在其他地方也正在快速增加。在荷蘭,在認為自己有配偶關係的55歲或55歲以上的人中,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既沒有結婚,也沒有居住在一起,他們也沒有任何改變他們狀況的計劃。 63%的處於不同年齡段的荷蘭人讚同這種“半附屬夫妻”(semi-attachedcouples)形式。

在法國,估計有2%到3%的已婚夫妻和7%到8%的非婚同居者住在不同的住所裡。而在我們北美,據報導,在20歲和20歲以上的加拿大人當中,有將近10%的人維持著住在不同的地方卻共同生活的關係。美國還沒有正式追踪這種情況,但你可以打賭,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有了。 在當今不斷變化的家庭生活場景中,LAT夫妻是最新的參與者。 根據那些正在對LAT夫妻進行跟踪研究的人口統計學家和社會學家的說法,出現LAT夫妻的原因涉及到方方面面。大多數LAT夫妻是年輕的新的住房擁有者,他們不願意放棄自己剛剛得到的獨立。專家們說,尤其是在英國,住房被人珍視為自己的安樂窩和避風港,即使陷入愛河的人也不願意放棄他們的住房或公寓。 在生命週期的另一端,LAT夫妻通常是老年人,他們不希望因為一樁普通法婚姻——更不用說一樁事實婚姻了——使他們把遺產留給自己孩子的計劃變得複雜起來。 還有一些LAT夫妻則是正當年的中年人——他們有從前一段男女關係中留下來的孩子,或者有年邁的父母已經住在他們家裡。讓一個同居的情人或配偶住在家裡,可能會使事情變得過於復雜,而對於伴侶雙方而言,彼此專一比整天黏在一起可能更讓人覺得舒服。 最後,其他LAT夫妻選擇住在不同的家是因為,坦白地說,一個家有點擠。她確實是你情投意合的伴侶,但如果她搬進你家,她就會讓你每週不只洗一次碗。感謝上帝,他就是我要的那個人,但如果這也成了他的房子,那他就會要你不要再薰香,或者希望你把做飯的活兒全包下來。許多處在第二段長期配偶關係中的人都希望避免第一段失敗婚姻的錯誤或痛苦。 LAT是一種很好的、明確的表達方式:此時此刻我愛你,但在我自己的城堡裡,我是國王。 眾所周知,許多公眾眼中的“國王”都與自己的情人分居。凱瑟琳•赫本(KatharineHepburn)與斯賓塞•屈賽(SpencerTracy)保持著幾十年的男女關係,但他們卻各有各的住所(儘管應該承認,部分原因是因為屈賽與另一個人結了婚)。伍迪•艾倫(WoodyAllen)與米亞•法羅(MiaFarrow)在紐約住在不同的公寓裡(據說,這也不是一樁理想婚姻,因為艾倫後來宣稱他愛上了法羅收養的繼女)。 這一趨勢在那些幸福的同居夫妻看起來似乎有點令人震驚,心甘情願地放棄與他們的生活伴侶夜夜相擁的那種溫馨與親密,這簡直無法想像。但事實是,即使在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幸福夫妻中,擁有不同的臥室也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在美國,根據美國住宅建築業協會(NationalAssociationofHomeBuilders)進行的一項調查,房屋建造商和建築師預計,到2015年,超過60%的定制別墅將擁有兩個主臥室。一些接受調查的建造商說,在他們的新項目中,超過四分之一的項目已經這麼做了。 但是不管分開居住的原因是什麼,LAT夫妻正在增加,而且不少人群也在關注著這種現象。首先,是那些還在徘徊的人。在過去,一枚結婚戒指曾代表著“彼此不分開”;但未婚同居後來變得很普遍了,因此你不能只看手指上戴沒戴戒指了,還要注意人們是怎麼談論他們的生活狀態的。即使他們有“室友”,他們也可能不是感情專一、浪漫的一對。但現在一切都過去了。你鍾情的人也許手上沒戴戒指,並且住在單身公寓裡,但你最後會知道她結婚已有10年了。 第二,父母們會關注這種現象。你可能認為你的孩子生活很隨便,不願意承擔婚姻的責任,但事實上,同你的大多數朋友相比,他更願意實行一夫一妻制。或許你可能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孩子對你不喜歡的那個女朋友並不太認真,但事實上,他們已經好幾年沒跟別人約會過了,而且他們從來沒有打算這麼做。 從一種宗教或文化的觀點來看,LAT夫妻的興起對男女關係的預期來說可能預示著新的,據說也是麻煩的一章。如果“愛”,甚至“一夫一妻”並不意味著每天與另一個人的需要、快樂和興趣交織在一起,那麼,彼此還需要忠誠嗎?難道為了愛,就不應該做出犧牲嗎?難道為了愛,就不應該有必要的相互適應嗎?當然,這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是那些反對只“住在一起”的人所擔心的問題。如果人們只住在一起,而無需彼此忠誠,那離只需有性,而無需住在一起還有多遠呢? (哎呀,這種事情很快就會出現啦。) 顯然,同一般夫妻相比,LAT夫妻對待男女關係更加隨意。在加拿大2003年所做的一項研究中,在LAT夫妻中,只有53%的男性和62%的女性認為“持久的男女關係”對幸福生活是重要的,相反,在一般夫妻中,76%的男性和81%的女性持這一看法。 人們會對LAT夫妻對孩子的影響產生疑問。如果有孩子,這些孩子也會像離婚夫婦的孩子那樣在父母之間來回穿梭嗎?或者說來說去,LAT是歐洲的一個更大趨勢——這個趨勢就是不要孩子——的一個組成部分嗎? 從一種商業觀點來看,LAT夫妻創造了新的機會。像通勤夫妻一樣,他們需要在兩個地方而不是在一個地方購置家居用品——衣物、化妝品和最喜歡的CD和DVD;需要兩套鍋碗瓢盆;在他們的大樓內或者附近的街道旁需要一個客人停車位;當他們在某一段時間內好幾天都回不了家的時候,需要有人幫他們關暖氣、收報紙和信件以及遛貓。這些人是值得商家關注的——畢竟,如果他們能供得起兩套公寓的話,他們手邊就很可能有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 或許最重要的是,LAT夫妻意味著所需要的住宅數量會翻一番。歐洲的人口正在減少,但就算人口減少了一半,房子的需求量還是不會減少,這可能是歐洲房地產市場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最後,從一種更大的社會學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認為單身的人都渴望找到他們的另一半,那我們就錯了;如果我們認為那些單身,而且有房子的人一談上戀愛就會把房子賣掉,那我們也錯了;在房地產市場中,所有以生命週期為基礎的預期都有可能調個個兒。如果我們認為家庭都是成雙成對的,都是獨立的,那麼我們對“家庭”的理解就是不全面的——在大多數西方國家,可能會出現比以往更多的單身家庭,但無論如何,人們可能更喜歡“在一起”生活。 也許,LAT夫妻回答了更大的問題。研究者認為,雖然LAT夫妻雙方都不大相信另一半,但他們也是精明而獨立的人,他們有足夠的信心創造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一般夫妻或者同居伴侶相比,他們可能看起來更像是荒唐的年輕人,他們只在星期六晚上約會,享受小別胜新婚的快樂。也許,只要相互忠誠,激情就會持久,但如果扯上熏香和髒衣服,情況就不妙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